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写字教学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字是一种凝聚力。因为在汉字中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睿智、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华民族的精神。教孩子写汉字,就是让他们去体验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思想、感情。语言学家洪堡特把这个问题说的再清楚不过了:“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像。”坚持写字,就能让学生体悟到中华文化,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值得骄傲与自豪,从而工工整整写字,方方正正做人。
  怎样才能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实施《课程标准》中有关写字的要求呢?这就需要我们从新的视角对写字教学进行再认识。“新的视角”“新”在哪里?我们只要将《课程标准》跟过去的大纲比较一番,就能知道“新”在何处。
  一、知识、技能与情感相结合
  过去的大纲只是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并不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的《课程标准》则是将知识、技能与情感等方面的目标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如笔顺规则、间架结构等都是有关汉字方面的知识,在《课程标准》中则将其作为写字过程中的要求提出:“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这就告诉我们,笔顺规则、间架结构是为写好字服务的,我们不应将笔顺规则、间架结构作为独立的知识去传授,更不应当拿这些内容去考学生。《课程标准》还强调了写字时的情感体验。如第一学段要求用硬笔写字能“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第三学段则要求“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此种情感体验也不是孤立的,而是伴随着书写活动油然而生的。
  事实也是如此,在学生练习写字的过程中,知识的运用、技能的锻炼、情感的体验是融合为一体的。汉字是用线条组成的具有审美价值的方块结构。写字实际上是以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行笔的疾徐来抒发情感和描写意境。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田字格安排笔画,按照笔顺去写,注意笔画之间的呼应、避让,实际上就是力求运用有关知识将字写得端正、整洁、美观,在写字的实践活动中历练写字的技能。
  二、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我体验相结合
  《课程标准》行为目标的陈述方式与过去的大纲有很大的不同。《课程标准》强调的理念是,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必须倡导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课程标准》的陈述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的。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其中虽未出现“学生”字样,但却是暗含在其中的。同类内容,过去的大纲则是从教师的角度陈述的。
  传统的写字教学,大都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让学生机械反复地练习。如指导某字的写法,就是不厌其详地交代某字从田字格的某处起笔,某笔压在田字格的某某线上……名曰指导,其实是一种繁琐分析。然后让学生如法炮制,写上三遍或五遍。为什么必须要这样写而不要那样写,学生则懵懂不知。《课程标准》认为,学生学习任何知识都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获得的任何知识,都是他们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塑造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进行自我体验,从而获得写字的有关知识与技能。举一反三,连类而及,学生也能悟出:为什么左右结构的字左半边要左舒右敛,而右半边则要左敛右舒。
  三、九年一贯,持之以恒地抓好写字
  过去的大纲,小学、初中是分开的,在教学的设计上这两个阶段都是自成体系的。这一次研制的《课程标准》则是将小学、初中打通,九年一贯,通盘考虑。在写字方面,就形成了一个由硬笔到软笔、由简单到复杂的完整训练体系。
   过去的写字教学为什么效果不好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受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写字教学重视不够,就更谈不上坚持长期、系统的训练了。低年级还让学生用田字格练习写一写字,到了中高年级,除了抄抄生字,就很少有机会练习写字了。让学生过早地脱开范字自由发展,这是小学生写字不“入体”的重要原因。
  苏教版新编的国标本,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将写字编入教科书,形成“两根柱子(阅读和习作)、一条龙(写字)”的整体框架。坚持“识写结合,描仿入体”。即教什么生字,就相机练习写什么字。让学生通过描红、仿影逐步“入体”。不是只一二年级描红仿影,而是一描到底,一仿到底。不是只在写字课练字,而是将练字融入日常的作业、日记、习作等书写活动之中,要有“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
  第一学段,要注意打好写字的基础。初入学,注重养成写字的正确姿势,并要反复抓,抓反复。平时写字要做到“练字先练姿”,务求形成良好的习惯。过去的大纲要求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课程标准》则改为“规范、端正、整洁”,在“正确”的基础上突出了“规范”的要求。为什么要突出“规范”的要求?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需要计算机更好地处理文字信息,汉字的规范化直接影响着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应用的范围和效率,也决定着我国现代化的步伐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所以写字规范的要求就被提到日程上来。汉字的规范化需要从娃娃抓起,所以我们在这一阶段的教科书中除了在字形、读音上注重规范外,还不惜篇幅,列举了每一个生字的规范笔顺,以求小学生从小就能按照笔顺规范书写汉字,增强其规范意识。
  进入中高年级则主要学习写钢笔字,以书法家写的规范楷体为范字,让学生描红、临写,并学习写毛笔字。“学写毛笔字”部分,还在题头部位插入了文房四宝、著名书法家、著名法帖等图片,让儿童在习字的同时,感受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进入初中,进而练习规范、通行的行楷,并临摹名家书法。由于将写字列入教科书,对落实《课程标准》中有关写字的目标,坚持长期系统的写字训练起到了保证作用。
其他文献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初探信息技术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日渐重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1、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在信息化社会的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实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等等这些都强调了大众数学学习内容的运用价值——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一、在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建构新知的能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
期刊
摘 要: 中国古典诗词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其形式多种多样,风格迥然各异,内容博大精深。学经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特别是小学教育过程中经典诗文的诵读等训练,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汉语言水平、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文化素养,以及对汉语言文字的理解都很有益。  关键词:小学;经典诗文;诵读;实践;探索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经典文化更是灿若星河。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古典诗词内涵深刻,
期刊
思品课的教学改革,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作为突破口,从而将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内在要求,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将学生由被动地位转化为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激发兴趣,培养参与热情  1、“点化”旧知识,进入参与角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是教学的最高技巧所在。”其实,这最高技巧就是教师要善于“点化”旧知识,从而启发学生
期刊
关于怎样进行作文评估,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写道:“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当我们读到这段话的时候,一定感到十分亲切。是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比较软化的作文评估要求,其意义不单是给学生的作文评估以更为正确而的,而且还是在给语文教师们“松绑”和“减负”!在为语文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进修而努力。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而艺术的导入,往往给学生带来亲切的感受,不仅能使学生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迅速由抑制转为兴奋,而且还会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激发起求知的欲望,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  总结从教以来我所采用过的导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问题法、娱乐法、直观法、实验法和说课法。正所谓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经我的教学实践发现,富有艺术的导入的确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就把这几种导入
期刊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主动学习并运用多媒体高科技的教学手段,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它与实际教学存在的还不太和谐的因素,坚持扬长避短,勇于钻研实践,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  1、激发兴趣,寓教于乐。传统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比较有限,多媒体在此则表现了高度的优越性。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可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习氛围轻松,
期刊
摘 要: 体育文化素养是人们通过体育知识的学习而形成的各种体育能力和行为的综合表现。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适应当前激烈的竞争必须具备的个人品质积淀。本文论述了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体育文化;素养;意义;培育;方法     体育文化素养是人们通过对体育知识的学习而形成的各种体育能力与行为的综合表现。它是通过体育知识的深浅、体育技能的
期刊
摘 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定向的作用: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还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因此教师应在深入研究新课标、新教材及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物理课题和有关的条件,本着导入环节的目的性、针对性、直观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的要求,在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气氛中导入新课。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导入;方法     在高中
期刊
数学探究式教学既是数学教学的一种理念、策略和方法,也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的教学过程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探索和研究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相关信息,猜测、论证和改进所得结论,从而实际感受和亲自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数学探究式教学有助于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直观与严谨之间的关系,初步尝试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科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