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资源与外国文学研究

来源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w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资源在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具有巨大的优势,其合法性已经为国外文学研究界所认可。他们制定了相应的学术规范,并在研究中广泛引用互联网资料。但在国内,这一领域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介绍了互联网上现有的外国文学研究资源和国外学术界对互联网的利用现状,并对国内的外国文学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互联网;外国文学研究;学术资源
  
  作为存储、发布和传播信息的强大平台,互联网自问世之初就吸引了全球范围内众多文学研究者和研究机构的注意。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互联网上的文学研究资源一直以惊人的速度扩展,资料的可靠性和规范性都发展到了新的水平。在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互联网诞生地美国,以互联网为平台的资源建设已经成为文学研究机构重点关注的领域,在文学研究中引用互联网资料的做法也已经获得学术界的普遍认可,相应的规范也已经制定出来,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国内,互联网资源的价值和潜力还未受到外国文学研究界足够的重视。本篇论文拟概要地介绍互联网上的外国文学研究资源,并对利用这些资源的现状和前景加以分析,以资国内学术界参考。
  
  一、 互联网上的外国文学研究资源
  
  经过多年的建设,互联网上的文学研究资源已经具备可观的规模和合理的布局。这些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期刊综合数据库
  国外的学术出版机构、研究机构和商业公司携手,建立了相当数量的这类数据库。它们通常收录了某些学科领域内发表的论文,同时提供资料的摘要和全文,并且定期更新。虽然它们不是专门为文学研究者服务的,但收录的文学研究论文数量仍是惊人的。这些数据库或者是完全免费的,或者是对集团购买单位的所用成员开放(通过IP地址或者账号、密码识别用户),其中比较著名的有Kluwer期刊数据库[1]、Highwire数据库[2]、ProQuest数据库[3],等等。目前国内的期刊数据库建设也已经走上轨道,其中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4]收录了1994年以来国内绝大多数重要学术期刊的全文资料。
  期刊数据库的主要优势在于:(1)信息量大:比如Ingenta公司的数据库5目前收集有25000种出版物的摘要和4500种出版物全文;(2)资料新:许多数据库都是每天更新,可以及时跟踪全球学术界的动向;(3)检索功能强大:通常都能根据刊名、作者姓名、题目、关键词等项目定向检索,甚至检索摘要和全文中出现的任何词语。
  (二)大型文学资料站点
  这类站点通常都是由某些大学或其他研究机构创立,有专项资金的支持,有专门的团队维护,因而资料的选择、录入、校对都非常细致,资料的准确性比较高。它们或者收录某个国家、某个语种或某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或者是跨国家、跨语种、跨体裁的综合站点。比较著名的有古登堡计划(覆盖全球多个语种的巨型电子图书库)[6]、珀尔修斯计划(古代希腊和罗马经典文学作品库)[7]、弗吉尼亚大学电子文本中心[8]、俄国文学图书馆[9],等等。
