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运用针灸结合牵引进行治疗;治疗组运用龙氏正骨手法结合牵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为9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氏正骨手法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颈椎病;神经根型;龙氏正骨手法;牵引
【中图分类号】R6815+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7-0098-02
颈椎病是一种由于颈段脊柱的慢性劳损、外伤或老年性脊椎退行性病变导致颈段血管、神经变性损害而发病的临床多发病。神经根型颈椎病由于上述原因致脊神经根受压迫或被动牵拉产生神经根性症状,发病率在各型颈椎病中占60%[1]。笔者运用龙氏正骨手法结合牵引治疗该病,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康复科2015年12月1日到2016年3月1日4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3例;年龄28~63岁,平均年龄(484±17)岁;病程1月至3年,平均病程(1266±87)个月。治疗组20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1 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506±13)岁;病程2月至25年,平均病程(1038±65)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颈椎退行性病变;年龄在18~65岁之间,长期伏案工作者;头痛、眩晕、呕吐、耳鸣、眼花,有颈背部疼痛及上肢症状;颈椎活动受限,椎旁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X线正、侧及斜位片显示:颈椎骨质增生,曲度变直或反弓,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
13纳入标准颈椎病的纳入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而制定。纳入患者应该具有以下标准: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年龄在18~65岁之间;治疗前1周内及治疗中均未服用任何镇痛类药物;颈椎影像学检查异常。
14排除标准具有严重感染及脏器疾病的患者;具有颅内肿瘤、脊柱结核、外伤及先天畸形等情况的患者;具有病理性疾病的患者;具有精神性疾病及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
15治疗方法
151对照组针灸治疗:选取主穴为病变部位相应夹脊穴,配穴为双侧风池,患侧取肩髃、肩井、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后溪、阿是穴等穴位。患者体位为坐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进针,并缓慢提插捻转,以针感向颈肩臂部放射为佳;配穴刺入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牵引治疗:患者坐于JQ-IA型轮空式牵引椅(厂家:四川灵康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批号:105)上,将患者颈部套上牵引颈托,嘱患者头向前倾15°左右(应根据颈椎病变部位处于上段、中段、下段而作出调整),并固定好。牵引重量:体重轻、颈部肌肉不发达者用4~10 kg,颈部肌肉较发达且身体强壮者用6~12 kg,牵引时间均为20 min。
152治疗组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在运用龙氏正骨手法治疗之前,先用滚、揉、按、点及牵拉等方法放松颈部肌肉,然后按照龙氏正骨手法的“三步定位诊断法”确定病变部位,并结合影像学分清相应椎体的移位形式。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应复位手法纠正。如患者诊断为椎体前后滑脱式错位,应该用仰头推正法治疗;如患者诊断为侧弯侧摆式错位,可用侧向搬按法治疗;如患者诊断为椎体旋转或错位,可用仰头摇正法、低头摇正法、侧卧摇肩法、坐位旋转复位法和俯卧位垫胸摇正法;如患者诊断为混合式错位,应选用以上相应的2种或多种手法予以复位治疗[3]。牵引治疗方法同治疗组。
两组治疗均为每日1次,以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对比其疗效。
16疗效判定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分为治愈、有效、无效3个等级。治愈: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颈椎活动正常,肌力正常,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减轻,颈椎活动基本正常,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TX-*3]±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龙氏正骨手法[3]是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套集诊治为一体的诊疗方法,对诊治脊椎相关疾病具有定位准确、手法沉稳及辨证施治等明显优势。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之一。它主要是因为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关节突、关节等小关节错位引起椎間孔变窄,或椎间盘退化引起椎间隙变窄,压迫或刺激颈脊神经根,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4]。龙氏正骨手法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时,能有效减轻颈部肌肉痉挛,纠正错位的关节,缓解和解除神经根受压与刺激,促进神经根水肿吸收和血液循环,调整和恢复已被破坏的颈椎内外平衡。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龙氏正骨手法结合牵引能有效缓解颈部神经根受压情况,减轻神经根水肿,从而达到缓解颈部及上肢相关症状的效果。综上所述,运用龙氏正骨手法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孝平. 外科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43-105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89.
[3]钟士元. 脊柱相关疾病治疗学 [M].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2012: 8-20.
[4]潘长青,黄皖生,黄劲柏. 以龙氏手法为主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07,13(8): 44-45.
