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生作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kai198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与写作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密切联系。阅读可以促使写作兴趣产生,并提高写作能力;写作则可以反馈阅读水平,激发阅读向更高更深的境界迈进。教学中若能根据阅读和写作的实际内容,适时铺路架桥,做到着眼一方面、放手两方面,便能取得“以读促写、以写带读”的理想效果。
  关键词: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结合
  作文是老师和学生都倍感头疼的事,教师苦于无教法、学生苦于无素材,望而生畏!语文课上一提到写作文,学生便是“横眉冷对作文本,俯首苦思咬笔头。”迫于压力交上来的作文不是抄范文,千篇一律,便是假、大、空。作文难、怕作文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就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作文素养谈一些粗浅的感悟及做法,以期抛砖引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阅读可以促使写作兴趣产生,并提高写作能力;写作则可以反馈阅读水平,激发阅读向更高更深的境界迈进。将“阅读”长期植根于“写作”的沃土中,使学生更好地从“阅读”中学“写作”,以利于其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从“阅读”获取“写作”法宝,提高写作水平
  叶圣陶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不要把指导阅读和指导作文看成是两回事。”因此,“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吸收得好,才能倾吐得好。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积累起来,才能“厚积薄发”,达到所谓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一)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1.在课内阅读中积累。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是专家精心挑选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更要通过写读后感、续写、仿写、改写等形式,把学生学到的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说明方法,文章构思等,做到即学即用。如,学完《负荆请罪》后,我让学生把这篇课文改写成剧本,学生不仅更清楚地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饶有兴趣地尝试“剧本”这种体裁的写法。学完《狐狸和乌鸦》,我让学生续写乌鸦被骗之后……充分调动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好多种结局,也反映出孩子纯善、正确的世界观。
  2.在课外阅读中积累。学生的习作素材积累如果仅仅靠课堂45分钟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走出课堂,走向课外!给学生创造一个“大语文环境”,让学生在广阔的课外阅读中汲取营养。如,我校常举办“文学沙龙”“童书漂起来”“优秀书籍推荐日”“‘百花争艳’作文竞赛”等,积极组织向校内外刊物投稿。在周四“优秀书籍推荐日”上,学生都会积极做准备,推荐自己认为优秀的书籍,还说出推荐理由,个个兴趣高涨,要求互换书籍一睹为快,大大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了他们的阅读面。
  (二)在阅读中培养习作语感
  有了写作素材,还不能写出好习作。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不乏好词佳句,如:《鸟的天堂》《迷人的张家界》《桂林山水》等。对那些生动优美的语句应该让学生反复体会、不断积累,并教他们将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语句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三)在阅读中学会布局谋篇
  在阅读教学中还必须指导学生学会谋篇布局,向学生重点介绍课文的写作特点,如线索分明、层次清晰、结构严谨、过渡自然、首尾呼应、巧设悬念、开门见山、倒叙、插叙、补叙等。凡在写作上有独特之处,学完课文后,我及时安排学生做适当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谋篇布局。如,《羚羊木雕》篇首设疑,创设氛围,展开矛盾,引出下文。课后我给学生拟定了富有悬念的标题《请你扔掉它》谈戒烟的习作,学习作者巧设悬念的写作手法。
  二、以“写作”促发“阅读”兴趣,增强阅读能力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现状: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难以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一些教师授课总是围着教科书转,认为看课外书浪费时间,很少去鼓励学生看一些有益的书籍。这样的理念也直接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脱节:学生为读而读,为写而写。“写”然后去“读”,便于学生写作兴趣的提高,更加强了学生对写作素材、写作方法、写作技巧的求知欲,也将引发学生从阅读中去寻找、去探究,借阅读拓展写作思维,借写作去延伸阅读的层面,学生有了关于写作的经验之后,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如,在写人的记叙文里,学生常常抓不住人物特点来描写。学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對凤辣子的描写学生个个拍手叫绝,我借机布置了一篇《描写班级最熟悉的同学》,不写姓名读出来让同学们猜,班里不时响起掌声和叫好声,学生小试牛刀后,纷纷说要读《红楼梦》《水浒传》,品读更多人物描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到:“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所以说阅读是学习写作的重要途径,写作是阅读知识的巩固和发展,这是知识迁移的过程,将阅读与写作有机融合在一起,对学生语文能力、阅读兴趣的培养、习作水平的提高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符合新课标对学生自我能力发展的要求。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宗旨就是提高学生的这两项能力,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就要积极地挖掘读写结合的切入点,以读促写,以写带读,大量阅读,广泛积累,不仅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阅读内容,更要引导学生从中觅得写作的法宝,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参考文献:
  李坚白,张赛琴.21世纪我们怎样教作文[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01.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四年级‘以读促写,以写带读’作文教学实践与研究”课题。
