高职语文对苏州地域文化的传承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om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文化选择的过程,地域文化不仅是历史的馈赠,更是人们不断创造与积累的精神财富。本文着眼于将苏州地域文化开发为课程资源,研究以语文课堂传承其文化精髓的意义,介绍本校语文课程教学实践对地域文化的创造性利用与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 地域文化 高职语文 传承研究
  地域文化是华夏文化中的灿烂篇章,是通过一代代国人薪火传承的民族精神之花。来源于传统文化,是在大传统文化指导下衍生出的个性文化,又与主流文化共生融合、互动发展。苏州历来人文荟萃,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借助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从苏州的地域文化中汲取传统的力量和精华,让青年一代热爱本土文化,钻研传统,在文化传承的同时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传承苏州地域文化的重要意义
  我国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关心的要点大概都在于核心素养的落实方式。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尖锐地指出:我们的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是一件对中国未来有着破坏性影响的憾事,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容易忽略他们的内在修养,或者说内外兼修的培养,是一件很难达到的事情,需要教育者、家长和整个社会配合。
  如何通过语文教学帮助学生达到内外兼修的境界呢?其实地域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媒介。地域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不仅有着独特的个性魅力,自成体系,而且具体可感,文化的熏陶不再是抽象的、空泛的、没有形态的,而是可以从身边找到参照对象的。我认为,引导是关键,任何事情、爱好都可以是一种生活情趣,人文教育就是要让学生知道生活是有趣味的。只有让生活充满趣味,青少年才会有活力,才会获得正能量,否则一年就是四季更迭,一天就是日月交替,他們还没有走上社会,自然没有丰富的人生体验,觉得学习很枯燥,人生很乏味是很正常的。教育者首先要引导他们,把学生领到某个领域的大门口,打开一扇窗让他们欣赏到它的韵味,当学生真正激发兴趣,自然就会星火燎原。这也是叶芝所说的,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联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在苏州地域文化中,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素都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找到具体呈现。苏州鲜明的城市特色里饱含人文积淀,建筑是文化的重要承载,可以说是一部“活”的文物史书。园林的精巧别致是历代匠人的匠心所在,一砖一瓦、一花一石都是园主人处事方式、个人意志、家族精神甚至人生信仰的完美写照,苏州园林是世界园林的集大成者,更是一种独特的综合型生活艺术,当我们走进苏州任意一个久远的园林,驻足其中每一处动人风景,都是在窥探古人曾经的生活智慧和文化涵养。
  结合苏州地域文化资源,我们可以带领学生亲临故地,去太湖、石湖、虎丘看看历史的足迹,充分利用吴地旅游资源,结合实景教学,将吴地故事、风土人情融入语文课堂里;也可以带领学生在小桥流水、苏式园林间体会苏州的典雅精致,品味古巷街市的江南水乡韵味,细细雕琢一草一木间的人文内涵。苏州是吴文化中心,有着浓厚的历史积淀,苏州人的生活方式是慢的,这并不是说做事没有效率,而是指不急不躁、从容淡定的一种生活节奏,在慢生活中充分感悟当下。今天小桥流水的水乡景致,仍然灵动地存活在山塘街、平江路、斜塘老街等景点,高新区和工业园区又展现出高速发展的现代城市特点。纵观苏州GDP的排行,城市创新力排行,从前的水乡泽国俨然蜕变为未来的特大城市,在这里古老与现代并存,快慢节奏无缝切换,低调温润却又强势崛起,“东方遇见西方”、“城建双面绣”等标签都在刷新着人们对苏城的印象。
  工业时代,标准化让城市仿佛被克隆一般变得千城一面,将时代性与地域文化相结合成了新的文化命题。结合语文学科,将地域文化作为一个显性载体,在教学中充分引导,让学生感悟成长环境中的喜乐、忧愁,他们会爱上苏州,进而热爱生活,在积累中成为一个个有涵养、有精神家园的生命个体。这也是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中社会参与层面,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国家认同的基础。
  二、地域文化在语文课程中的传承实践
  (一)文本阅读为输入方式
  对于文本的认识、分析和解读,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教学手段,这也正是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对于人的知识习得贡献出的最根本也最行之有效的技巧之一。
