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杰出的女报人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t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关将至,回首一年的业内大事,忽而想起“9·11”之前,格雷厄姆女士的离逝,仿佛新闻的一个时代的离去,遂作此文,以为纪念。
  今年7月17日,《华盛顿邮报》前发行人格雷厄姆女士由于脑出血,驾鹤西去,享年84岁。她的成就,是新闻业的一座巅峰,而这一座巅峰,肯定是前无古人,而后是否会有来者,也未可知,因为新闻业的游戏规则正在慢慢改变。
  格雷厄姆贡献给全世界新闻界的礼物就是“水门事件”。她纯粹凭借新闻自身的力量,而不是武力、不是暗杀、不是演说、不是游说、不是秘密会议、不是起义、不是人类历史上所出现过的各种手段,将一国的统治者赶下台。这在以往没有,而且到现在也仍然没有听说。
  她的成就不知是否与性别无关,但笔者由此发现国内一个有趣的现象,国内一些著名的报刊背后,有些与女性掌门人似乎真的分不开。
  
  关键时候总是“yes”
  “水门事件”已经被拍成同名电影,由美国著名影星达斯汀·霍夫曼主演;林达女士在她的《总统是靠不住的》一书中也作了异常深刻的阐释。两部作品都影响深远,当然,所有的线索都是围绕着记者调查展开,而作为最为重要也承担最大压力的幕后人,却隐藏在了历史的背后。
  在这样一个十分复杂的历史漩涡里面,格雷厄姆作为报社的最终决策人,她所做的事情却非常简单:就是在“是”和“否”之间作一个选择。
  这里顺便解释一下,“是否模式”是新闻行业的一种提问范式,由伯恩斯坦和伍德沃德在水门事件的采访中淋漓尽致地展示。
  在批评报道中,如果一个记者傻乎乎地问:“请你谈谈你的感想?”他肯定会被扫地出门。所以,就有人总结出了封闭型的提问方式,让知情者只需回答“是”和“否”(Yes or No),从而揭开事实的真相。在电影中,我们看到达斯汀·霍夫曼扮演的记者披着长发,像一个小混混,赖在一个女职员的家中,因为不让抽烟,他喝了人家十几杯速溶咖啡,就在女职员紧张而又害怕地回答“是”和“否”中,他激动(也可能是烟瘾犯了)得浑身哆嗦,最后找到了真相。
  把“是-否”模式借用在格雷厄姆的决策上,也是十分贴切的。我们知道,在一家报社中,总编辑最大的责任,就是把关,也就是不断地回答“是”和“否”的过程:这篇文章不错,“Pass!”这篇文章不行,枪毙!
  当然,也就是如此简单的答案,却决定了不同报纸之间的巨大差别!
  格雷厄姆是一个能在巨大压力下说“是”的报人。在水门事件中,伯恩斯坦打电话给司法部长,将稿件念给他听,司法部长听完暴跳如雷,坚决否认,并讲出了整个事件中最著名的一句话:“凯瑟琳·格雷厄姆的奶头会被大绞肉机绞住的!”在白色恐怖的气氛中,面对总统集团的巨大压力,格雷厄姆仍然说了“是”,并将司法部长的话端在了第二天的报纸上—总编先生作了一点否定,把“奶头”划掉。此后,一直孤军奋战的《华盛顿邮报》终于唤醒了美国各大新闻媒体,舆论的洪流终于将尼克松逼下台。这一年,《华盛顿邮报》获得普利策奖,在美国确立了自己的大报地位。事后,她的一位朋友送她一个小小的金质绞肉机,她还常常将它挂在脖子上。
  在水门事件之前,另一件使《华盛顿邮报》面临巨大考验的事情,就是《纽约时报》披露五角大楼文件的事件。在这一事件中,《纽约时报》披露了美国在越战中的秘密档案,这不仅在当时,甚至在现在也是被严厉禁止的,因为新闻自由固然是宪法规定的,但在“国家安全”面前,新闻恐怕是很难自由的。这一事件演化为“新闻自由”与“国家安全”之间的斗争。而就是在这个时候,《华盛顿邮报》的上市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报道还是不报道?这个问题尖锐地摆在格雷厄姆面前,又是一个令人挠头的“是与否”,即使格雷厄姆说“否”,相信不会有任何人会对她产生异议,但是这位女报人再一次站出来,说了“是”。她后来回忆,当时她非常紧张害怕,但她吞咽了一下,一连说了三个“Go ahead!”(向前!)—Go ahead, go ahead, go ahead. Let‘s go. Let‘s publish!