  大型文学资料站点的主要优势在于:(1)信息量大:例如英国诗歌数据库[10]收录了650-1900年间160000万首诗歌,古登堡计划仅德国部分[11]就收藏了75000部作品。(2)经典作品全:这是期刊数据库所不具备的,而且越是经典作品,资料越完整精确。(3)查找方便:通常有强大的全文和定向检索系统,精心设计的站点目录结构还可以起到路标的作用。
  (三)作家专题站点
  这类站点数量众多,文学史上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家都有对应的站点。它们往往由研究该作家的学者或文学爱好者建立,内容通常包括:作家生平介绍、作家的完整书目、作家部分或全部作品的文本、评论该作家的论文和图书清单、相关链接,等等。例如:里尔克专题站点[12]、梅尔维尔专题站点[13]、莎士比亚专题站点[14]、德里达专题站点[15],等等。在对某位特定作家进行专题研究时,这类站点非常有参考价值。
  (四)文学研究资源索引站点(或网页)
  这类资源本身不收录文学资料,但搜集了与某位作家、某个主题或某个领域相关的其他站点的链接,相当于文学站点的地址簿。它们通常都是文学专家或文学爱好者建立的。VOS[16]也许是此类站点中的极品,该站点由加州大学英文系华裔教授Alan Liu于1994年创办,收录站点的范围覆盖了几乎所有人文学科,2002年采用了数据库技术后使用更加方便。尤其是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部分,按时间顺序精心编辑了从古代到后现代的大量优秀站点,是文学研究者难得的资料宝库。许多此类资源索引并非独立的站点,而是站点的一个栏目或者一个页面,比如阿拉伯诗歌站点链接[17]、俄国文学站点链接[18],等等。这类站点可以为研究者节省花在搜索网上资料方面的大量时间,帮助他们尽快找到有价值的站点。
  (五)文学机构或文学研究机构的站点
  这类站点是综合性的,既收录文学作品、评论,也常常发布与文学界相关的消息。比如:诺贝尔文学奖官方站点[19]、普利策奖官方站点[20]、鹿特丹“诗歌国际”[21]等等。这类站点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国外的文学奖项动态、文学活动和文学研究活动。
  (六)文学期刊杂志的站点
  文学和文学研究领域的许多权威杂志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站点。例如:美国《诗歌》杂志[22]、《语言文学论文》[23]、《后现代文化杂志》[24]等等。有些杂志在网上只刊出各期的目录,有些则会刊出摘要甚至全文。但无论怎样,读者都能了解到杂志的定位、风格以及国外文学界的动态,特别是关于文学界和评论界新锐人物的信息。另外,它们中的大多数虽然暂时不接受电子邮件投稿,但在网上都有详细的投稿说明,还经常发布论文专题的稿约。因此,它们为向国外投稿的研究者提供了指南。这类站点正好补充了期刊数据库的不足,后者一般只收录学术论文,而前者却能让研究者读到国外最新的文学作品。
  (七)全球网页搜索引擎
  它们并非专门的文学研究资源,而且由于搜索范围过大,又无法智能处理搜索结果,所以效果常常并不理想。但它们比较适用于下列两种情况:(1)不了解研究主题的互联网资源时,可以借助Google25等搜索引擎,初步找出一批站点,作为进一步筛选的基础。(2)需要查到文本片断的出处时,可利用搜索引擎的精确匹配特性,迅速找到相关资料。
  以上七类资源各具特色,都可以作为图书馆、阅览室和私人藏书的补充,为外国文学的研究提供便利。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特点,扬长避短,将互联网研究资源和传统研究资源结合起来,为学术探索开拓更广阔的视野。
  