  地域文化相关的文本拓展可以是横向的专题介绍,也可以是纵向的人物集锦,通过各类文本阅读,使学生对苏州的了解更深层化,能够举一反三,多维链接到更多的知识点。除了教材中的经典课文外,我们还可以把与苏州地域文化相关的诗词文章都加入课堂,选取某个主题开展诗文鉴赏诵读会,相关的区域历史、知名人物,都可以找到相关文本,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此外,开设相关专题介绍也是不错的选择,近两年我校多名语文教师共同录制了《苏式生活民俗风雅》在线课程,此项共享课程依托苏州市来溪语文名师工作室,工作室拥有一支实力较强的课程开发和课程教学团队。从中国的古典小说《红楼梦》中老阊门的民俗描写讲起,阐述不同地方不同时代的不同的风土人情,着重从苏州的节俗、婚俗、食俗三个方面具体介绍中国的民俗文化形式,最后由面到点,重点介绍苏州的民俗活动,让大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民俗活动中体现的文化的传承、民族的品格。苏州及全国各个地区数千名学生参与了课程选修,获得热烈反响。
  结合苏州本地特点,评弹和昆曲都是很好的艺术蓝本,在听的基础上,借助音乐感受吴文化的熏陶不失为又一文本阅读的妙法。苏州的手工艺品繁多,立足职业教育特点,我们可以收集相关的科技说明文或工匠名师们的回忆录,普及商品文化内涵的同时,延伸展示其市场业态,将地域文化中的无限商机呈现在学生眼前。语文课堂不像专业课程那样有技术传承的基础,但即便不能达到工艺的传承,至少也实现了文化的增值。精神内涵的传承,更是人文课程的优势所在。   在各种相关内容的文本输入中,重点不光是家乡的昨天,也可以是今天的苏城。对青少年而言,辉煌的昨天可以激发对家乡的自豪感,有时身边正在发生的点点滴滴更能吸引他们的眼球。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本源。
  (二)沟通表达为输出方式
  知识面和文本解读能力同样重要。在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职教《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单元中不乏我的家乡、自我介绍、我的亲人等相关话题,学生在完成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从地域文化中寻找素材。此时,适当启发、点拨可以帮助学生深度挖掘家乡文化资源,提高文化修养。
  从教学实践中,你会发现苏州历史上闻名遐迩的历史事件、發人深省的名人事迹实在太多,你让学生寻找一段有趣的苏州历史、一个有故事的弄堂或小桥、一个感兴趣的吴地名人,你会发现你抛出的是一个点,他们的回答往往形成了一个面。这个时候,你再抓住学生热议的兴趣点顺势追问,他们就能织出一张网——一张记录着姑苏繁华历史的精彩织锦。学生的兴趣是此刻被点燃的,完美的教学契机也是此刻被触发的,也是在这个时候我深刻感到应试教育需要反思,为什么学生缺乏对现有学科的热切追求,很难产生对课本知识的真正兴趣,因为应试教育与这一过程是背道而驰的——它把有趣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科学探索一股脑儿压成一个面,再通过无数本习题集不断巩固、重复强调,把一个个生动的面狭隘简化为一个个枯燥的知识点。
  苏州文化是温润精致的,吴侬软语在苏州人身上打上了独特的水乡印记。笔者指导的多位学生在征文演讲竞赛中,都不约而同地以苏州特色为灵感,精巧雅致的园林、古朴悠长的街巷、风光无限的太湖都在他们笔下曳然生姿,在几届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省级、国家级的征文演讲赛项中荣获佳绩。实践证明,只要为学生打开了解家乡的大门,那么妙趣横生的人文宝藏、缱绻绵长的故乡情怀自然会推着他们不断挖掘、汲取养分,树立对文化的认同感。
  有人说过,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产不再是权利和财富,而是一个人的影响力。影响力怎么构成?我想沟通和表达是最重要的媒介。每一次的口语表达都在不断训练影响力,提升个人魅力。掌握沟通技巧就是找到了真知灼见的源泉,也是未来职场、生活中与他人交际的内在动力。也许那个羞于表达的少年,有一天会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意见领袖。
  (三)实践活动是综合应用
  通过语文的人文属性,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自我意识、世界观和价值观,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可以对语文基础能力进行全面考察。
  结合我校情况,导游、园林古建、烹饪、艺术设计及表演等专业的语文课程都在努力打破学科界限,为不同的专业课程提供智力支持。
  针对园林古建专业,我们尝试过“江南风情小报”、“我为名著穿新衣”等需要手绘与文字创作相结合的语文实践活动,基于我校毗邻石湖景区,还开展了实景体验,在奇思妙想之间穿越时间的洪荒。凭借位于石湖之畔的优越地理条件,我们设计了“画山水、话山水”写生诵读小沙龙,山水之间就是最生动的大课堂,对着百年前同样的景致,一窥古人眼中的姑苏之美、山水之美,诵读前人的经典诗句,凭借语文文字记录感受,再以生花妙笔重现你脑海中的宜人美景。
  导游专业则设计了模拟导游,结合各大苏州园林、虎丘、石湖等历史文化景区开展导游词创作活动。江南的才气、江南的典雅,在苏州的园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完美继承了苏州古匠人的技巧与创意。我们在介绍苏式园林时,会发现每一个角落、每一处历史都藏着故事。让未来的导游人明白,不仅要熟知旅游知识、服务技巧,更要对中国文化由衷热爱。
