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7-0332-02
去年,在新加坡ArtScience博物馆的展览“Human +:The Future Of Our Species”上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被官方认可的改造人Neil Harbisson的身影,他是个极端色盲,除了黑白灰看不见任何颜色,但身为艺术家,他总能把各种复杂颜色应用自如——他用一个装在摄像头内的天线永久地嵌入在他的头骨后面,将颜色变成笔记,甚至可以感知超出人类视觉的颜色。这种转化形式恰可以运用到新媒体艺术中,而人工智能与艺术的结合也势必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对此,人们不禁产生遐想,引入人工智能后的新媒体艺术将如何表现?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媒体艺术发展趋势又将走向何处?这些问题都值得探索。
一、人工智能与艺术的关系
1、人工智能的定义
“‘人工智能’这一术语最早于1956年,由麦卡赛、明斯基、罗切斯特和申农等一批年轻科学家首次提出。”而后,其他一些人工智能研究专家對其定义展开了进一步讨论。例如,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尼尔逊教授认为:“人工智能是关于知识的学科――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科学。”而麻省理工学院的温斯顿教授则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从人工智能本身来看,其内涵与表现方式均依托计算机程序,因此它其实也属于计算机科学的领域。从人工智能的运作模式看,它试图掌握“智能”的根本含义,从而创造出一种能够模拟人类智能,进行运作的智能化程序。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成果包含智能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的出现颠覆了人类对科技运用于实践的认知,其创造出的智能化程序与机器人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代替了人类在重复类、单一类、机械类领域的工作,因此被认为是21世纪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之一。
2、人工智能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提高,其高效、便捷、可复制性等优点已经被大量运用于艺术的各个领域中了。
在文学领域,微软机器人小冰1于近日创造并发行了一部名为《阳光失了玻璃窗》的诗集,这是历史上第一本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意义非凡。小冰具有非常强大的学习能力,它的诗集就是在它的学习成果。在它消耗了近100个小时,阅读了519位中国现代诗人的全部作品,再进行了多达1万次的迭代,最后开始自主进行文学创作。这其实不算是新鲜事了。
在音乐领域,早在2011年,加州大学的音乐学教授柯普就编写了一些能够谱出各种协奏曲、交响乐和歌剧的计算机程序安妮。安妮专门模仿音乐家巴赫的作曲风格,并在短短一天就谱出五千多首巴赫风格的赞美诗。2
在绘画领域,微软去年进行了“下一个伦勃朗(The Next Rembrandt)”项目,挑战“如果伦勃朗死而复生了,他最有可能画什么”的问题,探索人工智能的创意潜力,教授电脑像绘画大师伦勃朗一样去思考、创意和绘画。研究团队通过分析伦勃朗的现存作品,让机器自主学习艺术家的绘画风格和主题,“机器人伦勃朗”最后打造了一张3D打印作品,画了一幅三四十岁、头戴帽子、有胡子、面向右方的男子肖像画。参观者感觉该作品与挂在美术馆的伦勃朗真迹一点也不突兀。3而在我们亚洲,人工智能作画也是如此轻松有趣。一个名为第六镜(Glass six) 的公司,通过特殊技术对中国传统绘画使用的工笔、写实、写意手法进行适当的处理,形成新的绘画作品,实现了“中国风机器作画”。
在雕塑领域,雕塑家李苑琛根据自己的体型设计完成的作品《英雄在内》,通过3D扫描、打印技术,抛弃了传统学院派“雕”与“塑”的技术手段,是一种全新的创作尝试。4
3、人工智能艺术与艺术的区别与联系
人工智能艺术指的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模拟、复刻、再现艺术家创作作品,其与艺术家作品存在巨大的差异。首先,人工智能艺术与艺术并非同一概念。人工智能是一种研究人类智能活动,探索人类思考模式,从而设计出具有相仿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创造目的是让计算机进行原本由人类智力才能完成的工作,本质上是一种研究计算机程序如何模拟人类智能活动,以人类智能相类似的方式进行运作的人工计算机系统。而艺术作品是完全由艺术家通过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亲身实践的创作历程所形成的,蕴含人类智慧精华的艺术成果。
