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江词典

来源 :骏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歪屁股
  乌江河道峡谷连绵,通航河段平均每公里一个滩,水急浪高,江里的木船船板厚达五厘米以上,是内河木船中少有的,不然经不起恶浪的拍打。这种船被称为厚板船,用柏木、红椿、枫香建造,材质坚硬,一般长二十米,宽四至六米,载重量二十五吨左右,上水时最多装十九吨。
  厚板船不仅船板厚,船头和船尾都翘得很高,船头才不至于往浪里钻,船尾的浪也打不进舱里。然而它的船尾比船头更翘,高达三米多,甚至四五米。最奇怪的是,船尾左高右低,向右偏斜,高差近两米,是一个歪船尾。1917年,一位美国人在涪陵乌江口拍攝了一张歪船尾的厚板船照片,船正在行驶中,拍摄角度为船尾,看起来极不对称、不平衡,被今人误认为是撞烂的木船而标注图说。
  乌江的扯船子干脆喊厚板船为“歪屁股”。这算比较文明的称呼,土俗的叫法为“歪勾子”。“勾子”,屁股的粗俗之名,年岁大一点的四川人都懂。
  因水流太急,歪屁股不用舵,船头设前艄,船尾设后艄和小艄代舵。小艄也叫横艄,辅助后艄控制航向。艄能随意出水、入水,可如桨一样划水。艄杆都长,回转臂力大,转向快而灵活。根据水势和滩情,有时两艄,有时三艄一起,协力操控,才可保厚板船平安。后艄又称大艄,差不多与厚板船一样长,直径三四十厘米,用坚韧的红椿木或柏木做成,重量上千。乌江的老扯船子说,最重的大艄达一吨,安装时要二三十人拖上船去。后驾长扳大艄,站在比船顶梁架还高的艄凳上,离船舱板约四米。艄凳也叫“天花板”,长度与船宽一致,但很窄,只有二十来厘米宽。乌江航道多弯多峡,歪屁股不能使用风帆,上水全靠拉纤,下水用切条当桡推进。切条有十米长,相当于大号的桡片,前舱三只,后舱一只。
  河流左岸和右岸的划分,都是按顺流方向的左右来确定的,船的左右舷则以船头朝向区分,而走船(行船)都靠右行。乌江左岸航道的水流没有右岸的湍急,歪屁股走上水时,靠右行便是在乌江左岸航道,船尾的左高舷因而可挡右岸激流,右舷虽低,却临左岸,水流缓得多。左高右低的歪屁股正好派上了用场。船尾在设艄时,左高舷坚固牢实,可安放上千斤的大艄,右舷低矮便于设小艄。
  民国《涪陵志》记载:“水急滩险,舟用厚板,左偏其尾。掌舵立于船顶,以巨桨代舵,长几等于船。”1936年,黄炎培先生(近代职业教育创始人、曾任政务院副总理)入川考察,见过歪屁股后,在诗中写道:“滩恶当门君莫进,黔船曲尾峡中行。”其意为:乌江汇入川江口,有险滩,航行川江的船不能进入,有一种来自贵州的歪尾船,才能在乌江航行。黄先生诗后还有一段注释:乌江多滩,水急如瀑,故翘其尾,并作斜势,以避下滩时水泻入船,俗称“歪屁股”。
  抗战期间,英国随军记者欧文路过乌江,看到歪屁股后非常惊奇,并产生浓厚兴趣,专门绘制结构图,在《泰晤士报》上做介绍。而对歪屁股兴趣更大的是日本人。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天,肯定是抗战前的事了。乌江龚滩来了一个日本学生坐船,到了贵州,船靠码头,他没急着上岸,而是把乘坐的歪屁股仔仔细细、里里外外地看了个遍,画在本子上才走。这个日本学生穿着一身黑衣服,一路上表情总是很严肃,少于说话,一直在船头画图。扯船子们看不懂,弯弯曲曲的,只觉得有点像河流。六十多年后,一个老扯船子还记得,日本学生当时是县上的长官带来的,还给了五块大洋的辛苦费,那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呀!十九世纪末至上世纪初,很多日本人来中国内地“考察”,侵华战争中的军事地图有的比我们还准确。这正应了那句四川歇后语:耗子别左轮——早就起了打猫的心思。
