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却斜阳上土堆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sk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堂(周作人)先生一生写了多少信,我没有统计过,但应该是个不小的数目。昔时,“鱼雁传书”作为主要的通讯手段,文人间的交流与联系,尺牍往还是必不可少的,这也为后人留下了不少丰富宝贵的文字资料。古有“鸭头丸”,今有“两地书”,无论是书法艺术,还是人文思想,都有着非比寻常的价值意义。我想,随着传统文人的式微和网络时代的兴起,书札文化也如珍稀物种一样,濒临灭绝似已毫无悬念了。
  作为五四时期文坛大将的周作人,他的信札手稿自然也是众所瞩目,近年就有两次关于周作人信札拍卖的热点新闻,一是2012年,周作人致鲍耀明的百余通信札,以四百四十二万元的成交价占居当场拍卖的首位;再者是2014年5月,在北京上拍的周作人致新加坡学者郑子瑜信札八十四通,最终又以七百多万元的高价成交。由此可见,周作人作为新文化运动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后又因出任伪职而沦为“汉奸文人”,这些特殊的历史背景,使他无疑更为人们所关注。这批书信皆写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至1966年,正好是周作人的最后十年间,内容涉及了文学、社会经济、人物评价等多个方面,对研究和了解周作人晚年的思想、生活以及观点、情趣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这里主要说一说周作人与香港友人鲍耀明的通信。
  说起鲍耀明,这是个颇有意思的人。他原籍广东中山,1920年生于日本横滨。五六十年代他在香港的一家日本洋行当副总经理,由于他爱好写点杂文,也喜欢和文人交往,于是香港的报馆任他为驻日特派员,专门写点关于日本的报道。因为报馆的关系,他结识了曹聚仁,又因喜欢周作人的文字,故得曹聚仁的引介,自1959年起,遂开始与知堂老人通信联系起来。
  周、鲍素未谋面,但两人都有日本留学的背景,且鲍爱好文学,又是周的“超级粉丝”,所以两人很容易有“共同语言”,后逐渐由通信而成为无话不谈的忘年交。他俩的信一直写到1966年的“文革”祸起,周作人以老病之躯频遭凌辱,故通信中断,其后不到一年周则撒手西归。至此,两人前后八年间往还书信已有七百余封,光周写给鲍的信现存就有四百零二封之多。
  可能是鲍耀明在洋行里任经理的因素,手头比较宽松,其人也大度,故在那段通信期间里,他给周作人时常以物质上的帮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内地物资匮乏,经济极端困难时期。周作人仅凭著译稿费来养家糊口极为不易,于是鲍耀明则不断给周作人寄赠各种食品杂物,煎饼糕点啊、猪油炼乳啊、虾米方糖啊等,起初仅限食物,后交往得熟了,周作人也经常写信索要,包括日本书籍、沙丁鱼罐头、药物补品等等。而鲍耀明则有求必应,并经常在信中主动要求周作人“开单子”,乐于为之购买。晚年的鲍耀明曾回忆说:“我那时在日本的三井洋行任副总,很多事只是举手之劳。所以他要什么,我就寄什么。”说起周作人与他的交往,鲍耀明分析说:“就是因为我乃圈外的无名小卒,他觉得无所谓。如果我也是名人,或者是与周作人同辈的人,他绝对不会低声下气地求我寄东西啦!”
  当然,鲍耀明除了信中请教一些问题外,也经常向周作人“提些要求”,譬如为友人题字啊、抄几页诗稿啊、送几本签名书啊等。或许是因为“吃了人家嘴软”的因素,为了回报,周作人对鲍耀明的要求也同样是“照单全发”,譬如鲍希望收藏几张“五四”名人的手稿,周作人非常“配合”,几次为之翻检,先后找出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刘半农、徐志摩等人的手稿信札,寄至香港。他还将自己的日记一册以及沈尹默题写的“苦雨斋”横幅等,都寄给了鲍收藏,即便鲍提出想收藏鲁迅的墨迹,周作人起初无奈地表示自从兄弟失和后,再无笔墨往来。但为了不使鲍耀明失望,他还是从故纸堆中翻出一页当年鲁迅手抄的《古小说钩沉》残稿,加上两行题跋相赠。
