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真正的寻租者?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js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租”这个词,大家恐怕都不陌生,它在媒体上经常出现。“寻租”绝大多数时候和“权力”被连在一起使用,即说成“权力寻租”,这是对腐败的一种较为文绉绉的表达。只说“寻租”的时候,一般是对“权力寻租”的简化,意思也约等于腐败。
  不信的话,大家可以用这两个关键词加上任意一个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或者其他什么学家)的名字百度一下,就会知道我没有撒谎。
  “租”在这里的意思和生活中常用的意思(比如房租)有很大的不同,比较难理解,故而勾起了我的兴趣。但世上就怕认真二字,一认真,就发现有不对头的地方。哪里不对头呢?“权力寻租”根本就是个伪概念,因为权力不构成寻租的主体。
  
  租(rent),是个比较古老的经济学概念,亚当·斯密就在讨论租了。租至少有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租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支付给非由劳动创造的生产投入的费用,如因使用土地、自然资源、专利等而产生的费用。这里可能不好理解的是将经由专利产生的收益和经由土地产生的收益都称为租,它们的共同点是都不是由劳动创造的—发明创造固然是劳动的成果,但专利不是,对发明的排他性使用是靠国家强力保障的。同理,由其他的排他性而产生的收益也是租。
  第二种意思,租是指超出使某生产要素保留在经济活动中的最低支出的那部分支出。简便起见,这里直接引用一位叫做大卫·亨德森的学者的表述:“如果我的年薪是15万美元,而只要年薪超过13万美元我就愿意干这份工作,那么我就获得了2万美元的租。”
  相对应于租,寻租(rent seeking)是个年轻得多的概念,直到1967年才被提出。顾名思义,寻租就是寻求获取更高的租的行为。最经典的寻租行为是通过院外活动(lobbying)影响政策,创造排他性,进而获得超额收益—这种寻租是合法的。
  既然租是由各种生产投入产生的,那么寻租的主体就是占有和掌握生产要素的利益方。虽然生产活动离不开权力的影响,但权力不是生产要素之一,所以权力不产生租。当跨国公司向中国政府施加影响,要求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时候,跨国公司是在寻租;当工人通过集体谈判要求提高工资时,工人也是在寻租(这个例子说明不是所有的寻租都是坏的)。唯有权力不能寻租,权力的功能是设租(rent setting)。
  寻租和设租是一个行为的一体两面,无法分开。权力的使用者可以通過配合寻租而分享租金,即收受贿赂,构成腐败—这种寻租是违法的。但是,寻租是寻租,腐败是腐败,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同时,官员分享到的永远是租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租流向了最大的寻租者—资本。
  我无意就经济学问题展开讨论,也无意为权力辩护,我感兴趣的问题仅仅是“权力寻租”这个说法是怎么冒出来的。租和寻租都是翻译过来的概念,那么权力寻租呢?我用Google学术搜索搜了半天,愣是没找到“权力寻租”在英文中的对应词。
  大家还记得有人在北京二环内的四合院挖地下室,结果把街道挖塌了的新闻吧?媒体几乎口径一致地报道,“徐州人大代表北京挖地下室致大街塌陷”。可是此人最重要的身份并不是人大代表,而是私企老板。媒体的标题为什么不是“徐州老板北京挖地下室致大街塌陷”呢?因为“人大代表”跟“权力”直接相关。
  说到这,大家该明白我的意思了吧。我们的专家和媒体感兴趣的不是用理论解释现实,而是把矛头引向权力。所以“言必称希腊”的专家们生造一个连“希腊”都没有“权力寻租”的伪概念,以掩护真正的寻租者。
其他文献
7月22日—23日,2015(第十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也是今年广州举办的高端国际会议之一,它吸引了外国驻穗机构代表及国内外城市规划、交通运输、生态城市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家学者1000多人前来参加。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霍安·克洛斯特意给大会发来视频致辞,对广州主办这次大会表示祝贺。在致辞中,霍安·克洛斯还回忆起了他在2011年7月来广州时,参观了荔枝湾城市
