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与挑战——历史教师如何应对智慧课堂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1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一节市级高中历史获奖课例为例,具体说明在智慧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软硬件设施为载体,改变原有的教学风格、教学模式和反馈形式,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造智能、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历史教师;应对;智慧课堂;教学
  为推动智慧课堂平台教学应用,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新模式,合肥市于2016年12月22—23日举行了历史智慧课堂优质课评比活动,作为参加此次评比活动的评委和选手,我们见证了合肥市最先进的课堂教学手段、最完美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最“智慧”的师生互动,感触颇多。
  什么是智慧課堂?智慧课堂是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软硬件设施为载体,以完善学生的人格成长,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用智慧唤醒学生,用智慧引领教师,师生互动,共同打造出来的智能、高效的课堂。[1]
  一、清楚:一样的教室,不一樣的装备
  美国教育技术教父柯蒂斯·J·邦克说“21世纪的各种技术铺天盖地,而且与此前的那些技术有质的不同,在线公告板、电子邮件、聊天室、Ipad、移动电话、维基(Wiki)、博客,以及其他交互式头盔装置,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也能为学习者表达自己的观点,参与对个人而言更有意义的项目提供机会。”[2] 在我国,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些新技术在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作用非常有限,一直难以全面推开。智慧课堂出现后,以其启迪性、创新性、生成性、体验性、艺术性、发展性等特点给课堂教学带来一股充满智慧的清新空气,智慧课堂由云平台、微云服务器、端应用工具等组成,每个教室有一套多媒体设备和师生人手一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软件功能很强大,如智慧课堂全过程动态学习评价智能的推送,教师教学内容的设计,学情与数据的分析,资料的查找,作业的布置,师生远距离互动等,由云平台提供全方位的、立体式的服务。由于教师的端工具功能强大,能支持多终端系统和各种教学资源的网络下载,能一键完成微课制作,支持PPT动画,可随机插入白板,具有板书、标注功能,实现移动设备屏幕的共享,教师使用起来快捷、方便、实用,深得教师喜爱。
  二、组织:一样的教学,不一样的风格
  教学风格是指一个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技能、技巧的合理组合和运用,体现着教师个人一贯的稳定的教学心理品质。它主要包括教学的艺术性,教学的创造性,教学的实效性和教师心理品质的稳定性。[3]
  作为安徽省智慧课堂建设的试点学校——合肥市第八中学,是安徽省第一个实现互联网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学校。在合肥市历史智慧课堂优质课评比中,我们的教学得到了评委的肯定。这主要得益于我们能够灵活运用智慧课堂提供的设备,推陈出新,创设出别具一格的教学风格。从获奖的《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可以看出,主要有以下风格:其一,是高屋建瓴的知识架构技巧和导语运用艺术。根据本节课的主题,我们对课文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将知识体系分为以下三大部分:
  第一幕 定大政方针,破孤立封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第二幕 创外交准则,赢广泛支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三幕 登世界舞台,展大国雄姿——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三个部分,简明扼要,整齐划一,便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同时,在每一个部分的结尾,我们都能够用包含激情的语言将其串联起来,一气呵成。例如在介绍完第一部分后,我们设置导语说:“强调‘一边倒’是一种意识形态论亲疏的革命外交,这种外交方式阻碍了新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于是,国家利益至上的外交政策应运而生。”
  短短61个字,给学生留下了疑问和思考,并很自然地过渡到第二部分。
  其二,是充满亲和力的语言和教学行为。上课过程中,教师总是面带微笑,侃侃而谈,手中拿着Ipad,或漫步在学生中间,或缓步移动,或站立板书,或与学生窃窃私语,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群体之中。这种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师稳定的心理品质,为师生智慧的迸发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其三,是对端应用工具的科学、熟练的使用。作为实现师生移动化课堂教学应用的基本手段,端应用工具的使用熟练程度决定了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在此次智慧课堂优质课评比中,有的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卡壳”情况,有的教师只是频繁地使用某一种功能,不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最合理的端应用工具的各种功能。
  三、活动:一样的探究,不一样的方式
