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迷雾

来源 :AMT前沿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m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明晰集团发展战略,整体规划,方能拨开迷雾见朝阳。
  
  大型集团企业具有资本结构多元化、产业多元化和跨地区、跨领域等特点。开展与其发展相符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规划协调控股方(总部)与核心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快信息传递,加快决策进程,提高企业迅速反应能力,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
  然而,集团企业正因为具有跨地区、跨行业、经营多元化业务等特点,其信息化建设之路也必然不同于普通(非集团化)企业,较之要复杂很多,因此,集团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就面临着重重迷雾。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明晰集团发展战略,整体规划,方能拨开迷雾见朝阳。
  
  不同的管控模式,不同的信息化建设要求
  
  根据集团型企业业务发展战略的不同,集团管控模式主要分为三种管控模式,即投资管控型、战略管控型和运营管控型。 如图1所示:
  如图2所示,由于不同的集团管控模式的管理重点不一样,因此,不同的集团管控模式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也不相同。不同的集团管控模式,其集团总部与下属公司的信息化建设重点各有不同。因此,需要根据集团企业自身的管控模式设计不同的信息化策略,从而对集团自身的业务发展战略提供有效支撑。
  ★ 战略管控型。战略管控型集团管控模式主要以战略规划为主,集团总部一般会设置业务战略发展部,并可以视情况设置具体业务部门来对下属公司的业务发展提供指导和管理。在这种管控模式下,集团主要关注下属公司各业务组合之间的协调发展、投资业务的战略优化和协调,以及战略协同效应的培育。战略管控模式主要通过对下属公司的业务发展战略施加影响而达到集团管控目的,主要管控手段为战略规划与控制,人力资源控制,财务控制以及部分重点业务的管理,是介于集权与分权之间的一种管控模式,适用于业务相关多元化发展的集团公司。
  


  经过多年的发展,很多央企都逐步发展为战略管控的集团管控模式,因此,国资委重点提出了“做强做大主业”、“提高集中管控能力”的要求。在战略管控模式下:
  * 集团总部的核心职能:在战略管控模式下,集团总部不仅仅需要从投资、收益的角度对下属公司进行管理,更多的是集中控制、协调下属公司围绕集团核心主业,协同发展。因此,战略管控模式下,集团层面的核心职能不仅关注财务/资产管理、集团发展规划、风险管理、收购/兼并管理等职能,还需要关注人才培养、集团品牌建设、核心主业协同管理等职能领域。
  * 集团总部的信息化关注重点:与集团总部的核心职能相对应,集团总部需要按照“统一规划、分层执行”的方式对集团范围内的信息化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对下属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提出指导意见。集团总部信息化方面的关注重点为集团信息化投入策略、信息安全策略、集团信息化规划、数据标准化、总部职能信息化建设等。
  


  * 下属公司的核心职能:在战略管控模式下,集团下属公司之间为相关业务发展,因此,下属子公司的核心职能除根据集团战略规划制定并落实自身的发展规划外,还需要关注各子公司之间的业务协同管理。
  * 下属公司信息化关注重点:与下属公司核心职能对应,集团下属公司的信息化关注重点为子公司职能信息化建设(模块)、核心业务信息化建设、基础网络建设。
  ★ 投资管控模式,作为无关多元化集团,集团总部层面更多的关注财务/资产管理、集团发展规划、风险管理、收购/兼并管理等职能。集团下属的各子公司则关注与子公司自身发展相关的战略管理、运营管理等职能。与此对应,投资管控模式下,集团总部对于信息化的关注重点侧重于集团整体的信息化投入策略、集团范围内的信息安全策略的制定。对于下属公司的信息化建设,集团层面不会给出具体的指导意见,而是由各子公司根据自身的情况自行进行信息化建设。包括各子公司自身的信息化规划、数据标准化、核心职能信息化建设、核心业务信息化建设、基础网络建设等等。
  ★ 运营管控模式,运营管控模式多为一体化运营的集团公司所采用。相比战略管控模式,运营管控模式相对简单,集团总部既负责集团发展、核心职能管理,也负责核心业务的运作和管理。下属公司的核心职能为根据集团的要求进行自身的运营。运营管控模式下,信息化建设由集团统一进行,下属公司配合进行相应基础网络的建设和相关信息化系统模块的实施和使用。
  
