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里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人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去阅读,都总有自己的独特感触,当种种情绪向我们袭来,似乎唯有以笔梳理与表达,体味与传递。读后感作为一项综合性的读写结合写作任务,是学习者以语言为中介的对话过程。这个过程是对阅读文本的延伸和思考。那么,读后感写作有什么技巧呢?
1自然引入
我们写读后感时常常会看到例如“引—概—议—联—结”之类的框架建议。虽说创作不应当全然拘泥于此,失去自由的灵性,但是一个自然恰当、不落窠臼的开头,依然显得至关重要。在实际写作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作者会采用诸如“我在某时某地看了某书,颇有感触”的过于直白的写法,或者稍显做作地触景生情,回忆起某书。
其实,开门见山并非不可取,甚至反而会给人一种诚挚、真实的感触,但前提是我们能够以较为自然平和的方式说出这件事,并且鲜明地传递出自己的独特情感。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这篇文章的开头:
“1926年的秋天,我第一次知道里尔克的名字,读到他早期的作品《旗手》。这篇现在已有两种中文译本的散文诗,在我那时是一种意外的、奇异的得获。色彩的绚烂、音调的铿锵,从头到尾被一种幽郁而神秘的情调支配着,像一阵深山中的骤雨,又像一片秋夜里的铁马风声:这是一部神助的作品,我当时想;但哪里知道,它是在一个风吹云涌的夜间,那青年诗人倚着窗,凝神望着夜的变化,一气呵成的呢?”
而触景生情的写法,其实如果写好,也同样能够带来更强的震撼力,传递出动人心魄的力量。但是这种做法也要求我们首先对于这部作品的精神内涵拥有较深刻的体味与精准的把握,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个恰当的、契合的切入点,而不是生硬地拼凑或是编造出虚假的情节,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我们再看一篇关于加里·斯奈德《禅定荒野》的读后感开头是如何引入的:
“2013年的一个夏日午后,我站在佛罗里达某个州立公园的凉亭里,四周阒寂无人,没有鸟鸣,也没有蝉声,只有阵阵风声从耳畔经过。面对着烈日下望不到边的湿地及灌木林,还有稀疏的高大乔木,我只想到一个词——荒野。它一点都不精美,只是广袤而安静,这巨大而逼人的安静让我只能凝视,内心的一切欲望顿时息止。
二十多年前斯奈德对佛教信仰、荒野野性、神话以及人类文明的深邃思考,现在读来,其智慧的闪光依然夺目,其忧患与警醒之词更为惊心。所谓“禅定荒野”,是在荒野中的身体力行,而这种身体力行,从哲思到行走,无论是在日本禅修,还是在北美伐木场伐木,无不带着信徒修行的仪式感,它最终指引我们放下傲慢,心怀谦卑与感激,看到人类自己与野生生命的亲族关系,看到荒野无处不在并最终认识到——荒野就是万物一体。”
2 合理布局
同学们在读后感写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结构失衡的问题。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所谓的“引—概—议—联—结”之中,最重要的是“议”,即我們“读后”的“感”,这是我们写作的动机,也是我们应当传达的内容。下面给出一些建议:
1.明确读后感写作者所站的角度。 即写作者的立足点,不写成纯粹单调的作品复述、文艺评论甚至是叙事文。“概”不宜太长,至多占据一段,如若情节的梗概占了文章的主体,那么,又怎能称作品为“读后感”呢?“联”,大家有可能会选择写一些自己生活中的事例。这样做并非不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篇幅同样需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并且与上下文之间都需要自然的过渡,不要显得生硬。
2. 明确读后感的表达方式。“读”是为“感”服务的,“感”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其表达方式是以议论为主 ,夹杂叙述和抒情。但叙述和抒情都是为抒发的感受服务的。所以在叙述时,语言要简练、有概括性,抒情时,也不宜过于炫技。
3. 明确读后感的思考方向。“感”要在认真读透原文之后,对原文的主要意思有正确理解,掌握原文的重点,然后再分析、联想,与现实联系谈自己的感受。不可只抓住原文的一些细枝末节,不顾它的主要内容大肆抒发感受,隔靴搔痒,不着痛处。在原文基础上产生的感受,可能是几点,在写作中,需要注意主次。此外,在“联”的时候,比起自己日常的琐事,联系到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一些特征,透露出自己的反思与对社会命运的关注,会使文章的格局更加宏大,视野更加辽阔。
3 针对性结尾
结尾处,有些同学会不假思索地写上“这真是一本好书”或者表达自己回味无穷之类的话语。诚然,这些句子显得十分“万能”,十分“省事”,但是如果能够将范围缩小,针对该书籍或者作者来表达观点,则更加自然也更加真挚,并且也可以与开头有一个照应。如:
“里尔克是一个稀有的书简家,他一生在行旅中、在寂寞中,无时不和他的朋友们讲着最亲密的话——不但是和他的朋友们,和许多青年:年轻的母亲、失业的工人、试笔的作家、监狱里的革命者,都爱把他们无处申诉的痛苦写给他,他都诚恳地答复。几年来,这几册书简每每是我最寂寞、最彷徨时候的伴侣。” (上文开门见山)
又如:“此时,我想起,在佛罗里达那个州立公园,一个头发花白的工作人员提醒我,这里很多蛇,不过大多无毒,常常,他在公园里走着走着,就看到一条蛇从脚边经过,偶尔,把他的脚当作一段木头,若无其事地从脚背上滑过去,他呢,也就是那么站着。他笑眯眯地给我讲着,当时我被这个故事所惊吓,此时想来,心头竟涌起一种莫名的温暖。” (上文触景生情)
可见,比起大家惯用的简短而浮夸的感叹,真正用心去体悟后写出的结尾,拥有更加打动人心的力量。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希望大家写的读后感都是在真实阅读之后生发于内心的自由表达,不为写“读后感”而有意地套僵化的格式,或是竭力地东拉西扯凑足字数,而凑出了无生趣的文字。书卷既是多情故人,那便只有真诚地交流之后,我们才有话可说。
1自然引入
我们写读后感时常常会看到例如“引—概—议—联—结”之类的框架建议。虽说创作不应当全然拘泥于此,失去自由的灵性,但是一个自然恰当、不落窠臼的开头,依然显得至关重要。在实际写作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作者会采用诸如“我在某时某地看了某书,颇有感触”的过于直白的写法,或者稍显做作地触景生情,回忆起某书。
其实,开门见山并非不可取,甚至反而会给人一种诚挚、真实的感触,但前提是我们能够以较为自然平和的方式说出这件事,并且鲜明地传递出自己的独特情感。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这篇文章的开头:
“1926年的秋天,我第一次知道里尔克的名字,读到他早期的作品《旗手》。这篇现在已有两种中文译本的散文诗,在我那时是一种意外的、奇异的得获。色彩的绚烂、音调的铿锵,从头到尾被一种幽郁而神秘的情调支配着,像一阵深山中的骤雨,又像一片秋夜里的铁马风声:这是一部神助的作品,我当时想;但哪里知道,它是在一个风吹云涌的夜间,那青年诗人倚着窗,凝神望着夜的变化,一气呵成的呢?”