  格雷厄姆就像一个赌徒,倾其所有压在了一篇报道上,她赢了!从那个时候起,《华盛顿邮报》已经不再是一张小报,人们提起它的时候,那口气,就像提起了《纽约时报》。
  
  新闻史上最美妙的合同
  格雷厄姆掌管《华盛顿邮报》完全是由于丈夫的自杀—而她丈夫就是该报的发行人。尽管她出生于新闻世家,尽管她接受过大学教育,但自她结婚之后,就从没有想过要干新闻这一行,而且在家里,像大多数当年的美国妇女,她心甘情愿地当“二等公民”。
  一个家庭主妇,如何支撑一家报纸?除了她具有一颗非凡的公正之心之外,第二就是对人才的高度重视。
  上任伊始,她广泛地征求意见,李普曼告诉她:邮报下属的《新闻周刊》有个人才,叫布拉德利。格雷厄姆立刻约布拉德利吃午饭,席间,她问布拉德利对邮报的什么职务感兴趣,这位仁兄半开玩笑说:“如果总编的位子让出来的话,我愿意去补这个缺。”这要遇上别人,肯定就是一个玩笑,因为:一、总编和格雷厄姆的私交很好,二、布拉德利还得罪过格雷厄姆。但是格雷厄姆居然就真的让布拉德利掌管了报社的总编辑大权!
  布拉德利果然十分了得,他很快将3名普利策奖得主招募到自己的麾下,很快报社又聚集来一批优秀的记者,整个编辑部门成为一个光彩夺目的群体。他还改革考核体制,让优秀人才尽情发挥,让不合格的下岗辞职。格雷厄姆也是全力支持,将编辑部的经费从每年400万美元提高到800万美元,整整翻了一倍!
  说《华盛顿邮报》,不得不说起李普曼。如果说记者是无冕之王,李普曼则是王中之王,他的专栏对20世纪各国元首的影响,至今无出其右。他可以让赫鲁晓夫改变行程,也能让肯尼迪对他的褒奖受宠若惊。为了挖到李普曼,《华盛顿邮报》在当时开出了一个天价:
  李普曼与邮报签订一个10年合同,李普曼可获得100万美元;而李普曼只需每周写两篇专栏,每年写8个月,外加为《新闻周刊》写16篇文章。按照这个合同,李普曼每年可获得7万美元的年薪,再加上文章转载90%的收入。
  另外,邮报还将免费为李普曼提供一套在纽约的高级公寓、两个秘书、一名研究助手、一台美联社电讯接收机、办公费用、一辆专用的高级轿车及所有旅行费用。
  此外,邮报还向73岁的李普曼承诺,在他去世以后,他的遗孀每年可获得2.5万美元,一共支付10年。
  半个世纪过去,人们的财富不知已经翻了几番,但相信这份合同,仍然是令很多中外同行们感触的。
  
  让新闻获得尊严
  格雷厄姆出身豪门,但从小却没有得到过母爱。在她结婚之后,全身心投入家庭,丈夫自杀的时候,她已经46岁,是4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不幸以及她的成就,也成为美国女权主义运动的经典教材。
  作为一个报社的掌门人,除了敏锐的是非判断、网罗广泛的人才之外,格雷厄姆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广交各路豪杰。内阁的成员、白宫的政要都是她打网球的伙伴,里根总统亲自出席她70岁的生日宴会,称赞她是一个“敏锐、深刻、非常善良的人”。
  随着《华盛顿邮报》的崛起,她在乔治镇的家以及麻省一个岛上的玛撒葡萄园,成为华盛顿政客们非常向往的地方。就是在这个著名的玛撒葡萄园,黛安娜王妃曾和她漫步海滩,向她倾述对儿子的热望;在小布什总统上任不久,她在葡萄园举行午餐会,向新总统介绍华盛顿的权力精英……
  比尔·盖茨在一篇文章中深情地回忆:她特别喜欢将不同背景的人聚在一起,有政治家、官员、媒体领袖、商业巨人。她喜欢生动活泼的谈话。在她的避暑之地葡萄园,在一次聚会中,她朝我走过来:“嗨!比尔,我很有兴趣听听你对信息产业的想法!”音容宛存。
  在她的葬礼上,基辛格博士对她进行了高度评价,在名单上还有:副总统切尼代表白宫及已经出访欧洲的小布什总统、“水门事件”的记者伍德沃德、比尔·盖茨、投资家巴菲特、克林顿夫妇、格林斯潘、默多克、纽约市长朱利安尼以及美国顶级的主持人、报人、电影制片人、大律师、剧作家等等,大约有4000人在华盛顿国家大教堂为这位杰出的女报人送行,盛况空前。
  人们纪念她,是因为格雷厄姆给了新闻别人无法给予的尊严。
其他文献
烟草业曾是这个鄂西小城的产业支柱,它破产停办后,小城应如何盘点历史、重寻出路?     是破产后的烟厂格外破落,还是破落的烟厂终于破产?反正,当我们在这里出现时,只有几个门卫围着火炉聊天,向我们投以慵懒、询问的眼神。车间里是早就没有生产的了,办公楼里的人声是在讨论破产后的事宜。厂区非常空旷,冰凉的秋雨中,只有广场上的厂标雕塑无声地向我们诉说曾经的生机和灿烂。  这个破产的建始烟厂是湖北省建始县的最
期刊
入世之后,工业方面,允许国外的企业在国内设厂,按国民待遇,它们自己搞批发,搞零售,搞售后服务。汽车工业还有一个专门的条款,汽车进口5年以后,即2006年,汽车的关税从现在的80%降低到25%,这样工业基本上可以讲是全面开放,对中国的影响到底会怎样?  过去重工业是资金密集型的产业,我们实行关税保护、数量限制,甚至在国内给它们垄断地位,所以价格非常高,汽车行业就是这样。开放进口以后,价格大大降低,对