  集团型企业信息化建设要规划先行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大型集团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面临更多的复杂性。集团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往往涉及到集团发展战略、集团纵向管控的要求。集团下属子公司自身信息化建设、集团下属子公司之间的协同配合、国家政策导向等多方面的问题。
  同时,由于集团对下属子公司的管控要求不一,导致集团范围内容易出现集团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观点、期望值的差异。因此,在集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子公司信息化建设化水平参差不齐,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一,目标和动机不一的情况。这些不一致和矛盾会给整个集团信息化建设带来许多内在的风险和困难。
  因此,一个集团的信息化建设不只是关于软件和信息平台的选择,更多的是为达到集团业务发展和集团管控要求而形成的一系列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是为整个集团及下属子公司信息化建设提供指导的“集团范围内信息化建设规划”。通过规划,不仅可以清楚界定集团与下属子公司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与承担的核心职能,还能明确集团范围内某个信息化建设阶段中的信息化建设重点和阶段性目标。明确集团与下属子公司的资源投入顺序和优先级,控制和平衡了集团内部用户的需求,保障信息化建设期间合理优化使用资源。
  集团型企业信息化IT规划的一般思路,如图3所示:
  ◆ 首先,基于集团战略目标与具体举措,分解出集团职能部门与集团下属各业务板块的战略目标和举措,同时对集团核心业务/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投资管控型集团企业主要关注管理现状),找到集团发展与现状的差距。
  


  