  清代和民国时期,自贡盐经釜溪河外运,因滩险浪急,运盐船也是一种歪屁股,但不同的是,这种船不仅船尾偏斜,连船头也是歪的,船头偏向左侧,船尾向右歪,大小与乌江歪屁股差不多,因是走下水,载重量要大些,约五十吨左右。
  乌江歪屁股建造起来耗料多,船体笨重,载重量又小,上水拉纤费力费时,还必须换棕。一般八只歪屁股一起走船,上滩时,所有船的扯船子合在一起,轮流把歪屁股一条条拉上滩。此为换棕。后驾长扳大艄,站在高高单悬的天花板上操控,只有艄把可掌握,水急浪高,一路颠簸,重心不稳,稍不慎就被摔进江里,险情常在。随着乌江航道的不断治理和机动船运输的发展,歪屁股逐渐被淘汰、改造,因用材多,一部分卖到了川外缺少木材的长江中下游。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国一个船舶考察团出访,在英国一家博物馆里看到歪屁股照片,第一次知道这种船型,很震惊,回国后便着手寻找歪屁股实物。后因种种原因耽误,最终成为遗憾,不然定会留下珍贵的歪屁股原物和更多的资料图片。
  1964年,涪陵乌江上最后一只歪屁股被拆解,随着它的过往一起消逝。
  炭巴盐
  我童年生活的地方叫云安厂。“厂”为旧称,因镇上有一个大盐厂,清代实行“以厂统井”的盐监建制得名。
  来镇上做生意的下江人十分羡慕,说:云安厂是一个金窝窝,盐卤水像一股股银水流淌。这话有童谣印证:“女娃子,快快长,长大嫁到云安厂,三天一个牙祭,五天一个膀,半个月关回饷。”
  有一天,我爷爷来云安厂“走人户儿”,姑爷和他一边裹叶子烟抽,一边摆龙门阵:“老汉,你信不信?外面再劣的烟叶子,进了云安厂,要不了几天,味就醇和了。”云安厂的天空弥漫着盐蒸汽,滋润了烟叶。
  我常听姑妈念叨:“精香百味,没得盐有味儿。”她曾给我摆过一个龙门阵,说从前有个皇帝,问他厨子:“世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厨子回答:“盐。”皇帝很生气地说:“天天吃的盐有什么好吃的!”认为欺骗了他,便杀了厨子。后来,其他厨子都不敢给皇帝的菜里放盐,吃了几天,皇帝哪还吃得下这菜哟!
  无盐吃的滋味儿和日子现在没人尝过。过去贵州人吃盐,流传着一句俗话,是说盐的金贵:“斗米换斤盐。”斗,古代量器,虽然各地各年代的换算标准不一,但一斗米起码有二三十斤重。而实际上,贵州很多地方一斤盐要抵五十斤大米,最多时七十斤大米才能换到一斤盐。乌江边有个江口镇,属四川管辖,运往贵州的盐,有一部分在这里起岸后,再由人背马驮走山路去黔北。江口镇的十家盐商号依次轮流负责贩运和卖盐,其中有个姓杨的老板,卖一年盐,赚的钱就能修起一栋房子。   吃盐的俗话跟着还有一句:“斤盐吃半年。”他们菜里是不放盐的,做汤的时候,才把盐在锅中滚几下,马上拿出来。这种吃法叫牛滚凼——牛在水凼里洗澡,滚来滚去,只能打湿身体,有的地方干脆叫洗澡盐、涮涮盐。如果出现“盐灾”,有钱人家也买不到盐,吃饭時,拿盐在醋碟里泡一下,赶紧拿出来,然后蘸菜吃。
  买不起盐,又买不到盐,很多人家只有吃悍椒代替,那是一种又小又辣的辣椒。在黔东南山区,据说有的村民三十年没吃到过盐,他们以酸菜汤代替,甚至用稻草灰泡了水煮菜吃。稻草灰含钠、钾成分,有盐味。
  吃盐艰难,不仅在贵州。河南有个老作家,在小说里写了一个亲身经历的盐故事。河南西部深山里,主妇要去河沟捡几个光滑的小卵石备用。家里来了客人,弄一碗盐开水,放入小卵石,摆在桌子中间。吃饭的时候,客人夹起石子,用嘴抿一下味儿,又放进盐水碗里。吃几口饭菜后,再抿抿石子。城里的作家听了这故事,不相信是真的,连编辑也把这情节从小说里删了。再有云南,本身盐产较丰,自古多盐井,为黑白两种。但吃了之后,脖子上长“猴儿包”,也就是得了大脖子病,缺碘所致。滇盐掺和了川盐后,即无此患。
  这些吃盐故事我都相信,只是不解贵州人的吃法,盐为粉状物,在汤里怎么“滚”?还能拿起来?在醋碟里泡一下,不化了么?