继4月29日海军司令员吴胜利与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格林纳特进行视频通话,以及5月底海军上将孙建国与美防长卡特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寒暄后,6月上中旬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又在美国与阿什顿·卡特会谈,还参观多处美军基地及可能替代“华盛顿号”驻日的“里根号”航母。在美国明年大选的背景下,中美军界高层的会晤,将为之后一年多中美海军的活动画出“红线”。  实际上,美中两国已相继发布了指引未来10年海洋战略的纲领性文
肖玛被称为中国第一男高音。  在中国,肖玛是为数不多的高男高音歌唱家。他不仅熟悉西方的高男高音曲目,也以强烈的执念挖掘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中性艺术美,唐宋诗词、传统戏曲和贵州少数民族山歌这些中国元素也成为了他的艺术建筑一部分。  在歌剧舞台上,有这样一种唱腔的歌唱家:他既有男性高亢的力量美,也有女性嗓音的圆润柔美,他既有男生的活泼阳光,也有女性的妩媚。在300年前的罗马教廷里,教皇赞叹这种雌雄莫辨的声
如果美国跌下“财政悬崖”,选民更多会怪罪共和党。  2012年12月28日星期五,距离“财政悬崖”(即对所有美国人加税并大幅削减政府开支)还有4天,奥巴马总统召集国会两院领袖到白宫展开最后谈判。  共和党人刚刚输了总统大选,虽然保住了下院的多数,在参众两院也丢了好几个席位。这时的民调显示,如果美国跌下“财政悬崖”,选民更多会怪罪共和党。因此难怪众议院的共和党议长博纳看到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民主党人里
真相之外  到底撞没撞?  过去10天里,淮南师范学院学生袁晨和老太婆桂庆英的新闻,成为互联网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伴随着事件“相关证人”不断出现,情节不断逆袭,话题高烧不退。  在证据没有显山露水前,口水挺多是情绪的宣泄,但情绪不代表真相。  我们注意到,这些年,年轻人和老人“碰撞”的新闻很多,特别是发生在城市社会里。我们也注意到,这类新闻出现时,互联网上的情绪,几乎都是针对老人的指责。  以袁晨和
中日美韩新领导层陆续亮相,加上朝俄稍早前的领导人变更,使得东北亚的多对双边关系面临调整。一段时间以来,各种特使身份的穿梭外交,频频现诸报端。  然而,东北亚“外交花园”上空,历史问题仍阴魂不散。停战60年后,朝鲜半岛仍被三八线阻隔;战败68年后,日本还在为二战的遗留岛屿问题叫嚣;即便是高唱“大和解”的朴槿惠,也要处理父亲时代亲美反朝与日据时期韩人受辱之间的紧张关系。  多年来,东北亚从未像现在这样
“历史不会死亡,甚至永远不会结束”。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重温美国著名文学家威廉·福克纳的这句名言,意义尤为特别。中日之间的战争已经成为历史,但有关历史认识的“战争”仍未结束。美国学者加纳·费尔德曼去年4月在《外交政策》杂志上一篇题为《和解意味着你必须说对不起》的文章中写道:和解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它没有终点。  从这个意义上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8月14日发表的战后70周年讲话中,虽有
因为在各种突发事件频频“被主角”,“临时工”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生态中一个独特的符号。  “转正?哼!想都不要想!”2014年4月24日,面对《南风窗》记者的采访,余习亚没有言说的欲望,他右手一摆,指着广东东莞常平派出所的门卫侯红彦告诉记者,“你找他(采访)也是一样,我下半年就不干了”。  年近五旬的余习亚,来自湖南常德农村。前几年,他就嚷嚷“不干了”,但每年春节后,他依旧出现。像他这个年纪,找工作确
一个幽灵—可以“消灭工作岗位”的技术幽灵,正在世界经济上空飘荡。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将决定世界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命运。当新工业工人阶级开始组织起来时,政府通过扩大政治和社会权利、监管市场、建立提供大规模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险的福利国家、平滑宏观经济起伏等手段消弭了马克思所预言的革命的威胁。事实上,它们重新发明了资本主义,让它变得更包容,让工人在体系中也能占据一席之地。  今天的技术革命也需要类似的全面再发明
在暮色中乘车上莫干山,一路上胡思乱想,不知道怎么就联想到了水泊梁山。其实没什么联系,只不过都是山而已。  然后就又想起一个旧闻。今年春暖花开的时候,一群人聚在北京开全国“两会”,有个姓李的政协委员抛了个观点出来,说《水浒传》那样的电视剧应该禁播,因为和暴力有关,而且《水浒传》是旧时代的名著,和现在的时代不符了。  这个旧闻还是新闻的时候,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很多人参与讨论,看出李委员的意图在于“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