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中国内地的马拉松赛事越办越多,赛事筹备细节逐渐成为了办赛者、参赛者和媒体关注的一大热点。尤其是与每位跑者休戚相关的个人安全事宜,比如体检证明、意外保险、赛事机酒等等。随着马拉松赛事热潮的升温,很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赛事保障?
体检证明存废之争
在要求出具体检证明方可参加的赛事中,昏倒乃至猝死等意外事故,并没有因为参赛前开具体检证明而减少或避免。比如2016年上海马拉松的一起昏倒急救案例。既然如此,这种纯粹沦为形式主义的文本游戏,也许并不是跑友们所需要的,甚至不如抛弃。
目前,绝大多数赛事的参赛体检证明要求的项目过于简单,完全无法发现深层次的风险因素。要求检查的项目,最多包括心电图和胸透。而筛查心脏和心血管形态等方面的问题,比如主动脉狭窄、血管厚度改变或是四肢大动脉血栓等,是完全无能为力的。而这些深层风险,都可能与剧烈运动诱发心源性猝死有关。尽管心源性猝死占到运动猝死的七成以上,脑源性猝死,同样不可忽视;不过,关于脑血管健康的检查项目,至今未被列入任何赛事的体检报告要求中。
体检证明无法强制要求具有致死风险的侵入式检查。运动平板测试对彻底排查大动脉、心血管和脑血管的深层隐患毫无意义,这时必须借助造影等方法。一旦动用这些高端检测手段,可能会发生严重过敏或致死(虽然几率极低),并且收费动辄上千,甚至需要繁杂的事前准备和事后住院观察。一旦发生为参赛做造影检查的伤亡,跑者、医院和组织者,谁来承担责任?在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下,这基本是悖论。
无法防止持涂改伪造的体检证明蒙混参赛。不论项目如何齐全,体检证明,不过是一张普通的办公纸,没有水印没有芯片更没有金属丝线。负责核验体检证明的赛事工作人员,不可能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说得极端一点,很多人不愿仅仅为了出具参加马拉松的体检证明,每年或者每半年去做一次主动脉造影和脑CT。为图省事,涂改伪造是防不胜防的。
体检证明,并没能成为组织者在出事后合理免责的挡箭牌。2012年,要求缴纳体检证明的广州马拉松发生一例猝死,死者家属照样把组织者送上了被告席,打官司讨要烧埋费。在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和实践下,被诉讼风险,不是凭借一纸体检证明一张免责协议,就可以合理避免的。
国际与国内经验。国际上人气极高的六场马拉松大满贯赛事,并没有因为发生猝死事件,就统一要求提供这种内容简单的体检证明。2012~2016年,伦敦马拉松发生过3起猝死,组织者要求报名成功者提供详细的医疗文件(类似病历),其目的是用于救护时参考,且并未明确规定文件的内容。在2011年之前,纽约、波士顿、芝加哥的三场比赛同样发生过猝死,但至今不要求提供体检证明。中国内地最具人气的北京马拉松,同样也没有提交体检证明的要求。
关于意外保险
组织者会为参赛者购买基本保险,前提是本人参赛,不得使用他人身份替跑。因为买保险必须规定明确的受益人,某甲报名参赛未能成行,组织者买保险,会用他的名字去办理;如果某甲在未经组织者审核的情况下,将号码转让给某乙,一旦某乙在比赛时发生伤亡,保险公司完全可以拒绝赔付,因为这属于违约行为。2014年,康保马拉松发生一起未经组织者审核,使用他人名义参赛者猝死事件,导致保险索赔陷入僵局。
因此,考虑到保险索赔等争议,各个赛事组织方,都加大了对私下转让号码的处罚力度。例如:一经查实,禁止转让者和受让者在若干年内报名。这对规范赛场秩序和严肃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其实,大部分赛事提供的保险,都是相对保额较低的最基本的保险,而且跑者基本不知道其保险的范围和明细。所以参赛跑者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也可以自行购买体育赛事保险,作为有效补充。在纽约马拉松的网站上,就列明了跑马拉松的若干不适与风险,建议跑者们自行购买相应保险。当然,自购保险,并不意味着可以不遵守关于名额转让的规定。另外,如果出国旅行参赛,还应购买相应的旅行保险。
最后,不论金额多寡,保险只是作为伤害事后的补偿。最重要的,还是通过科学训练和合理控制运动强度,避免风险的意义,远远大于购买保险和事后理赔。
拷问赛事医疗急救
减少参赛者猝死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做好比赛期间的急救保障工作,比如加派医生护士和抢救设备、优化急救撤离线路和医院选址,鼓励有意愿有能力的医护人员参赛等。目前,很多赛事中的急救体系并不规范,有的有责任主体,也有的找不到责任主体,比如说一些比赛中的“医师跑团”,这就是个松散组织,并不能强制,而且也并不承担什么责任,完全靠成员的个人责任感。并且在医师跑团中,有些有医师资质,有些没有,没有有效的组织管理,相对散乱。
现在,一些社会资本看到体育急救服务中的商机,推出了以通过认证的急救员(包括志愿者)为主的商业化急救服务。
我们讨论一下,如果在比赛中突发心脑血管病引起的严重意外,遇到谁,生还概率会更高一些?