其次,人工智能艺术与艺术分属于不同领域。人工智能艺术可以进行可量化、可复现、可批量的生产,这表明人工智能艺术作品应当属于科学技术成果。而艺术所蕴含的内容,尤其是艺术本身的价值、创造性思维却是计算机程序无法复制、无法模拟,更加无法代替的。因为艺术来源于人脑的创造力,具有唯一性与独特性。不可量化、不可复现、不能批量产出就是艺术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然而,虽然人工智能艺术与艺术存在诸多不同,但两者也存在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简易、更便捷、更快速的复制艺术品,让艺术品更加亲民。例如,艺术欣赏和训练软件可以降低艺术学习成本,增加便捷度。艺术创作的辅助软件可以提高艺术家的创作效率。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作为艺术实现的工具,但却不能代替艺术本身。通过人工智能复制的艺术只是被称作“人工智能艺术”的科技产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作品。
二、新媒体艺术中人工智能的介入
1、人工智能介入时的创新思维——转媒体艺术
从创作思维方面看,人工智能技术的到来必将对传统艺术的创作思维有颠覆性的改变,艺术的创作的可能性和参与性大大提升,以人工智能结合新媒体艺术中的转媒体艺术为例,必将让转媒体艺术创作的空间和广度成几何倍数的增长。
那么,转媒体艺术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可以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并对其产生革命性的改变呢?可以这样理解,首先,转媒体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可以同时向各个领域灌输,使艺术或者当代艺术开启流行时尚这一通道,将时尚融入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从这个角度说,转媒体实际上是一个媒体突破原有界限向另一媒体转变的模式。在此背景下,艺术与时尚可以相互置换,将艺术对于前卫的需求转化为消费,实现艺术灵感向时尚质感的转变。 例如上海戏剧学院转媒体领军人物杨青青副教授的转媒体艺术秀,其运用技术手段将时尚和艺术巧妙的设计结合,通过虚拟与现实的结合,将时尚前沿的现实需求转化为消费,将对艺术价值的深度探索转化为现实需求,使我们能够从灵感升华为质感。这是转媒体艺术领域与时尚概念结合的完美案例。
(杨青青副教授的转媒体艺术秀)
艺术家刘小东的转媒体创意也极具个性。其利用视像艺术创作出了精彩纷呈的水墨画作品,这是对远程信息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生成自动化系统这一以往颇为陌生的领域的一次最新的尝试。其特点在于,“将现场作画的记录性风格之边界拓宽,以数字技术重造自我。”5 以往传统的绘画方式通常是以物体、人体或想象中的场景为对象,通过手中的画笔描述出绘画客体的特征与形态。从时间角度看,传统艺术表现方式只能抓住被描绘对象在当时那一刻所展现出的形象。从空间角度看,艺术家所描绘的对象仅仅是存在于这一静态空间下的固定形态。但是,刘小东手中的画布所承载的作品不仅具有动态运动的特征,还在不断的衍生出各种新的呈現方式,突破了传统艺术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限制,且在每一刻生成一种新的情感的沉淀,它们或重叠,或并置,或联结,亦或被割裂。在艺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过程中,艺术家似乎已与机器成为一体,一方面通过机器将自身无可名状的情感、纷繁多样的思绪以及超越一切的灵魂付诸于艺术作品中,另一方面,又通过机器将作品所要表达的澎湃激情、昂扬斗志以及无限欲望展现的淋漓尽致。科技与艺术家携手共创艺术领域的新世界,诠释对当代艺术的建构性认识。刘小东的作品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程序对绘画艺术的重新解读,是科技与传统艺术结合的创意之举。
(艺术家刘小东的机器人水墨画作品:失眠的重量)
2、新思维对人工智能与新媒体艺术结合的价值
新思维对人工智能与新媒体艺术结合的价值,主要在于思维的运用与转化方面。具体来说,运用跨界思维模式可以从不同学科、不同维度,通过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的转化,呈现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由于不断转化与多维度转化本身就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而正是基于这种未知的不确定性,并使其也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就会使最终呈现出的作品更具创意与特点,也让观赏者对作品永远怀有期待与渴望的心情。
