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思政是当今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长期职责,是新形势下的时代要求。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抓好课堂育人的主渠道,积极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教学中去。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教师应当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国情教育和主流的价值观传授给学生,将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三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使专业课和思政课相互呼应,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并最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中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存在明显的两张皮现象,使得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体系需要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措施上进行双重转变。目前,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推动下,一线教师不断探索,结合所授课程特点,从不同角度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一项创造性工作,教师可以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灵活、自主的发挥,利用现有的文献资料,挖掘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理论教学与经典案例、生活实例和社会热点等结合起来,完成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的构建。食品微生物学是研究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以及微生物与食品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其主要内容有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有益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有害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的预防和控制等。授课教师在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中需要将思政内容融入到原有的教学设计中,使之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一、课程对象
食品微生物学授课对象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大二本科生(第四学期),学生已掌握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了食品生物化学,掌握了七大营养要素、三大类物质代谢等内容,对专业内容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并对美食、健康等话题充满兴趣,但还缺乏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二、课程目标重构
实施课程思政重构课程教学目标,促进课程专业目标和课程思政目标相统一。课程专业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课程思政目标则是当前课程思政大背景下出现的新事物,课程思政的核心在于落实立德树人。在食品微生物学教学中,要注意在课程教学中加强思想引导,并设计相关的综合训练,以促进学生诚信的价值取向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教学目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一是培养学生掌握微生物的一般生物学特性及与食品特性有关的知识;二是培养学生从微生物学角度分析及解决食品生产中出现问题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学习食品微生物学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及运用这些新技术的能力;四是培养学生重视食品质量的意识及科学的辩证思维。
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总体理念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尽量做到从学生已知的事例或现象出发,深入剖析其中蕴含的与食品微生物学相关知识点,并以此为切入点详细讲解,之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啟发学生思考并进行交流讨论,达到知识能力提升和价值取向引导的目的。
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基于新的教学目标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调整和重组。例如,在教学内容的调整方面,基于目前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将微生物的生态这一章内容调整为重点。在讲授过程中简要介绍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结合国家政策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一)教学案例设计:另一个“你”——肠道菌群
本章节来源于第九章微生物的生态(4学时)——第一节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1、教学目标分析。本节的内容是动物体表和体内微生物。重点是肠道菌群的概念及其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用科学的、发展的观念去认识肠道菌群,理解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微妙关系,如何保护肠道菌群。其知识目标是能够说出肠道菌群的概念,理解肠道菌群的作用;技能目标是用全新的视角审视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素质目标是激发学生进行实践的兴趣,明白实践出真知。
