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并举:珙县做优产业推动山区全域振兴

来源 :当代县域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FO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珙泉镇中心村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四川省珙县农业农村局正在牵头编制“十四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宜居乡村规划,全面启动“十四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工作,助力乡村振兴蓬勃发展。
  早在2019年,珙县就出台了《珙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整体性规划(2018—2022年)》,以“南北相望、串珠成链、全域振兴”为总体要求,采用“功能区+特色组团+带状辐射+多点支撑”的规划方式,构建“三区四圈五带多点”(简称“345N”)的全域乡村振兴总体空间格局,在乌蒙山区绘就一幅“绿色生态美丽家园、产业兴旺生活富足、文潤珙州新风蔚然”的新时代珙县乡村振兴画卷。

产业带动  打造易地搬迁后续帮扶样板


  中心村位于珙县偏北方向的珙泉镇,在过去一直都是省级贫困村,用当地人的话说就是“交通靠走、通讯靠吼”,不要说发展产业,就连像样的公路也没有一条。一直以来,当地村民都迫切想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然而大面积的石漠化土地成了最大的拦路虎,“种啥啥不活,不种饿肚皮”,很多有劳动力的人开始离开家乡进城务工,留下来的大多是老弱妇孺,守着各自的“一亩三分田”过活。
  春雷乍响。在党的领导下,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实现全面小康,巍巍乌蒙山中的小村落也脱胎换骨换新颜。
  自脱贫攻坚以来,珙泉镇中心村先后帮助33户贫困家庭132名贫困人口搬迁新房,并建成占地6300余平方米的集中安置点1个,入住24户98人。搬迁新居只是第一步,关键还得看后续帮扶,得让村民们“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中心村昔日的石头山经石漠化治理后,种上了柠檬树


中心村党支部书记何保杰(右)介绍产业发展情况

  4月16日,《当代县域经济》记者来到珙泉镇中心村,漫山遍野一片葱郁,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柠檬花香。这里就是石漠化严重的中心村?记者提出了疑问,入眼的分明是满山青绿苍翠的果树林。
  “这几年我们都在大力发展产业,经过反复研究实践,我们发现只有柠檬树能在石漠化严重的土地上茁壮成长,于是就引导村民多多种植柠檬。而且,柠檬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一来还可以吸收群众参与务工获得劳务收入,也不需要下大力气,更适合留在村里的老人和妇女。”中心村党支部书记何保杰乐呵呵地说。
  记者了解到,除了柠檬,中心村还发展了蚕桑、菌种培养等多种产业。针对群众搬出后如何有稳定收入的问题,中心村积极推进产业帮扶与就业扶持,建立产业带动、务工就业、以奖代补等机制,带动搬迁群众致富增收,切实做到“拔穷根、换穷业”。
  在深化“产业带动”机制上,中心村立足喀斯特和石漠化地貌特征,按集中安置点“一点一产业”、分散安置户“一户一主业”原则,因地制宜发展柠檬、蚕桑等种植业,健全“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搬迁群众通过流转土地、出租土地等方式入股专合社,获取股金分红和租金收入。不仅如此,中心村还大力探索“桑—菇—肥”“桑—蚕—禽”等模式,依托1500平方米蚕桑标准化生产大棚,带动群众发展食用菌、养鸡等,推动产业链条延伸,提升效益。目前,中心村已发展柠檬1000亩、蚕桑2000亩,实现33户搬迁群众产业发展全覆盖,人均增收3500元。


珙泉镇中心村的村民在挑拣菌菇


生猪养殖龙头温氏企业

  而在构建“务工就业”机制上,中心村打造了宣山柠檬专合社、缘聚种养专合社、蚕桑产业示范基地等3家“就业扶贫车间”,提供稳定用工岗位160个,优先吸纳搬迁群众上岗就业;根据农业时节变化,不定期招收短工、月工、季节工,现已吸纳28名搬迁群众就近务工,灵活就业,实现人均务工收入12000元/年。