  也正是这一页仅几行字的鲁迅残稿,前年流至拍卖市场,结果拍出了六百九十万元的天价!当然,这似乎已和鲍耀明无关了。
  我想文人手稿成为宝贝而遭富贾大款们竞相争而藏之,只是属于今天的故事罢了。若是在那个肚子尚不能填饱的年代,这些手稿书信之类的,也确实算不上是什么稀罕物,还真不如“煎饼、猪油”等更具有诱惑力。旧时所谓“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是也。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物换星移,我们还真要感谢像鲍耀明这样的有心人,若不是他当年的倾心爱好和刻意收藏,这些文稿资料或许早在“文革”中就付之一炬了。那么用今天收藏鉴赏、考证研究的眼光来看,丢失的手稿将永远地失去,那才是最大的遗憾。过去萧红说她在上海时,曾亲眼看见一家粥店将鲁迅翻译《死魂灵》的手稿,拿来给顾客包油条……如今听来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
  读周作人的书信,也和读其散文一样,隽永淡雅,从容不迫。而且书信因对象的特定专一,反而有更多的私话和真话。早在三十年代,周作人就自编出过一册《周作人书信》,收录他给俞平伯、废名、沈启无三位弟子的信共七十七通,另收二十一篇也类似信札体的文章,加起来百篇不到,合并一册,也和散文集无异了。而上述给鲍耀明的四百余封信,九十年代香港真文化出版公司也以《周作人晚年书信》的形式,竖排繁体出版过一次。后2004年河南大学出版社与鲍耀明合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又重新编辑出版了《周作人与鲍耀明通信集》,书中不但全部收录了周、鲍两人往来的七百多封信,还附上周作人与信中内容相关的日记。许多内容均为首次公开,其重要的史料价值不言而喻。然此书出版后,遭到周作人家属的不满并引发了一场官司,因为周作人虽去世多年,但其作品之发表权以及获得报酬权却仍在五十年法定保护期内,家属认为未经继承人许可,出版社擅自出版发行周作人日记、通信,属侵权行为。后法院判出版社败诉,赔偿了相应的经济损失外并停止发行销售该书。所以说,《周作人与鲍耀明通信集》一书虽已出版,但在书店里却是无售的。笔者早先曾借阅一遍,书还了以后总觉得不够过瘾,去年又托朋友以高出原书数倍的价格,辗转淘得一本,以供闲时翻读。我一直存有这种想法,喜欢的书,时常读读的书,非得自己拥有,方觉心安。题前附图即周作人写于1964年7月的一封信,内容上也没有什么特别,只是众多信中之一罢了。耀明兄:   得廿六日手书诵悉。唯以前所寄的トクホン未到,不知又因犯了哪条规则,致被扣留乎?嘱加盖印章,今已就现有的盖好了,尚有数方印章虽已刻好,而因友人久病未曾寄出,故拟收到后再行添盖。因前次来书指定某些“以外”的印章,故尚未能成一册,只能略待。来信所说港地热度只有九一度以上,那么似尚比北京为佳,前日顶热的时候曾有一百度,去年则到过一〇四度(尚是屋檐下),则已等于发热至极高矣。近日时常有雨,虽天气因此稍凉,但又苦闷热,亦是不好受也。草草即请近安
  七月七日 作人启
  信中的日文,是周作人托购的日制消炎镇痛贴。而所说的“加盖印章”,乃鲍耀明求周作人将自我的常用印打一本印谱寄他留念,周自然照办,后鲍据此也曾编过一册《周作人印章》出版。
  周作人写这封信时恰好八十岁矣。鲍耀明向他索诗时,他曾录《八十自寿诗》寄奉,诗中末句即“低头只顾贪游戏,忘却斜阳上土堆”。不知不觉中,他已到了垂老迟暮之年,所以这封信的落款处,钤有“寿多则辱”之印,这是周作人晚年常挂于嘴边的一句话,也表明了他艰难凄冷并不舒坦的晚年境遇。不过,尽管已是耄耋之年,但他的书札笔墨却依旧写得古雅而有风致。周作人尝于《知堂回想录》中说自己的字不灵,在北大教授中,可算是“恶札”第二,他说的“第一”是章太炎弟子刘师培。刘师培的字确实不够好,“写的实在可怕”,即使他不幸被排在“第一”的话,但周作人的字怎么可能紧随其后呢?其实,此乃知堂老人惯用的“自嘲”笔法也,谁若是当真谁就是真外行了。即便周作人自己,对自己的字心里也是颇为自得的。其五十岁时,曾写了两首所谓“自寿诗”,抄在八行笺上寄赠林语堂,林将手迹影印刊于1934年4月出版的《人间世》创刊号上,并配上周作人的大幅照片,风光一时。另外,他有好多自编的散文集,书封都用自己的书法题签,如《风雨谈》《瓜豆集》《过去的工作》等,若无对自己书法相当的自信或偏爱,以他这样的文坛大家,难道会不懂得藏拙?