另一方面,通过人工智能与新媒体艺术结合的作品并不以结果为表现目的,其设计思路、创作概念和探索过程才是新媒体艺术作品真正的价值与意义。运用高新技术手段让观者体验到强烈的视听冲击,直击其内心深处,呼唤观者与作品的共鸣,也让艺术不再是高深莫测、虚无缥缈的精神存在,而是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另外,从实用主义角度看,也可将艺术的欣赏价值转变为引领时尚的实际作用,例如,发挥艺术的美学价值,倡导艺术引领设计的理念,让更多的人通过时尚感知艺术,通过设计了解艺术。
(新媒体艺术“从陆地上的海”,利用地形图,让音乐作为灵感源结合全新开发的着色器来渲染,让两个本来看起来互不相关的学科进行互相转化。这种跨界的转化将很多不确定性融入其中,这也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3、引入人工智能后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
每一次的技术革新都会带来一次思想上的大变革,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它又称为虚拟实境(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虚拟实境是通过电脑程序模拟创造出一个三维立体的虚拟空间,使用VR眼镜等外界工具,给观众提供来自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方面的模拟体验,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三维空间中的人、事、物。
在虚拟实境中,随着观众位置的不断改变,电脑对此可以立即做出判读,运行复杂的程序计算工具,再将重新计算后的3D虚拟世界影像回传至观众,保证了观众体验过程中的“真实感”。 当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看到的场景和人物全是假的,它只是通过代入人的意识使之产生一种身在虚拟世界的假象。通过这种意识代入的方式,让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在这一技术支持下,参与者仿佛真的进入了虚拟世界,能够在其中与作品进行互动。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参观者与作品进行互动,让每个参观者感受到自己是作品的一部分)
三、人工智能在新媒体艺术中的应用实践
1、人工智能在新媒体艺术传播方面的应用
以本人创作的《莲纹也疯狂》为例,首次尝试运用了谷歌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DeepDream(深度梦魇)在新媒体艺术的传播上进行尝试,在运用新媒体五感表情达意的基础上,运用人工智能互动技术,在完成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的同时,参观者也可通过互联网将自己的作品分享到朋友圈或者打印作为纪念,将这份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一直延续下去。结合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将互动和互联网创作思维融入其中。
DeepDream(深度梦魇)是以人工神经网络为基础进行的图片识别和处理,它可以将世界上最著名的画作变换成奇怪美丽的抽象化作品。6而它其实是一个能够绘画的人工智能算法,在被喂入一张图片后,创意工作者等用户可以选择某一层神经网络(谷歌的神经网络有10-30层)进行重复处理的次数和变形的程度,处理完成后就能获得“画作”。在此过程中,可以选择这个工具找出图片中一个具体的事物,或者让算法自己决定。7
2、人工智能在新媒体艺术色彩技术方面的应用
杨青青副教授在色彩量化技术上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本人有幸参与了此次转媒体艺术在色彩量化技术方面的设计,主要承担部分现代绘画的色彩提取工作,通过收集大量近现代绘画作品,采取科学的手法将错综复杂的颜色进行尝试进行归类和梳理。由于转媒体艺术研究的领域是对时尚、设计、艺术的呈现,因此色彩在这个三个领域占有极其重要的角色。色彩的表达多种多样,既可以是情感的流露,也可以是时代的符号,更可以是艺术观点的自我表达。色彩量化技术就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个重要技术基础,通过海量的图形颜色提取,归纳总结出一定的色彩规律,让原本感性的艺术配色变得理性而有规律,不仅降低了艺术的门槛也大大拓展了转媒体艺术的创作思维。 (色彩提取技术目的是将素材者色彩量化可控制,通过海量的色彩提取工作,发现色彩在实际应用中的某些规律)
(这是一个色彩量化的模型图,从总体提取到细化分类再到单体呈现的一个基本思维模型)
3、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媒体艺术发展趋势
随着尖端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不仅可以通过数字、电子、程序等方式参与人类的日常生活,也能通过摄像、数码、VR等形式融入艺术的创作。以新媒体艺术领域发展为例,人工智能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艺术的创作思维,也突破了固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实践中,人工智能与新媒体艺术的结合极大的丰富了创作理念的可能性与艺术表现的空间性,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性与体验度,提升了艺术的可欣赏价值与可感知程度。