  探究式教学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约翰·杜威最早提出来的,它是指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教师只是给学生一些事例和问题,让他们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可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只满足于将课本知识问题化,所有的答案基本上来自于课本,所谓的探究或者仅仅是从课本中找答案,没有跳出课本,没有层层深入的探讨,更没有高度概括的规律总结;或者只是对学生座位的变动,将正规的课桌设置成面对面的会议桌,然后大家共同找答案,这种探究只是简单的形式改变,没有什么实质内容。而我们设计的探究活动是基于材料基础上的层进式探究,是对课本知识的有效延伸。例如在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三大政策时,首先展示了下列三段材料。
  材料一 “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二 “帝国主义总想保留一些在中国的特权,想钻进来。有几个国家想同我们谈判建交。我们的方针是宁愿等一等。先把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清除一下,否则就会留下他们活动的余地。
  ——周恩来
  材料三 “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对于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我们把他当做普通侨民对待,不当作外交官”   ——周恩来
  然后设置以下问题,师生共同探究:
  (1)关于“另起炉灶”:旧炉灶是指什么?我们对它的态度怎么样?这样做的作用是什么?
  (2)关于“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屋子指中国,屋子脏是因为什么?屋子打扫干净后我们要请什么客人?
  (3)关于“一边倒”:“一边倒”:倒向哪里?是否与资本主义国家断绝往来?倒向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什么?倒向另一边行不行?不倒行不行?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是否违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当代心理学认为,人的思维有一种非常有利于智慧发展的状态,即“当人的大脑皮层区域对某一特定问题不断地恢复联系和形成联系并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持续的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为基础的高度活跃的思维状态。”[4] 通过材料阅读,使学生在了解三大政策来源的基础上,提出有梯度的设问,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深度挖掘三大政策的内涵,从而形成关于三大政策的“思维流”,使学生的学习进入极佳的学习效果。
  四、效果:一样的反馈,不一样的形式
  课堂教学是由师生一系列的双边活动组成,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教师想要传授的知识被学生接受的程度。而教师要教好一节课,必须要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状态和接受情况有一个全面的準确的了解,这就是反馈,反馈的形式多种多样。智慧课堂上的反馈有两个颠覆性的变化:一是反馈中移动终端、物联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得到了充分合理的运用;二是增加了课前的反馈。这种全新的反馈形式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无论你是身处南极水域科学考察船上的科学家,还是来自菲律宾乡村的小姑娘,都没有关系,你可以随时随地向你敬慕的人学习自己想学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这两个人,科考船上的科学家和家里的村姑,现在可以在几秒钟内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或者当另一个人还在睡觉的时候,或者甚至在他们初次接触之后的几周、数月、或若干年,仍可以继续交流与学习。”[5]
  例如在上《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前,我们就通过富媒体发布预习材料和作业,要求学生通过预习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修改、充实教学设计,将学生的问题融入到课堂探究之中,然后设计一些有效的测试题,及时进行反馈,从而形成问题由学生提出,探究由师生互动,反馈由学生完成的教学格局。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用抢答功能,让学生准确掌握新中国外交三大政策的含义,引导学生对建国初“一边倒”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进行对比,充分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中国外交史上的重要地位;用抢答功能让学生总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用点答功能让学生畅谈三大政策之间的关系。最后就新中国初期外交这一节课的学习提出两种观点,并运用投票功能,让学生选则观点,发表个人见解。通过不同观点的激烈碰撞,启发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分析和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了解学生对一节课核心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将本节课推到高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目前,智慧课堂在安徽省仅限于一些市属重点中学,广大农村,甚至县城学校还处于起步阶段。正如教育部信息化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黄荣怀教授所说“智慧课堂的研究探索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都属于起步阶段”[6] 所以我们还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去做好智慧课堂的研究和推广工作。
  参考文献:
  [1] [6] 孙曙辉 刘邦奇《智慧课堂》[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43-45.