(收稿日期:2017-01-21编辑:陶希睿)
【关键词】颈椎病;神经根型;龙氏正骨手法;牵引
【中图分类号】R6815+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7-0098-02
颈椎病是一种由于颈段脊柱的慢性劳损、外伤或老年性脊椎退行性病变导致颈段血管、神经变性损害而发病的临床多发病。神经根型颈椎病由于上述原因致脊神经根受压迫或被动牵拉产生神经根性症状,发病率在各型颈椎病中占60%[1]。笔者运用龙氏正骨手法结合牵引治疗该病,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康复科2015年12月1日到2016年3月1日4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3例;年龄28~63岁,平均年龄(484±17)岁;病程1月至3年,平均病程(1266±87)个月。治疗组20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1 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506±13)岁;病程2月至25年,平均病程(1038±65)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颈椎退行性病变;年龄在18~65岁之间,长期伏案工作者;头痛、眩晕、呕吐、耳鸣、眼花,有颈背部疼痛及上肢症状;颈椎活动受限,椎旁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X线正、侧及斜位片显示:颈椎骨质增生,曲度变直或反弓,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
13纳入标准颈椎病的纳入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而制定。纳入患者应该具有以下标准: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年龄在18~65岁之间;治疗前1周内及治疗中均未服用任何镇痛类药物;颈椎影像学检查异常。
14排除标准具有严重感染及脏器疾病的患者;具有颅内肿瘤、脊柱结核、外伤及先天畸形等情况的患者;具有病理性疾病的患者;具有精神性疾病及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
15治疗方法
151对照组针灸治疗:选取主穴为病变部位相应夹脊穴,配穴为双侧风池,患侧取肩髃、肩井、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后溪、阿是穴等穴位。患者体位为坐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进针,并缓慢提插捻转,以针感向颈肩臂部放射为佳;配穴刺入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牵引治疗:患者坐于JQ-IA型轮空式牵引椅(厂家:四川灵康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批号:105)上,将患者颈部套上牵引颈托,嘱患者头向前倾15°左右(应根据颈椎病变部位处于上段、中段、下段而作出调整),并固定好。牵引重量:体重轻、颈部肌肉不发达者用4~10 kg,颈部肌肉较发达且身体强壮者用6~12 kg,牵引时间均为20 min。
152治疗组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在运用龙氏正骨手法治疗之前,先用滚、揉、按、点及牵拉等方法放松颈部肌肉,然后按照龙氏正骨手法的“三步定位诊断法”确定病变部位,并结合影像学分清相应椎体的移位形式。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应复位手法纠正。如患者诊断为椎体前后滑脱式错位,应该用仰头推正法治疗;如患者诊断为侧弯侧摆式错位,可用侧向搬按法治疗;如患者诊断为椎体旋转或错位,可用仰头摇正法、低头摇正法、侧卧摇肩法、坐位旋转复位法和俯卧位垫胸摇正法;如患者诊断为混合式错位,应选用以上相应的2种或多种手法予以复位治疗[3]。牵引治疗方法同治疗组。
两组治疗均为每日1次,以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对比其疗效。
16疗效判定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分为治愈、有效、无效3个等级。治愈: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颈椎活动正常,肌力正常,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减轻,颈椎活动基本正常,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TX-*3]±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龙氏正骨手法[3]是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套集诊治为一体的诊疗方法,对诊治脊椎相关疾病具有定位准确、手法沉稳及辨证施治等明显优势。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之一。它主要是因为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关节突、关节等小关节错位引起椎間孔变窄,或椎间盘退化引起椎间隙变窄,压迫或刺激颈脊神经根,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4]。龙氏正骨手法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时,能有效减轻颈部肌肉痉挛,纠正错位的关节,缓解和解除神经根受压与刺激,促进神经根水肿吸收和血液循环,调整和恢复已被破坏的颈椎内外平衡。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龙氏正骨手法结合牵引能有效缓解颈部神经根受压情况,减轻神经根水肿,从而达到缓解颈部及上肢相关症状的效果。综上所述,运用龙氏正骨手法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孝平. 外科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43-105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89.
[3]钟士元. 脊柱相关疾病治疗学 [M].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2012: 8-20.
[4]潘长青,黄皖生,黄劲柏. 以龙氏手法为主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07,13(8): 44-45.
(收稿日期:2017-01-21编辑:陶希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