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如何“把话说到学生心坎儿上”

来源 :下一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ber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高校面对学生难以返校的实际,要切实办好线上思政课,让思政课变为入耳入脑入心的课,需要探究高校思政课的线上教学改革路径,从教学方法、内容、话语体系和教师自身转变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路径,以贯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实现思政课真正“把话说到学生心坎上”的目标。
  关键词:高校线上思政课;多媒体平台;“抗疫”素材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是我国面临的一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这次疫情中,全国广大人民群众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坚定的信心、坚韧的意志、识大体顾大局的责任担当来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战争,充分展示了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力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在疫情期间,高校学生一时无法返校,因此思政课面临着重大的改革和创新。笔者将以新冠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为分析基础,探究如何充分运用防疫鲜活素材、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来加强思政课的建设,使思政课有全新的面貌,力图打造满足学生需求和期待、真正“把话说到学生心坎上”的思政课,同时贯彻落实关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一、新冠疫情背景下,高校思政课迫切需要改革的原因
  传统的高校思政课需要改革的原因有內容枯燥和滞后、传统授课模式落后、得不到学生重视等原因。本文研究的高校思政课是在新冠疫情这个大背景下的思政课,其迫切需要改革的原因有:第一,疫情期间,高校学生一时无法返校,高校思政课必须要进行线上思政课的改革才能完成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第二,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思政课改革的第一个着力点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改革如何充分利用防疫的鲜活素材来充实和更新思政课内容,如何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防疫大课堂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和亲和力,这是线上思政课教学迫切需要改革创新的地方。第三,思政课改革的第二个着力点是线上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思政课“一言堂”的现象和填鸭式的理论“灌输”,线上教学中教师如何灵活运用线上交流工具与学生开展互动交流以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如何根据线上教学的特点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以实现思政课线上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兴趣、真正做到“把话说到学生心坎上”,这是线上思政课教学方法迫切需要改革的原因。
  二、新冠疫情期间,高校线上思政课改革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事关重大,党的十八大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而传统的线下思政课的授课模式已然是落后的、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和期待,更是无法解决“疫情期间学生无法返校上课”这一问题,因此思政课迫切需要深化改革。由于“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兴起,线上教学开始走进学校教育,思政课需要把握疫情带来的契机,进行线上思政课的改革。首先,思政课要引导学生通过这次疫情防控工作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其次,思政课要充分利用防疫的鲜活素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担当感、敬畏生命和充满爱与感恩之心;再次,思政课要引导学生理性发声,网络信息纷繁复杂,要教育引导学生善于明辨是非,不信谣不传谣,积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最后,思政课要引导学生自觉自律,受疫情影响,高校都延长了假期,要教育引导学生服从学校管理安排,在家中养成自律自学习惯,认真对待学业。
  三、新冠疫情期间,高校线上思政课改革的若干路径
  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是课堂形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不同,对比传统的线下教学,线上教学的优势是增强了师生沟通交流的便捷性和知识传递和更新的及时性。思政课需要把握疫情带来的契机,结合线上教学的优势进行改革。
  首先是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变革:第一,授课模式的改革。这次疫情导致的高校学生无法返校上课的状况为思政课全面发展线上教学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是对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授课模式的一次彻底变革。线上教学不是“面对面”式的交流,因此教师要灵活采用微信、QQ、腾讯会议等线上交流工具与学生进行课题研讨、课堂辩论、小组研学等互动,擦出思想的火花。第二,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将思政课的理论知识以精美的课件呈现,改变填鸭式的理论“灌输”,采取启发式、情景式的教育方式。第三,利用现代多媒体平台。把思政课的一些概念性、理论化的知识利用慕课、学习通等线上学习平台发布,让学生提前学习,线上的课堂直播上解决学生学习理论性知识的困惑,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其次是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更新:第一,要通过疫情防控工作让学生看到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智慧,以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和培养政治认同感。第二,充分利用防疫的鲜活素材和事例,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鲜活性和吸引力,激起学生的共鸣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第三,善于把握教育契机,通过本次爆发的重大疫情,教育引导学生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提倡绿色、环保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第四,通过这次疫情大考,中国在防疫工作方面展现了出色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势趋向。
  再次是思政课话语体系的创新:第一,提升学科话语权。创新思政学科的话语体系建构,包括科学的和与时俱进的基本概念、逻辑结构、价值观念等。既要能表达主流价值观的政治话语,更要有科学的、正规的学术话语。第二,创新话语体系内容。疫情当前,高校思政课应取材于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充实新鲜资讯、走进学生的生活;运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传递思想,要用亲切生动的语言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和精神情感传递给学生,把话说到学生心坎上。第三,变革话语表达载体。线上教学通过慕课、雨课堂、学习通等学习平台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通过微信、QQ、腾讯会议等线上交流工具进行师生互动。
  最后是教师自身的转变:第一,教师要适应身份和角色的转变。由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到许多知识,教师不再是信息的垄断者,而应该是对信息的传播活动进行判断、给出意见的领袖;教师也不是思想的灌输者,而是思想的引领者,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第二,教师要提升自身教学技能。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要求教师掌握制作集图像、声音、文字为一体的精美课件,以此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第三,思政课教师要有信仰和情怀。正如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只有首先在思政课教师心中扎下根,才能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教师要有仁爱的情怀,把对国家、对党、对民族和对学生的爱融合在一起,为教育奉献。第四,面对多变的时代形势,思政课教师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明确教育的任务,增强理论自信和自身的人文底蕴。
  总的来说,从这几个方面探究得出的高校线上思政课改革的路径能够发挥出线上教学的优势,符合疫情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需要,能使思政课满足学生的期待和要求、真正“把话说到学生心坎上”;同时这些改革的路径也为思政课线上教学常态化的发展打下基础,且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和可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周婧.“互联网+”视阈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9(32).
