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心理与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h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歌唱不仅是生理活动,更是心理活动。歌唱控制需要意念来支配,而意念依赖于注意。人类个体心理资源总量原理让我认识到:不良刺激是干扰歌唱状态的关键因素,只有阻断或降低影响歌唱状态的不良刺激,才能实现不同种类注意之间的相互配合,保障良好歌唱状态。歌唱状态紧张、高音恐惧、舞台紧张等是常见的不良刺激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分步教学策略、忽略要素策略、注重随意后注意培养策略,心理暗示策略和缓解歌唱肌肉紧张、高音恐惧、舞台紧张带来的刺激,合理增加随意注意分量,使歌唱过程真正成为声乐作品完美的二次呈现。
  【关键词】声乐;教学;注意;策略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4-0102-02
  【本文著录格式】刘秋蓉.声乐教学心理与教学策略研究——以注意中的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为例[J].北方音乐,2020,02(04):102-103,106.
  我们知道,歌唱不仅是生理活动更是心理活动,是人脑通过思维、想象等途径对体内可服务于歌唱的部位、肌肉和腔体的有效控制和紧密配合实现的。在整个歌唱过程中,人们所使用的部位和腔体多数是不可见的内部组织,需要借助想象来调控;所使用的肌肉大多是不自由肌,需要坚定地意念来支配,而这些调控和支配只有通过专注的注意力才能实现。因此,注意力是否集中在歌唱有效机体的控制,使其顺利地服务于歌唱过程,成为演唱成败的关键。
  近日,翻阅各种资料发现,围绕注意展开声乐教学研究的文献只有寥寥数篇。其中,大多数文献从注意的品质、培养、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分散角度阐述了注意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和运用,仅有一篇文献从随意注意层面讨论了声乐教学中随意注意的培养与运用。笔者以注意的种类为出发点,探讨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与声乐演唱的关联,通过注意与心理资源量有限性的特征分析,阐述声乐教学中注意分配的策略运用。
  一、注意的概念与种类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哪个方向上进行活动。指向性不同,人们从外界接受的信息也不同,它与注意的选择功能紧密相连。”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心理活动或意识的强度越大,紧张度越高,注意也就越集中。”
  既然说歌唱是注意力集中在歌唱有效机体控制,使其顺利地服务于歌唱过程,那么,只要我们把注意集中在可服务于歌唱的各部分身体组织,使其相互配合就可以顺利完成歌唱。然而,事实并非这么简单。因为我们的注意本就不是说用就一定能用的。整个歌唱过程中不同种类的注意会相互干扰,阻碍歌唱行为。事实上,注意分为三种,分别是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其中,“不随意注意是一种被动的注意,既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其形成原因主要来自于刺激或者经验。“不随意注意既可以帮助人们对新异实物进行定向,使人们获得对事物的清晰认识,也能使人们从当前进行的活动被动地离开,干扰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随意注意作为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是指有预定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对注意的目的、任务、兴趣、人格等方面都是随意注意形成的原因。随意后注意是随意注意发展的更高阶段,它既具备不随意注意的无意志努力的特性,又具备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的意志努力特性。
  二、操控歌唱的注意
  歌唱依附的主要是随意注意,演唱者有目的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歌唱技术技巧运用、作品内容情感表达方面,使声乐作品尽可能完美地展现二度创作的过程是歌唱的主体。从这两个歌唱预定目的层面来说,演唱者的注意力越集中,演唱效果往往就越好,反之亦然。但实际歌唱中,我们常常会预到这样的情况,如果歌唱者对作品的节奏、曲调不熟练,或者当舞台紧张、高音恐惧,甚至歌唱状态紧张现象出现时,演唱者通常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歌唱技术和情感的控制层面,歌唱过程往往也会变得一团糟。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类个体的心理资源总量是有限的、不变的,注意是这一资源的分配过程。