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离别古今皆有,然而由于环境、条件、交通工具、通讯手段的限制,在古代人们离别后也许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因此古人在他们的诗词里留下了无数的离情别绪,文章从“灞桥”、“章台”涉及的诗词里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灞桥;章台;离别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伤别在古代是一种文化现象,别离的悲哀流传到了后世成了一种传统的情调。送别难免有离别之苦,古语里有“悲莫悲兮生别离”的说法。由于古人所处的环境条件艰难,因此,使离别后的重逢十分不易,有的甚至成为了永别。为了实现生命的价值,人们不得不承受空间阻隔的痛苦,承受走向未知的痛苦,承受与亲朋好友故乡故土告别的感情折磨。这一切,都使离别蒙上了一层悲切忧伤痛苦迷茫的情调。
历代诗人词人对此都有深刻的体验,留下了无数多情伤感的诗词曲赋。如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王昌龄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岑参的“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白居易的“别时茫茫江浸月”;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卢纶的“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韦应物的“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杜甫的“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等等。
在这么多的伤别诗词中,有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章台”、“灞桥”这两个词眼频出现。如韦庄的“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章台夜思》);刘迎的“青衫记得章台月,归路玉鞭斜。”(《乌夜啼》);欧阳修的“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蝶恋花》);王建的“应向章华台下醉,莫冲云雨夜深寒。”(《送从侄拟赴江陵少尹》);柳永的“章台柳,邵阳燕”(《柳腰细》);姜夔的“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马。”(《探春慢》);史达祖的“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东风第一枝〈咏春雪〉》);黄公度的“灞桥月馆,水村烟市,总是思君处。”(《青玉案》);陆游的“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秋波媚》)等无不提及这两个地名。
“章台”、“灞桥”本是两个地名,缘何那么多诗词会提及他们呢?他们究竟有着一种怎样的意蕴呢?
首先,这两个地点都是在古城长安。灞桥为陕西长安古都近东郊区古迹之一,当长安东郊之要道,横跨灞水为桥,是因桥而得名。章台本为战国时期秦国宫。汉代在长安城此台下设有一条繁华大街沉称着章台街。作为大唐帝国首都的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古时要离开长安有两个方向:一是出东门,经浐桥到灞桥折柳送别然后再分赴不同方向的水路和陆路;一是出西门,也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出东门多为政治失意或落魄归乡的;走西门则多为去国远征,建功立业的。离开繁华的长安,走向未知的远方,毕竟是件痛苦的事情,这些事情在古诗词里都有所反映。其次,两个地方的含义各不相同,也有着不同的历史故事。“灞桥”它是“伤别”的代词,从《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开始,就首开了咏柳寄情惜柳伤别的先河。“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人们送别偏要折柳写柳,这是因为“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的缘故。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柳”者,“留”也,“柳”“留”二字谐音,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到了唐朝,折柳送行更是盛行。长安灞桥专门种植了许多柳树,供人们离别的时候攀摘。据《三辅黄图》记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此桥,折柳赠别”故又名“销魂桥”,从汉唐以来这儿不知上演过多少人间悲剧,也不知有多少文人学士将它摄入诗篇。“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年年柳色、灞桥伤别”……留下了一串串带泪的故事。既然如此,那么陆游“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秋波媚》)中的“灞桥烟柳”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了。由此可知在灞桥握手离别的离情究竟有多深厚了。此外,附近有座汉文帝墓,所以此地在诗歌中有时也称“灞陵”、“灞源”、“灞上”。如李白“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忆秦娥》);韦应物的“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长安遇冯著》);马戴的“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灞上秋居》)另外它还有“启发诗思”的意思。如宋朝孙光宪在《北梦琐言》记载:“相国郑綮善诗。……或曰:‘相国近有新诗否?’对曰‘思诗在灞桥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后来用“灞桥风雪”称启发人诗思的地点、事物。如范成大《南塘冬夜唱和》诗“为问灞桥(在长安东)风雪里,何如田舍火炉头。”就是这个意思。
章台,最先的意思是“游冶玩乐之处”。章台本是汉代长安城里的一条繁华大街,汉代张敞“走马过章台”的故事与此有关。张敞为京兆尹,办事干练,然不拘小节。章台街是长安极繁华之处,张敞散朝之后,常走马过之。语本《汉书·张敞传》:“(张)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走马过章台街,使御史驱,自以便面(扇子)附马。”后遂以“章台路”比喻游冶玩乐之处。因为唐人许尧佐著有《章台柳传》,书中的章台是歌姬积聚之处,因此后来又有“青楼之地”的意思。其实诗人用得最多的是“伤别相思”之意。如《章台柳》“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又如《杨柳枝》“ 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因此,“章台柳”也便成了“伤别相思”之意的代词。