公立医院的医护人员。不论在比赛中突然倒地的是高官巨贾还是贩夫走卒,医院的医护人员是当之无愧的生命守护者。然而,仅依靠这一小部分人去承担赛事期间的急救任务,又是远远不够的。有人献计,派遣医生上赛道,发现并强制罚下可能有健康隐患的跑者,然而这根本不现实。这么做,需要按照什么比例配置医护人员?为全社会的众多患者服务,是公立医院最基本的服务规范,他们不可能全体歇班去关照比赛。
急救公司与社会上的急救志愿者等。接受急救技能培训和持有急救证的人数增加,并不能保障他们的医疗技能。从总体看,非科班出身的急救人员,还远远达不到让公众放心的程度。急救,是一门专业技术,更是一门现代医学指导下的艺术。有多少面向社会人群和急救公司的速成培训课上,讲过什么时候不能进行心脏按摩?如何区分心源性猝死和脑源性猝死?掐人中和刺手指对于急救来说基本无效?急救这件事,真不是上几十分钟课,什么人都能胜任的。
对跑者来说,对自己和对他人最负责的选择,就是降低被急救的可能性。通过长期坚持合理训练,积累提高体能与耐受力,了解身体在不同运动强度下的感受。最保守的办法,就是借助心率表,为强度设置“红线”。根据现有体能基础和能够掌握的训练时间,去设定可行的参赛目标。此外,还要学习生理学和运动学的基本知识。
物流补给
按照现代合约和商业承诺理论,组织者有义务提供不低于赛事规则承诺的物资供应。在提供饮水和食物的比赛中,匡算物料数量,是一门学问。从总量上看,少了,无法满足需求,必然遭受指责抱怨,影响口碑;多了,则造成人力和财力的浪费。从每个补给点物品分配上看,在哪个位置,提供什么物品,提供多少,同样存在精细管理的问题。如何既满足需求,又控制数量,确实值得思考。
2010~2012年,马拉松热逐渐升温,当时,对物流最大的抱怨就是总量不够,占参赛者比例最大的平均水平和更慢人群,经常在比赛中面临“水尽粮绝”。随后,各赛事增加了补给的数量和种类,基本上满足了对总量的需求。但是,在物品配置和精细管理方面,仍有待改进;例如补给站的距离、每个补给站的物品搭配以及对志愿者进行节约统筹物料的教育等。
對有志挑战个人纪录的跑者来说,在参赛前,应当仔细研读比赛说明,了解赛事统一提供的运动饮料和食品种类,提前试吃检验,保证肠胃功能平稳。
从2014年开始,一些组织方对非赞助商提供的补给(简称“私补”)下了“封杀令”,引起争议。这种禁令,既无必要,又难以执行。允许精英运动员自备补给,并且由赛会统一安排存放,这是照顾个人需求和反兴奋剂的折中方案。普通人群,既没有机会接触兴奋剂,也不可能仅凭借使用兴奋剂就实现成绩飞跃,与精英运动员竞争奖金和排名。对他们来说,私补,就是与观众甚至场外亲友的互动娱乐。一些精明的商家看中了机会,动起了借赛营销的心思。组织者的交通管制仅限于赛道,因此,只要他们不擅自进入赛道,不干扰比赛,有什么理由去禁止呢?