  苏州人的岁时文化,讲究“不时不食”的美食理念,走进了烹饪专业的语文课堂,不断推动专业创新。烹饪专业的语文课上,我们结合苏州地域文化,介绍地方特色菜,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制作理念、寻找创意开发菜品服务。2018年,我校的“苏帮菜”研发中心就以江南采莲图为灵感研发了苏帮菜四季宴之夏季宴。于是荷叶罗裙一色裁、翠细红袖水中央等经典诗句化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一道道丰盛佳肴。
  针对艺术设计专业,我们以苏州特色工艺品为重点推介对象,提升审美情趣、激发创作灵感的同时,也激励学生热爱姑苏文化,不断推动苏州艺术文化的传承,而以桃花坞木刻年画、苏扇为基础的文创工艺品也走进了姑苏青年创意文化展览,吸引眼球、展示技艺的同时,也将创意和智慧运用到了古城保护和文化传承中。
  对于表演专业,绚烂的山水文化、丰富的文人典籍更是为学生的模拟表演、剧本创作带来了无限灵感。石湖景区就有“吴越春秋影视艺术中心”,学生在先秦勾吴风情建筑中进行多次实地表演,拍摄成微电影,范成大、姜夔、范蠡等人的相关故事,都被大胆编写进剧本,同学们在旧日时光里体验了吴越文化的精髓。
  (四)考核评价体系需多元
  语文课堂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实践,其评价体系必须是多元的。首先是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我们不能单一地测试学生学到了几个知识点,也无法丈量他们收获的精神力量和提升的审美水平,他们的调查报告、小组的问卷分析、团队的创意展示、获奖作品、活动完成度等都可以是考核的内容。
  其次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为自己打分,让小组为成员点赞,老师可以选取优秀范例,在分享中激发更多的兴趣点和创意。
  再次是评价手段的多元化,在各类语文活动中,可以是传统的打分评价,也可以是小组推荐,还能引入互联网思维,在各个活动阶段借助新兴教学工具,比如蓝墨云、语课堂等app都可以实现在线点赞等互动模式,事实证明这些新兴的评价手段让学生更热衷于投入文化传承中,获得更理想的学习效果。
  最后是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以过程性的动态评价为主,强调团队的合作与参与率、阶段目标的达成情况、信息搜集与整合、创意呈现方式、传统技艺的推广与传承效果。
  评价方式更接地气,尽可能关照每一个活动主体和活动的每一个阶段,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进而热爱家乡,爱上祖国的传统文化。   三、地域文化与语文课程融合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对学生
  地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第一个收获一定是知识的拓展。最理想的状态是未来的学子,对于本土文化了然于胸,相关知识达到举一反三、以点及面、多维链接的理论水平,并能在生活工作中将这些知识落到实处,有效提高工作水平和人文素养。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在触摸文人巨匠的文化灵魂,复现商贾墨客的成长之路时,自然能够领悟他们身上的苏州精神——崇文重教、刚柔并济、利义兼顾、踏实进取的深刻内涵。精神层面的震撼与教育效果远大于书本知识,用鲜活的人文事例可以更积极地促成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定格。这大概是地域文化为我们带来的第二份厚礼。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大概是苏州给人的一贯印象,人们对苏州的印象大概都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慢生活。但其实今天的苏州已经成了与世界接轨的国际都市,四方八达的轨道交通、平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依然鲜活的非遗文化、古朴摩登兼具的生活方式都是现代的苏州人的生活标签。随着对苏州昨天、今天的多维了解,青少年们的思维方式也会带来改变。思维的革新将带来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反思、创新,这将是文化自觉道路上的一大里程碑。
  (二)对教师
  树立文化自信不仅是针对青年一代,而且对于教师而言,我们迫切需要唤起文化意识。教学资源并不局限于课本知识,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多渠道开发不仅有利于丰富教学内涵,拓展教学内容,以更恰当更弹性化的方式,营造浓郁的苏州文化氛围,还能避免居高临下的教师主体心态,不倚仗过来人的智慧,与学生一起真诚地努力,不断学习与反思,让教育工作者获得更加豁达,对纷繁的事物更加包容的教育心态,实现地域文化的教育价值。
  (三)对学科
  当知识脱离了人的应用、文化的内涵,教育就背离了本心。观念的变革是行动的先导。苏州文化本身就是包容豁达的多元文化,崇文重教的本质印证了语文的学科特色,经世致用更契合职业教育的本质。职教语文课堂可以说是苏州文化植根的沃土,是传承地域文化精髓的重要载体,我们将不断打造有质量有温度的语文课堂,以苏州文化助推学校成就本土职教品牌。当学生不再漠视身边的点滴,当教师具备了不断开发教学资源的慧眼,语文的学科建设自然将日臻完满。
  参考文献:
  [1]顧明远.时代呼唤着人文精神的回归[J].教育参考,2001(1).
