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人中国常备维和部队的猜想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_m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0月2日,中国第三批赴马里维和部队警卫分队在营区进行战备演练 图/韩立建

  2015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期间,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上公开向世界宣布“中国将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并建设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
  中国自加入联合国维和行动后,外派部队主要以维和警察、工兵和医疗分队为主,这次大规模组建常备维和部队、参与新维和待命机制是一个相当不寻常的信号。相比于中国以往的维和部队,常规维和部队究竟有哪些不同?常规维和部队的编制、装备和人员训练,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维和部队要求多


  联合国维和部队,是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一种组成形式(另外两种形式是多国部队和联合国军事观察团)。从1990年开始,应联合国秘书长请求,中国开始向联合国派遣军事观察员执行军事观察任务。1992年4月,中国军队向联合国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派出由400名官兵组成的工程兵大队,这是中国政府派遣的第一支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部队。2014年4月,中国向马里派遣了一支约四百人的维和部队,其中有170名战斗人员从事部队的警卫任务,这是中国第一次向海外派遣拥有安全人员的维和部队。
  迄今为止,中国的维和部队有三大特点:一是以医疗、工兵等为主,安全部队为辅,到目前为止,只有马里维和部队拥有安全部队,规模也只有170人,约占部队总人数一半不到。二是维和部队多从现役部队、机构中抽调组成,无常备维和力量,如派往马里的维和部队,抽调自沈阳军区第16集团军某工兵团、某步兵团和解放军第211医院。三是定期轮换,派驻到国外的维和部队,在执行任务满一定期限后将被新的队伍轮换。比如,2015年9月,中国驻叙利亚维和部队刚刚完成了第17次轮换。
  从1992年至今,中国海外维和部队很好地执行了任务,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但是,从国际法和实践两方面来讲,抽调常规部队组成维和部队,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联合国维和部队本身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军队。它没有战场,没有敌人,是一支纯粹的政治外交部队。维和部队在执行任务时,除进行自卫外,不得擅自使用武力且必须严守中立,不得卷入冲突任何一方,更不能干涉所在国内政。这些都是联合国为维持和平行动所确立的基本准则。
  由此可见维和部队是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的,成员在个人素质、训练体系和心理意识上,都与传统的军人有很大的不同。作为一个大国,其维和部队既代表了联合国也代表了派出国的形象,如果行为稍有差错都会带来不必要的政治和外交损失。
  过去组建时,维和部队的官兵在正式开始执行海外任务之前,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培训,学习并掌握当地语言、当地风土人情,并熟悉相关的国际事务法律法规,严格遵守维和部队条令和规定。这些学习训练,对于文化程度普遍低于欧美部队,特别是语言具有劣势的解放军而言,显然并不轻松。不难想象,这样一支部队在海外执行半年到十个月左右的任务困难重重。在轮换式的作业下,新部队又要重新培训。如果参与国际维和行动的频次增加,必然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
