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m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实训基地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而在脱胎于以往部属的本科院校中举办高职教育,既有传统优势,又有新的挑战。文章从当前本科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存在的困境及其分析入手,探讨了实践实训基地建设的途径,以期为高职教学提供借鉴思路。
  [关键词]高职 实训基地建设
  [作者简介]张海军(1974- ),男,甘肃定西人,重庆邮电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重庆 400065)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本、专科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636285)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8-0147-02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强调的是“应用”,注重的是“实践”。在高职教育中,实训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实训基地的建设则是重要的基础建设,更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关键。如何规划和建设实训基地,一直是高职教育者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分别属于不同的教育类型。其课程体系存在巨大差异:本科教育是学科化的体系,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其实践课程的目的在于验证理论,并培养科学创新精神;而高职教育是以实践为中心,理论是实践的背景,实践内化提升理论。因此,在本科院校中办高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显然和普通本科的实践教学基地存在差异。
  1.普通本科院校实验室不能满足高职实训教学的需要。普通本科院校的校内实验室主要是对理论做一些传统的验证实验和最基本的操作训练,同时尽可能从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上培养,而很少有现代高技术的设计性实验和紧跟现代社会发展前沿的综合性强的生产训练。校外的一些实习基地虽能弥补校内实验室对学生训练的不足,但也难以接纳批量的学生实习并给以辅导,而且以生产任务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生产企业难以做到以学生为主的能力训练。
  2.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由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既有职业技术的属性,又有高等教育的属性。在教学模式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不像普通高等教育那样要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用性。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条件要高于普通高等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关键在于能够给学生提供训练,同时也能贴近了解现代社会科技、生产、服务、管理发展前沿。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思考
  
  重庆邮电大学是一所以培养普通本科生为主的院校,高职教育教学发展的时间还不长,因此要把应用高职办出自己的特色,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我们始终坚持的道路。尽管我校应用技术学院从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但是在近几年的办学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这项工作并非是容易的事。到目前为止,我院的实训基地建设仍未能走出初创阶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1.管理体制的变革带来实训基地建设的变革。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行业办学基本上实现了向社会办学的转轨。过去由于归邮电部统一管理,学校、企业都属于一个系统的单元,学校办学的方向及其人才培养规格都具有明确的企业需要特征,从而学校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实训实习安排都是按照通信企业的需要,由邮电部教育司的行政措施制定的,先天性具备实训特征,也不存在没有实训基地的问题。现在当隶属关系上脱离了以原邮电部系统为主的生存基础后,已转变为以重庆市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相关的通信企事业单位没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机会了。尤其近几年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新的条件之下建立和发展校企关系必然面临一系列的新问题。
  2.教育模式的变化带来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与此同时,教育模式也逐步从“专才教育”转向“通才教育”。重课堂灌输,轻实践操作,重基础理论,轻应用技术的风气成为教学的主流。全国的绝大多数普通高校在办学层次、规模方面相互攀比,一味地想做大做全,而忽视了对实训基地的建设,对该项工作常常是浅尝辄止。
  3.“教育产业化”的观点带来对办学思想的冲击。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上把教育办成产业的呼声越来越响亮。由于国家和地方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使得追求经济效益也成为部分高校各级领导的基本指导思想。在此条件下,一些费用投入较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被有意地简化甚至取缔。尤其是在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由于学生数量骤增,学校的教学资源明显不足,为节约经费开支,很多高校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监控力度不够,基本是放任自流,难以形成较好的教学环境。
  
  三、实训基地建设面临的困境分析
  
  高校教育所面临的生存环境正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面对困境,我们应该站在新的视角来审视和实施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而在普通本科院校办好高职,就要深入分析造成这些困境的因素,并探讨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
  1.校企双方对实训基地建设存在利益上的差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和企业都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单元,彼此具备不同的利益集团。一方面,学院作为教育机构,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的特征,要遵循教育规律,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主要追求社会价值、长远利益。另一方面,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具有营利性,遵循市场规律,主要追求经济价值和直接利益。这样,合作时企业要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中寻找平衡点,就增加了合作的不确定性;当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发生矛盾时,企业往往会选择当前利益,增加了合作的难度。
  2.校企对实训基地建设缺乏深层次的沟通。纵观近几年国内邮电通信企业的改革发展历程,这个行业也在接受着市场经济的严酷洗礼,从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通信运营企业也正在从传统的信息网络提供商逐步转变为综合信息服务商,以往可以给学生提供的传统机房、设备制造等实训场地,正逐步转向面对市场的信息采集、信息服务等场景,进而对参与实训学生的素质要求更高,也更难以进行大量有效的安排。与此相对的是,学校也正逐步脱离以往行业办学的传统,对行业的发展现状、人才培养需求也渐行渐远,对实训基地的重视程度也随着与行业的逐步脱钩而淡化,虽然在形式上表现出“亲热”现象,但实际上还是仍显得肤浅,没有实质进展和突破。双方仍然缺乏深层次的沟通。
  3.校企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方式单一,尚未呈现“双赢”的局面。我校应用技术学院经过多年与重庆各运营通信企业建立实训基地的实践表明,必须将实训基地的建设纳入双方互利互惠、合作“双赢”的轨道上。学校不能将实训基地的建设作为全部的合作内容,仅仅作为解决学生实习的一个途径,不去考虑学生是否在实训过程中实现了校外实训应该实现的目标,要充分考虑到合作伙伴的利益,发挥高校服务于社会的功能,通过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方式,拿出实力为企业服务,着力解决通信运营企业的实际困难,使实训基地的建设成为校企双方都感兴趣的事情。
  