  [2] [5]柯蒂斯·J·邦克著,焦建利译《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8.
  [3] 谢红梅:课堂教学风格类型浅析[J].《四川教育學院学报》,2000(3)
  [4] 威廉·冯特著,李维,沈烈敏译《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论稿》[M] 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315-328.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使高中学生在平时学习的课堂上更加活跃地参与课堂教育,高中物理进行了创新,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这样的创新教育在教学中做出了合适的调整后,更加适合高中生的物理水平,教师也能更直接地了解到每一位学生在物理方面的学习状态。本篇文章以“高中物理创新一点”为主要切入点,进行了大量调查和实践,证明了在创新教育策略的实施下,高中物理教学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
摘要:本研究主要探析职业中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声乐学习的兴趣与问题,以期为中职声乐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主要研究发现为当前中职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度不高、音乐基础薄弱以及练声教材脱离实际等三个问题。   关键词:声乐教学;中职音乐教育;中职声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2-0116  近年来,教育部对幼儿园教育的改革日益推进。幼儿
摘要:八年级物理是初中物理起始阶段教学,教学效果如何会影响到学生整个初中阶段直至高中阶段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够在这些知识内容中找到能够吸取学生注意力的知识点,那么学生就会对这些知识产生足够的乐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有了一定的兴趣,就会主动配合教师展开课堂学习,复杂、困难的知识也将不再是困扰学生的因素。因此,要使八年级学生能富有兴趣地踏上学习物理的轨道,起始初中物理教学应在提高学生
摘要:阅读补全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和结构以及上下文逻辑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其解题过程需要严谨的思维能力,而语篇衔接手段的应用可以在解阅读补全时化难为易。   关键词:高考;阅读补全;语篇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6-0114  一、高考阅读补全的命题思路和特点  高考英语阅读补全是对语言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综合测试, 要求学生有语篇
摘要:在高考语文的《考试说明》中,对作文的考查有“感情真挚”的要求,本文针对长期以来学生作文的胡编乱造、神吹海侃、寻章摘句、无病呻吟等现象,从经典课文取材,以《祭十二郎文》为范本,就如何挖掘写作动情点加以引导阐释。   关键词:平淡叙事;细节描绘;联系烘托深化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2-0081  《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为祭奠一位年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2-0122  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台湾期间,曾有人3次推举刘永福就任所谓的“台湾民主国总统”,他不为所动,明确指出:“土地者,祖宗之留遗也,镇军者,天子之臣民也;天子不能守土地以与人,镇军不敢背祖宗以资敌。”刘永福表现出了难能可贵的“领土完整”意识,他虽起于草莽,却从来没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野
摘要:对于智力障碍学生而言,语文是一门教会他们适应生活的主要学科。智障儿童的身心发育特点及其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着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必须采取不同常规的方法。本文通过介绍趣味教学在培智语文课堂的重要性以及趣味教学的实施策略,来推动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让智障学生也能享受语文中语言的优美。  关键词:培智语文;趣味教学;策略  对于智障学生而言,语文是一门教他们适应生活的主要学科,对他们终身发展至关重要。
摘要:教师的真正价值不在于站在讲台上向学生进行教材知识的传授或者是灌输,而在于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与学生平等地组成学习共同体,共同探索学科的奥秘。教师教学设计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潜能。课堂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带着学生走进学科的未知领域,使学生对学习有巨大的兴趣。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学生展示魅力和自信的舞台,教师让出讲台,课堂会更精彩。  关键词
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接受高中英语教育后应具备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换句话说,高中英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促进他们思维空间的拓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最终实现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越发深入人心,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是现代教师的教学目的。而科学课作为初中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手段开展教学。本文首先分析目前我国初中科学教学培养学生反思能力时出现的问题,详细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希望可以为广大科学教师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