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现实才是“新现实”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9230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实”,对于文学来说是一个言说不尽的话题。文学与现实的关系,究竟是藕断丝连还是貌合神离,贯穿于文学史的任何一个阶段,也可能鲜明地体现在任何一部小说或一首诗中。《星星》(2017年3月上旬刊)推出的“新现实 星现实”诗作,引领我们在这样一个祛魅的时代重新思考诗与现实的关系问题。诗歌在不断地祛魅,愈发地贴近世俗生活,体现着“代入感”和“介入姿态”,借着自媒体时代的触媒走近了每一个人。诗歌曾经焕发出的原始魔幻力在今天看来被无限地透明化了,它与现实的关系,从“纯诗”立场那永不交叉的平行线,到偶有交合,再到今天几乎完全重叠的两个“平面”,诗歌与现实,诗与非诗到底有何边界?我想,这也是杂志倡导“新现实”的最初意图,在诗的世界中,“现实”在各个不同的阶段,它必须具有“新质”。
  诗歌所焕发出来的“新质”归根到底是在“压抑与解放”的彼此博弈中显现的。如从荷马史诗、《圣经》到薄伽丘的《十日谈》,文学的“现实”从充满历史感的英雄叙事中解脱出来,转向了具体化、世俗化的日常生活,同样,当下的诗坛在铸就日常美学的同时,似乎也患上了一种深度厌倦症,这个病灶是理性主义、历史功利观压抑下的合谋。卢卡契的“整体主义”可以说深刻地影响了当代社会主义文艺观,尤其是关于“现实”的论述,现实主义的文学应该坚持“典型”的原则,在历史整体真实性的追求下有效地掌控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联。无限度地追求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本质主义倾向,致使所有高于生活的宏大字眼,诸如理想、革命等自1980年代中期后成为了文学所要挣脱的主要对象,世俗美学和日常诗学成为了今天文学的主流。只是,在“第三代”诗人中,压抑之下凝聚出惊人的反叛之力,而当下诗坛,日常书写业已成为了“压抑与解放”过后幸福的温床。宏大的字眼离今天越来越遥远,诗人在日常生活中游走,自媒体时代发表一首诗作是如此“轻而易举”,诗人与凡人之间是否还存有界限?在世人皆可为诗人的今天,诗歌是以“井喷”的速度在发展,但“非诗伪诗垃圾诗”也同样以几何速度成倍增长,面对这种拒绝深度、拒绝本质的“平面妄想症”,学者们多以后现代的碎片化、福山“历史终结论”学理化地概括之,剖析之。但实际上,这些诗作犹如“温水煮青蛙”,它并不具备生发的力量。在这个似乎消除了外界“压抑”的历史现场中,如何去寻找内在的压抑,去寻求新质的解放,去宿命般地寻求人类智慧长河中那一次次有難度的创造,这是当下诗坛“压抑与解放”的新命题。
  在这一期“新现实 星现实”版块所刊发的诗作中,对日常生活与俗世美学的热衷不无意外地成为了关注的热点。但是,作为一位阅读者,我很高兴这些诗作在摹写生活之余,有意图地在诗的空间凝结起对生活的想象。如刘年的《我在水泥厂的日子》,是一组从词语到意象、从人物到结构不断重复的诗作,可以说,“重复”本身在诗中最具象征意味,正是由于不断地重复废弃感,重复百无聊赖的情愫与略带痴呆的动作——“张着口,望着天”,机械麻木毫无生机的生命体验堆砌了起来。如果说刘年的组诗注重整体性象征的话,那么邵纯生的组诗《月光贴》,则在每一首诗作中都有令人叫绝的诗句,读他的诗你能感受到诗人在扫射平俗的生活之余,总有那一刹那,他在面带狡黠地审视着一个细部,精炼出一种独特的体验。比如《一只蝉把另一只蝉囚禁》中那盛夏酷暑无处不在的蝉鸣,好似一把尖刀深深地搅进了诗人的脑浆里,蝉鸣无处不在,“我”被蝉鸣囚禁,但“我”竟发现自己也是一只蝉,只是“我是一只摘除声带的蝉/用哑语/给活着的众生指点迷津”。最后一句则很具深意,暗示诗人的多余:声带被摘除还本能地宣泄、消耗、指点迷津,但实际上犹如盛夏蝉鸣,存在但至多是个点缀,尽显自嘲奚落后的落寞。再如《月光贴》,解构古诗或古典意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这首诗也不例外,诗人解构了“月亮”的经典意象与意境,“好事者把太多的比喻安在月亮身上”,实际上只能造就“压抑的发光体”,这无疑也表露了诗人创作的追求——剔除繁缛的修辞以及苍白的互文,追求词语的裸露与独创,“一根豆芽/挺不住自身的起伏”,画龙点睛的收尾体现出诗人很好的平衡感,寡淡的语句与诗人的智趣相得益彰……
  还有很多优秀的诗作吸引着我想逐一解读,碍于篇幅限制只能仓促收尾,“现实”问题实际上是文学最大的问题,面对今天的现实或者说未来的现实,我们如何腾挪出诗的现实?有时候我经常作这样的戏想:人工智能作为可预见未来的大势所趋,人脑与电脑,人与物之间的界限必将不断被重新改写与定义。什么是物所无法侵吞的?什么是人类所唯一能坚守的?我想,这也许便是人类精神和心灵唯一的栖息地,在这里,诗是最美好与真实的表达,而这片新的现实便是诗所应面对的现实。
其他文献
毫无预兆的巧合是一种妙不可挡的缘分,就像孤零零面对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时无意撞见街角预设的一把伞,就像眼巴巴想珍藏枝头最后一枚枯叶的旅人幸遇小巷刮过的一阵穿堂风,像想亲近诗歌的人碰巧拾到一把万能的铜钥匙,像我翻开王学东先生的诗集《现代诗歌机器》时猛然忆起《在北大课堂读诗》一书中所写到的周瓒老师在北大课堂解读翟永明诗歌《潜水艇的悲伤》时所说的一席话。“过去我们说,诗是诗人的心灵造物,现在我们理解,诗是