  ◆ 其次,分析集团流程(业务)模式,找到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 最后,基于集团流程(业务)模式以及集团发展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寻找集团发展对于IT的要求。
  具体而言,对于集团型企业的IT规划,需要分六个层次逐层展开,如图4所示。
  ◆ 管控模式分析
  管控模式分析主要指依据集团业务发展方向,选择适合集团自身发展的管控模式,并依据集团自身的管控模式,明确集团总部以及集团下属各子公司的核心职能,明确集团总部的管控要求和管控深度。
  ◆ 集团职能定位
  集团职能定位主要指根据集团管控模式,细化集团总部职能的管控重点。
  ◆ 业务流程模型分析
  企业业务流程模型分析包括企业核心业务识别,关键业务流程理解、分析。
  ◆ 业务及管理需求分析
  基于集团未来业务发展,目前的业务/管理现状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中,哪些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加以支撑和实现。
  ◆ 信息化应用架构设计
  集团型企业信息化应用架构设计是IT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企业业务及管理需求,针对集团企业总部核心部门以及集团下属各子公司自身业务发展需要,进行信息化应用架构的设计,明确集团信息化建设所应包括的信息化建设内容。信息化应用架构设计的结果将会形成集团企业IT规划蓝图的主要部分。
  ◆ 系统应用分布设计
  集团型企业IT规划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系统的应用分布设计,即分析在集团内部,哪些信息系统属于集团总部建设范畴,哪些属于下属子公司信息化建设范畴,子公司之间的信息系统如何集成?集团总部如何对下属子公司的信息进行管理?如果说集团型企业信息化应用架构设计说明了集团IT规划应该做哪些工作的话,那么系统应用分布则更侧重于IT规划的实施策略。
  不同的集团管控模式,其总部和下属公司的核心职能分工不同,有不同的信息化关注重点。所以,集团型企业,尤其是央企,在制定信息化规划时,需要分清自身的集团管控特点,依据不同的集团管控模式特点进行自身的IT规划,找到符合集团发展的信息化建设策略。统一集团内部各子公司与集团总部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明确未来信息化建设方向,使信息化建设真正成为集团企业业务发展的持续动力。
其他文献
知识整合将影响并购后新设企业的整体管理、技术水平和长远发展。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并购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进行知识整合。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并购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的重要手段。根据科尔尼的统计,40%的企业的成长是靠并购实现的,并购重组是企业成长的关键驱动力。因而,并购后整合成为并购成败的关键所在。  并购后整合领域众多,知识整合是重要领域之一。它是指并购方通过各种手
期刊
■ 嘉宾:席酉民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 管理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张新国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 主持人:李伟AMT 咨询    环境在不断的“快变”之中,组织管理也存在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和“模糊区域”。如果一个企业,在进行科学管理的同时,企业的员工还能不丧失主观能动性,具有创新、应变意识,这样的企业和企业人,都将获得更多的发展。这就是和谐管理理论的出发点,和谐管理思想是中国管理
期刊
关于对执行力的探讨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但是执行力差的问题,始终存在于各个企业的日常管理当中,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企业员工执行力的低下?究其根本原因在哪些方面?员工执行力差,经理人、管理者本身是否也有一定的问题,是指令不清,还是缺乏激励?……  到底用什么样的管理手段才能让执行力真正有效的提升?(无论是下属员工,还是经理人本人),是否可以从制度、流程等方面去加以管理?    执而不行为哪般?  ——
期刊
首届SISS大奖终于花落各家,完满谢幕。历时近6个月严谨而有序的评选,最终的结果令人欣慰。之所以这么说,是基于两点,一是获奖的结果与我们的日常观察感受相符,这说明管理理论、商业逻辑确实做到了来源于生活,和普罗大众的生活经验保持了高度一致;二是通过奖项评选,我们找到了成功企业的闪光点,也许并不完整,但是至少掀开了这些企业成功背后幕布的一角,我们的眼界从台前摸索到了幕后。  我们来看看这些获奖的企业:
期刊
Active Management Team,是AMT的构成,是AMT的基因,更是AMT一直传递、与客户管理团队一同构造的职业精神、价值取向、灵魂主张。  新朋友容易把AMT和ATM混淆,我们总会笑着说,AMT服务的结果就是帮助企业可以在ATM上源源不断地操作,为企业的明天存钱,即时地帮助企业通过管理为今天节省开支。我们不断追求管理的改善,或者说管理的提升,需要它是一种可度量、可量化的增值行为,而
期刊
本次[战略执行在中国]大会获奖的几个案例,在执行力的几个基本要素方面都是可圈可点,非常值得其他企业借鉴:  第一,这些企业有明确的流程。流程的本质是什么?流程的本质就是对决策权的界定。当一家公司从小剑大,逐渐走向成熟时,决策权往往也会变得模糊。这个时候,企业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流程,让组织中的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应该负责哪些决策和行动。  第二,这些企业的内部信息以及相关的外部信息能够迅速剑达企业高级管理
期刊
知识管理不是一个新概念,50年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就提出预言,未来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很重要的要素依赖于知识。50年过去了,在中国,很多企业还是依赖于知识之外的一些要素在市场上树立其地位。但是我们也非常欣喜地看到很多优秀的知识型企业在茁壮成长。就知识管理而言,AMT成立最初几年跟企业界交流时还是具有非常大的挑战的。很多高层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比较虚无、比较遥远的事情,在他们的日程表里,知识管理属
期刊
我认为这次大会举办得非常有意义,如席酉民教授所说,我们当前处于复杂的、不确定的环境之中。企业要去驾驭复杂和不确定性,战略管理无疑上升到了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位置。  战略执行的关键在于人要有可依托的目标,流程要有可依托的IT手段,同时也要借助对知识的把握。今天,令我最兴奋、最感动、最振奋的一点是这获奖的六家企业,其中有一家是朝气蓬勃的民营企业李宁,一家是相对比较特殊的外企房地产公司,其他几家全都是介
期刊
大会现场图片集锦
期刊
企业拥有库存,从资产负债表看没有任何损失。但是从供应链管理角度,库存会给企业以及供应链带来巨大的损失。    根据供应链管理的基本规律,供应链管理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更好地满足终端需求的同时,降低整个供应链的库存?为何谈到了供应链总库存降低,却没有谈到降低供应链总成本呢?原因有三,第一:生产成本、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在技术水平以及供应链网络一定的情况下,这些直接成本在企业反复压缩之后已经再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