当一个任务没有用尽所有心理资源时,人们的注意就可以同时分配到其他任务。反之,一个新任务的出现也必然会占据心理资源,削弱同时进行的其他任务所分配的注意。这就解释了当歌唱者对作品的节奏、曲调不熟练时,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歌唱技术和情感的控制问题。另外,不随意注意作为一种被动注意,其受外界刺激和个体经验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特性,让我们认识到:舞台紧张、高音恐惧、歌唱状态紧张等不良歌唱心理状态的出现,实际上是源于舞台、观众、个人期望、习惯、压力等刺激因素形成的不随意注意。它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隨刺激的出现而被动出现,但却占据着心理资源的总量。所以,当这些刺激出现时,演唱者原本的歌唱状态就会被这些因素干扰,影响到原本集中在歌唱技术、情感方面的注意的分配,从而出现技术技巧间断性缺失、情感表达不恰当、人物形象塑造不饱满等情况。
  因此,阻断或降低影响歌唱状态的刺激,有效保障随意注意在歌唱技术技巧运用、作品内容情感表达方面的心理资源量占比,是实现良好歌唱的关键。
  三、降低刺激影响,排除演唱干扰的注意分配策略
  (一)分步教学,缓解歌唱肌肉紧张策略
  如果你是一位声乐教师肯定遇到过一唱歌就浑身肌肉僵硬的学生。而其中的大部分是做事比较认真、对自身要求也比较严格的同学。如此认真的学习态度,为何会出现越唱身体越僵硬的问题呢?对于他们而言,影响随意注意的刺激来自于歌唱本身,特别是歌唱技术要求的多层面和高难度问题。由于他们对自身要求比较高,学习中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出现急于求成的心态。这种心态会向他们传输“我必须把气息放下来,我必须把位置挂住”等高要求信号。但实际上,“我必须”并没有让学生实现把气落到地面、把位置挂住的良好歌唱状态,这种自我要求反而使歌唱所需的部位和肌肉群更加紧张,以至于出现越唱越紧甚至越学越怕的情况。分步教学就是缓解这种紧张的有效途径之一。所谓分步教学就是将歌唱的技术技巧、情感表达等知识点分阶段,一步步训练,一点点提升,逐点攻克,渐进配合的教学方式。比如说:教学中,我们可以先对某一个技术要求进行讲解,接下来一到两个月的时间主要侧重该技术要求的训练,要求学生暂时忽略歌唱的其他技术要求。如此以来,同一时间内学生的学习任务减少了,难度也就降了下来,难度低了,心态就会放平和,身体的紧张度也会随之降下来。此外,分步教学的方式可以使随意注意更有效地集中在单一任务的完成上,提升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待学生较熟练地掌握了该知识点技术应用,形成初步的身体感知与肌肉记忆之后再进行另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并进行知识点之间的融合训练。当然,这里说到的逐点学习,并不是纯粹地只做这一点技术,而是侧重于这一点技术的教学与训练。实际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针对该知识点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讲解、分析、示范、答惑、训练、纠正;另一方面要用一些不容易被察觉的语言、动作等,引导其他技术要领的配合,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完成重技术要点的身体配合。   (二)忽略要素,解决高音恐惧策略
  无论是著名的歌唱家还是声乐的初学者,都曾遭遇过高音恐惧的问题,高音恐惧是歌唱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演唱者之所以出现高音恐惧,是因为人类与生俱来的高音生理反应造成的,它源于人类自然的生理经验。当高音出现时,生理经验会带着我们挤卡声带,而这与科学技术发声原理是背道而驰的,它的出现不但会让歌唱者感觉不舒服,甚至会影响原有歌唱过程中随意注意的专注程度,打破随意注意的平衡,使歌唱者跳出歌唱技术的应用和情感表达,影响歌唱状态。如何解决高音紧张现象带来的影响?忽略高音是较为快速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学过程中,当教师与学生专注于解决某一作品中出现的高音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忽略音准问题,但要把注意全部放在技术上,甚至允许学生可以为专注技术而“唱跑调”。当教师提出这样的条件时,你会神奇地发现原本惧怕的高音问题不存在了,学生不但可以顺利完成高音技术要求,还可以保证作品原有的高音音准。之所以呈现这样的效果,是因为教师的“条件”有效缓解了生理经验对注意的刺激,取而代之的是应用于技术技巧控制随意注意专注程度的提高,技术问题解决了,高音问题就迎刃而解。当然,这种方法也是有其局限性的,比如对于尚不会高音演唱技术或者天生音准概念不强的学生是不太适用的。对于这部分同学而言,他们不但面临高音恐惧问题,还面临技术困惑和音准问题,只有在解决这两者的前提下才可以使用该方法。
  (三)注重随意后注意的培养,增加随意注意分量策略