期刊
一生中,我们不停地和一些人相遇。  遇见娜夜,是在2012年上海的冬天。  和兰州不一样,上海的冬天也冷,但有点潮。风吹到脸上,就能感觉到那种独有的陌生。  遇见风,遇见娜夜,本身就是一首诗。  于是想起她的诗:“起风了,我爱你 / 芦苇/ 野茫茫的一片/ 顺着风。”  我们从饭店回来的路上,娜夜说,不行,我得带上帽子,风一吹就头疼。  ——“风吹着有也吹着无  风吹着大道也吹着歧途”。  她说的
期刊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人们,深深感到全媒体时代的眩目与便当,我们这个时代最普遍也是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它的信息化、碎片化、娱乐化和浮华化。那么,作为处于这“四化”最边缘地带的诗歌,如何建立和延拓有效的精神和感情领地,驱使诗人把一种特殊的体验带到崭新的精神和感情领域,从而去激起人心的力量。由《新诗代》倡导的“感动写作”曾在诗坛引起不小的“震波”,从诗人海啸的《感动写作:21世纪诗歌的绝对良心》、南鸥的《感动写
期刊
梁宗岱(1903—1983),我国著名的诗人,在诗歌评论、翻译及比较诗学等方面皆有不凡的成就。建国以来,由于现实主义美学批评原则被推崇,梁宗岱的诗歌及诗论研究暂时被搁置。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随着审美原则的日益多元化,梁宗岱才逐渐为学术界所关注。然而,纵观学界对他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西方文化尤其是法国象征主义对梁宗岱诗学的影响研究,这与梁宗岱长达七年的欧洲游学经历有关。留学期间他与瓦雷里、罗曼·罗兰
期刊
去年年底,潘颂德教授给了我一本任毅先生写的《百年诗说》,到今天战战兢兢地不知翻了几遍,从春节开始想动笔,到今天下决心动笔起码也有五六次了,欲动不能,欲罢也不能,总不能老是在心头打转吧。正如陈国恩先生所说:“读诗是一种缘分,论诗是一种勇气”,那我也拿出一点勇气的勇气,说一说《百年诗说》。  新诗发展到今天,也快有百岁生辰了,海内外学者、诗人、评论家对中国新诗从各种角度评说的,也未知其数,说艺术的说架
期刊
女诗人伊萍没有产生“诗歌事件”,没有进入“诗歌江湖”的圈子,也没有“特殊身份”作标签;她以天赋诗人的自由、独立、诗性感觉等特质,以女人的敏感内心和灵性语言,在诗的王国里“结构诗歌”,或者说完成她的诗歌结构,于是她的诗就成了;而且仿佛诗魔上身,她在某一时段创作诗歌处于癫狂的魔性状态——那一首首诗横空出世,这是诗人难得的创作佳境。近年来,我观察这位诗人的成长,感到伊萍有诗人的担当,她的诗来的有灵感,呈
期刊
花语:一位明眸皓齿的女子,名字中带有“男”字,要么背负家庭或自我的某种期许,要么肩负神圣的使命!海男这个名字,比亚男,胜男等等更让我好奇,能说说名字的来历吗?  海男:十八岁是我重要的年龄,一些写在信笺上的诗歌和小说发表了,信笺很重要,那时候的信笺本应是用来写情书的,当然,情书也很重要,八十年代是一个诞生情书的时代,如果将诗人们在那个时代的情书公开,那一定会让二十一世纪的新新人类羡慕不已。对我自己
期刊
梁宗岱是我国著名的诗论家、翻译家、诗人;诗论方面,著有评论集《诗与真》、《诗与真二集》;翻译方面,则有译著《一切的峰顶》、《蒙田试笔》等。梁宗岱的诗歌创作数量并不多,主要收录在自由诗集《晚祷》以及词集《芦笛风》中。《晚祷》是梁宗岱的早期诗歌集,收入1921至1924年所创作的诗歌。在这一时期,梁尚未赴法国留学(梁于1924年秋赴法——笔者注),象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基本上停留在译介阶段且争议颇多,
期刊
当代社会的高速性,让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异化,而当代社会的流动性,带来了人们在更大地域范围内跨空间生存,人们在空间上的漂泊感异乡感,逐渐强于在时间上的历史感。现代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存带来了许多人造的空间,福柯在《另类空间》将人造的众多异质空间定义为“异托邦”,并对“异托邦”空间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分析研究,福柯说:“追溯使当代人焦虑的根源时,更多的不在于时间而在于空间,在于人们对组成空间的诸种要素进行
期刊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当代诗坛涌现出一股股令人措手不及的诗歌潮流,与之相应,新的诗歌流派与新的创作理念可谓层出不穷、前仆后继,“朦胧诗”对于“大写的人”的追求、“第三代”诗歌对于世俗生活的回归,以及上世纪90年代所发生的“下半身”写作等,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是:从历史溯源与文化梦想的建设中退出并将书写的重点转向“此在”的现世生活。自不待言,这种转向暗合了现实社会与潮流文化的发展方向,正如特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