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记承天寺夜游》原文仅85字,却兼有叙事、写景和抒情三种表达方式,语言精约简洁,意韵丰富深远,清晰地描绘出苏轼和友人夜游赏月的趣事,营造了清幽唯美的艺术境界,表现了苏轼旷达乐观的心胸。我给学生讲解的时候,首先利用助读背景,做到知人论世;其次是读出要素,使得场景再现;然后通过品读美境,感悟情怀;最后读出语气,领悟情感。
关键词:细读《记承天寺夜游》;知人论世;场景再现;品读美境;旷达情怀
原文如下: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在教学中,教师要如何引领学生读懂此文,感受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呢?
一、 助读背景,知人论世
苏轼虽曾被宋神宗誉为“宰相之才”,但因与皇上推行的“新法”政见不合,加之性格太直露、太坦率、太过锋芒毕露,常以“忘躯犯颜之士”自居,因而官路坎坷,仕途不顺,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政敌算计,以“讥讪朝廷”“指斥乘舆”为名,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自离开安置所。实际上,苏轼已被流放黄州,刚开始只在寺庙安置,在那里他背井离乡,远离家人,吃住及其简单,粗茶淡饭仅能饱腹,《记承天寺夜游》是他被贬黄州时所作。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要为学生提供背景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苏轼的人生充满了辛酸,然而可贵的是,诗人虽遭不堪境遇,却在文中能见其乐观心态、闲适心境,足见其胸襟之旷达。
二、 读出要素,再现场景
读题目《记承天寺夜游》就让读者抓住了时间、地点和事件这三个要素,文中的“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又让我们读出了具体的时间,结合背景得知诗人已贬居黄州四载,赋闲之日延绵无尽。“十月十二日夜”,我們读出了时令已入冬,读出了时辰又为夜晚,足见夜游背景之寒,其实这个夜游的背景也暗合了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生活际遇。
“解衣欲睡”此句动作感极强,可读出了诗人闲来无事,百无聊赖之中正要宽衣睡觉的情景。“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月色在寒凉之夜里给诗人以快慰,月光的悄然入户,为这凄寒之夜带来了银色朦胧的美感,诗人向来爱月,在很多诗文中都有对月的描述。在此句中,可读出诗人欣欣然地起床来赏月的情状,作者愉悦的心情淋漓呈现!不管诗人身处何境,亦能随遇而安,享受当下。(被贬黄州期间,在给堂兄子明的信中“所谓自娱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中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是供吾家乐事也。”) 可见诗人高雅的生活情调和乐观的情怀。
诗人朋友众多,上到皇后、达官贵人,下到老妪、平民百姓,都能成为他的朋友,由此可见诗人的外向乐观,喜欢交友。赏月有友才算乐事!就有了“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在乱世中让诗人很欣慰的是他拥有很多患难之交,张怀民是诗人的朋友之一,当时张怀民也被贬黄州,寄寓承天寺,境遇和苏轼不二。“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由此引出了他和怀民庭院赏月的美境。
三、 品读美境,感悟情怀
诗人在书画方面造诣高超,诗人在文中轻描勾画“庭下如积水空明”的图景,更让我们读出了那是一幅恬淡优雅的月夜夜游图,让读者饱享了艺术的大餐。“积水空明”写出了初冬月光的清凉澄净,把月色比喻成轻薄澄澈的积水。一切景语皆情语,由此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在乱世、在窘境中仍有如此澄澈明净的心灵。诗人似乎已在朦胧的美景中产生了错觉,竟陶醉于满院月光中,仿佛看到了一泓澄澈的水,水中依稀横斜浮动着各种水草!“水中藻荇交横”这里的景致一静一动,有高低错落的层次感,有清凉朦胧的色彩,充满了美感和梦幻,不能不让诗人陶醉忘我。
“盖竹柏影也”的“盖”字诗人坦诚地表露了自己时才似乎如梦一般,此时他幡然醒悟,原来这是在清冷之夜,朦胧之月下的竹柏之影啊!我想在承天寺也许还有别的草木,可诗人只选取竹柏入文,应是别有韵味在其中。首先,诗人最爱竹高洁超俗的品格。“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同时,“竹子”“松柏”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就有高洁、典雅、坚强的君子之意象。以上诗人所描绘的情境似真似幻,虚实相生,我们读出了诗人的游思如《逍遥游》鲲鹏一样浮游千里,让他能享受精神自由,穿越时空,对话天地自然。这无疑不是他乐观豁达的天性体现。因此,诗人虽身处偏远的黄州、虽在百草凋零的冬季、虽在孤寒暗淡的夜晚,但诗人眼中承天寺的夜景是如此的美。
四、 读出语气,领悟情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诗人反问,何夜没有月光呢?何处没有竹柏呢?要引领学生读出反问的语气,试着体会反问背后的情思。在此清冷的冬夜,赏此不圆之月,应是别有一番滋味吧!随后作者又发出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感叹。读出感叹的语气同样重要,要突出“但”字的重音。这三句,作者运用了语气,表达了情感,要在反复诵读上去体会。“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个“但”字,意为“只”。“少”写出了他和怀民两人,同病相怜、志趣相投。“闲人”更是意味深长!一方面道出他闲得无事的无奈和自嘲,另一方面也表达出他能在荒凉之地欣赏月夜美景的闲适淡雅心境和自豪之情!因为在那别样的冬夜邀友赏月是要具有怎样高雅的情趣啊!