学生知识储备情况:已经了解人体的体表和体内均存在大量微生物。尚不清楚体内大量的微生物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不明白体内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学生渴望知道如何保持肠道健康。教师则通过“肠道菌群的定义”“肠道菌群的类型”“肠道菌群的作用”“肠道菌群的保护”四个方面进行讲解。通过挂图展示微生物分布的主要位置,并由此引出肠道菌群的概念,进而引出西湖大学郑钜圣博士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肠道菌群与部分疾病(如糖尿病、肥胖、房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实例说明疾病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对西湖大学郑钜圣课题组的研究历程做简单介绍,让学生明白实践才能出真知,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感悟真理。
2、教学过程。采用案例教学法讲授本节内容。新课导ok:细胞是有机体的基本构成单位,研究发现一个成年人的细胞数量大约有数十万亿,而人体体表和体内微生物的数量远多于细胞的数量。然后展示人体体表和体内微生物分布的挂图,其中肠道中微生物的数量就达到了1013个。
肠道菌群的定义。肠道菌群是位于人体肠道里的细菌群体,肠道菌群不是人与生俱来的,而是由于后天细菌在肠道内定殖所形成的。胎儿在子宫中处于无菌状态,当胎儿出生后,部分菌群伴随空气、水、食物等进入肠道并定殖,形成稳定的菌群即为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的类型。研究表明肠道菌群有三种类型:一是拟杆菌、梭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共生菌群,该部分菌群数量大约为肠道菌群数的99%;二是肠道菌、肠杆菌等条件致病菌,在共生菌群被破坏后,条件致病菌会导致肠道疾病;三是沙门氏菌、致病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群,致病菌群多是由于误食进入肠道,常常导致食物中毒的发生。
肠道菌群的作用。肠道菌群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首先,肠道菌群可以帮助消化。肠道为菌群提供厌氧环境,菌群分解营养物质形成葡萄糖、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供人体吸收。其次,肠道菌群保护人体健康。菌群可以避免肠壁与有害物质直接接触,还可刺激肠道免疫系统发育,消灭致病菌。再次,肠道菌群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状态。肠道菌群可以调节肠粘膜的生长,产生类胡萝卜素类物质,降低动脉硬化和中风的风险,调节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肠道菌群的保护。肠道菌群并不是简单的细菌群落,它们是人体的另一个器官。西湖大学郑钜圣团队和华盛顿大学Gordon教授研究均表明,人体疾病与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保护肠道菌群要做到膳食平衡、作息规律、饮食有节,不滥用抗生素。
课程思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教学案例设计:传染与免疫——单克隆抗体
本章节来源第七章传染与免疫(4学时)——第二节微生物制品及其应用。
1、教学目标分析。本节内容是第七章第二节微生物制品中的单克隆抗体。重点是单克隆抗体的概念及其应用,用全新的健康观认识抗体,理解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与疫苗的区别。知识目标是能够说出单克隆抗体的概念,理解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技能目标是用全新的视角诠释抗体;素质目标是形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学生知识储备情况:已经知道抗体的概念,并且了解抗体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尚不清楚什么是单克隆抗体,学生渴望知道抗体及单克隆抗体能否用于治疗新冠病毒肺炎。教师通过对“抗体能否治疗新冠肺炎?”“单克隆抗体是什么?”“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等四个方面内容进行讲解。通过讲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美国制药公司在单克隆抗体研究方面的成果,以实例说明在防治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中单克隆抗体能否发挥作用。最后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出真知。
2、教学过程。采用情境教学法,配以图片和视频进行教学。
课程导入:播放视频短片,全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可以从新闻中看到很多康复者捐献血浆用以治疗其他病人。到底是什么物质能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抗体:康复者血浆能够治疗病人的关键是抗体。抗体是机体在抗原的刺激下产生的具有保护作用的蛋白质,可以识别外来生物。抗体包括两部分即可变区(决定抗体的特异性)和恒定区。
抗体能否治疗新冠肺炎?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B细胞向血液中分泌抗体,抗体能够对抗病毒。康复者血液中的抗体就可用来治疗其他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人。由于新冠病毒抗原位点较多,从而刺激不同的B细胞产生具有不同效果的抗体,使得血清中的抗体不能使感染者恢复。因此,使用单克隆抗体治疗新冠肺炎感染者迫在眉睫。
单克隆抗体是什么?由单克隆细胞合成的针对一种抗原决定簇的抗体即单克隆抗体。它能够与病原结合,阻断病原与人体结合。例如,被毒蛇咬伤后需要注射血清,血清里就含有抗体。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975年,分子生物学家克勒和米尔斯坦把抗原免疫后的小鼠B细胞与可在体外培养和繁殖的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细胞系。这种细胞既具有合成和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特点,又有体外无限增殖的特征。将杂交瘤细胞当作单个细胞培养,可形成单细胞系,即单克隆。利用体外培养或小鼠腹腔接种的方法,便能得到大量的、高浓度的、非常均一的抗体。克勒和米尔斯坦因发明杂交瘤技术获得了1984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目前。用基因工程及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人源单克隆抗体为免疫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单克隆抗体从发明出来之后就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一是用于鉴定病原体、肿瘤和体内激素,并进行疾病诊断;二是用于蛋白的分析纯化和酶抑制剂的研究;三是用于抗感染和抗肿瘤等相关疾病。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研究,各国科学家都在努力。中和抗体47Dll可以改变感染宿主的感染进程,可以支持病毒清除或保护暴露于病毒的未感染宿主。美国再生元制药也表示他们开发出了多种抗体混合物,可以在暴露于Covid-19病毒之前进行预防或对已感染者进行治疗,并有望进入人体临床研究。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抗疫科技攻关队伍严景华团队在新型冠状病毒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研究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研制的新冠病毒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法已进入人体临床评价阶段。