  二、 国外学术界对互联网的利用现状
  
  在建设和利用互联网资源方面,我们可以从外国的学术界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
  (一)互联网资源的建设
  利用互联网平台存储学术研究资料,促进学术研究,是一件利己、利他、利后代的公益事业,国外的学术界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因此,他们在这方面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学者和技术人员密切合作,建设了许多资料准确齐全、技术含量高的学术站点,力求互联网资源达到与纸质图书期刊同等的权威。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速度的大幅提升和存储技术的进步,以图像扫描、制作和存储为特征的新一轮图书数字化浪潮已经展开。与传统的手工输入-校对(或者扫描-识别-校对)的文本格式数字化比较起来,新的资料由于存为图像文件,不仅避免了输入或者识别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而且能完全保存源资料的页码、版面等格式信息。这样,对于研究者而言,引用这样的资料和直接引用源资料几乎没有区别,而且无论使用者的浏览器是否安装了特殊的字体,在图像化的资料中,各国文字都能正常显示,避免了乱码问题。
  (二)对互联网资源的认可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外学术界就普遍认可了互联网研究资源的效力。互联网上的学术资源已经融入教学和科研活动,进入了教学计划和教师设计的阅读书目,也进入了学者的参考文献。根据弗吉尼亚大学电子文本中心的统计,2001-2002年,该中心网络资源的使用者遍及世界190个国家,仅2002年3月,就有110万人访问了500万份文本,其中绝大多数访问者都来自教育和研究领域[26]。更重要的是,各种权威的学术机构和学术期刊都已承认,在论文和专著中引用互联网资源是有效的,并制定了相应的格式规范。以哥伦比亚大学的互联网资料引用指南为例[27],人文学科的基本引用格式如下:
  作者姓名(姓在前,名在后,中间以逗号分隔)、文章名(加引号)、书名(斜体)、版本号或文件号、文章上网日期或最近更新日期(与访问日期不一致时)、网络协议类型(例如http或者ftp)和完整地址,网页访问日期(加括号)[28]
  其中,作者姓名、文章名、网络协议类型和完整地址、网页访问日期是必需的。以上规定涵盖了各种网络协议类型,比如万维网(World Wide Web)、电子邮件(包括email、邮件列表和新闻组)、Gopher、Ftp,等等。以我们最熟悉的万维网为例,格式如下:
  Burka, Lauren P. “A Hypertext History of Multi-User Dimensions.” MUD History. 1993. http://www.utopia.com/talent/lpb/muddex/essay (2 Aug. 1996). [29]
  对包括互联网在内的电子资料的引用,国外学术界的规范已经相对稳定而完备。[30]这一方面杜绝了无规则、不负责任的引用行为,另一方面也鼓励研究者将电子资料视为合法学术资源的组成部分。
  (三)互联网资源的效力评估
  鉴于互联网上的学术资源良莠不齐,国外学术界在肯定引用互联网资料做法的同时,也提出了评估网站资料效力的参考标准。关于这一主题的网页和书籍已经相当多[31],综合起来大致有三方面的标准:(1)权威性。网站的编辑者或维护者是机构还是个人?如果是个人,是否是这一领域的专家?他们是否提供了机构或个人的详细联系资料和背景介绍?(2)准确性。网站资料的拼写错误是多是少?发布的文章是否提供日期和出处?资料来源本身是否可靠?(3)维护情况。网站是否经常更新?网站的死链接是否过多?网站的设计是否合理?功能是否完备?如果三方面的水准都很高,网站的资料就值得信任。
  从上文可以看出,国外学术界对互联网资源的利用已经步入规范化、长期化、普及化的阶段,这对我们无疑有很大的启发。
  