收稿日期:2012-03-22
【关键词】灞桥;章台;离别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伤别在古代是一种文化现象,别离的悲哀流传到了后世成了一种传统的情调。送别难免有离别之苦,古语里有“悲莫悲兮生别离”的说法。由于古人所处的环境条件艰难,因此,使离别后的重逢十分不易,有的甚至成为了永别。为了实现生命的价值,人们不得不承受空间阻隔的痛苦,承受走向未知的痛苦,承受与亲朋好友故乡故土告别的感情折磨。这一切,都使离别蒙上了一层悲切忧伤痛苦迷茫的情调。
历代诗人词人对此都有深刻的体验,留下了无数多情伤感的诗词曲赋。如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王昌龄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岑参的“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白居易的“别时茫茫江浸月”;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卢纶的“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韦应物的“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杜甫的“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等等。
在这么多的伤别诗词中,有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章台”、“灞桥”这两个词眼频出现。如韦庄的“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章台夜思》);刘迎的“青衫记得章台月,归路玉鞭斜。”(《乌夜啼》);欧阳修的“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蝶恋花》);王建的“应向章华台下醉,莫冲云雨夜深寒。”(《送从侄拟赴江陵少尹》);柳永的“章台柳,邵阳燕”(《柳腰细》);姜夔的“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马。”(《探春慢》);史达祖的“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东风第一枝〈咏春雪〉》);黄公度的“灞桥月馆,水村烟市,总是思君处。”(《青玉案》);陆游的“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秋波媚》)等无不提及这两个地名。
“章台”、“灞桥”本是两个地名,缘何那么多诗词会提及他们呢?他们究竟有着一种怎样的意蕴呢?
首先,这两个地点都是在古城长安。灞桥为陕西长安古都近东郊区古迹之一,当长安东郊之要道,横跨灞水为桥,是因桥而得名。章台本为战国时期秦国宫。汉代在长安城此台下设有一条繁华大街沉称着章台街。作为大唐帝国首都的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古时要离开长安有两个方向:一是出东门,经浐桥到灞桥折柳送别然后再分赴不同方向的水路和陆路;一是出西门,也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出东门多为政治失意或落魄归乡的;走西门则多为去国远征,建功立业的。离开繁华的长安,走向未知的远方,毕竟是件痛苦的事情,这些事情在古诗词里都有所反映。其次,两个地方的含义各不相同,也有着不同的历史故事。“灞桥”它是“伤别”的代词,从《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开始,就首开了咏柳寄情惜柳伤别的先河。“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人们送别偏要折柳写柳,这是因为“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的缘故。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柳”者,“留”也,“柳”“留”二字谐音,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到了唐朝,折柳送行更是盛行。长安灞桥专门种植了许多柳树,供人们离别的时候攀摘。据《三辅黄图》记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此桥,折柳赠别”故又名“销魂桥”,从汉唐以来这儿不知上演过多少人间悲剧,也不知有多少文人学士将它摄入诗篇。“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年年柳色、灞桥伤别”……留下了一串串带泪的故事。既然如此,那么陆游“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秋波媚》)中的“灞桥烟柳”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了。由此可知在灞桥握手离别的离情究竟有多深厚了。此外,附近有座汉文帝墓,所以此地在诗歌中有时也称“灞陵”、“灞源”、“灞上”。如李白“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忆秦娥》);韦应物的“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长安遇冯著》);马戴的“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灞上秋居》)另外它还有“启发诗思”的意思。如宋朝孙光宪在《北梦琐言》记载:“相国郑綮善诗。……或曰:‘相国近有新诗否?’对曰‘思诗在灞桥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后来用“灞桥风雪”称启发人诗思的地点、事物。如范成大《南塘冬夜唱和》诗“为问灞桥(在长安东)风雪里,何如田舍火炉头。”就是这个意思。
章台,最先的意思是“游冶玩乐之处”。章台本是汉代长安城里的一条繁华大街,汉代张敞“走马过章台”的故事与此有关。张敞为京兆尹,办事干练,然不拘小节。章台街是长安极繁华之处,张敞散朝之后,常走马过之。语本《汉书·张敞传》:“(张)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走马过章台街,使御史驱,自以便面(扇子)附马。”后遂以“章台路”比喻游冶玩乐之处。因为唐人许尧佐著有《章台柳传》,书中的章台是歌姬积聚之处,因此后来又有“青楼之地”的意思。其实诗人用得最多的是“伤别相思”之意。如《章台柳》“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又如《杨柳枝》“ 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因此,“章台柳”也便成了“伤别相思”之意的代词。
收稿日期:201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