  维和部队执行任务的地区,多存在一定程度的武装冲突、社会失序和骚乱等。在这样的地区执行维和任务,常常要面对大量既无武装、又无秩序的民众。考虑到语言的障碍,维和部队既要执行任务,又必须保证自身安全,还不能伤害当地的无辜平民,更不能违背相关国际法规和联合国的基本原则。种种限制,都对维和部队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致命性武器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于诸如维和这样的准军事行动中。非致命性武器是一种全新的作战思维。军人所面对的,从非我即敌的二元世界,逐步转变为敌我情况不明的复杂世界:警戒—警告—非致命性武器使用—致命性武器使用,这一系列步骤绝对不能出现差错,否则可能造成极为严重的外交后果。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占领行动中,最头疼的就是此类状况。非致命性武器的新思维出现对维和部队从组织形式到指挥系统到作战思想,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常规部队则无需掌握这方面的战技。组建一支常备的、专业化的维和部队,不仅是负责任大国的国际义务,也是现实的军事需要。

“8000人规模”的玄机


  “8000人规模”,这个数字背后透露的信息很不简单。此前中国外派维和部队,在编制上大致类似于解放军陆军营级规模。有人认为,8000人大致上相当于解放军一个陆军师。这个判断并不准确。解放军现役陆军师主要包括摩步师、机械化师两大类,一个机械化师通常包含师机关和师直属分队,2个机步团,1个装甲团,1个炮兵团,1个高炮团,再加上其他战斗保障单位,按编制大约12000人。摩步师人数还要多于机步师,因为摩步团的人数多于机步团。换言之,无论摩步师还是机步师,编制人数都在1万人以上。显然,8000人不会是一个常规现役解放军师的编制。
  此外,解放军海军陆战旅一个旅的编制大约有5000人,因此,这8000人也不会是海军陆战旅的编制水平。
  以现有陆军和陆战队编制的眼光看“8000人规模”,或许会觉得多少有些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然而,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美国的“模块化部队”,或许可以得到不小的启示。
  “模块化部队”是美国陆军于2003年开始的一次全新的战斗体制改革,从一个由10000到18000名士兵组成的师级单位,转变为一个以旅为单位的部队。这一转变过程即“模块化”,这套模式现在正在被全球陆军学习、借鉴。“师改旅”是美国陆军自二战以来最为深刻的一次变革,也是对世界陆军影响极大的一次变革,它昭示着未来陆战的发展方向。   模块化之后的美国陆军主要由两类部队构成:旅战斗队和模块化支援旅。其中,旅战斗队又分为装甲旅战斗队(即俗称的重型旅战斗队)、斯崔克旅战斗队(即中型旅战斗队)和和步兵旅战斗队(即轻型旅战斗队)三种。模块化支援旅又分为五种:航空旅(CAB)、火力旅(Fire Bde)、战地监视旅(BFSB)、机动增强旅(MEB)和保障旅(Sust Bde)。在旅战斗队中,重型旅战斗队的人数约为3800人左右,斯崔克旅战斗队和步兵旅战斗队人数略多,也仅有4000人左右。换言之,8000人的规模大致相当于两个模块化的美国陆军旅战斗队。
2006年3月31日,由182人组成的中国维和工兵营开赴黎巴嫩,这是我国首次向中东地区派出维和部队。图为在黎巴嫩纳古拉村,中国维和部队排爆官兵排除一枚未爆炸弹

“师改旅”背后的逻辑


  师改旅,并不是直接把师的名字改成旅,或者把师缩小为旅,其背后是深刻的军事思想变化。
  二战中主要参战国家的著名部队的番号多是以师为单位的,比如纳粹德国的党卫军第一装甲师、维京师、国防军第七装甲师,日本的板垣师团(二战日本陆军的师团大体相当于师)、矶谷师团,美国的大红1师、82空降师等等。
  在人类的战争实践中,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各国军队都是以师为最小的独立作战单位。一个师集成诸多兵种、能独当一面,才能彪炳史册,成为著名番号。从技术上来说,兵种集成能力越弱,独立作战单位越大,部队决策弧越长。相反,兵种集成能力越强,独立作战单位越小,越能够以少打多以快打慢。“师改旅”的灵魂,就在于精简机构,以旅为最低的兵种集成单位,从而缩短决策弧,规模小而战斗力更强。
  冷战后爆发的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揭示了现代战争新特点。在取得了制空权的前提下,空中火力成为毁伤火力的主要投送手段。大口径火炮无法同航空炸弹相比,因此,陆军的作用不再表现为集中兵力、杀伤敌人的“拳头”,而更多表现为空军的眼睛和鼻子。这就要求现代步兵必须具备长途奔袭、快速推进、迅速部署的能力,遇弱敌则迅速歼灭之,遇强敌则“粘住”呼叫空中支援。伊拉克战争中,美国陆军屡屡以极少的代价歼灭伊拉克地面部队。阿富汗战争更是特种部队、中情局人员与空中力量的完美配合,美军在开战之初只派出了6000人规模的地面部队,就将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联盟打得溃不成军。