课程思政:在试验之前要充分论证,查阅资料,并且需要严谨的科学精神。启迪学生要有持之以恒的科學精神,明白实践才能出真知。
四、教学实践反思
在课程思政改革和建设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并根据学生状态和案例对思政的内容进行微调。经过两学期食品微生物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笔者通过积极向学生收集意见并开展问卷调查,进行了反思且构建了教学模式,总结出了更为科学有效和更具操作性的教学设计案例,有效提高了任课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也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朱利霞(1990-),女,河南浚县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食品微生物学教学;常云霞(1978-),女,河南漯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植物生理;王红星(1967-),女,河南周口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遗传学教学。
(责任编辑 冯会利)
一、课程对象
食品微生物学授课对象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大二本科生(第四学期),学生已掌握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了食品生物化学,掌握了七大营养要素、三大类物质代谢等内容,对专业内容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并对美食、健康等话题充满兴趣,但还缺乏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二、课程目标重构
实施课程思政重构课程教学目标,促进课程专业目标和课程思政目标相统一。课程专业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课程思政目标则是当前课程思政大背景下出现的新事物,课程思政的核心在于落实立德树人。在食品微生物学教学中,要注意在课程教学中加强思想引导,并设计相关的综合训练,以促进学生诚信的价值取向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教学目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一是培养学生掌握微生物的一般生物学特性及与食品特性有关的知识;二是培养学生从微生物学角度分析及解决食品生产中出现问题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学习食品微生物学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及运用这些新技术的能力;四是培养学生重视食品质量的意识及科学的辩证思维。
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总体理念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尽量做到从学生已知的事例或现象出发,深入剖析其中蕴含的与食品微生物学相关知识点,并以此为切入点详细讲解,之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啟发学生思考并进行交流讨论,达到知识能力提升和价值取向引导的目的。
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基于新的教学目标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调整和重组。例如,在教学内容的调整方面,基于目前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将微生物的生态这一章内容调整为重点。在讲授过程中简要介绍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结合国家政策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一)教学案例设计:另一个“你”——肠道菌群
本章节来源于第九章微生物的生态(4学时)——第一节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1、教学目标分析。本节的内容是动物体表和体内微生物。重点是肠道菌群的概念及其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用科学的、发展的观念去认识肠道菌群,理解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微妙关系,如何保护肠道菌群。其知识目标是能够说出肠道菌群的概念,理解肠道菌群的作用;技能目标是用全新的视角审视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素质目标是激发学生进行实践的兴趣,明白实践出真知。
学生知识储备情况:已经了解人体的体表和体内均存在大量微生物。尚不清楚体内大量的微生物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不明白体内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学生渴望知道如何保持肠道健康。教师则通过“肠道菌群的定义”“肠道菌群的类型”“肠道菌群的作用”“肠道菌群的保护”四个方面进行讲解。通过挂图展示微生物分布的主要位置,并由此引出肠道菌群的概念,进而引出西湖大学郑钜圣博士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肠道菌群与部分疾病(如糖尿病、肥胖、房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实例说明疾病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对西湖大学郑钜圣课题组的研究历程做简单介绍,让学生明白实践才能出真知,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感悟真理。
2、教学过程。采用案例教学法讲授本节内容。新课导ok:细胞是有机体的基本构成单位,研究发现一个成年人的细胞数量大约有数十万亿,而人体体表和体内微生物的数量远多于细胞的数量。然后展示人体体表和体内微生物分布的挂图,其中肠道中微生物的数量就达到了1013个。
肠道菌群的定义。肠道菌群是位于人体肠道里的细菌群体,肠道菌群不是人与生俱来的,而是由于后天细菌在肠道内定殖所形成的。胎儿在子宫中处于无菌状态,当胎儿出生后,部分菌群伴随空气、水、食物等进入肠道并定殖,形成稳定的菌群即为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的类型。研究表明肠道菌群有三种类型:一是拟杆菌、梭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共生菌群,该部分菌群数量大约为肠道菌群数的99%;二是肠道菌、肠杆菌等条件致病菌,在共生菌群被破坏后,条件致病菌会导致肠道疾病;三是沙门氏菌、致病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群,致病菌群多是由于误食进入肠道,常常导致食物中毒的发生。