未来,人工智能在新媒体艺术中的应用还将会进一步扩大,除了改变现有的艺术表现形式,还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艺术创造思维。基于人工智能设备的创新与技术的突破,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还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与机遇。这既是技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媒体艺术创新的外在需求。事实证明,中国在现代艺术中已经逐渐从跟随者转变成为了参与者,对于西方一些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中国也在进一步探索,并且不断尝试其在艺术中的运用,现阶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相信中国也能为世界艺术的发展贡献出更多的中国方案。
1注:微软小冰是微软Bing搜索中国团队在2014年5月29日发布的一款智能聊天机器人。详见http://baike.sogou.com/v73301890.htm?fromTitle=微軟小冰。
2引自网易新闻“人工智能可以取代艺术家吗”,详见http://news.163.com/17/0611/03/CMKAHQJJ00014AED.html。
3引自搜狐新闻“人工智能悄然入侵艺术圈,机器人伦勃朗问世”,详见http://www.sohu.com/a/140681479_162036。
4引自搜狐新闻“人工智能与艺术的未来(一)”,详见http://www.sohu.com/a/206148330_649556。
5引自搜狐网“艺术 | 田霏宇对话刘小东:科技与艺术家的创作,”详见http://www.sohu.com/a/202931303_450640。
6参见搜狗百度“DeepDream”,http://baike.sogou.com/v148479315.htm?fromTitle=DeepDream。
7引自“DeepDream深海梦魇——绘画界的阿尔法狗”,详见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321/14/31502070_544043896.shtml。
去年,在新加坡ArtScience博物馆的展览“Human +:The Future Of Our Species”上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被官方认可的改造人Neil Harbisson的身影,他是个极端色盲,除了黑白灰看不见任何颜色,但身为艺术家,他总能把各种复杂颜色应用自如——他用一个装在摄像头内的天线永久地嵌入在他的头骨后面,将颜色变成笔记,甚至可以感知超出人类视觉的颜色。这种转化形式恰可以运用到新媒体艺术中,而人工智能与艺术的结合也势必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对此,人们不禁产生遐想,引入人工智能后的新媒体艺术将如何表现?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媒体艺术发展趋势又将走向何处?这些问题都值得探索。
一、人工智能与艺术的关系
1、人工智能的定义
“‘人工智能’这一术语最早于1956年,由麦卡赛、明斯基、罗切斯特和申农等一批年轻科学家首次提出。”而后,其他一些人工智能研究专家對其定义展开了进一步讨论。例如,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尼尔逊教授认为:“人工智能是关于知识的学科――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科学。”而麻省理工学院的温斯顿教授则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从人工智能本身来看,其内涵与表现方式均依托计算机程序,因此它其实也属于计算机科学的领域。从人工智能的运作模式看,它试图掌握“智能”的根本含义,从而创造出一种能够模拟人类智能,进行运作的智能化程序。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成果包含智能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的出现颠覆了人类对科技运用于实践的认知,其创造出的智能化程序与机器人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代替了人类在重复类、单一类、机械类领域的工作,因此被认为是21世纪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之一。
2、人工智能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提高,其高效、便捷、可复制性等优点已经被大量运用于艺术的各个领域中了。