总结:在反问和感叹之间,或许还有着复杂而又微妙的情感难以言说,但我们还是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在遇到逆境时的乐观和旷达心胸。
作者简介:邓海凤,天津市北辰区实验中学。
关键词:细读《记承天寺夜游》;知人论世;场景再现;品读美境;旷达情怀
原文如下: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在教学中,教师要如何引领学生读懂此文,感受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呢?
一、 助读背景,知人论世
苏轼虽曾被宋神宗誉为“宰相之才”,但因与皇上推行的“新法”政见不合,加之性格太直露、太坦率、太过锋芒毕露,常以“忘躯犯颜之士”自居,因而官路坎坷,仕途不顺,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政敌算计,以“讥讪朝廷”“指斥乘舆”为名,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自离开安置所。实际上,苏轼已被流放黄州,刚开始只在寺庙安置,在那里他背井离乡,远离家人,吃住及其简单,粗茶淡饭仅能饱腹,《记承天寺夜游》是他被贬黄州时所作。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要为学生提供背景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苏轼的人生充满了辛酸,然而可贵的是,诗人虽遭不堪境遇,却在文中能见其乐观心态、闲适心境,足见其胸襟之旷达。
二、 读出要素,再现场景
读题目《记承天寺夜游》就让读者抓住了时间、地点和事件这三个要素,文中的“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又让我们读出了具体的时间,结合背景得知诗人已贬居黄州四载,赋闲之日延绵无尽。“十月十二日夜”,我們读出了时令已入冬,读出了时辰又为夜晚,足见夜游背景之寒,其实这个夜游的背景也暗合了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生活际遇。
“解衣欲睡”此句动作感极强,可读出了诗人闲来无事,百无聊赖之中正要宽衣睡觉的情景。“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月色在寒凉之夜里给诗人以快慰,月光的悄然入户,为这凄寒之夜带来了银色朦胧的美感,诗人向来爱月,在很多诗文中都有对月的描述。在此句中,可读出诗人欣欣然地起床来赏月的情状,作者愉悦的心情淋漓呈现!不管诗人身处何境,亦能随遇而安,享受当下。(被贬黄州期间,在给堂兄子明的信中“所谓自娱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中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是供吾家乐事也。”) 可见诗人高雅的生活情调和乐观的情怀。
诗人朋友众多,上到皇后、达官贵人,下到老妪、平民百姓,都能成为他的朋友,由此可见诗人的外向乐观,喜欢交友。赏月有友才算乐事!就有了“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在乱世中让诗人很欣慰的是他拥有很多患难之交,张怀民是诗人的朋友之一,当时张怀民也被贬黄州,寄寓承天寺,境遇和苏轼不二。“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由此引出了他和怀民庭院赏月的美境。
三、 品读美境,感悟情怀
诗人在书画方面造诣高超,诗人在文中轻描勾画“庭下如积水空明”的图景,更让我们读出了那是一幅恬淡优雅的月夜夜游图,让读者饱享了艺术的大餐。“积水空明”写出了初冬月光的清凉澄净,把月色比喻成轻薄澄澈的积水。一切景语皆情语,由此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在乱世、在窘境中仍有如此澄澈明净的心灵。诗人似乎已在朦胧的美景中产生了错觉,竟陶醉于满院月光中,仿佛看到了一泓澄澈的水,水中依稀横斜浮动着各种水草!“水中藻荇交横”这里的景致一静一动,有高低错落的层次感,有清凉朦胧的色彩,充满了美感和梦幻,不能不让诗人陶醉忘我。
“盖竹柏影也”的“盖”字诗人坦诚地表露了自己时才似乎如梦一般,此时他幡然醒悟,原来这是在清冷之夜,朦胧之月下的竹柏之影啊!我想在承天寺也许还有别的草木,可诗人只选取竹柏入文,应是别有韵味在其中。首先,诗人最爱竹高洁超俗的品格。“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同时,“竹子”“松柏”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就有高洁、典雅、坚强的君子之意象。以上诗人所描绘的情境似真似幻,虚实相生,我们读出了诗人的游思如《逍遥游》鲲鹏一样浮游千里,让他能享受精神自由,穿越时空,对话天地自然。这无疑不是他乐观豁达的天性体现。因此,诗人虽身处偏远的黄州、虽在百草凋零的冬季、虽在孤寒暗淡的夜晚,但诗人眼中承天寺的夜景是如此的美。
四、 读出语气,领悟情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诗人反问,何夜没有月光呢?何处没有竹柏呢?要引领学生读出反问的语气,试着体会反问背后的情思。在此清冷的冬夜,赏此不圆之月,应是别有一番滋味吧!随后作者又发出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感叹。读出感叹的语气同样重要,要突出“但”字的重音。这三句,作者运用了语气,表达了情感,要在反复诵读上去体会。“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个“但”字,意为“只”。“少”写出了他和怀民两人,同病相怜、志趣相投。“闲人”更是意味深长!一方面道出他闲得无事的无奈和自嘲,另一方面也表达出他能在荒凉之地欣赏月夜美景的闲适淡雅心境和自豪之情!因为在那别样的冬夜邀友赏月是要具有怎样高雅的情趣啊!
总结:在反问和感叹之间,或许还有着复杂而又微妙的情感难以言说,但我们还是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在遇到逆境时的乐观和旷达心胸。
作者简介:邓海凤,天津市北辰区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