  在新的形势下,如果依然以师为最小作战单位,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更会影响部队推进速度,成为空军的累赘。对此,美国人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模块化前的师,好比一张100美元的钞票,而问题在于,现代战场上陆军的目标只值20美元甚至更少,其余的应该交给空军。模块化后的旅战斗队,就好比一张20美元钞票,可以更好、更有效率地执行军事任务。这就是美国“模块化部队”或曰“师改旅”的基本思路。
  组建中国的全球战略机动部队
  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中国的海外安全需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2013年以来南苏丹、利比亚、叙利亚等地区性武装冲突的出现,中国在当地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受到了一系列的严重挑战。新的形势,要求中国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组建自己的全球战略机动部队。
  与常规部队相比,战略机动部队必须火力更强、机动性更好、指挥级别更高,对军官和士兵的职业素养和专业化要求自然也更为苛刻。兵种集成能力和模块化程度必须极强,能根据不同环境、不同需求,“拼装”成不同任务类别的部队。而上述要求,同样也是常备维和部队所需要的。常规维和部队的组建,一方面有利于中国更好地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中国组建全球性战略机动部队提供经验、培育人才。
  近年来,军内关于美军的师改旅的研讨和分析不断,已经成为解放军军事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解放军当然不可能直接照搬美国的经验,因此组建全新的常规维和部队,作为实验样板为日后深化改革积累经验,不失为一个稳妥而又高效的方法。
  全球性的战略机动部队并非新生事物,在许多国家已有雏形,只不过冠以不同的名目。在学习美国经验之余,其他国家的经验也是可以研究的对象。日本的“自卫队味精”——中央即应集团,就是日本为参与国际安全行动专门打造的样板单位。
  “中央即应集团”,全称是日本陆上自卫队中央快速反应部队,简称“中即团”,英文缩写为“CRF”,这是一支具有战略机动部队性质的快速反应部队。于2007年3月28日成立,由日本防卫大臣(大致相当于国防部长)直辖。中即团在日本自卫队中,绰号“自卫队味精”,意指它整合了陆上自卫队几乎所有能第一时间出动的精干力量。
  CRF和美国模块化部队非常类似,部队也分为两大类:战斗部队和专业部队。其中,战斗部队对应于美军的旅战斗队,专业部队对应于美军的模块化支援旅。其中战斗部队包括著名的第一空挺团(即空降团,定编约1900人),中央即应连队(定编约700人,日本的连队即“联队”,实际上是团级单位),第一直升机团(定编900人),特殊作战群(定编300人)。专业化部队,包括中央特殊武器防护队、反特殊武器卫生队、国际活动教育队和国际和平支援队等,定编人数从百余人到几十人不等。
  此外,中即团还有一个集团司令部,并配有司令部直属部队,定编约400人。中即团司令军衔为陆将(大体相当于中将)。第一空挺团、第一直升机团指挥官军衔为陆将补(少将),中央即应连队、特种作战群的指挥官均为一等陆佐(上校)。
  在中即团可掌控的部队中,最为精锐的部队当属第一空挺团。日本自卫队中有一个顺口溜:“头上空挺团,地上西普连。”意指这是两支可以随时部署到全球各地的部队。   第1空挺团主要搭乘C-1运输机或UH-1直升机执行任务,无法配备坦克、装甲车等重型装备,但装备有120毫米口径和81毫米口径迫击炮。这两种迫击炮可由轻型轮式车辆牵引,也可由直升机吊运,能在90秒内实现火力转移,适合第1空挺团“快打快撤”的战术。进攻时,得到直升机部队支持的第1空挺团,每天可推进150公里,能够连续作战72小时;防御时,第1空挺团可独立防御50公里到100公里宽的阵线。除了规模不如美军的82和101空降师之外,第一空挺团在空中机动能力上与其不相伯仲。
2014年12月30日,中国驻马里维和警卫分队队员李东坡在加奥市布尔贡杰村教小学生中国功夫