在文学领域,微软机器人小冰1于近日创造并发行了一部名为《阳光失了玻璃窗》的诗集,这是历史上第一本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意义非凡。小冰具有非常强大的学习能力,它的诗集就是在它的学习成果。在它消耗了近100个小时,阅读了519位中国现代诗人的全部作品,再进行了多达1万次的迭代,最后开始自主进行文学创作。这其实不算是新鲜事了。
在音乐领域,早在2011年,加州大学的音乐学教授柯普就编写了一些能够谱出各种协奏曲、交响乐和歌剧的计算机程序安妮。安妮专门模仿音乐家巴赫的作曲风格,并在短短一天就谱出五千多首巴赫风格的赞美诗。2
在绘画领域,微软去年进行了“下一个伦勃朗(The Next Rembrandt)”项目,挑战“如果伦勃朗死而复生了,他最有可能画什么”的问题,探索人工智能的创意潜力,教授电脑像绘画大师伦勃朗一样去思考、创意和绘画。研究团队通过分析伦勃朗的现存作品,让机器自主学习艺术家的绘画风格和主题,“机器人伦勃朗”最后打造了一张3D打印作品,画了一幅三四十岁、头戴帽子、有胡子、面向右方的男子肖像画。参观者感觉该作品与挂在美术馆的伦勃朗真迹一点也不突兀。3而在我们亚洲,人工智能作画也是如此轻松有趣。一个名为第六镜(Glass six) 的公司,通过特殊技术对中国传统绘画使用的工笔、写实、写意手法进行适当的处理,形成新的绘画作品,实现了“中国风机器作画”。
在雕塑领域,雕塑家李苑琛根据自己的体型设计完成的作品《英雄在内》,通过3D扫描、打印技术,抛弃了传统学院派“雕”与“塑”的技术手段,是一种全新的创作尝试。4
3、人工智能艺术与艺术的区别与联系
人工智能艺术指的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模拟、复刻、再现艺术家创作作品,其与艺术家作品存在巨大的差异。首先,人工智能艺术与艺术并非同一概念。人工智能是一种研究人类智能活动,探索人类思考模式,从而设计出具有相仿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创造目的是让计算机进行原本由人类智力才能完成的工作,本质上是一种研究计算机程序如何模拟人类智能活动,以人类智能相类似的方式进行运作的人工计算机系统。而艺术作品是完全由艺术家通过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亲身实践的创作历程所形成的,蕴含人类智慧精华的艺术成果。
其次,人工智能艺术与艺术分属于不同领域。人工智能艺术可以进行可量化、可复现、可批量的生产,这表明人工智能艺术作品应当属于科学技术成果。而艺术所蕴含的内容,尤其是艺术本身的价值、创造性思维却是计算机程序无法复制、无法模拟,更加无法代替的。因为艺术来源于人脑的创造力,具有唯一性与独特性。不可量化、不可复现、不能批量产出就是艺术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然而,虽然人工智能艺术与艺术存在诸多不同,但两者也存在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简易、更便捷、更快速的复制艺术品,让艺术品更加亲民。例如,艺术欣赏和训练软件可以降低艺术学习成本,增加便捷度。艺术创作的辅助软件可以提高艺术家的创作效率。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作为艺术实现的工具,但却不能代替艺术本身。通过人工智能复制的艺术只是被称作“人工智能艺术”的科技产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作品。
二、新媒体艺术中人工智能的介入
1、人工智能介入时的创新思维——转媒体艺术
从创作思维方面看,人工智能技术的到来必将对传统艺术的创作思维有颠覆性的改变,艺术的创作的可能性和参与性大大提升,以人工智能结合新媒体艺术中的转媒体艺术为例,必将让转媒体艺术创作的空间和广度成几何倍数的增长。
那么,转媒体艺术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可以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并对其产生革命性的改变呢?可以这样理解,首先,转媒体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可以同时向各个领域灌输,使艺术或者当代艺术开启流行时尚这一通道,将时尚融入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从这个角度说,转媒体实际上是一个媒体突破原有界限向另一媒体转变的模式。在此背景下,艺术与时尚可以相互置换,将艺术对于前卫的需求转化为消费,实现艺术灵感向时尚质感的转变。 例如上海戏剧学院转媒体领军人物杨青青副教授的转媒体艺术秀,其运用技术手段将时尚和艺术巧妙的设计结合,通过虚拟与现实的结合,将时尚前沿的现实需求转化为消费,将对艺术价值的深度探索转化为现实需求,使我们能够从灵感升华为质感。这是转媒体艺术领域与时尚概念结合的完美案例。
(杨青青副教授的转媒体艺术秀)