期刊
2001年10月27日上午。广州,鸣泉居腾龙山庄。  金庸先生坐在大沙发上,身后的玻璃窗外,即是风景清幽的白云山。  西湖论剑、天山行棋、桃花岛观戏、环球讲学……金庸先生近年来的行程格外多姿多彩、引人注目。  此次来广州,金庸先生与广州出版社谈妥了著作出版协议,约定从今年11月30起,三联版的金庸武侠小说全数移交广州出版社出版。金庸先生将来的著作改定本也交由该出版社发行。  金庸先生应邀接受了本刊
期刊
改革开放20多年的历史,出现了社会信用过度透支和滥用的现象,令人担忧。近些年来在中国出现的不讲信用、招摇撞骗等现象,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客观地讲,如果在高度政府主导社会的体制里,政府没有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建设市场经济的制度环境,没能运用国家强制性力量来维护社会成员信用得到相应回报,政府是应当承担主要责任的。  现在的问题在于:仅仅是普通社会成员的信誉降低,其对社会的影响和损害还不是致命的,因为还
期刊
校园中心的灵堂式建筑  请到中山大学来,  这里灵堂好气派。  永芳老板匾高挂,  逸仙博士守一边。  一套公寓作代价,  风水名声全有啦。  柱香祭坛好设计,  校长书记哈哈哈。  ——《康乐谣》  这首《康乐谣》所说的是发生在“华南第一学府”中山大学的一段奇闻。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手创,位于广州珠江河畔美丽的康乐园。若论校园之美,中大在我国大学中当名列前茅。  中山大学中区以大片整齐的草地宜人
期刊
当前农村中的党群关系恶化是一个比较普遍和突出的焦点问题。这其中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造成党群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在于乡村干部方面,也就是说,主要责任在干部,干部是党群矛盾的主要方面。对此,我们必须正确区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才能真正解决现实问题。  湖南安仁县龙市乡党委书记张艾春在《南风窗》第11期上发表《一个乡镇党委书记眼中的党群关系》一文,文章提出了一些正确的看法,发人深省,从中也可以看出
期刊
贾珍是宁府长孙,接了革命的班,当上了一等神威将军,并被推举为现任族长。  在贾珍的正确领导下,宁国府这几年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人们都说贾珍是造福于民的好族长。  大总管赖二更是鞍前马后欢得不得了,一个劲儿撺掇说,珍爷该出一本书了。  贾珍骂道,端的胡说八道,老祖宗的规矩,官吏下台,告老还乡时,才著书立说,眼下老爷在台上干得好好的,出哪一门子书呢?  赖二陪笑道,老爷有所不
期刊
申奥成功喜悦之余,不少北京人开始思考:“我能为奥运做些什么?”这时,一篇网文在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这封信列举了北京人若干“小毛病”:随地吐痰、加塞儿、出地铁车门挤成一块、乱穿马路、“京骂”、缺乏微笑、懒得说“对不起”、对“老外”比对同胞友好等等。由此在媒体掀起了一场“反思国人素质”的热潮。  上海、广州媒体紧随其后,开设热线、论坛,给本地居民“挑刺”。挑出的诸多毛病中,有些属于“地方专利”,如北京
期刊
铁饭碗破了  银行的铁饭碗正在破裂。  银行、邮政电信、铁路运输一度是中国老百姓趋之若鹜的铁饭碗。而银行与邮政电信的铁饭碗还是“含金”的!然而,几年前随着与电信的“生离死别”,邮政、电信的铁饭碗也因此“砰”然而碎。如今,银行这个据说“含金量”最高的铁饭碗也开始悄悄地走向破裂。虽然仍有些许刺耳的声音传出,但不可避免地被中国金融改革的巨大潮声所淹没。  9月底,国内部分报纸和网站不约而同地发出这样一条
期刊
纯真而令人怜惜的和儿童,也许会是中止仇恨蔓延的最后一道力量   一  仿佛应验400年前诺查丹玛斯的预言:“恐怖的大王从天上来,恶魔狰狞的面孔在倾颓的大楼间狂妄地嘲讽着。战火在荒凉的岩石间爆发,反攻的箭矢下一刻不晓得将射入哪些牺牲者的心脏。”   你问我,对于“9·11”事件的看法。是人间怎样的疏忽,才会酿成文明世界里最残酷的仇恨?   当我们对人世间的道理感到惶惑不安时,看看儿童吧。许多宇宙人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