  四、实训基地建设的途径
  
  要使校企的合作转化为双方的自觉行为,关键是要找准双方利益的结合点。对于高校高职教育而言,实现与通信运营企业的结合,可以解决学校发展中对高职的资金投入不足,实训实习场地缺乏,人才培养模式落后,“双师型”教师缺乏,毕业生就业困难等问题。对于各通信企业而言,实行校企结合,能够得到学校的智力和技术支持,挖掘和发现信息行业资源,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能为企业职工提高教育和培训机会,也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加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也为企业选拔和储备人才提供了良好的转化途径。因此,着眼于高校发展角度,实训建设的关键宜从以下几个途径开展:
  1.实训基地是学生就业与企业人才选拔储备的结合点。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是高校普遍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我们学院传统就业渠道——通信企业来看:企业接收应届毕业生越来越少,几乎是“零增长”,更多的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用人单位也面临两难的问题:一方面,希望所录用的人才是不需培训、拿来就能顶用的,减少培养时间和成本;但另一方面,单位对招聘人员在人品素质、对企业忠诚度方面又难以把握。
  针对这种现状,我校尝试采用将学生的就业与企业人才的选拔储备统一到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上来。具体思路是:通过在重庆部分通信运营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并通过网络设备将实习实训场地真实镜像延伸到学校实验室,让学生充分参与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接受企业的考核观察,企业从中录用对各方面都满意的学生。通过在重庆通信企业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实训基地是“双师型”教师培养和企业项目合作的平台。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应走“双师型”的道路,这已成为共识。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教师既有高等院校教学经验,又有相关企业工作经历,不仅仅是具有“两个职称”。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要造就一批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具有理论教学水平的师傅。从我们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来看,绝大多数教师是来自以前普通本科学科型教师,参与实践锻炼的时间较少,而年轻教师也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到生产一线进行过锻炼。因此,要在较短时间内把他们培养成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具备丰富的实际工作能力的教师,依托实训基地,加强教师的社会实践锻炼,无疑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从近几年的发展历程来看,企业也在和学校的合作过程中,不断需求他们需要的技术和智力支持。我校最初与企业接触时,对方领导对我们的设想没有多大兴趣,摆出了他们的一些实际困难。例如数据库的管理跟不上业务的发展,需要有高技术的专业人员作支撑,并根据市场情况不断改进。于是我们选派高水平的专业教师与他们的技术人员合作,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解决了实际问题。企业对此非常满意,并提出了进一步合作的想法。趁此机会,我们提出建立实训基地的构想,得到了企业的很好回应,并签订了合作协议,为教师的培养和学生实训基地建设搭起了平台。
  3.实训基地是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与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共有渠道。本科院校高职学生突出的技能特点就是具备普通本科学生所不具备的实践技能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要想真正把学生融入企业环境中,在校内是无法实现的。通过实训基地建设,从企业聘用合适的具有良好素质的兼职教师给予学生指导,既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也能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如应用技术学院2004级毕业生在做毕业设计时,我们采用双导师制,即题目由企业从生产实际的问题中产生,学院提供一位指导教师,企业也提供一位指导教师,他们共同指导。结果表明,这种模式对企业、教师、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启发作用。
  在本科院校要想突出高职学生的技能特色,实训基地的建设任重而道远。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生存环境,不断开拓创新,建立卓有成效的实训基地,才可能使实训基地的建设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并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丙利.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探讨[J].黑龙江教育,2006(1).
  [2]方丛蕙.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问题与对策研究[D/OL].http://
  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filename=2005117677,2005-09-12.
  [3]夏良耀.完善高职实训教学体系的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6(17).
其他文献
[摘要]产学合作教育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进程中最具中国特色、最突出的办学经验之一,也被称为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最佳模式。但总体上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教育模式尚未形成,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等维度对产学合作教育进行深层次分析探讨,对于产学合作教育诸多瓶颈性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产学合作教育多学科解读  [作者简介]陈向阳(1977-
教育部部长周济近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后10年,由于人口因素的变化,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可以增加10%左右,今后一段时间,教育部估计高考的报名人数就稳定在1000万左右,多一
5月的湖南工业大学校园,没有去年的不安与焦虑,却同样心存牵挂与期盼。在校园BBS上,师生们用不同方式缅怀着这个特殊的日子。“情系汶川,与同胞心手相连”、“信心中国,汶川雄起”
目的:探讨贵州省贫困县卫生资源规划实施的影响因素,为区域卫生资源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选题小组讨论法,对贵州省 10个卫生Ⅷ项目县的卫生局局长或副局长、
3月4日,中铁四局来到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一次性招聘了该校231名2010届毕业生。据了解,中铁四局将委托该校对招聘的学生进行“订单式”培养,而这231名毕业生也将于今年6月
[摘要]文章通过对浙江省某高校大学生的调查,分析了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对策: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差异性建立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开展符合普遍大学生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评价、治疗及预防体系。  [关键词]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现状 对策  [作者简介]张海音(1960- ),女,浙江温州人,温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
音乐是一门极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声乐是小学生教育专业课程中的重要教
【摘要】在钢琴教学中,钢琴的即兴伴奏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在针对性培养钢琴人才时,学生不止要学会弹原版伴奏,更要学会弹钢琴即兴伴奏。不但能提高专业素养,还能进一步培养乐感。本文主要从钢琴即兴伴奏的地位,重要性和教学内容上进行论证。进一步阐释学习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要性。不但培养了快速反应能力,也进一步巩固并增强了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让他们了解各种作品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扎实的弹奏
目的:探讨综合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参加见习的临床学系学生当中随机抽取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见习教学
医疗机构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应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严谨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下简称内控制度),以保护资产的安全.下面笔者就医疗机构财产物资内控制度建立健全机制及其作用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