而触景生情的写法,其实如果写好,也同样能够带来更强的震撼力,传递出动人心魄的力量。但是这种做法也要求我们首先对于这部作品的精神内涵拥有较深刻的体味与精准的把握,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个恰当的、契合的切入点,而不是生硬地拼凑或是编造出虚假的情节,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我们再看一篇关于加里·斯奈德《禅定荒野》的读后感开头是如何引入的:
“2013年的一个夏日午后,我站在佛罗里达某个州立公园的凉亭里,四周阒寂无人,没有鸟鸣,也没有蝉声,只有阵阵风声从耳畔经过。面对着烈日下望不到边的湿地及灌木林,还有稀疏的高大乔木,我只想到一个词——荒野。它一点都不精美,只是广袤而安静,这巨大而逼人的安静让我只能凝视,内心的一切欲望顿时息止。
二十多年前斯奈德对佛教信仰、荒野野性、神话以及人类文明的深邃思考,现在读来,其智慧的闪光依然夺目,其忧患与警醒之词更为惊心。所谓“禅定荒野”,是在荒野中的身体力行,而这种身体力行,从哲思到行走,无论是在日本禅修,还是在北美伐木场伐木,无不带着信徒修行的仪式感,它最终指引我们放下傲慢,心怀谦卑与感激,看到人类自己与野生生命的亲族关系,看到荒野无处不在并最终认识到——荒野就是万物一体。”
2 合理布局
同学们在读后感写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结构失衡的问题。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所谓的“引—概—议—联—结”之中,最重要的是“议”,即我們“读后”的“感”,这是我们写作的动机,也是我们应当传达的内容。下面给出一些建议:
1.明确读后感写作者所站的角度。 即写作者的立足点,不写成纯粹单调的作品复述、文艺评论甚至是叙事文。“概”不宜太长,至多占据一段,如若情节的梗概占了文章的主体,那么,又怎能称作品为“读后感”呢?“联”,大家有可能会选择写一些自己生活中的事例。这样做并非不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篇幅同样需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并且与上下文之间都需要自然的过渡,不要显得生硬。
2. 明确读后感的表达方式。“读”是为“感”服务的,“感”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其表达方式是以议论为主 ,夹杂叙述和抒情。但叙述和抒情都是为抒发的感受服务的。所以在叙述时,语言要简练、有概括性,抒情时,也不宜过于炫技。
3. 明确读后感的思考方向。“感”要在认真读透原文之后,对原文的主要意思有正确理解,掌握原文的重点,然后再分析、联想,与现实联系谈自己的感受。不可只抓住原文的一些细枝末节,不顾它的主要内容大肆抒发感受,隔靴搔痒,不着痛处。在原文基础上产生的感受,可能是几点,在写作中,需要注意主次。此外,在“联”的时候,比起自己日常的琐事,联系到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一些特征,透露出自己的反思与对社会命运的关注,会使文章的格局更加宏大,视野更加辽阔。
3 针对性结尾
结尾处,有些同学会不假思索地写上“这真是一本好书”或者表达自己回味无穷之类的话语。诚然,这些句子显得十分“万能”,十分“省事”,但是如果能够将范围缩小,针对该书籍或者作者来表达观点,则更加自然也更加真挚,并且也可以与开头有一个照应。如:
“里尔克是一个稀有的书简家,他一生在行旅中、在寂寞中,无时不和他的朋友们讲着最亲密的话——不但是和他的朋友们,和许多青年:年轻的母亲、失业的工人、试笔的作家、监狱里的革命者,都爱把他们无处申诉的痛苦写给他,他都诚恳地答复。几年来,这几册书简每每是我最寂寞、最彷徨时候的伴侣。” (上文开门见山)
又如:“此时,我想起,在佛罗里达那个州立公园,一个头发花白的工作人员提醒我,这里很多蛇,不过大多无毒,常常,他在公园里走着走着,就看到一条蛇从脚边经过,偶尔,把他的脚当作一段木头,若无其事地从脚背上滑过去,他呢,也就是那么站着。他笑眯眯地给我讲着,当时我被这个故事所惊吓,此时想来,心头竟涌起一种莫名的温暖。” (上文触景生情)
可见,比起大家惯用的简短而浮夸的感叹,真正用心去体悟后写出的结尾,拥有更加打动人心的力量。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希望大家写的读后感都是在真实阅读之后生发于内心的自由表达,不为写“读后感”而有意地套僵化的格式,或是竭力地东拉西扯凑足字数,而凑出了无生趣的文字。书卷既是多情故人,那便只有真诚地交流之后,我们才有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