  除了执行常规机动作战任务外,第1空挺团下辖特种侦察排还可渗透到对手后方搜集情报、实施破坏。特种侦察排由其他部队或第1空挺团的志愿者组成,成员都接受过特种作战训练,并要求掌握两门以上的外语。
  中即团中最神秘的部队要数特种作战群。该作战群固定成员只有300人,相当于指挥官军衔却是一等陆佐(上校),可见规格之高。该部队是日本保密级别最高的部队,成员在中央即应集团成立典礼上也带着面具,他们的姓名、照片、出生地都是秘密。这是一支效仿美军三角洲特种部队而建立的专业特战部队,三角洲部队从未被五角大楼正式承认过其存在。
  中央即应联队则是一支受过特殊训练的轻装甲部队,编成和训练均参照美军的游骑兵部队,属于具备特战能力的精锐步兵。由于具备装甲突击能力,因此中央即应联队算是整个中即集团的重装单位。
  综合来看,中即集团的特点是编制大,军衔高,规模小,结构精干,士兵和军官的专业化程度极高,一旦有需求可以迅速扩充规模。中即集团通过日本防卫大臣,可直接与海自、空自力量协同作战,一旦有事可迅速实现全国甚至全球机动部署。日本修改安保法案之后,中即集团会成为海外维和行动的中坚力量。
  欧洲国家因为规模小,人口少,因此没有设立专门的常备维和部队,但往往使用某一支国内部队,固定执行维和任务,这样的部队实际上也属于常备维和部队。其中,比较典型的莫过于绰号“圣马可”的意大利海军陆战营。
  意大利海军陆战队编制规模不大,却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由于人人都戴一顶黑色贝雷帽,所以又被称为“黑色贝雷帽”部队。“圣马可”海军陆战营则是陆战队中的精锐,总兵力约为1000人,其中30%的军官和士官来自陆军。营长和各大队的大队长为海军军官,士兵主要由志愿长期服役者组成。
  “圣马可”陆战营是目前意大利三军部队中惟一经过特种训练和编组、用以进行登陆作战的部队,也是具备快速部署能力的两栖作战部队,意大利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任务,主要也由这支队伍承担。
  加入“圣马可”后第一阶段的基础训练为期3个月,随后进入第二阶段的不同专业训练为期两个月,为各专业兵种的技能训练。为了加强特战能力,队员随后会接受一些特种作战方面的训练。如在比萨军事伞兵学校完成海岸袭击、海岸摧毁、绝壁攀登和侦察推测等训练,还要在意大利特种部队的训练学院接受10周的特战训练,掌握反恐、城市作战和徒手格斗等技能,总之该部队的成员掌握各种作战技能,是战斗力全面的职业战士。
  “圣马可”海军陆战营装备了新型的两栖登陆舰“圣·乔治奥”号,这艘登陆舰采用全通行甲板,被视为准航母级别的战斗舰。整个营可以装入一艘两栖突击舰,随时准备出发执行登陆行动。由于战备程度高且武器装备精良,该部具备两周内抵达全球任何沿岸地区的能力。“圣马可”营从建立之初就采取专营专舰的政策,配属给该部的两栖攻击舰专门为这个营服务。在意大利国内曾经有人质疑,这样是否有些浪费。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的黎巴嫩维和行动中,“圣马可”营的快速部署能力和专业性,给其他国家的维和部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这种以海为家以舰为家的归属感,是其他国家陆战队无法比拟的优势。
  作为当今第二大的经济实体,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中举足轻重的力量,然而在维护国际和平和秩序的实践中,中国的参与度还远远谈不上与自身国力相符。组建专职的合成化维和部队,无疑是中国参与国际维和行动的物质基础。
  8000人的兵力规模,已经相当于日本中即集团近两倍的兵力,对于联合国的维护和平事业而言将会是极大的助力。这也就意味着中国至少可以同时执行至少3个圣马可营级别单位的维和工作。
  在卢旺达大屠杀中,联合国在整个卢旺达的工作人员规模仅有5600人,当时只需要4000人的受过训练且装备精良的军队,就可以阻止这场人道主义灾难的发生。当今世界正在因为恐怖主义活动而变得愈发动荡,只有大国才能承担起维护和平和秩序的责任。
意大利海军陆战队编制规模不大,却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又被称为“黑色贝雷帽”部队
其他文献
草间弥生  日本国宝级艺术家,1929 年出生于长野县松本市,1960 年代在纽约成名。1973 年回到日本,因患精神病住进了清和精神病院,后来就住在那里了。如今的她是在世艺术家中身价最高之一,仍在持续创作。她还是个优秀的作家,著有《曼哈顿企图自杀惯犯》《克里斯多夫男娼窟》《如此之忧》,以及自传《无限的网》等。  “若不是为了艺术,我应该很早就自杀了。”  85岁的草间弥生,过着精神疗养院和工作室