艺术家刘小东的转媒体创意也极具个性。其利用视像艺术创作出了精彩纷呈的水墨画作品,这是对远程信息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生成自动化系统这一以往颇为陌生的领域的一次最新的尝试。其特点在于,“将现场作画的记录性风格之边界拓宽,以数字技术重造自我。”5 以往传统的绘画方式通常是以物体、人体或想象中的场景为对象,通过手中的画笔描述出绘画客体的特征与形态。从时间角度看,传统艺术表现方式只能抓住被描绘对象在当时那一刻所展现出的形象。从空间角度看,艺术家所描绘的对象仅仅是存在于这一静态空间下的固定形态。但是,刘小东手中的画布所承载的作品不仅具有动态运动的特征,还在不断的衍生出各种新的呈現方式,突破了传统艺术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限制,且在每一刻生成一种新的情感的沉淀,它们或重叠,或并置,或联结,亦或被割裂。在艺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过程中,艺术家似乎已与机器成为一体,一方面通过机器将自身无可名状的情感、纷繁多样的思绪以及超越一切的灵魂付诸于艺术作品中,另一方面,又通过机器将作品所要表达的澎湃激情、昂扬斗志以及无限欲望展现的淋漓尽致。科技与艺术家携手共创艺术领域的新世界,诠释对当代艺术的建构性认识。刘小东的作品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程序对绘画艺术的重新解读,是科技与传统艺术结合的创意之举。
(艺术家刘小东的机器人水墨画作品:失眠的重量)
2、新思维对人工智能与新媒体艺术结合的价值
新思维对人工智能与新媒体艺术结合的价值,主要在于思维的运用与转化方面。具体来说,运用跨界思维模式可以从不同学科、不同维度,通过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的转化,呈现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由于不断转化与多维度转化本身就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而正是基于这种未知的不确定性,并使其也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就会使最终呈现出的作品更具创意与特点,也让观赏者对作品永远怀有期待与渴望的心情。
另一方面,通过人工智能与新媒体艺术结合的作品并不以结果为表现目的,其设计思路、创作概念和探索过程才是新媒体艺术作品真正的价值与意义。运用高新技术手段让观者体验到强烈的视听冲击,直击其内心深处,呼唤观者与作品的共鸣,也让艺术不再是高深莫测、虚无缥缈的精神存在,而是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另外,从实用主义角度看,也可将艺术的欣赏价值转变为引领时尚的实际作用,例如,发挥艺术的美学价值,倡导艺术引领设计的理念,让更多的人通过时尚感知艺术,通过设计了解艺术。
(新媒体艺术“从陆地上的海”,利用地形图,让音乐作为灵感源结合全新开发的着色器来渲染,让两个本来看起来互不相关的学科进行互相转化。这种跨界的转化将很多不确定性融入其中,这也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3、引入人工智能后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
每一次的技术革新都会带来一次思想上的大变革,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它又称为虚拟实境(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虚拟实境是通过电脑程序模拟创造出一个三维立体的虚拟空间,使用VR眼镜等外界工具,给观众提供来自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方面的模拟体验,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三维空间中的人、事、物。
在虚拟实境中,随着观众位置的不断改变,电脑对此可以立即做出判读,运行复杂的程序计算工具,再将重新计算后的3D虚拟世界影像回传至观众,保证了观众体验过程中的“真实感”。 当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看到的场景和人物全是假的,它只是通过代入人的意识使之产生一种身在虚拟世界的假象。通过这种意识代入的方式,让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在这一技术支持下,参与者仿佛真的进入了虚拟世界,能够在其中与作品进行互动。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参观者与作品进行互动,让每个参观者感受到自己是作品的一部分)
三、人工智能在新媒体艺术中的应用实践
1、人工智能在新媒体艺术传播方面的应用
以本人创作的《莲纹也疯狂》为例,首次尝试运用了谷歌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DeepDream(深度梦魇)在新媒体艺术的传播上进行尝试,在运用新媒体五感表情达意的基础上,运用人工智能互动技术,在完成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的同时,参观者也可通过互联网将自己的作品分享到朋友圈或者打印作为纪念,将这份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一直延续下去。结合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将互动和互联网创作思维融入其中。