  依我说,周作人的书法生涩古拙,闲雅散澹,读之总有一种清逸超凡的书卷气,别有滋味。若仅以书札体来看,周作人与鲁迅,还真是各有千秋不相上下的。如同五四以来的散文成就一样,就书法上周氏兄弟也同样可以再一次地比肩,堪称一时瑜亮。因此,若以周作人的字为“恶札”排倒数第二,简直是笑话了,他的尺牍书法,在老北大那一批著名文人中,如真要排名,应该是名列前茅的。
其他文献
鲁迅、林语堂、胡适是百年前的文化名人了,由于父亲杨杏佛的关系,我在十四五岁的少年时代,亦曾有幸与这三位老伯有过接触。  先说鲁迅,上世纪30年代初,我父亲在中央研究院任总干事。有一次父亲在上海中央研究院出版品国际交换处召集民权保障同盟的会议。记得那天上午父亲派车子接鲁迅来参加会议,当时林语堂也在场。会后父亲请鲁迅到新雅饭店吃饭,我随侍在侧。餐毕,父亲担心鲁迅一人回家路上不安全,特意一起坐车送鲁迅回
期刊
1937年12月的南京大屠杀广为人知,在那场侵略战争中,千千万万个中国城乡,发生过同样骇人听闻的日寇血腥大屠杀。无锡城就是其中一个。  我是无锡人,父亲是木匠,母亲当年是缫丝工人。我是老二,下面还有弟弟。家里照应不过来,便由同城的外婆抚养。1937年上海沦陷后,日寇沿沪宁线急速推进。听到炮火声,无锡全城百姓外出逃难。当时我家除外公、外婆和我以外,还有外婆的弟弟,我称呼为舅公。舅公刚过三十,腿脚残疾
期刊
1945年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日本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签订了投降书。至此中国长达14年的反侵略战争胜利结束。为了清算日本侵略军的罪行,中、美、苏、英等盟国根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文件,达成了审判日本战犯的协议。在东京设立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甲级战争罪犯。同时,乙级、丙级战犯分别由各受害国审理。  专设十所军事法庭审判战犯  早在1943年国民政
期刊
《光明日报》的读者也许早已注意到了:这张报纸第二版下角,常常出现一些高级知识分子的非正式讣告。写的简略之至,不赞一词——讣告本来也是无须多费笔墨的。姓名见之于这一角的,多半是没有资格在报上发表正式讣告的人。名字在这里出现是不幸的,报纸能为知识分子辟此一角,却是可喜的。能在这个角落登个姓名,对死者与生者多少也是安慰。  你可知道,批准《光明日报》辟此一角,专为辞世的高级知识分子刊登非正式讣告一一逝世
期刊
在我面前的书桌上,摆放着一摞书信,这是1976年至1985年期间,《收获》编辑部的编辑郭卓写给父亲浩然的二十余封信件。在這些信件里,我看到的是一位热情洋溢的大姐对父亲的关怀和惦念,对父亲热情的鼓励和支持。  父亲与郭卓的友情是从刊发《艳阳天》开始的。20世纪60年代初,他为写小说《艳阳天》下焦庄户体验生活。1962年底,他争取到一段较为集中的时间,来到北京西山八大处的作家休养所,夜以继日创作第一部
期刊
编者按:梁立言先生(1912—2005)是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已故馆员,早年毕业于日本大学,回国后积极投身革命,曾参加全国救国联合会,参与营救“七君子”。抗战期间追随李宗仁,担任过第五路军总政治部少校编译员、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秘书等职。1945年起,先后担任汉中行营秘书处上校秘书、北平行辕上校咨议等职,解放后曾入广西桂林中学任教。1952年,因历史原因,梁立言先生蒙冤入狱,直至1970年获释。1981
期刊
宋蔼龄(1889—1973)、宋庆龄(1893—1981)、宋美龄(1898—2003)是20世纪中国最著名的宋氏三姐妹,宋蔼龄做过孙中山秘书,宋庆龄是孙中山夫人,宋美龄则嫁给了孙中山在广州蒙难之际最为倚重的武将蒋介石。  为隆重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由新民晚报、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主办的“她们·风华绝代——宋氏三姐妹特展”,于2016年4月28日至7月24日在上海朵云轩艺术中
期刊
从小到大,书读得不多,学校换得不少。掐指算来,小学四所,中学两所,大学一所。小学到中学,十二年间换了六所学校。年龄不同,记忆有多寡;环境各异,印象有浅深,但最深的记忆都是老师。学校的校舍可以模糊,教学的内容可以淡忘,老师的形象总是随着年龄,由浅入深地刻在脑海。  一  我上学甚早,第一所小学是四川乐山的乐嘉小学,我才五岁。因为小,记不得什么了。只记得学校的庶务(即后来所称总务或事务)姓陈,而那时四
期刊
2017年7月1日上午,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和香港大公报共同主办的“汪观清百家百牛翰墨地铁列车文化巡展暨地铁纪念卡和纪念封首发式”在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大厅隆重举行。汪观清先生是画牛名家,1997年适逢牛年,他以真挚的爱国情感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创作了一套百幅百姿百态的百牛纪念封,此后的十多年来,又先后邀请两岸三地和旅居世界各地的百余位著名学者、书画家、社会政要等爱国人士在百幅
期刊
安忆:  我是周谅量,非常想和你写信。我是你的粉丝,我女儿也是你的粉丝,她毕业于复旦大学,1989年由复旦大学校方送她出国留学。我现在就在她家里给你写信,这里是离波士顿很近的罗德岛州。你一定有很多的fans,但八十二岁高龄的fans恐怕只有我了!  我记得我们那次碰面,在中国银行那个地下保管室,就在淮海路附近,有一个弄堂,穿进去,门口很小,深入底下才豁然开朗,有一个(保管室的)办公室。有一天我去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