  有一次,我和兄长谢老夫子摆龙门阵,疑惑才解开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年轻时的谢老夫子在贵州修铁路,看到当地人煮汤,提着一块像石块的东西,中间凿有一个小孔,用细绳系着,顺锅边涮几圈,马上提出来。谢老夫子以为这有什么讲究,便问“石块”是什么。回答:“盐。”谢老夫子进一步弄清了,这叫“炭巴盐”,为坚硬的块状。川盐入黔路程时间长,起码一两个月,乌江船运,江水湍急,起岸后人背马驮,山区雨雾天气又多,炭巴盐途中可减少受潮损失。
  后来,我读贵州老作家蹇先艾的小说《盐巴客》,川黔古道上,过去经常有背子(背夫),一路几十个,背着仿佛大理石块的盐巴,一块块重叠在背篼上,从旁边侧身而过的人,很担心滚下来打破头。这种盐就是炭巴盐。
  我以为叫炭巴盐,是因为形如炭块,又是黑色。谢老夫子却说,炭巴盐是米白色的。
  我拜访老盐工“笑罗汉”,他告诉我,盐分“巴盐”和“花盐”,巴盐为块状,花盐是粉状。烧煤熬出来的巴盐与花盐,分别叫炭巴盐、炭花盐,烧天然气熬出来的便称火巴盐、火花盐。而熬制巴盐,从点火、注卤,到煎干、冷却,大概需要四天四夜才能成形。
  汉代,川盐熬制已开始利用天然气,当时称“火井”,四川邛崃火井镇便因此得名。清代后期,自贡盐厂附近有火井多处,用很粗的竹筒接到盐灶房熬盐,长达三十多里。大的火井,天然气可供多个盐厂使用。
  人聪明,缺盐可找代替品,那么“德”呢?
  责任编辑 冬至
其他文献
谁也不知道  混沌浩劫在时空中尽情演变  930亿光年的极限视界  竟来自138亿年前那个炽热的奇点  或许构成自己身体里的每个粒子  都来自宇宙深空的遥远  尘埃、草木、山水、星空  来去都归永恒  没有起始和终点  无限循环  熵增熵减  在灿若星河的大尺度空间  神奇般的有了智慧生命  我们人类的影子  转瞬如浩渺云烟  肉体若沙粒般渺小  思想却超视界般光芒  广义相对、多维世界弦理论的深
期刊
这天下午,兵叔在公路边的一块地里锄草时,一辆客车在公路边停住了。村人去县城赶集时,来去都是坐客车。有客车在公路边停住,并不是啥新鲜事。兵叔只抬头望了客车一眼,然后又低头继续锄地里的草。至于从客车上下来了谁,兵叔不关心。  “兵叔,锄地里的草啊。”直到听见一个声音在叫他时,兵叔才停住锄草。  兵叔“哎”地应了一声,叫他的人是村人杨进才。杨进才左手拉着一个皮箱,背上背着一个大挎包,看样子是出了远门回来
期刊
一  涂大勇和妻子在哈尔滨国贸服装城金马厅拥有十节柜台,雇佣八个年轻女服务员,经营中学生应季时装,早上批发,白天零售。妻子高美香经常在空中飞来飞去,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参加各种服装订货会,一年有半年的时间不在哈尔滨。  一场秋雨过后,冬天以它惯有的步伐抵达了这个城市,几场大雪,便把哈尔滨包裹在一片银白色的童话之中。在这个冬天,涂大勇把自己推向一场不该发生的情事之中,以致他后来永远负罪一样地生活着。
期刊
托扎敏的由来  托河,其实鄂伦春语发音为“托”。我出生于诺敏河下游莫旗境内的一个达斡尔族乡村,小时候对托河的最初印象,缘于有个最疼爱我的大姑居住在很远很远的托河。记得那时候大姑每次回娘家都不忘给包括我在内的侄子侄女们带回半口袋狍子肉干或者犴肉干什么的。那肉干越嚼越香,别提有多好吃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好吃的食物自然是小孩子们最大的诱惑,大姑自然成了父母之外最亲的人,就这样孩子们从小都亲切地用母语称
