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经济伦理刍论

来源 :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ysn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古以来,中国传统经济与伦理道德就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经济伦理更射影出中国文化与经济的发展状况。中国传统经济伦理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以儒家思想道德为基础,容纳了法、道、墨家等,其中的经济伦理思想主要是用以指导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并以此来规范人们的经济思想和行为的思想体系。研究中国优秀的传统经济伦理道德其中的深刻含义,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伦理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经济;伦理;劳动;
  一、以义生利
  所谓以义生利就是“力不离义”、“义以建利”。“义,利之本于”以义生利的终极目的是以义生利,二者兼备。以义生利是规范生产行为的道德准则,以此凸显了求利生财的价值观念,它不仅有利于发展生产,而在于增加社会财富的同时强化人们的道德意识,使得价值理性和物质生产都能得以发展。在孔子眼里“礼”、“义”、“信”之“道”是应该学习的,农圃之事属于小人的工作。儒家把“谋道”专归于君子,把“谋事”归于小人。这种礼制秩序的等级含义,经过孟子发挥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也以此主张求利行为受到一定的道德规范是具有合理性的。而墨家,认为以义生利是身体力行的实践,其代表德是社会下层的小生产劳动者利益,墨家主张以利统一论,财富的获得如果是通过不义手段获得,就应该舍弃。当个人利益与天下治理相争时,应该牺牲自己的利益,墨家所倡行的“兼相爱,交相利”关心的是整个国家社会的利益。
  二、生财有道
  生财有道是指人们的生产行为应该遵守自己的等级名分,不同名位等级的人只可以从事与其身份相称的经济活动。其主要内容是:一是:认为各社会等级应严守各自的“生财之路”,被僭越名份等级去谋财取利为非“法”。儒家认为:“仕者不穑,田者不渔、抱关机檄皆有常秩、不得兼利尽物《盐铁注·错印》二是:认为各行业应该严守社会分工,不同职业之间的争业竞利称为非“礼”。《周礼·天官·天宰》中,儒家提出的“以九职忍万民”是“一曰三农,生九谷;二曰园圃,毓草水;散曰虞衡,坐山泽之林;四曰薮牧 ,养蓄鸟兽;五曰百工,饬化八材;六曰商贾,阜通货贿;七曰嫔妇,化治丝枲;八曰臣妾,聚敛疏材;九曰闲民,无常识转移之事。三是认为,每一种职业必须严守其职业道德。在儒家看来,恪守职业道德的“生财”活动都具有其道德合理性。如果违背其道德规范,就是不正当的生财之道。《礼记·五制》规定“戎器”、“用器不中度”、“五谷不时”、“果实不熟”。在这些禁令中,如果倒卖和出卖质量不好的物品,都是不正当的生财行为。儒家农人稼穑织,以供衣食,而“商人不通无用之物,工作不用之器”也就说无论是务农还是经商都必须坚持正确的生财之道。
  三、勤劳敬业
  中华民族一直被称为农业民族,人们几乎都生活在黄河流域,地理位置一般处于高原或平原,这里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十分适合农业的耕种和发展,此外,由于人们深处内陆,地理位置给通商带来了不利的条件,这就造成了一开始中华名族就以农耕文化为特征,由此发展成为了农耕文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勤奋劳动都有积极肯定的评价。勤奋不仅是美德,更称为是元德,元德滋生美德。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适应其中国文化的特点,对“勤奋”也加以强调。怀海大师曾在《百丈清规》中对僧人行为进行了一系列规范,其中就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说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和“君子勤礼,小人尽为”,人民的生活就是要勤奋劳动,只有勤奋劳动生活就会美好幸福。在墨家中,及其重视经济活动的生产环节,墨子本人在生活中积极参加生产劳动,他认为劳动既创造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同时也培育了人们勤劳敬业的品质,是经济价值和道德价值的统一。在《非命》中说到“昔上世之穷民,贪于饮食,惰于从事,是以衣食之财不足,而饥寒冻之忧至”。财富是有人创造出来的,劳动越多,创造出的财富也越多。
  四、重本抑末
  华夏民族对农业重视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尚书·帛陶馍》中记录大禹治国的方略有两件事情,其一是治水,其二是兴农。至夏代,指导农业生产的历法已相当完备。周是以农业起家,在《尚书·无逸》中提到“卑服,即康功田宫”,即周文王自己亲自督导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到周成王,他把每天督促农业耕种当作国家大事。周灭商以后,为了使统治者能够“知稼穑之艰难”便规定了亲耕籍田的制度,并把它作为国家一项十分重要的典礼。由此,重视农业的生产活动是周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儒家孔子以周为宗,维护周礼。因此,重视农业生产便成为了儒家经济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本抑末是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特色之一,对中国几千年的生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何为“本”,墨家创始人墨翟在《墨子·七患》中提到“先民以时生财,因本而用财,财财用足”“本”与“生财”同义,即农业生产。而重本抑末最早是由先秦法家所提出的,商鞅提出“农则朴,朴则安居而恶出”,“天荒则民诈生”,商鞅认为从事农业活动的人是淳朴的,人性淳朴就可以安居乐业,国家太平,如果人们放弃农业而从事商业活动,道德也会因此沦丧。由于法家具有强烈的富国强兵的思想,耕农战是富国最核心的途径,而商业会有损于耕农战的发展、因此必须重本抑末。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中叙述了重本抑末的道德价值,提出,“农则朴”和“贵其志”强调通过务农的途径的培养,能够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
  总之,综述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我们可以得知中国传统的经济伦理思想与中国当代经济发展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核心,我们应该将其与中国古代经济伦理思想中的精华和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结合起来,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荣有.当代中国经济伦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朱林.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3] 谭泓.论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现代转型[J]学习论坛,2010(26).