  前面提到随意后注意是随意注意发展的更高阶段,它既具备不随意注意的无意志努力特性,又具备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的意志努力特性。随意后注意是随意注意过程不断强化形成的习惯。对于声乐演唱而言,这种习惯往往体现为歌词、曲调的无意识再现、技术技巧的无意识肌肉记忆等。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歌谱的背唱问题,针对学生各阶段技术技巧的强化训练提出明确的量化要求和目标,督促学生日常练习,促进学生演唱各方面随意后注意习惯的培养,让随意注意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有效率地转化为随意后注意,降低原随意注意在心理资源量的占比,为歌唱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随意注意提供更多的心理资源空间,增强其专注度,才能缓解外部刺激带来的不良影响。
  (四)合理运用心理暗示,缓解舞台紧张策略
  舞台紧张也是干扰歌唱随意注意的重要因素。因此,有效降低舞台紧张的强度,有利于提升演唱者舞台表演时随意注意在心理资源量的占比,提高舞台演出效果。降低舞台紧张的途径有很多,心理暗示便是其中之一。“弗洛伊德认为心理暗示是人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接受外界或者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心理暗示是人类群体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根据暗示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获得暗示和自我暗示。根据暗示的作用不同,又可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教学过程中,声乐教师一方面可以用鼓励的语言、赞许的动作和表情表达对学生演唱的认可,利用获得暗示的原理,增进学生演唱的自信心,缓解舞台紧张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引导学生在登台前通过积极自我暗示的途径弱化舞台紧张的强度,缓解舞台紧张引起的不随意注意。比如:让学生在登台前默默告诉自己:“如果我紧张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去管它,只要认真唱就好。”“台下没有几个内行,所以我根本不用担心”等。
  四、结语
  歌唱不仅是生理活动,更是心理活动。歌唱控制需要意念来支配,而意念則依赖于注意才可以实现。人类个体心理资源总量原理让我认识到:不良刺激是干扰歌唱状态的关键因素,只有阻断或降低影响歌唱状态的不良刺激,才能实现不同种类注意之间的相互配合,保障良好歌唱状态。歌唱中,不良刺激体现在方方面面,笔者围绕歌唱状态紧张、高音恐惧、舞台紧张等最常见的不良刺激现象展开研究,探讨降低刺激,增进随意注意的方法和策略。通过研究笔者发现: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步教学策略、忽略要素策略、注重随意后注意培养策略和心理暗示策略,缓解或解决歌唱肌肉紧张、高音恐惧、舞台紧张的问题,合理增加随意注意心理资源总量分量,使歌唱过程真正成为声乐作品完美的二次呈现。
  参考文献
  [1]王磊.普通心理学[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1).
  [2]陈雅琪.声乐表演中歌唱者如何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4.
  作者简介:刘秋蓉(1978—),硕士,讲师,曾在《乐府新声》上发表论文《歌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选段<可是我的爱没有对你表白>的音乐特征》;在《北方音乐》发表论文《从钢琴抒情小品<蝴蝶>看格里格音乐中的印象主义风格》;在《齐鲁师范学院学报》发表论文《声乐集体课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在《山东工会论坛》上发表论文《<苏尔维格之歌>挪威民族音乐风格初探》与《利用情感因素组织声乐教学》;在《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上发表论文《从五部歌剧看中国歌剧丰收期音乐创作特点》,参编高等院校音乐类“十一五”规划教材《视唱练耳与乐理》。
其他文献
【摘要】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作为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大多都有十分生动形象的画面感,而且与诗歌绘画相互结合,富有感染力,其代表作品有《版画集》等。德彪西的音乐创作对西方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也融合了传统音乐的优点,其许多作品都是音乐史上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印象派;音乐创作;版画集;诗画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要】在将音乐细节方面进行认真分析后,从宏观的角度基础来了解音乐的发展,不难发现在巴洛克时期音乐这一艺术表现形式有着鲜明特色,我们轻易就能够看出来在这一时期音乐的发展特征是十分丰富的,且在音乐发展中巴洛克时期下音乐艺术的繁华和特点,在音乐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得到了彰示和凸显。本文从不同的音乐风格角度出发,在对巴洛克时期音乐状态的基础进行简要分析的同时,梳理巴洛克时期的基础特征针对音乐艺术这一块高
