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初探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wa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阐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面临的思想道德素质问题,分析影响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主要因素,论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措施。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 培养 思想道德素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B-0009-02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力量,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具有良好素质和道德水平高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和重要内容。当前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进程。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关键,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思想保证和动力源泉。
  一、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中面临的问题
  由于受传统思想和生活条件的影响,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普遍来说较低,极大地影响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进程。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中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一)落后的小农意识思想。我国农村几千年来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方式生产、生活,居住分散、交通闭塞,长期以来受到经济的制约和思想的禁锢,形成了生产规模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许多农民则养成了安贫乐道、思想保守的小农意识。由于小农意识作怪,农民常常表现为满足于自给自足,得过且过,害怕竞争,看重眼前利益,缺少开阔的视野和长远的眼光。部分农民对土地有严重的依赖性,缺乏创新精神,不敢承担市场风险,习惯于沿袭以往的劳作和生存方式,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集体经济和发挥农业规模效应存在不信任感和恐惧感。
  (二)愚昧的封建习俗。在农村很多地方,由于科普工作的滞后,普遍存在封建迷信的思想,遇事请道公巫婆驱魔问卜,出门要看个吉日,逢年过节上香拜佛,甚至是修庙堂、建寺院、塑神像,各种封建迷信现象屡见不鲜。这不但破坏了原本淳朴的民风,还阻碍了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且影响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三)单调的精神文化生活。由于农民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活动范围小等诸多原因,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普遍较单调,缺乏较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虽然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丰富的电视节目,有农家书屋,甚至有网络等资源,但是很多农民都不愿接触、不愿学习新的知识,单方面攀比物质条件。例如,有的农民在生活富裕之后,红白事上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不重视精神生活的丰富和提高,业余时间大多用于参与酗酒、赌博等有害活动。
  (四)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商品交换的法则渐渐侵蚀到农民的精神领域,影响着农民的是非观、荣辱观、得失观、义利观。部分原本淳朴的农民也变得功利起来,价值取向功利化,进而引起传统的孝文化缺失,甚至是道德沦丧。例如,不尊敬老人、不赡养老人、夫妻关系紧张、父子反目的现象在农村一定程度存在着。买卖不讲诚信、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等行为也有所显现,对本地原有特产的信誉造成极大的危害,有的地方甚至遭受惨重的经济损失。
  (五)严重的短视行为。部分农民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目光短浅,为了眼前利益,放弃对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学习,参加技术培训只是为了得到少数的误工补助,有的甚至是到时间发放误工补助才急忙赶到培训现场。他们的理由是:学习技术耽误生产,搞生产多少能挣点钱。这种短视行为在农村基层干部当中也有所体现。短视行为限制了农民在更深更广的领域和范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限制了农民自身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
  (六)淡薄的法制意识。近年来,农村由于经济利益或矛盾纠纷产生的教训较多,存在群众缠访、冲击政府部门等现象,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遇事稍不满意就产生极端化思想,不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清楚用法律解决问题的途径,当自身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往往采取粗暴方式,使矛盾进一步激化,友好乡邻也变成仇敌。例如,因争水争地引起的民事纠纷、斗殴、危害乡里等现象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
  二、影响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主要因素
  (一)改革开放对传统观念的冲击。改革开放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由原来的集体劳动者变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者,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也因此逐渐淡化,在生产经营中,他们更强调自我意识。而当时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新道德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缺乏具有较强约束力的道德力量,多种有害思潮有所显现。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较缺乏辨别能力,导致其思想道德素质呈现矛盾、复杂、多元甚至畸变的状态。
  (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农民群众施展才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由于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部分农民产生了利己主义甚至是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集体主义观念有所淡化,不关心集体,对社会公益事业漠不关心。这部分农民在现实生活中一旦遇到涉及自身利益的事情就会采取实用主义观点,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有的甚至采取种种不正当手段,坑蒙拐骗,制假售劣,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
  (三)重科技培训轻思想文化教育。多年来,部分地方的基层干部和群众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上面,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十分单调。平时注重开展科技讲座、致富交流和政策宣传,忽视思想教育,即使在各种培训、会议上谈到思想道德问题也只是流于形式,客观上削弱了教育效果。
  (四)精神文化活动吸引力有待提高。近年来,针对农村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由于针对性不强、设计不合理、缺乏延续性等原因,难以贴近群众的生活实际,加之各种检查、评比重内容轻形式,让老百姓喜闻乐见又能进行深刻教育的并不多,有些甚至劳民伤财,既不能解决实质性、根本性的问题,还加重了群众负担,对农民群众没有吸引力,无法调动群众积极参与,甚至遭到群众抵制。   (五)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教育受到忽视。部分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在教育内容上,忽视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在教育对象上,放松了对中年人和老年人的教育。同时,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脱离农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现象,未能很好地正视和解决农民思想中存在的疑问。
  (六)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机制不健全。面对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不完善,管理人员不到位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在农村基层组织思想建设工作机制上,普遍存在靠上级领导重视、靠上级督促来落实的状况,随意性较大。系统化的思想道德教育机制还没有走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仍有待加强。在农民群众受各种思潮影响的关键时期,如果引导不好,不良的思想道德就会在边远农村滋长。
  三、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措施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农民树立现代思想道德观念。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是要用科学理论和先进文化教育和武装广大农民,就是要在广大农村中切实开展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党对农村的政策教育。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核心,体现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通过政策法律、文化科技、艰苦奋斗与移风易俗、无神论、“八荣八耻”等内容教育,增强广大农民对党、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和对改革开放的认同感,对祖国、对家乡的自豪感,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广大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使他们养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形成无私、奉献、勤俭的良好风气。持之以恒地向农民传播先进观念,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团结互助、尊重知识的现代精神,使他们树立现代思想道德观念。
