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学教育改革浪潮。数学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科学把握数学教学改革的正确导向,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推动中国数学教育沿着健康、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行。
转变数学学习方式、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数学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理念和措施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在教学中科学地把握、有效地实施。
一、转变教学观念、实现角色转换
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确立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习数学、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数学、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的学生观;建立数学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模式,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数学不仅帮助人们更好地探索客观世界的规律,也能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一种有效、简洁的手段的数学观。
《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是 “以人为本”,这就决定了数学教学的目标指向: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师应以学习者的角色去体验数学学习,从学习者的立场来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进而引发学生“学会向数学知识提问”、“学会向数学问题解决提问”。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找到最佳的教学方案,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的学习环境
《数学课程标准》就如何实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提出了建议:
一是数学教学应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二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认识到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三是应认识到“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在 《重构课堂》一文中提出课堂教学要努力实现 “六大关注”,即: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境;关注学生独有的文化,增加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多维有效的互动;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打破单一的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这对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教学的有效性是在实现效果、效率的基础上,追求有效益,这种追求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科学把握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注重目标的全面性,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传统的教学把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上,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输知识。现代教学则把学生看成是能动的主体,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趋向于全面性——— 既重视现代生活、工作中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也重视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既培养高尚完善的人格,又发展其强健的体魄;既提高其全面素质,又努力发展其个性。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它不仅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掌握,而且让学生在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不仅强调让学生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思维能力”,改变用“纯数学”去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且注重让学生从现实世界和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数学,让学生在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在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更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让所有学生获得共同的数学教育的同时,有机会接触、了解乃至钻研自身数学学习的需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我们分析教学目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能起到指导教学的作用。为了使教学目标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每位数学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有发展权利和需要尊重理解的人,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的人,只要我们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当然,现代各种教学模式的构建也注意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教学模式中师生关系的协调、和谐、互补。
转变数学学习方式、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数学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理念和措施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在教学中科学地把握、有效地实施。
一、转变教学观念、实现角色转换
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确立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习数学、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数学、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的学生观;建立数学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模式,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数学不仅帮助人们更好地探索客观世界的规律,也能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一种有效、简洁的手段的数学观。
《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是 “以人为本”,这就决定了数学教学的目标指向: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师应以学习者的角色去体验数学学习,从学习者的立场来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进而引发学生“学会向数学知识提问”、“学会向数学问题解决提问”。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找到最佳的教学方案,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的学习环境
《数学课程标准》就如何实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提出了建议:
一是数学教学应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二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认识到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三是应认识到“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在 《重构课堂》一文中提出课堂教学要努力实现 “六大关注”,即: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境;关注学生独有的文化,增加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多维有效的互动;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打破单一的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这对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教学的有效性是在实现效果、效率的基础上,追求有效益,这种追求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科学把握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注重目标的全面性,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传统的教学把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上,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输知识。现代教学则把学生看成是能动的主体,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趋向于全面性——— 既重视现代生活、工作中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也重视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既培养高尚完善的人格,又发展其强健的体魄;既提高其全面素质,又努力发展其个性。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它不仅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掌握,而且让学生在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不仅强调让学生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思维能力”,改变用“纯数学”去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且注重让学生从现实世界和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数学,让学生在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在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更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让所有学生获得共同的数学教育的同时,有机会接触、了解乃至钻研自身数学学习的需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我们分析教学目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能起到指导教学的作用。为了使教学目标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每位数学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有发展权利和需要尊重理解的人,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的人,只要我们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当然,现代各种教学模式的构建也注意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教学模式中师生关系的协调、和谐、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