  三、 前景展望与发展设计
  
  国外的文学研究界已经将互联网资源纳入了学术体系,反观国内,我们的工作才刚刚起步。但从长远看,互联网资源必将在外国文学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既与互联网固有的优势有关,也与中国的国情有关。
  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国内的外国文学研究在资料方面受到相当的限制,突出的问题是资料陈旧,数量匮乏。其原因主要有两条:(1)资金短缺。外文图书价格昂贵,文科的经费投入普遍较少,购入的数量自然非常有限。即使是国内的一流高校也免不了外文图书数量少、更新慢的尴尬,更不用说普通高校了。(2)采购机构或人员的视野局限。外国文学涉及诸多语种,国外的图书出版业又极为发达,面对浩如烟海的外文新书,如果没有众多专业人士的建议,很难将有限的经费用到最值得买的图书上。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国内的外国文学研究者必须忍受纸质资料匮乏的局面,互联网上的研究资源正好可以缓解这个问题。
  对于国内的外国文学研究者而言,互联网资源的价值尤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经典作家的全面研究。许多经典作家的原作国内虽然可以买到或者借到,但书目不完整,而他们的全部作品都可以在国外的站点找到。充分利用这些站点,可以查漏补缺,促进对这些作家的研究。(2)国外文学界和理论界的动态。一方面,国内的外文图书普遍滞后,另一方面,图书和期刊的更新速度远不如互联网。期刊数据库、国外文学杂志站点和文学机构站点可以提供大量最新信息,让研究者了解到国外的新作家、新作品、新理论、新事件。(3)对“边缘”文学的研究。国内的外国文学资料主要集中在几个传统的文学大国,比如英、美、法、德、俄、意、西、印、日等等,其他许多国家的文学资料极度缺乏。在后殖民主义、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等理论启发下,我们应该对这些“边缘”文学有新的认识。在互联网上可以找到不少相关资源。(4)国外理论的译介。国内外文文学图书少,外文理论图书就更少了。我们可以利用期刊数据库和理论家的专题站点,进行研读和翻译。(5)前期研究。对于不熟悉的研究课题,可以一方面从网上搜索相关的重要参考书目,为借阅图书提供指南,另一方面阅读网上找到的论文,形成对研究课题的初步认识。
  因此,互联网资源对于国内的外国文学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为了促成互联网资源和外国文学研究的良性互动,我们需要在三方面做出努力。
  (一)培养利用互联网资源的意识
  国内相当多的研究者对互联网的利用还限于收发电子邮件。当国外已经建立了如此完备的网络学术资源时,这无疑是令人遗憾的。从个人的角度讲,学会使用各种互联网研究手段(搜索引擎的使用、数据库的检索、资料的下载和存储等等),可以大大拓宽学术视野,加快学术资源的更新,因此理应成为二十一世纪学术研究者素养的一部分。从学术界的角度讲,需要重视互联网的学术价值,逐步承认互联网资源在学术研究中的合法地位。
  (二)制定与互联网资料相关的学术规范
  要将互联网纳入学术体系,就必须制定相应的学术规范。令人欣喜的是,国内的部分期刊和机构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比如《外国语》杂志就在稿约中专门规定了引用互联网资料的格式[32]。如果更多的期刊也能具备同样的长远眼光,必将迅速推动以互联网资源为基础的学术研究。
  (三)建设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站点
  我们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把网络资源建设作为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项固定工作,尤其应发挥研究机构的示范作用,初期主要是积极搜集、整理国外的网络资料,建立各个国家、各个时期、各位作家、各种体裁、各种主题的国外互联网资源目录。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国内的研究机构和研究者录入自己拥有的期刊、图书等资料,发布到网上,促进全国范围内的学术资源共享,带动外国文学研究的发展。
  总之,互联网是学术研究的崭新平台,互联网资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国内学术界资料匮乏的局面。对于国内的外国文学研究界来说,一边充分利用国外现有的互联网资源,一边努力建设自己的资源,能够为学术繁荣创造更优越的条件。
  
  参考文献:
  [1]中国镜像站:http://kluwer.calis.edu.cn/
  [2] http://highwire.stanford.edu/
  [3]http://global.umi.com/pqdweb
  [4]http://www.chinajournal.net.cn/
  [5]http://www.ingenta.com/
  [6]http://www.promo.net/pg
  [7]http://www.perseus.tufts.edu
  [8]http://etext.lib.virginia.edu
  [9]http://www.lib.ru
  [10]http://www.ohiolink.edu/db/epd.html
  [11]http://gutenberg.spiegel.de/
  [12]http://www.rilke.de
  [13]http://www.melville.org
  [14]http://www.folger.edu
  [15]http://www.hydra.umn.edu/derrida
  [16]"Voice of the Shuttle," http://vos.ucsb.edu
  [17]http://www.4arabs.com/links/Arts/Poems/
  [18]http://www.ex.ac.uk/russian/ruslit.html
  [19]http://www.nobel.se/literature/laureates/
  [20]http://www.pulitzer.org/
  [21]http://www.poetry.nl
  [22]http://www.poetrymagazine.org
  [23]http://www.siue.edu/pll/
  [24]http://muse.jhu.edu/journals/postmodern_culture
  [25]http://www.google.com
  [26]http://etext.lib.virginia.edu/kwikfact.html
  [27]http://www.columbia.edu/cu/cup/cgos/idx_basic.html
  [28]格式规定的英文原文:Author's Last Name, First Name. "Title of Document." Title of Complete Work [if applicable]. Version or File Number [if applicable]. Document date or date of last revision [if different from access date]. Protocol and address, access path or directories (date of access).
  [29]引自注释26的网页。
  [30]参考Gibaldi, Joseph. MLA Handbook for Writers of Research Papers (6th ed.). Taipei: Bookman, 2003. pp207-231.
  [31]参考http://www.lib.vt.edu/research/evaluate/evalbiblio.html
  [32]http://www.shisu.edu.cn/magpaper/wgyn/gao.htm。王明亮. 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http://www.cajcd.edu.cn/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
  