  (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夯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古人云:“仓廪实,知礼节”。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和局限,农民也不例外,许多道德问题,往往是日常生活中具体经济利益问题没有解决好而引发的。因此,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打牢物质基础。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把思想道德建设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在维护和实现群众利益中教育引导群众,让群众既受教育又得实惠,只有抓住两者的结合点,才能形成互动共长的和谐局面。
  (三)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做好农村道德形象的示范引导。开展道德实践活动,通过开展“文明村”、“文明户”、“五好家庭”、“三好评选”(如好公婆、好儿女、好媳妇)、“信用村”、“信用户”等形式创建道德实践活动,树立一大批体现时代精神的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先进典型和道德楷模,让他们在农村文明建设中发挥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同时,要大力宣传这些先进典型,广泛开展向这些先进典型学习活动,通过一件件典型事迹感染人、教育人、带动人。让广大农民群众从先进典型感人事迹中受到鼓舞,让先进典型人物成为人们争相效仿的榜样,使先进典型的高尚情操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
  (四)办好农村职业学校,建立技德一体的农民培训基地。农村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举措。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统筹县乡级各种培训,建立以县级职业学校为龙头,以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骨干,以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基础的县、乡、村三级实用型、开放型农民文化科技教育培训体系,不但把农村职业学校办成信息服务、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开发服务的基地,而且把农村职业学校办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注重农村职业学校的文化内涵建设,加强农村职业学校的思想道德精神塑造功能,让农民技术技能得到提高的同时道德素养也得到提升。
  (五)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民主法制环境。在广大农村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通过举办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咨询、送法下乡、以案说法等活动,深入宣传与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素质,增强广大农民遵纪守法、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依法维权、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同时,在社会管理中,既保护和支持广大农民通过正当、合法手段获取利益的行为,又提倡和鼓励为他人和社会作奉献的高尚道德,更要对那些无视法律,扰乱、破坏社会秩序等违法行为从严打击,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民主法制环境。
  (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乡镇、村基层领导干部的推动。因此,要加大农村基层党委、政府推动的力度,采取措施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干部抓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基层党委政府不仅要抓好经济工作,更要从思想和行动上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工作,重视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采取有力措施把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作为衡量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要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完成的质量作为全面工作评先奖优的重要条件。在工作方法上,要紧紧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对基层创造出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及时总结推广。同时,基层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树立自身良好的道德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对农民思想道德教育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才能使农民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抓出成效。
  【作者简介】苏剑华(1971- ),男,广西那坡人,那坡县职业教育中心中学一级教师。
  (责编 刘 影)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化学教材是化学课程的直接物化形式。本文剖析了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新”与“实”的两大特点,并且,对当前高中化学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四大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化学 新课程 特点 问题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0B-0030-03  在网络时代下,知识的更新特别快,这对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提出了新
【摘 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传统的财务、业务纵向独立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企业的管理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借助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大型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整合企业资源、重组业务流程,通过将财务管理流程与业务处理流程进行整合集成,形成了财务业务“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企业SAP系统实施过程中的业务集成为研究对象,介绍SAP系统下的财务业务一体化及财务管理职能转型。
【摘 要】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从建立开放的学生实训实验室、鼓励学生参与岗位技能证书的认证考试、实施“双师”教学模式、多渠道增加学生实训锻炼机会等方面提出实践教学创新路径。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酒店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方法 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182-02  目前,在我国酒店专业中的人才培养
近日在报上读到一条<"星级"擦鞋摊走俏荣城>的消息,好生感慨.那消息说,这些擦鞋摊收费高出普通擦鞋10倍,高达5到30元,但顾客仍络绎不绝,甚至出现手持"贵宾卡"的消费者排队等
期刊
【关键词】有效教育 平台互动式  课型 运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A-  0015-02  自2004年3月玉林市玉州区引进EEPO教学方式以来,在学校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下,笔者将EEPO教学理念大胆地运用到现实教学中。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平台互动式的探索较多,使用也较多。十来年坚持使用下来,课堂教学不断得到优化,教学效率也稳步提高。
虽然曾经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挨过饿,曾经为被扒手窃去二十斤粮票而大伤脑筋,曾经在路过广东新会华侨大厦时创下四个人一餐午饭吃掉两脸盘饭(那里优待我们这些从省里来的客人,每
严文井先生忽然问我,有没有关于八股文的书籍?《制义丛话》之类的书手头没有,向图书馆借,因为是线装,大抵是借不出来的。旧书店呢,不要说元椠明刊,清代刻本也已少见,只要是线装,哪怕
[摘 要]情境教学法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根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高中英语教师可将情境教学法运用于语法教学中,让学生从具体的情境和亲身实践中探索、发现、总结语法规律。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高中英语;语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
【摘 要】审美性是文学作品最根本的属性。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新教材选文都比较注重文章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为学生感知审美提供了沃土。文学作品的美具有共性,即作品的美一方面体现在语言形式,另一方面体现在作品的内容。而要欣赏到古诗文的美,光靠課堂是不够的,还要注重课外的积累。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古诗文 审美性教学 形式 内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
二十一年前(1980),我主持<随笔>编务,结识了舒展.很快我们便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过了四年,即1984年初夏,我进京组稿;蒙袁鹰、姜德明两位兄长鼓励,得知钱先生府第地址及电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