期刊
【摘要】《G大调汉堡长笛奏鸣曲》由C.P.E 巴赫所创作,在巴洛克长笛作品中占据重要位置。此作品包含了许多创新的个性元素,是世界知名的长笛作品。《G大调汉堡长笛奏鸣曲》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本文首先分析介绍C.P.E巴赫的生平事迹和该曲的创作背景,再结合作品和实际演奏,可以让演奏者感受到这首曲子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演奏时就可以更好地把握节奏,更好地表现出这首曲子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C.P.E巴
期刊
【摘要】二人转是东北传统曲艺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日渐凋敝。当代,我们有义务推进二人转这一优秀传统曲艺形式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唱词是二人转的一剧之本,作为现代作者,笔者将结合自身创作心得,浅谈二人转唱词写作如何在传承的基础上融合时代元素,发展创新。  【关键词】二人转;传统曲艺;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要】随着近年来,国家文化部对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大力扶持,在传承中华民族精髓的同时,也引发了笔者对中国民族歌剧传承与发展的两点思考:其一是“母语”在中国民族歌剧中的重要作用,歌词母语的表达反映了时代的生活特征,人们的生活常态,精神面貌以及心理活动;其二则是“跨文化剧场”在民族歌剧中的启发。“跨文化剧场”分为“西剧东方化”和“东剧西方化”。本文以台北新剧团以“东方弄臣”为例,为我们带来中国民族歌剧
期刊
【摘要】《红梅随想曲》是作曲家吴厚元先生在1980年根据歌剧《江姐》中主题曲《红梅赞》中部分音乐旋律片段而改编的二胡协奏曲,由于特别的创作形式,使这部作品在我国民乐史上经久不衰。这部作品形式新颖独特,用不同的二胡演奏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本文通过对《红梅随想曲》中的曲式风格旋律风格及技巧等多方面的研究,为演奏者在二胡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提供重要的演奏理论根据。  【关键词】《红梅随想曲》;二胡技巧;人
期刊
【摘要】傅全香是“越剧十姐妹”之一,是旦角傅派创始人,她饰演的祝英台、敫桂英等角色深入人心,她的艺术成就不仅仅在于细腻的表演,更在于她断追求完美的演唱方法。她的演唱技巧值得我们新一代越剧爱好者学习研究。本文从傅全香演唱技巧和行腔特点出发进行研究,以期为越剧爱好者提供更多的学习依据。  【关键词】傅全香;演唱;行腔  【中图分类号】J809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围绕着“道”的阐述,老子提出了“大音希声”的观点,它被认为是老子最重要的音乐美学思想,体现出符合“道”性的音乐是永恒的、至美的、不表露情感的。而在西方美学理论中汉斯立克的“自律论”音乐美学思想中也表达出音乐不能表现情感的观点。两者在音乐可以表现情感的问题上都是持否定态度,但二者论述的角度有所不同。  【关键词】老子;汉斯立克;大音希声;自律论  【中图分类号】J601
期刊
【摘要】19世纪,钢琴已经从众多乐器中脱颖而出,随之而来的是众多的钢琴演奏家也浮现在人们的眼前。李斯特是众多钢琴家的代表之一,他一生创作的作品体裁繁多,包括清歌剧、交响乐、声乐曲,但数量最多的还是钢琴曲。同时,他还率先举办了钢琴独奏会,开创了背谱演奏的先河,为钢琴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将帕格尼尼的作品改编成练习曲,炫丽地展现给了世人,这套改编曲在钢琴作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颇受大家的喜爱,堪称经
期刊
【摘要】四川号子是我国民歌中独特的音乐形式,其创作和演唱汇聚了四川地区的人文特色。《古老的歌》作为四川号子中川江号子的代表作品,不仅呈现了巴渝地区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承载了对家乡深切的思念之情。本文主要对四川号子的形成背景、概述进行了总结,并以《古老的歌》为例,分别从背景特征、歌词特征、旋律节奏特征及情感特征四方面对其艺术特征进行了概括,旨在更好地推广和传承四川号子。  【关键词】四川号子;艺术特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