  李思(1990.10——),女,24岁,汉,籍贯甘肃敦煌,河北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方向。
其他文献
一、《麒麟》的梗概  《麒麟》这个故事综合了中国古典典籍《列子》和《史记·孔子世家》加之作者谷崎润一郎自己的润色改编而成。孔子师徒在鲁国不得志,于是离开鲁国前往他国传道。途径卫国时,看到民不聊生,而国君卫灵公与南子夫人却过着醉深梦死的生活,极尽铺张奢侈之能事。为了“拥有与此夫人和宫殿相衬的威权”卫灵公问道于孔子,听了孔子的教诲,国家的管理初获成效,可惜好景不长,孔子来后备受冷落的南子夫人召见孔子,
期刊
引 论  作为一种近年来兴起的电视节目形式,“电视读报”类节目以报纸介质中最有吸引力的信息为主要来源,依托电视传播媒介,以新闻“二传手”的角色出现,实现了报纸与电视两种不同媒介的融合,以及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两种不同体裁的结合。凤凰卫视是第一个吃螃蟹者,本文以《有报天天读》为例,尝试性的讨论“电视读报”类节目的社会价值及发展方向。  一、《有报天天读》的概述  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于2003年1
期刊
【摘要】政工干部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是先进思想的宣传者、倡导者和组织实践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就不可能适应飞速发展的大好形势,更不可能在社区医院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只有提高政工干部素质,才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政工干部 素质 社区医院 思想政治  1.政工干部应强化的意识  1.1强化“政治意识”,维护稳定局面  政工干部首要任务就是维护本单位的稳定局面,即
期刊
摘要: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中中国的传统节日是组成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正是这些传统节日的积淀和渗入使得中华文化如此绚丽多彩。然而,近年来我国传统节日的节日味道越来越淡,有的传统节日甚至面临消失的危机。因此我们必须思考对于我们的传统节日如何进行保护和传承,并对之加以开发和利用。  
期刊
摘 要:游牧生活方式是川西北某草原的一种经济生活方式之一,随着国家化和市场化的推进,该地区在逐步被纳入国家体系和逐步完成市场化,而这一过程正是在当今发展主义的经济发展思维的指导下进行的,本文就是从个案出发,展示从建国到现在,该地区的经社会经济生活方式是一步步的发生改变的过程,以及在变迁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最后讨论该社会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的主要内容。从该地区“从游牧到定居”这一过程来反思发展到底是什
期刊
【摘要】佛家文化的生命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以缘起论、众生平等、自利利他等内容超越痛苦和烦恼从而达致幸福和快乐,佛家文化的生命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促进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佛家文化、缘起论、众生平等、自利利他  佛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中国国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不了解佛家文化就不可能全面深入地了解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这一轮新改革突显出中国发展新的走向。中国共产党在深水区中全局、稳妥、有效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体现了五大时代特征,即以加强党的建设为统领、以谋划人民幸福为主线、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石、以推进依法治国为护航、以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为先导,对于加强党的领导、加快科学发展和谋划人民幸福生活夯实了基础。  【关键词】新改革 时代特征  我国三十多
期刊
摘 要:宗教作为一种文化信仰,是对宇宙存在的一种解释,是以调整人类行为规范的一部道德准则。不论是中国语言方面还是在西方文化上都带有鲜明的宗教色彩语言以及其极富有的修辞手段。而宗教的特征是对特殊超自然现象的一种表现形式,不论是在信仰方面、还是对于在神性表现上都规范于宗教的道德法律标准要求下进而产生的,而宗教与修辞的修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从语言与宗教的关系为出发点,对宗教与修辞之间的联系在以下论
期刊
摘要:鲁菜经过数千年的积累最终形成了自己体系,由于鲁菜覆盖面较广,在我国餐饮市场上出现了消费者对鲁菜文化认知的差异,使鲁菜首先在文化层面上没有形成一个完整而又清晰的品牌,因此,对鲁菜菜名的文化语言学角度的研究更是势在必行。文章的研究突破以往对菜肴本体的研究方法,将菜肴蕴含的传统饮食文化风俗和语言学分析结合起来,两者相辅相成,研究更具有创新性、时代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鲁菜菜名 语言文化  一、鲁
期刊
摘要:从整个佛教哲学上分析,佛教根本上讲的是出世法,但是我们的修行在世间,因而佛教又是入世法,修行注重讲的是修人的心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正确认识和利用佛教哲学思想,借鉴其生命观等相关内容,建设社会的和谐,寻找人心的宁静,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藏传佛教 生命观 社会和谐  藏传佛教在雪域高原立足及发展、传播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引导和滋润藏族社会的大发展,特别是在精神领域起到不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