  Internet Resources and Studies of Foreign Literature
  Li Yongyi
  (Foreign literature school,Bei 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 jing,100875)
  Abstract:In the foreign academia,the great value of Internet resources has long been recognized and the legitimacy of citing them widely accepted.In China,however,they have not received due attention.To improve this situation,the author gives a succinct introduction to the existing literary resources on the Internet and to their utilization in foreign countries,and presents some views on how to promote studies of foreign literature in China by using Internet resources.
  Key words: Internet,foreign literature,academic resources
其他文献
正如国内一位著名作家曾经描述的那样,时间就是从我们指尖无声无息地消逝而去,而剩下给世人的则是永无止境的伤感与顿悟。在饱含泪水和欢乐的同时,留学的生涯已经走过了半年之余,精确地说应该是五个月零六天,包括自己回国的两个星期。  终于开始了从容不迫的乘火车或公车的正常生活,可以带着MP3享受华语流行音乐的美妙,而不再担心害怕坐过车站或坐错了方向,虽然到一些从未听说的地方还是比较地谨慎,但对于我来说已经得
期刊
摘要:科学技术发展到当代,其地位、规模、内涵等等出现了一些显著的时代特征。研究科学技术的时代特征,有利于把握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对于认识当今世界科技、经济、社会、政治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科学技术;发展;特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它已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当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本文从总体角度探讨当代科学
期刊
2004年11月25日,笔者有幸听了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李靖教授的一次讲座,题目是《政府机关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新思考》。  李靖教授从“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地位”、“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沿革”、“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过程” 等十七个方面较系统地讲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知识,讲座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听了以后使我受益匪浅。  不过李靖教授有一个观点笔者实在不敢苟同,即利用套圈法考察干
期刊
6月2日,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一体推进“放管服”改革,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持续推动我国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  李克强说,去年面对多重严重冲击,我们直面市场主体需求创新实施宏观政策,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助企纾困与激发活力并举,对稳住就业和经济
期刊
摘要:本文对体育课教学实践过程中,部分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进行剖析,并结合体育课教学过程的特点,对学生在体育课中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及其消除措施进行探讨,为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提供心理学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成因;对策    体育是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在体育课教学中学生出现厌学心理,极不利于其身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从而影响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因此,分析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采取有
期刊
摘要: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课堂教学技能是操作知识表征系统与教学操作系统的整合,是以教学操作知识为基础的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的统一。本文从行为主义与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阐述了构建结构的依据并据此构建了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结构。  关键词:课堂教学技能;心智技能;动作技能;命题网络;图式    传统教学观点认为,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不仅要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
期刊
摘要:在英语专业的口语教学中,长期以来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该方法采用假设的情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语言情景,但仍然缺乏语言情景的真实性。我们把通常用来帮助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外语的主题教学法,引入了英语专业的口语教学。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它对于提高英语专业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英语口语教学效果,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角度,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英语专业口语教学;内容教学;
期刊
“当前,四川省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已迈入新阶段,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准确把握‘高质量’的内涵,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4月28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教授受邀到眉山市仁寿县,为该县领导干部作“推动重点开发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讲座时说道。  近日,本刊记者就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如何把握“高质量”的内涵,对戴宾进行
期刊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懈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走一些西方国家的老路,靠侵略扩张、搞霸权主义发展自己,而是通过走和平发展道路推进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还将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新的动力。5月10日,人民日报言之有理工作室约请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林松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院长佟德志三位专家
期刊
成渝地區双城经济圈位于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是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发展潜力最大的城镇化区域。这里,已成为中国西部最具活力的投资热土。  内江市东兴区,是四川与重庆毗邻的17个县(市区)之一,是这块热土上的吸睛之地。这里,曾因盛产甘蔗发展制糖业被誉为“甜城”;又因涌现出“书法一绝”公孙长子,国画大师张大千、张善子,“新闻巨子”范长江等人,坐拥“书画之乡”“书香之城”的美誉,魅力四射。  “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