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改革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突破原有的教学方式,逐步从传统和封闭走向开放,打开教学之门,使教学融入生活,是实现课程改革新目标的必然选择。
一、教学内容开放,使课堂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
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特征,要求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回归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生活。教师可以在乡土化、校本化课程的开发方面做出自己的选择,而这将使教学与课程回归真实的学生生活成为可能。为此,在遵循课程要求和教材结构的同时,要有的放矢地突破课程与教材,广泛引进自然的、社会的真实现象和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拓展教学资源,加强教学与社会、与生活的融合,使生活融入教学,使教学走进生活,使学生学会生活。
二、教学过程开放,使课堂教学在互动中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交往的教学是不可想像的。教与学的关系表现为特定客观条件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行为关系、互动关系。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倡导互动式教学,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课堂教学活动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的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在这种互动中共同探讨、研究、互补、交流。这种新教学方式,会改变过去注入式、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活动将以生动、活泼的氛围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互动式教学是建立在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上的,没有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没有师生互动。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严重存在教师中心主义,严重地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影响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改变师生关系是焦点。在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信任、尊重、关爱,同时感受到鼓舞、激励,形成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三、教学方法的开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合作、主动探究
新的课程理念,迫切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来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突破自身的局限,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灵活选用和适时调整教法,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自主学习包括自我控制、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三个过程。具体地讲,首先,在每堂课的教学中对教学时间进行重新整合,要留有空余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习,让学生做一些创新型的开放性试题,教师的任务就是调节好、指导好。这样虽然教师的讲解少了,但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对于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是十分有益的。其次,教师通过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进入情境之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进而通过阅读,钻研教材,联系实际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再次,教师要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之后,要求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并养成习惯,这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尽量使小组的成员具有不同的特点。小组的每个成员与其他成员之间是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关系,每个人对自己和其他成员的学习负有一定的责任,使学生在学习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合作互补,使不同水平和特点的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促进、合作探讨解决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使所有学生都获得相应的进步和发展。
四、教学手段开放,灵活运用教学工具提高教学实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政治课教学手段日益多样化、现代化。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学手段,更多地运用多媒体和网络,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提高教育教学实效。但是由于学校办学条件的不同,我们在倡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绝不能简单地否定和抛弃传统的手段,而是调动教师的教学智慧,坚持从实际出发,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以多维的教学视角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
五、教学评价开放,使教师能够在宽容的氛围中探索和发展
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并不完全否定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它在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的同时,从更全面的角度关注教师的教,是对原有教学评价的发展超越。思想政治课教学涉及的主要是人类认识、道德与价值的问题,具有诸多的不确定性,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看法,这才符合事物本身的多元性本质。同时,由于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开放性,我们必须坚持评价主体多样性和评价方式多元化的统一,以开放的心态评价教师的教学,激励教师的专业特长。由此,从评价的机制和评价的方式上,促进教师形成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发展的观点,引导教师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衡量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优劣的标准不是唯一的,但是政治教师要运用开放的教学理念,以自己的人格和智慧去引导学生从束缚、禁锢、依附、定势中走出来,去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漫游,学会在真实的世界里生存发展,唤醒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激发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需求,启迪学生对问题的自发质疑和求知欲望,使整个课堂到处是思想的碰撞、心灵的交融和彼此的理解和接受,这虽然不是理想课堂教学模式的全部,但它一定是一个重要标准。
一、教学内容开放,使课堂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
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特征,要求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回归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生活。教师可以在乡土化、校本化课程的开发方面做出自己的选择,而这将使教学与课程回归真实的学生生活成为可能。为此,在遵循课程要求和教材结构的同时,要有的放矢地突破课程与教材,广泛引进自然的、社会的真实现象和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拓展教学资源,加强教学与社会、与生活的融合,使生活融入教学,使教学走进生活,使学生学会生活。
二、教学过程开放,使课堂教学在互动中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交往的教学是不可想像的。教与学的关系表现为特定客观条件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行为关系、互动关系。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倡导互动式教学,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课堂教学活动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的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在这种互动中共同探讨、研究、互补、交流。这种新教学方式,会改变过去注入式、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活动将以生动、活泼的氛围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互动式教学是建立在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上的,没有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没有师生互动。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严重存在教师中心主义,严重地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影响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改变师生关系是焦点。在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信任、尊重、关爱,同时感受到鼓舞、激励,形成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三、教学方法的开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合作、主动探究
新的课程理念,迫切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来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突破自身的局限,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灵活选用和适时调整教法,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自主学习包括自我控制、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三个过程。具体地讲,首先,在每堂课的教学中对教学时间进行重新整合,要留有空余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习,让学生做一些创新型的开放性试题,教师的任务就是调节好、指导好。这样虽然教师的讲解少了,但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对于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是十分有益的。其次,教师通过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进入情境之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进而通过阅读,钻研教材,联系实际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再次,教师要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之后,要求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并养成习惯,这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尽量使小组的成员具有不同的特点。小组的每个成员与其他成员之间是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关系,每个人对自己和其他成员的学习负有一定的责任,使学生在学习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合作互补,使不同水平和特点的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促进、合作探讨解决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使所有学生都获得相应的进步和发展。
四、教学手段开放,灵活运用教学工具提高教学实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政治课教学手段日益多样化、现代化。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学手段,更多地运用多媒体和网络,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提高教育教学实效。但是由于学校办学条件的不同,我们在倡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绝不能简单地否定和抛弃传统的手段,而是调动教师的教学智慧,坚持从实际出发,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以多维的教学视角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
五、教学评价开放,使教师能够在宽容的氛围中探索和发展
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并不完全否定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它在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的同时,从更全面的角度关注教师的教,是对原有教学评价的发展超越。思想政治课教学涉及的主要是人类认识、道德与价值的问题,具有诸多的不确定性,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看法,这才符合事物本身的多元性本质。同时,由于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开放性,我们必须坚持评价主体多样性和评价方式多元化的统一,以开放的心态评价教师的教学,激励教师的专业特长。由此,从评价的机制和评价的方式上,促进教师形成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发展的观点,引导教师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衡量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优劣的标准不是唯一的,但是政治教师要运用开放的教学理念,以自己的人格和智慧去引导学生从束缚、禁锢、依附、定势中走出来,去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漫游,学会在真实的世界里生存发展,唤醒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激发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需求,启迪学生对问题的自发质疑和求知欲望,使整个课堂到处是思想的碰撞、心灵的交融和彼此的理解和接受,这虽然不是理想课堂教学模式的全部,但它一定是一个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