体检证明、意外保险、医疗急救和物流补给这些保障性事务,直接关系到跑者体验和赛事管理,影响赛事的形象,然而背后的常识和逻辑并不复杂。各个赛事组织方,如果能从这些操作层面的细节入手,推动进步,徐图进取,则善莫大焉。
体检证明存废之争
在要求出具体检证明方可参加的赛事中,昏倒乃至猝死等意外事故,并没有因为参赛前开具体检证明而减少或避免。比如2016年上海马拉松的一起昏倒急救案例。既然如此,这种纯粹沦为形式主义的文本游戏,也许并不是跑友们所需要的,甚至不如抛弃。
目前,绝大多数赛事的参赛体检证明要求的项目过于简单,完全无法发现深层次的风险因素。要求检查的项目,最多包括心电图和胸透。而筛查心脏和心血管形态等方面的问题,比如主动脉狭窄、血管厚度改变或是四肢大动脉血栓等,是完全无能为力的。而这些深层风险,都可能与剧烈运动诱发心源性猝死有关。尽管心源性猝死占到运动猝死的七成以上,脑源性猝死,同样不可忽视;不过,关于脑血管健康的检查项目,至今未被列入任何赛事的体检报告要求中。
体检证明无法强制要求具有致死风险的侵入式检查。运动平板测试对彻底排查大动脉、心血管和脑血管的深层隐患毫无意义,这时必须借助造影等方法。一旦动用这些高端检测手段,可能会发生严重过敏或致死(虽然几率极低),并且收费动辄上千,甚至需要繁杂的事前准备和事后住院观察。一旦发生为参赛做造影检查的伤亡,跑者、医院和组织者,谁来承担责任?在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下,这基本是悖论。
无法防止持涂改伪造的体检证明蒙混参赛。不论项目如何齐全,体检证明,不过是一张普通的办公纸,没有水印没有芯片更没有金属丝线。负责核验体检证明的赛事工作人员,不可能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说得极端一点,很多人不愿仅仅为了出具参加马拉松的体检证明,每年或者每半年去做一次主动脉造影和脑CT。为图省事,涂改伪造是防不胜防的。
体检证明,并没能成为组织者在出事后合理免责的挡箭牌。2012年,要求缴纳体检证明的广州马拉松发生一例猝死,死者家属照样把组织者送上了被告席,打官司讨要烧埋费。在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和实践下,被诉讼风险,不是凭借一纸体检证明一张免责协议,就可以合理避免的。
国际与国内经验。国际上人气极高的六场马拉松大满贯赛事,并没有因为发生猝死事件,就统一要求提供这种内容简单的体检证明。2012~2016年,伦敦马拉松发生过3起猝死,组织者要求报名成功者提供详细的医疗文件(类似病历),其目的是用于救护时参考,且并未明确规定文件的内容。在2011年之前,纽约、波士顿、芝加哥的三场比赛同样发生过猝死,但至今不要求提供体检证明。中国内地最具人气的北京马拉松,同样也没有提交体检证明的要求。
关于意外保险
组织者会为参赛者购买基本保险,前提是本人参赛,不得使用他人身份替跑。因为买保险必须规定明确的受益人,某甲报名参赛未能成行,组织者买保险,会用他的名字去办理;如果某甲在未经组织者审核的情况下,将号码转让给某乙,一旦某乙在比赛时发生伤亡,保险公司完全可以拒绝赔付,因为这属于违约行为。2014年,康保马拉松发生一起未经组织者审核,使用他人名义参赛者猝死事件,导致保险索赔陷入僵局。
因此,考虑到保险索赔等争议,各个赛事组织方,都加大了对私下转让号码的处罚力度。例如:一经查实,禁止转让者和受让者在若干年内报名。这对规范赛场秩序和严肃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其实,大部分赛事提供的保险,都是相对保额较低的最基本的保险,而且跑者基本不知道其保险的范围和明细。所以参赛跑者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也可以自行购买体育赛事保险,作为有效补充。在纽约马拉松的网站上,就列明了跑马拉松的若干不适与风险,建议跑者们自行购买相应保险。当然,自购保险,并不意味着可以不遵守关于名额转让的规定。另外,如果出国旅行参赛,还应购买相应的旅行保险。
最后,不论金额多寡,保险只是作为伤害事后的补偿。最重要的,还是通过科学训练和合理控制运动强度,避免风险的意义,远远大于购买保险和事后理赔。
拷问赛事医疗急救
减少参赛者猝死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做好比赛期间的急救保障工作,比如加派医生护士和抢救设备、优化急救撤离线路和医院选址,鼓励有意愿有能力的医护人员参赛等。目前,很多赛事中的急救体系并不规范,有的有责任主体,也有的找不到责任主体,比如说一些比赛中的“医师跑团”,这就是个松散组织,并不能强制,而且也并不承担什么责任,完全靠成员的个人责任感。并且在医师跑团中,有些有医师资质,有些没有,没有有效的组织管理,相对散乱。
现在,一些社会资本看到体育急救服务中的商机,推出了以通过认证的急救员(包括志愿者)为主的商业化急救服务。
我们讨论一下,如果在比赛中突发心脑血管病引起的严重意外,遇到谁,生还概率会更高一些?