肠道菌群的作用。肠道菌群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首先,肠道菌群可以帮助消化。肠道为菌群提供厌氧环境,菌群分解营养物质形成葡萄糖、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供人体吸收。其次,肠道菌群保护人体健康。菌群可以避免肠壁与有害物质直接接触,还可刺激肠道免疫系统发育,消灭致病菌。再次,肠道菌群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状态。肠道菌群可以调节肠粘膜的生长,产生类胡萝卜素类物质,降低动脉硬化和中风的风险,调节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肠道菌群的保护。肠道菌群并不是简单的细菌群落,它们是人体的另一个器官。西湖大学郑钜圣团队和华盛顿大学Gordon教授研究均表明,人体疾病与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保护肠道菌群要做到膳食平衡、作息规律、饮食有节,不滥用抗生素。
课程思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教学案例设计:传染与免疫——单克隆抗体
本章节来源第七章传染与免疫(4学时)——第二节微生物制品及其应用。
1、教学目标分析。本节内容是第七章第二节微生物制品中的单克隆抗体。重点是单克隆抗体的概念及其应用,用全新的健康观认识抗体,理解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与疫苗的区别。知识目标是能够说出单克隆抗体的概念,理解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技能目标是用全新的视角诠释抗体;素质目标是形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学生知识储备情况:已经知道抗体的概念,并且了解抗体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尚不清楚什么是单克隆抗体,学生渴望知道抗体及单克隆抗体能否用于治疗新冠病毒肺炎。教师通过对“抗体能否治疗新冠肺炎?”“单克隆抗体是什么?”“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等四个方面内容进行讲解。通过讲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美国制药公司在单克隆抗体研究方面的成果,以实例说明在防治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中单克隆抗体能否发挥作用。最后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出真知。
2、教学过程。采用情境教学法,配以图片和视频进行教学。
课程导入:播放视频短片,全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可以从新闻中看到很多康复者捐献血浆用以治疗其他病人。到底是什么物质能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抗体:康复者血浆能够治疗病人的关键是抗体。抗体是机体在抗原的刺激下产生的具有保护作用的蛋白质,可以识别外来生物。抗体包括两部分即可变区(决定抗体的特异性)和恒定区。
抗体能否治疗新冠肺炎?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B细胞向血液中分泌抗体,抗体能够对抗病毒。康复者血液中的抗体就可用来治疗其他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人。由于新冠病毒抗原位点较多,从而刺激不同的B细胞产生具有不同效果的抗体,使得血清中的抗体不能使感染者恢复。因此,使用单克隆抗体治疗新冠肺炎感染者迫在眉睫。
单克隆抗体是什么?由单克隆细胞合成的针对一种抗原决定簇的抗体即单克隆抗体。它能够与病原结合,阻断病原与人体结合。例如,被毒蛇咬伤后需要注射血清,血清里就含有抗体。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975年,分子生物学家克勒和米尔斯坦把抗原免疫后的小鼠B细胞与可在体外培养和繁殖的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细胞系。这种细胞既具有合成和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特点,又有体外无限增殖的特征。将杂交瘤细胞当作单个细胞培养,可形成单细胞系,即单克隆。利用体外培养或小鼠腹腔接种的方法,便能得到大量的、高浓度的、非常均一的抗体。克勒和米尔斯坦因发明杂交瘤技术获得了1984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目前。用基因工程及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人源单克隆抗体为免疫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单克隆抗体从发明出来之后就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一是用于鉴定病原体、肿瘤和体内激素,并进行疾病诊断;二是用于蛋白的分析纯化和酶抑制剂的研究;三是用于抗感染和抗肿瘤等相关疾病。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研究,各国科学家都在努力。中和抗体47Dll可以改变感染宿主的感染进程,可以支持病毒清除或保护暴露于病毒的未感染宿主。美国再生元制药也表示他们开发出了多种抗体混合物,可以在暴露于Covid-19病毒之前进行预防或对已感染者进行治疗,并有望进入人体临床研究。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抗疫科技攻关队伍严景华团队在新型冠状病毒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研究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研制的新冠病毒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法已进入人体临床评价阶段。
课程思政:在试验之前要充分论证,查阅资料,并且需要严谨的科学精神。启迪学生要有持之以恒的科學精神,明白实践才能出真知。
四、教学实践反思
在课程思政改革和建设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并根据学生状态和案例对思政的内容进行微调。经过两学期食品微生物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笔者通过积极向学生收集意见并开展问卷调查,进行了反思且构建了教学模式,总结出了更为科学有效和更具操作性的教学设计案例,有效提高了任课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也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朱利霞(1990-),女,河南浚县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食品微生物学教学;常云霞(1978-),女,河南漯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植物生理;王红星(1967-),女,河南周口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遗传学教学。
(责任编辑 冯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