  [2]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郭晓莹.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5.
  [4]李家成.关注生命: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张凤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8(4).
  [6]王海燕.试论地域文化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其他文献
摘 要: 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通过揭阳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在电子商務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贯穿和实践经验,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关系,总结创新创业教育在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中的实践可以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创新创业环境的营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等方面予以落实,也为其他相关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电子商务
摘 要: 农村涉外旅游业以原有农村旅游业为基础,有利于发挥“长尾理论”优势,前景广阔。英语综合性服务作为农村涉外旅游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自明。本文从农村涉外旅游服务的视角,结合跨文化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学术知识,重点研究农村涉外旅游储备人才跨文化能力和交际能力的现状与培养构想,旨在学以致用,优化农村涉外旅游服务,服务社会。  关键词: 农村涉外旅游 外在环境 交际能力 跨文化能力  一、引
摘 要: 整本书阅读在高中阶段阅读教学中作为第一个学习任务群开始推行运用,其教学活动是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教师引导为辅。通过阅读整本的书,高中生学会正确阅读并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在小学中段开展整本书阅读应该对其进行全新定位,如应将整本书阅读与口语交际进行勾连,教学活动以教师引导和学生表达交流为主,学生自主阅读为辅。利用整本书阅读完善学生的阅读取向,开阔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
摘 要: 中唐诗人韦应物深受佛教宗禅的影响,其笔下的意象常常浸染了浓郁的禅学意味。本文从其诗中常见的钟、水、月意象入手,论述它们蕴含的禅学旨趣。  关键词: 韦应物 禅意象 钟 水 月  佛教发展到唐朝,已经形成了中国化的转变即向禅宗飞跃。安史之乱打破了大唐帝国的盛世之梦,朝内宦官的干政,朝外藩镇、吐蕃和回纥的侵扰,使得社会呈现一股消极低迷之气,在黑暗险恶的社会政治氛围中,士大夫们普遍感到一种人生
摘 要: 在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讨论稿)的指导下,本文以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改革为例,叙述了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和取得的成绩,旨在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做出探索。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分层教学 评价机制  2015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推出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
摘 要: 本文对剧本中的主要人物伯特伦和海伦娜进行研究。在海伦娜眼中,伯特伦英俊勇敢;在老一辈人眼中,伯特伦不孝又堕落。作为一个角色,他的存在只是为了展现海伦娜的耐心,但是他的性格和海伦娜的感情与主题存在紧密联系。海伦娜虽然没有贵族身份,却有高贵的品质,她身上所具有的许多美德令她获得伯爵夫人甚至是国王的认可。  关键词: 高贵 贵族 美德 海伦娜 《终成眷属》  莎士比亚的《终成眷属》试图写一个道
摘 要: 本文选取可口可乐视频广告为语料,以概念隐喻理论和多模态隐喻为理论基础,从认知角度分析可口可乐广告中存在的多模态隐喻、呈现方式及特征,从而尝试解读广告中的认知意义建构。  关键词: 可口可乐视频广告 多模态隐喻 意义建构  1.引言  部分隐喻研究仅局限于纯文本,即语言结构和语言系统本身及其社会文化和心理认知的关系(朱永生,2007),然而研究者渐渐发现,语言不是交流的唯一媒介,许多非语言
摘 要: 利川方言和费县方言中有许多特殊的“很”类程度副词,极具地方特色。本文对两大方言中的“很”类程度副词进行了分类,并结合具体实例,深入探讨了两大方言的“很”类程度副词的语法功能。  关键词: 利川方言 费县方言 “很”类程度副词 分类 语法功能  程度副词表示性质状态的程度或者某些动作行为的程度,经常用于限制、修饰动词或者形容词[1]。“很”类程度副词是程度副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常用在动词
摘 要: 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关系到新一代青年的思想认识与国家的兴旺发达,而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实践活动是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重要环节,然而近年来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和改进。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 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  一、社会实践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的必要性  2007年5月15日,
作为阿加莎笔下最热门的小说之一,《东方快车谋杀案》(以下简称《快车》)经历了多次的电影改编和翻拍。2017年新版的《快车》在已有的1974年版和2010年版的基础上,由肯尼思·布拉纳执导进行了再创作。然而,对于这次电影的改编,观众反响并不热烈。在内地上映24天,《快车》累计票房是23003万,观众评价也以两星、三星居多。由此也引发了我的思考:面对同一个小说故事文本,以及众多珠玉在前,电影应该如何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