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倒U理论”解析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3637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状况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结构的转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趋势。如何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焦,最问题。文章重点探讨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差距成因和治理对策,阐释国内外流行的“倒u理论”夏收入差距背后的政策因素。
  关键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倒U理论:对策建议
  
  一、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
  
  (一)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扩大趋势
  我国是一个城乡分割,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开始逐渐扩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7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是0.16,1988年为0.386,2001年为0.395,现在已达0.45左右。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据测算,在我国现有80000亿元左右的居民储蓄存款中,20%的高收入者拥有了其中的80%,即64000亿元,人均近25000元;而80%的人口只拥有其中的20%,即16000亿元,人均约1500元。另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最富裕的20%家庭的收入占有社会全部家庭收入的50,24%;而最贫穷的20%家庭的收入仅占有社会全部家庭收入的4.27%。
  (二)城乡收入分配差距
  2007年农村经济绿皮书指出,近年来,尽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是与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相比,依然很低,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加大,突破了3.3:1。
  1、近年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在进一步拉大。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速度都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率低19个百分点,实际增长率低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的比率由上年的3.22:1上升到3.28:1。
  2、2006年农民工生活质量仅相当于城市居民的53.2%。经济绿皮书指出,根据2006年城市农民工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2006年我国平均的农民工生活质量指数为0.532,表明农民工生活质量的全国总体水平仅相当于城镇居民平均水平的53.2%。
  3、受教育程度成为影响农民工生活质量的最显著因素。地域性特征,中西部落后地区城乡差异非常大。东部则呈明显缩小趋势,因此调整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是解决城乡差距的关键。
  (三)地区收入分配差距
  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拉大。在城市,200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上海,为1486749元,最低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为653048元。前者是后者的2.277倍。东、中、西部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比例关系,1978年为1.09:1:0.91。2003年为1.52:1:0.68。2003年西部12个省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2954.7亿元。占全国比重为16.9%,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235.39元,低于全国8472.20元的平均水平。
  (四)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从不同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来看,收入差距呈拉大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16个不同行业职工之间的年均工资水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据统计,与1990年相比,2002年房地产、金融保险业和技术服务业收入增幅最高,分别达到912.5%。691.1%和795.4%,农林牧渔业和采掘业的增幅最低,仅为415.2%和405.3%。1990年收入最高行业的收入是最低行业的1.76倍,而2002年则变为2.99倍。不合理的行业差距不仅不会调动积极性,反而会引起人们的不满和攀比,阻碍了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
  (五)不同社会群体的收入分配差距
  改革以来,由于经济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阶层的划分开始出现,收入划分可分为高收入阶层、中等收入阶层、低收入阶层、贫困户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各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据统计,1995-2000年最高10%收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最低5%困难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分别为3.30、4.25、4.16、4.74、5.20、5.73,呈逐年上升趋势。2002年全国收入最高的1%人群组获得了全社会总收入的6.1%,比1995年提高0.5个百分点;最高的10%人群组获得的收入占全社会总收入的32%,比1995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严重扩大的收入差距阻碍了大多数民众对发展的参与,妨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倒U理论”和收入差距背后的政策因素
  
  用经济增长或发展来解释收入差距的扩大,特别是根据西蒙·库兹涅兹的“倒u理论”来解释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过程中收入差距先扩大、而后随着工业化发展逐步缩小的过程。其结论是:收入差距的拉大和缩小完全可依靠市场的自发力量来完成,这种市场的力量集中表现在劳动者的就业权上,只要勞动者能就业,就能分享增长的成果,就有可能缩小收入差距。我国正处在收入差距拉大的过程中,不仅面临着发展过程中的收入差距拉大,也面临着体制改革过程中的收入差距拉大,此外还有政策性的影响。发展转型过程中的因素促使收入差距拉开,虽然根据倒u形曲线,很多因素具有自我收敛性,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收入差距仍处在扩大过程中。首先,劳动力市场的两重性:一方面非常稀缺有技能的优质劳动力,另一方面又是无限供给的缺乏技能的劳动力,因此在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二者收入差距拉大是合理和必然的。教育和培训是改善劳动者供给结构和缩小收入差距的关键,但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其次,发展过程中的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我国的城乡差异具有突出的区域性特征,中西部落后地区城乡差异非常大,东部则呈明显缩小趋势,因此调整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是解决城乡差距的关键。
  
  三、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
  
  (一)初始条件差异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了倾斜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农业成了工业化资本积累的主要渠道,因而农业自身积累受到严重影响,二元经济结构问题造成城乡收入差距长期存在不断拉大的局面。此外,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相比,其经济基础好、对外开放早、水陆交通发达,开展对外贸易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使得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高于中西部地区。此外,个人的家庭基础、先天天赋条件、后天受教育程度等不同,也是造成个人收入差距的原因。
  (二)经济改革与收入分配
  我国的经济改革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其影响力必将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而不断显现出来。
  1、企业改革与收入分配。我国企业改 革至少从两方面对收入分配产生着影响:企业内部分配体制的改变引起职工之间收入差距的上升;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加速了企业破产、停产和职工下岗分流,导致部分职工的收入下降。其结果必然引起城镇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
  2、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分配。劳动力流动对收入分配产生的效应主要体现在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就业又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3、灵活的工资体制与教育收益率。工资和奖金的分配较多的与职工的实际工作贡献联系起来,职工的工作贡献包括着相当大的入力资本因素,人力资本因素是通过估计教育收益率和工作经验收益率来鉴别的。教育收益率的上升是与企业的灵活分配机制以及外部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分不开的。
  (三)经济政策与收入分配
  1、农副产品价格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的年份,也是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缩小的几年,同时也是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大幅度上调的年份。因此,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会有助于抑制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从而缩小农业户和非农业户收入的差距。
  2、税收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目前,我国的个人税收的分配功能存在著严重的不足,它有着强化收入不均等的趋势。首先,从纳税额占收入的比例来看,农村居民的纳税比例远远高于城镇居民的9倍。其次,农村的各种税费基本上是按人头分摊。农村税收是一种累退税,累退税的再分配效应无疑扩大了收入差距。最后,农村还未实施贫困人口税费减免政策。因此,目前我国实行的一些税收政策缺乏公平效应,它起到扩大城乡之间差距的作用。
  3、利用经济政策漏洞,赚取非法收入。目前我国存在着大量的钻经济政策漏洞、利用非法手段在不进行任何竞争与生产要素投入的情况下直接攫取财富,形成的非法收入和不合理收入的现象。
  