DeepDream(深度梦魇)是以人工神经网络为基础进行的图片识别和处理,它可以将世界上最著名的画作变换成奇怪美丽的抽象化作品。6而它其实是一个能够绘画的人工智能算法,在被喂入一张图片后,创意工作者等用户可以选择某一层神经网络(谷歌的神经网络有10-30层)进行重复处理的次数和变形的程度,处理完成后就能获得“画作”。在此过程中,可以选择这个工具找出图片中一个具体的事物,或者让算法自己决定。7
2、人工智能在新媒体艺术色彩技术方面的应用
杨青青副教授在色彩量化技术上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本人有幸参与了此次转媒体艺术在色彩量化技术方面的设计,主要承担部分现代绘画的色彩提取工作,通过收集大量近现代绘画作品,采取科学的手法将错综复杂的颜色进行尝试进行归类和梳理。由于转媒体艺术研究的领域是对时尚、设计、艺术的呈现,因此色彩在这个三个领域占有极其重要的角色。色彩的表达多种多样,既可以是情感的流露,也可以是时代的符号,更可以是艺术观点的自我表达。色彩量化技术就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个重要技术基础,通过海量的图形颜色提取,归纳总结出一定的色彩规律,让原本感性的艺术配色变得理性而有规律,不仅降低了艺术的门槛也大大拓展了转媒体艺术的创作思维。 (色彩提取技术目的是将素材者色彩量化可控制,通过海量的色彩提取工作,发现色彩在实际应用中的某些规律)
(这是一个色彩量化的模型图,从总体提取到细化分类再到单体呈现的一个基本思维模型)
3、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媒体艺术发展趋势
随着尖端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不仅可以通过数字、电子、程序等方式参与人类的日常生活,也能通过摄像、数码、VR等形式融入艺术的创作。以新媒体艺术领域发展为例,人工智能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艺术的创作思维,也突破了固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实践中,人工智能与新媒体艺术的结合极大的丰富了创作理念的可能性与艺术表现的空间性,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性与体验度,提升了艺术的可欣赏价值与可感知程度。
未来,人工智能在新媒体艺术中的应用还将会进一步扩大,除了改变现有的艺术表现形式,还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艺术创造思维。基于人工智能设备的创新与技术的突破,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还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与机遇。这既是技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媒体艺术创新的外在需求。事实证明,中国在现代艺术中已经逐渐从跟随者转变成为了参与者,对于西方一些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中国也在进一步探索,并且不断尝试其在艺术中的运用,现阶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相信中国也能为世界艺术的发展贡献出更多的中国方案。
1注:微软小冰是微软Bing搜索中国团队在2014年5月29日发布的一款智能聊天机器人。详见http://baike.sogou.com/v73301890.htm?fromTitle=微軟小冰。
2引自网易新闻“人工智能可以取代艺术家吗”,详见http://news.163.com/17/0611/03/CMKAHQJJ00014AED.html。
3引自搜狐新闻“人工智能悄然入侵艺术圈,机器人伦勃朗问世”,详见http://www.sohu.com/a/140681479_162036。
4引自搜狐新闻“人工智能与艺术的未来(一)”,详见http://www.sohu.com/a/206148330_649556。
5引自搜狐网“艺术 | 田霏宇对话刘小东:科技与艺术家的创作,”详见http://www.sohu.com/a/202931303_450640。
6参见搜狗百度“DeepDream”,http://baike.sogou.com/v148479315.htm?fromTitle=DeepDream。
7引自“DeepDream深海梦魇——绘画界的阿尔法狗”,详见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321/14/31502070_5440438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