早上五六点,74岁的梁光正就起床了,整整齐齐穿好衣服,催促想睡懒觉的女儿梁鸿快点起床。梁鸿为了写梁庄人在中国的书,要去采访老乡,梁光正比女儿还积极,见面的时间地点全帮着联系好了。  梁光正每年都会从河南来北京女儿家住一两次,最多待十来天就回去了。因为北京很无聊,除了天天看电视,没其他可做的事。但这一次,梁光正住了一个多月。  就像2008年,梁鸿为写《中国在梁庄》回到故乡,离开梁庄20年,即使每次
考虑到至少几千万元的解约成本,能在6天时间里确定辞退卡马乔,必须承认,主事者做这种事的效率足够快——据熟知足协内情的马德兴透露,6月21日开始,谈判桌上的主题已经切换成解约之后的善后了。  看上去,祸端起于6月15日晚间那场垮坝一般的惨败,卡马乔的球队在合肥以1比5负于泰国二队,举国哗然,分管国家队的足协副主席于洪臣将其定义为“不可接受”的结果。  当你回望卡马乔与中国足球奇异的婚配,就会发现“不
近日,广东破获一起境外间谍机关通过网络策反境内人员,窃取中国军事秘密的案件。因泄露机密级军事秘密13份、秘密级军事秘密10份,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受境外间谍“飞哥”指示,李某长期为其订购和提供境内内部军事刊物,并对重要军事基地进行长期定点定时观察。大量军事基地动态情况和军事装备的照片通过他流向境外,对国家军事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007年以来,“飞哥”利用“网上书店”、军事爱好者网站等网络
近三十年来,随着互联网络和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从改革开放初期进入到了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与此同时,每一个身处时代浪潮中的中国人都经历着与众不同的三十年。潘石屹作为中国商业地产领域的领军人物,从打工仔到如今SOHO中国的掌门人,又经历了怎样的三十年?  “过去三十年,是中国社会变化最大的三十年,这三十年的变化甚至超过了过去三百年,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现
5月3 1 日,在一次追风行动中,最著名的“龙卷风追逐者” 蒂姆·萨马拉斯不幸遇难  近日,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执行副主编特里·加西亚发表声明称,5月31日,在一次追风行动中,最著名的“龙卷风追逐者”蒂姆·萨马拉斯不幸遇难。他的儿子保罗以及同事卡尔·扬同时遇难。  追逐龙卷风,一项看似不可思议的行动,却是蒂姆·萨马拉斯过去20年来从事的职业。“龙卷风内部所呈现的强有力的气旋和壮美的景观。不断激发着我追
80后一代企业家正为全球慈善事业注入新动力和新模式。  12月2日,FaceBook创始人、CEO马克·扎克伯格的女儿Max降生,初为人父的扎克伯格在自己的FaceBook日志上给新生女儿写了一封长信。在信里,扎克伯格不但表达了对新生女儿浓浓的爱意,更是宣布要在有生之年,将其所持有的FaceBook99%的股份捐赠给一家有限责任公司(LLC),从事慈善活动。这家公司将由他和妻子普莉希拉·陈所有。 
晚上6点半,北大百年讲堂,《麦克白》即将开演。检票时一个膀大腰圆、身着黑西装的保安对他的同伴说:“去年是《李尔王》,前年好像是《仲夏夜之梦》,再往前是……反正年年都来。”这说明TNT已经是这里的常客,另外保安们的艺术修养也让人刮目相看。  人难免有些成见。相信很多人有着和我一样的迷信:英国人诠释的莎士比亚是值得期待的。成见的根基在于经验,我们有很多面对保安的经验,但在看洋戏上却没那么多,只能想象。
1894年,甲午海战中沉没的北洋海军军舰“志远号”  那场战争改变了整个国家。  自甲午后,每一种企图改变或者说拯救这个国家的势力,都在拿那场战争“说事儿”,对它提出各种各样的解构与诠释,利用它表达自己的主张。本就记载模糊却给整个国家带来椎心之痛的史实,随之被有意无意地误读,越来越偏离本来面目。而国人对历史的敷衍传统,为后世的还原真相带来极大的困难。梁启超传谣,毛泽东信了  关于中日甲午战争,最为
5月14日,越南平阳省,一名保安站在被骚乱分子烧毁的中国制鞋厂  近一段时间,中国公民在海外的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越南的反华骚乱已蔓延到超过三分之一的国土, 在越中资企业屡遭打砸抢烧,有两名中国籍员工于5月14日晚间遇袭身亡。中国政府紧急宣布派出舰船撤离该地区的同胞。  几乎在同一时间,非洲喀麦隆也发生了针对中国企业的袭击事件。中水电第十六工程局的一处营地5月16日晚遇袭,1名中国人受伤、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