  四、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建议
  
  首先,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发展中解决公平的问题。只有以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为基础,一个社会才具备相应的社会资源,才能为社会的共同富裕和分配公平提供必要的途径。只有在经济发展中,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在发展中求公正、求公平,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生活的幸福美满。其次,深化体制与制度改革。要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步伐,在社会建立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政府部门要扫除城乡壁垒,消除劳动力流动障碍,取消对垄断行业的保护政策。扫除行业垄断,引入竞争。同时要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再次,规范收入分配行为,打击遏制非法收入。要规范制度内收入分配行为,包括要按时发放工资,按规定提取工资,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公款消费严格管理,尤其是要进一步改革分配制度,扫除平均主义,适当拉开收入差距。最后,强化政府财政调控能力:加强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能力和财力基础;深化税收体制改革,从依法治国的要求出发,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改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加强政府在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转移支付调控力度。同时,在资金、技术信息、机会等方面提供援助,为低收入者脱贫致富创造条件。
其他文献
摘要: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为同一著作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译本的同时存在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理论指导下,文章从语言的发展、文化负载语汇、宗教材料和文化误译等4个方面比较分析Uncle Tom’s Cabin的3个不同中译本,以期对其存在的合理性进行阐释和说明。  关键词: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Uncle Tom’s Cabin;中译本    阐释学是一门研究理解和解释的学科,其最初是为了正确解释
期刊
摘要:在国内旅游业战略转型时期,文章以河北省太行山区为例,分析了山区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行资源整合、发挥时空比较优势、发挥独特区位优势、推出新型特色旅游商品、发展休闲旅游的发展战略。对河北省及国内山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时期;太行山;旅游业;发展;战略    一、前言    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国内旅游业已进入了战略转型时期。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
期刊
一、研究背景    对企业而言,员工离职尤其是优秀人才的离职,会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要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人才是企业生存之本,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控制关键员工流失率,留住优秀人才,成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企业要留住和吸引优秀人才,就必须了解人才流失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采用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来解决问题。对于国有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员工离职倾向的研究,不仅适应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发展的需要,
期刊
摘要:高炉煤气全干式除尘主要作用是给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TRT-(Blast Furnace Top Gas Recovery Turbine Unit,TRT)提供净化后的高炉煤气进行发电,是TRT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采用浙大中控WebField ECS-100 DCS控制系统实现攀钢新#3高炉全干式除尘系统的控制,通过对DCS系统硬件、软件的设计与调试,高炉煤气全干式除尘系统成功投运,为高
期刊
摘要:湖北省荆门市龙源石膏矿经几十年的采矿,早期因缺乏规范化开采管理,矿山企业只讲经济效益,不顾生态环境,造成矿区出现有大面积地面沉降、塌陷,地面开裂,碴场裸露,民房受损,地下水位下降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给矿区及矿区周边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章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结合矿区总体建设规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提出矿区
期刊
摘要:库区移民工作已进入全面发展地区经济文化阶段,在党的科学发展观思想理论指导下如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建设和谐的人文家园是值得考虑的问题。文章以三峡库区土家族的传统文化为论述核心,具体阐述土家族传统文化在移民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及其积极影响。  关键词:三峡库区:土家族;传统文化:新农村建设    一、土家族优良的传统文化    土家族是三峡库区移民中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也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
期刊
摘要:文章从文化的角度来探究当今高等教育,以问卷为切入点,在所得数据的基础上构建班级文化对立价值模型,通过该模型剖析当代大学的班级文化,透视大学生眼里的大学,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历程,从而更好地通过有效文化的变革,建立新的理想的班级文化来塑造具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具有丰满审美能力的新世纪大学生。  关键词:班级文化;大学教育;对立价值模型;文化变革    一、引言    
期刊
摘要:网络广告(WebAd)是一种新兴的广告形式,是确定的广告主以付费方式运用互联网媒体对公众进行劝说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目的在于影响人们对其所做广告的商品或劳务的态度,进而诱发其行动而使广告主得到利益的活动。汽车网络广告作为高速发展的汽车产业和互联网产业结合的产物,广受汽车制造商的青睐,在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种产业与媒介结合的方式无疑会给其他产业和媒介的结合带来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
期刊
摘要: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的采购策略,是现代企业资源决策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采购策略通过致力于改善企业采购策略、科学管理企业库存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益和效率的目的。文章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指导,分析了中石化华东分公司的物资采购模式和采购现状,指出了该公司当前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该公司不同物品的采购策略。并提出了其战略采购模式。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策
期刊
摘要:IT新产品系统开发属于技术性较强、资金密集、结构复杂的企业生产活动,该类新产品系统涉及各环节上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等,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干扰因素众多,导致项目风险性极大。文章研究了IT企业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遇到5大类风险,通过探索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构建IT新产品系统开发风险评估模型,为IT新产品开发提供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法;新产品开发:风险评估    “注:本文中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