共享发展  龙头引领生猪养殖新格局


  近年来,珙县紧扣宜宾市委市政府生猪、肉牛“双五百亿”战略,坚持“政府引导、龙头带动,规模养殖、绿色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以“年繁育仔猪100万头、年育肥出栏生猪100万头”的产业规模为目标,全力以赴抓好项目招引、项目攻坚、项目扶持,千方百计破除项目制约,推进生猪产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招商引资到珙县来的,这一步棋,改变了整个珙县的生猪培育养殖格局。
  2016年,珙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率队,前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开展精准对接和点对点招商,邀请广东温氏集团等企业到珙县实地考察,深入开展洽谈、务实推进合作,成功签约引进投资8.5亿元的“50万头生猪一体化项目”。   后来,温氏股份增加投资,拟再建设50万头仔猪繁育场和50万头肉猪养殖小区,实现年繁育仔猪100万头、年出栏生猪100万头的“双百万”目标。
  “‘双百万’头生猪一体化建设项目是50万头生猪一体化建设项目的延续和升华,将推进珙县的生猪代养模式辐射到全县各乡镇,进一步激发全县养殖户的内生动力,推动全县畜牧产业再上新台阶。”珙县农业农村局产业办主任邹晓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在与温氏签订合同后,珙县就开始聚焦方案论证、征地拆迁等项目落地难点,精准发力、精准服务商家。邹晓彬是当时参与温氏项目的主要干部之一,他回忆说,当时珙县各级干部实地考察、连续作战,为企业提供了100余个地块做参考。此外,珙县全县上下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快速高效推进拆迁、场平等各项工作,提前7个月完成50万头生猪一体化建设目标,用真情真干赢得了企业信任。温氏集团很快在原投资基础上两轮扩大投资,再次新增建设50万头仔猪繁育场和50万头育肥生猪养殖小区,累计总投资达20亿元以上。
  依托“双百万”头生猪一体化建设项目,珙县并没就此止步,而是立足产业优势,精准对接市场,大力开展以企引企、以商引商,成功引进投资3200万元的年30万头规模的生猪屠宰加工冷链物流项目和投资6800万元的年处理粪污13万吨的生物有機肥项目,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更重要的是,珙县摸索创新推行集约养殖、种养循环、智养监控等规范模式,全力破除生猪规模养殖面源污染大、粪污处理难等项目制约。
  根据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禁养区划定和河长制工作方案,珙县严格划定了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科学合理规划养殖总量和重点区域,在建设583条家庭农场生产线的基础上,推行“生猪养殖小区”集约模式,在4个乡镇规划建设4—5个年出栏10万头以上育肥猪的养殖小区。
  在种养循环上,珙县按照“以地定养、以养促种、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原则,创新推进“生猪粪污—有机肥—绿色种植(桑、茶、烟)”生态种养模式,高标准建成乌蒙山石漠化地区种养循环示范区。禾海生物有机肥料厂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处理粪污13万吨。
  另外,积极与省联通公司开展合作,搭建生猪单品种全链条各环节的大数据应用场景,加大对生猪养殖的投入品、饲养过程、屠宰流通等各环节的数字化、可视化、系统化监管,形成生猪大数据智慧养殖模式。综合运用“雨污分流”“节能供水系统”等现代技术,推动生猪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目前珙县全县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达80%以上、规模化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100%。
其他文献
“当前,四川省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已迈入新阶段,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准确把握‘高质量’的内涵,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4月28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教授受邀到眉山市仁寿县,为该县领导干部作“推动重点开发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讲座时说道。  近日,本刊记者就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如何把握“高质量”的内涵,对戴宾进行
期刊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懈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走一些西方国家的老路,靠侵略扩张、搞霸权主义发展自己,而是通过走和平发展道路推进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还将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新的动力。5月10日,人民日报言之有理工作室约请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林松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院长佟德志三位专家
期刊
成渝地區双城经济圈位于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是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发展潜力最大的城镇化区域。这里,已成为中国西部最具活力的投资热土。  内江市东兴区,是四川与重庆毗邻的17个县(市区)之一,是这块热土上的吸睛之地。这里,曾因盛产甘蔗发展制糖业被誉为“甜城”;又因涌现出“书法一绝”公孙长子,国画大师张大千、张善子,“新闻巨子”范长江等人,坐拥“书画之乡”“书香之城”的美誉,魅力四射。  “融
期刊
摘 要:互联网资源在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具有巨大的优势,其合法性已经为国外文学研究界所认可他们制定了相应的学术规范,并在研究中广泛引用互联网资料但在国内,这一领域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介绍了互联网上现有的外国文学研究资源和国外学术界对互联网的利用现状,并对国内的外国文学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互联网;外国文学研究;学术资源    作为存储发布和传播信息的强大平台,互联网自问世
期刊
江安县工业园区。江安县经商科技局供图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万里长江第一县”的江安县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  “江安整体面积不大,我们的重点放在‘小县优城’上,旨在让这座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合理、商业繁荣向上、环境生态宜居、文化脉络传承清晰。”近日,四川省江安县副县长张学尽在接受《当代县域经济》记者采访时如是说。白李——现代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初夏,林木茂密,绿意盎然,绵延的
期刊
内江市东兴区城市风貌。张光平 摄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赋予了东兴区作为内江市唯一同时进入成都、重庆半小时高铁圈的独特区位优势。时代机遇已然来临,东兴区正趁势抢跑,快速布局大文旅、中医药健康、软件与服务外包等新产业新业态,步入城市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5月中旬,本刊记者来到东兴区,找到了产、城、人协调同兴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密码。璀璨甜城湖。黄胜明 摄大文旅挥毫城市之韵  “万达又在内江有大
期刊
摘要:文化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本文简要分析了文化心理学产生的原因、文化心理学的内涵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文章指出:只有将文化心理学的理论意义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文化心理学才会有更光明的未来,这是文化心理学的出路之一。  关键字:文化心理学 原因 内涵 发展趋势    当代心理学的研究中,出现了受到心理学家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的“文化转向”。美国心理学家皮特森明确指明:“以文化为中心的观点提供了除精
期刊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委书记康厚林(右)接受本刊记者专访  “抓好成渝主轴发展”“推动内江、自贡同城化,与重庆共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承接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支撑双城经济圈南翼跨越”……2021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深入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的战略牵引。  战略牵引,牵一发而引动全局。5月27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召开,会
期刊
七一前夕,在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彭家乡茶店村,生长在田间的彩色水稻构成了一幅“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麗图案,成为亮丽田园景观。  据悉,今年春耕生产时,彭家乡在西南大学农业科学研究院指导下,通过定点测绘、图案设计,栽种彩色水稻,描绘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字和图案。
期刊
蓝天白云下的雅安雨城。郝立艺 摄  7月1日,党的百年华诞,第一个“百年目标”如期实现,“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  近年来,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以绿色发展为方向,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发展活力充分释放,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乡环境持续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开创了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在党的生日来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