期刊
天气预报里的雨  一直未下  凉透的下午茶  一言不发  琢磨不透的  不是沙滩上消失的脚印  我将一只活着的贝  送回大海  我今生确定是大草原的孩子  沙滩上没有我的足迹  我想 我不应该喜欢这片海  像那杯凉透的下午茶  我对海只是有过热度  我更热爱那片有根的草原  家乡  家乡的蓝天  盛产白云朵  一朵 两朵 三朵  泊到岁月的天边  在深秋的草垛旁  在百年历史的小学里  我们遇到一
期刊
单位新分配来的大学生小张,年轻、英俊,可谓堂堂一表人才。他对工作热心肯干,这是有目共睹的。小张工作之余爱好读书和写毛笔字,可是每天下班后院子里吵吵嚷嚷,他又恰好住在正中,为了清静只好把门关了起来。时间一长,便有了进房间后随手关门的习惯。  张三观察了许久,终于发现新大陆一样,首先向人们公布了这条新闻:“大家注意到没有,小张的门总是关着,这是为啥?”人们一想,真是呀,小张时常把门关得严严的。于是便你
期刊
一块一块的白云或者黑云,像是长了脚,一会儿跑到村庄这头,一会儿跑到村庄那头。村庄的天空,除了云块,再什么也没有。  我不担心那些厚厚的云块落到树梢上,树会把它们托住。云块再大,树也不怕,它们能够托得住。村庄里的大部分树,都是为托住云而生的,它们天天追着云生长着,并渐渐长成一枝伞柄、一林伞柄。树长成了云的拐杖,把云块整天整天地托着,或者干脆在一场风中,把另一些快步跑动的云划碎。  我并不担心那些白云
期刊
江北S县与湖北山水相连,婚嫁工贸往来密切,疫情防控压力空前,大小巷道均設有卡口,社区志愿者24小时轮值,刘刚要进入的龙井路也不例外。  志愿者手臂上戴着红袖章,被乳白色防护服裹得像机器人,谁也别想蒙混过关。刘刚把高分贝嗓门收敛起来,一级响应嘛,除非脑子被门夹了,谁敢拿《政府令》当儿戏?他耐着性子配合检查,出示通行证,测量体温,说明接触史,告知事由等等,直到“机器人”示意放行,再继续骑车赶往龙井路银
期刊
“云岭村拖了全乡脱贫攻坚战的后腿,必须从乡里选派一名得力干将,协助乡亲们抓好脱贫工作。”这天,周乡长专门召开班子成员会,研究派驻云岭村的人选。  陈副乡长张嘴道:“我认为乡农科站的小赵最合适,他不仅熟悉农村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他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真心帮助群众,我觉得他完全能挑起这副沉甸甸的担子。”  “不行,不行!”副乡长的话音刚落,立刻有人反对说:“小赵的工作能力确实无可挑剔,可是他身上的缺点也
期刊
为方便写作,还在读高中的外甥高熙明帮我从鼓楼电脑城选购了一台二手的东芝牌笔记本电脑。外甥从小看日本动漫长大,现在也定居到日本东京。他说日本的东西质量好,别看旧,肯定管用!十多年过去了,这台笔记本帮我告别了纸与笔,生产了上百万文字,手臂接触的地方都已经磨出了塑胎的黑亮本色,有一个不怎么用的键曾在我擦拭的时候掉落了,失踪了,但用起来还是没问题。  朋友看不过眼,劝我,换换吧,又沉又旧的破电脑,新的也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