  编辑 薄跃华
其他文献
对于数学课堂而言,新授课固然是重中之重,老师们都会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基本上每节新授课之后都有练习题。虽然练习题中大部分都是对新知的巩固,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新知的延伸,难度要比例题大,所以,如何有效处理这样的练习也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的。本文仅针对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的相关练习,试图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有效处理数学练习题谈一些看法,以求引发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一、一题多解,碰撞思维的
摘 要:在教学中不仅要明确教材意图,更要充分研究学生、关注学生想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材料、搭建有效支架,在学生知识经验的最近发展区,预设学生的“已知”,联系生活素材,使学生初步感知百分数表示两个量的倍比关系;预设学生的“未知”,在观察思考、合作学习中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向学生的潜在发展区过渡。时刻关注学生的课堂动态,捕捉随机生成,找准学生思维的生长点,在对比分析中掌握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摘 要:全纳教育最早在特殊教育领域提出来,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广阔外延的概念,并已发展为国际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的全纳教育关注的是中小学阶段,学前全纳教育亟待研究。关注学前阶段的“特殊儿童”的需求,对这些儿童的学习和日后的生活和工作,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其中,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又是“特殊儿童”中的典型。通过梳理全纳教育和数学学习困难研究的脉络,探讨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全纳教育;数学学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总目标第一条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把基本活动经验作为一项重要的目标单列提出来,而这一内容也成为近期对教师教学与对学生评价的一个热点问题。  从活动的角度可以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过程看成是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以数学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生
一、回忆长方体特征,重建表象  1.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谁来说说长方体有哪些特征?  2.师小结并引出课题。  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的特征。今天我们一起来共同研究长方体的表面积。(板书课题)  二、建立表面积概念,认识表面积  1.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或最想了解什么?  2.师拿出一个苹果,摸一摸这个苹果的表面,提问:它的表面积指的是哪里?茶杯的表面积呢?不规则盒子的表面
摘 要:把情商教育和英语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认识自我、抗击打、社交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商;心理素质;交际能力  什么是情商?情商(EQ),即“情绪商数”的简称,它是相对智商(IQ)而言的概念,它反映出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及与人交往的能力,是属于人的非智力因素的范畴。传统的教学中更加偏重于学生的智商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的情商培养。如何将情商教育引入中学
摘 要:幼儿园应注重幼儿的艺术教育,尤其是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这不仅能开发幼儿的想象力,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智力,因此,幼儿园的相关领导人员应对幼儿的美术教育引起重视。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并针对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最后针对我国目前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指导策略,希望会对幼儿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为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现
摘 要:读懂教材、读懂学生是确立适当的教学目标、实施高效教学的关键。好的课堂应是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和对学情的真正把握,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做一些课前前测,再积极而富有成效地引导学生向新的目  《義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好奇心;通过恰当的归纳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能关注学生的差异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与其他教学内容相比,这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直观性与操作性,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都显现出强烈的个性色彩。根据这部分内容的特点与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尝试总结出了“空间与图形”的概念教学模式。  一、由生活实物引入概念  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来自丰
语文课程植根于生活,课程资源也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语文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有效拓展语文教学途径、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切实保证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新课程要求我们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活动场所,构建开放创新的、充满生机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本着这一理念,我在教学中细心观察、处处留心,尽量发掘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