公立医院的医护人员。不论在比赛中突然倒地的是高官巨贾还是贩夫走卒,医院的医护人员是当之无愧的生命守护者。然而,仅依靠这一小部分人去承担赛事期间的急救任务,又是远远不够的。有人献计,派遣医生上赛道,发现并强制罚下可能有健康隐患的跑者,然而这根本不现实。这么做,需要按照什么比例配置医护人员?为全社会的众多患者服务,是公立医院最基本的服务规范,他们不可能全体歇班去关照比赛。
急救公司与社会上的急救志愿者等。接受急救技能培训和持有急救证的人数增加,并不能保障他们的医疗技能。从总体看,非科班出身的急救人员,还远远达不到让公众放心的程度。急救,是一门专业技术,更是一门现代医学指导下的艺术。有多少面向社会人群和急救公司的速成培训课上,讲过什么时候不能进行心脏按摩?如何区分心源性猝死和脑源性猝死?掐人中和刺手指对于急救来说基本无效?急救这件事,真不是上几十分钟课,什么人都能胜任的。
对跑者来说,对自己和对他人最负责的选择,就是降低被急救的可能性。通过长期坚持合理训练,积累提高体能与耐受力,了解身体在不同运动强度下的感受。最保守的办法,就是借助心率表,为强度设置“红线”。根据现有体能基础和能够掌握的训练时间,去设定可行的参赛目标。此外,还要学习生理学和运动学的基本知识。
物流补给
按照现代合约和商业承诺理论,组织者有义务提供不低于赛事规则承诺的物资供应。在提供饮水和食物的比赛中,匡算物料数量,是一门学问。从总量上看,少了,无法满足需求,必然遭受指责抱怨,影响口碑;多了,则造成人力和财力的浪费。从每个补给点物品分配上看,在哪个位置,提供什么物品,提供多少,同样存在精细管理的问题。如何既满足需求,又控制数量,确实值得思考。
2010~2012年,马拉松热逐渐升温,当时,对物流最大的抱怨就是总量不够,占参赛者比例最大的平均水平和更慢人群,经常在比赛中面临“水尽粮绝”。随后,各赛事增加了补给的数量和种类,基本上满足了对总量的需求。但是,在物品配置和精细管理方面,仍有待改进;例如补给站的距离、每个补给站的物品搭配以及对志愿者进行节约统筹物料的教育等。
對有志挑战个人纪录的跑者来说,在参赛前,应当仔细研读比赛说明,了解赛事统一提供的运动饮料和食品种类,提前试吃检验,保证肠胃功能平稳。
从2014年开始,一些组织方对非赞助商提供的补给(简称“私补”)下了“封杀令”,引起争议。这种禁令,既无必要,又难以执行。允许精英运动员自备补给,并且由赛会统一安排存放,这是照顾个人需求和反兴奋剂的折中方案。普通人群,既没有机会接触兴奋剂,也不可能仅凭借使用兴奋剂就实现成绩飞跃,与精英运动员竞争奖金和排名。对他们来说,私补,就是与观众甚至场外亲友的互动娱乐。一些精明的商家看中了机会,动起了借赛营销的心思。组织者的交通管制仅限于赛道,因此,只要他们不擅自进入赛道,不干扰比赛,有什么理由去禁止呢?
体检证明、意外保险、医疗急救和物流补给这些保障性事务,直接关系到跑者体验和赛事管理,影响赛事的形象,然而背后的常识和逻辑并不复杂。各个赛事组织方,如果能从这些操作层面的细节入手,推动进步,徐图进取,则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