  [2]张海琳.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路径——基于“00后”大学生群体特点[J].教育现代化,2019(6).
  [3]王翠萍.关于提升思政课教学语言魅力的探讨[J].智库时代,2019(45).
  [4]贾亚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研究述评[J].新西部,2019(33).
  [5]涂庆皓.高校思政课信息传播要素及教学效果提升[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0(37).
  作者简介:
  黄湘雯,女,生于1999年3月,汉族,广西贵港人,江苏大学本科在读,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
  (基金项目:江苏大学2020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010299171Y)
其他文献
摘 要:历史教学在对于传承道德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教育者首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教学观,要确立以教材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深厚的历史传统文化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与情操、并以史为鉴,弘扬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学校教育应当携手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使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健康地全人。  关键词:传统道德; 德育; 综合素质 ;新课改  历史是我
期刊
摘 要:目前高校大学生存在着多种人际关系问题,其中主要包括与教师缺乏有效溝通、与室友缺乏有效包容等,这些问题的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心理素质差,学校缺乏应有的教育等。为此,解决学生人际关系问题,需要大学生自身、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  关键词:和谐校园理念;大学生;人际关系;构建策略  在我国社会健康发展中,构建和谐社会是重要目标之一,在这种背景下高校要加快和
期刊
摘 要:為了在光学加工过程中提高紫外增透能力,我们开发了一种有效的制造工艺。在紫外光范围内透射增强显著。透镜表面的局部测量显示,对于紫外光而言,其反射率大大降低,而这种现象在整个透镜上都是均匀的。由此可见,本研究在提高光学加工中的紫外增透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关键词:光学加工,紫外,增透,工艺  抗反射表面是许多光学应用的基本要求。它们可以在许多光学产品中被找到,包括眼镜镜片和照相机物镜,以及高度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工作的不断改革进步,高职音乐教育也越来越被重视并快速发展这,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发扬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方法之一。多元文化音乐在高职音乐教育中不断的渗透和发展能够更好的去传承我国的音乐文化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基于此,本文通过对高职音乐教育中引入多元文化的作用进行探究,分析出如何有效的在高职音乐教育中渗透多元文化。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学
期刊
摘 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重点推动的职业教育重大改革。而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贯通(专科层次与本科层次)一直是构建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和难点。专本贯通培养,不仅涉及国家教育管理体制、高校招生制度等层面,也涉及微观教育领域中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等方面的衔接融通,但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最核心的无疑是两种层次教育的课程体系与衔接。课
期刊
摘 要:文化类纪录片对文化的记录和传播有重要意义,归属于一种影视作品。以影视拍摄手法对相关文化主题发行纪录片,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文化广泛传播并且深化其内涵意义。文化纪录片一般是选择真实的故事发生地区或者某一特定的民族文化,以影视作品的方式展示该地区该民族的价值观念、人文状貌以及蕴含其中的历史文化传承。随着国际化发展成为时代主流,我国文化传播需要面向世界,将纪录片翻译成英文版本展现在世界面前,增强中国
期刊
摘 要: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出现为教育的生态变革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文章分析了“人工智能+教育”在知識学习、数据处理、智能教学及战略发展四方面的时代特征,发现了教师存在丧失行为决策权、专业智慧受击及主体性让位“AI教师”的现实难题,提出了人工智能在提升教师决策科学、鞭策教师专业成长、优化教师培训路径以及增进教师人文关怀四方面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智能教育;人工智能;教师教育  一、
期刊
摘 要:千年的文化沉淀,古老的民风传承,成就了宁海乃至浙东最古老的历史名村——长街镇西岙村。家乡的发展促使着人的进步,我校积极引导学生对古老的村落开展项目学习,让学生通过调查走访调查,激发自身的创造、探究意识,采用多学科整合的方式追溯西岙古村的前世今生,自主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  关键词:家乡记忆 调查探究 生活体验 课程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
期刊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我们在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效率。因此老师们便各显神通,在课堂上注入鲜活、灵动的元素,课程改革以来,很多老师都在追求诗意的课堂、火热的课堂、充满活力的课堂。但我认为课改绝对不是一个“花瓶”,我们不能痴迷于“花花绿绿”课堂场景设计,更应该注重饱含丰富营养数学问题的设计。毕竟数学知识是严谨的,逻辑性强的一门学科,真实、朴实才是
期刊
摘 要:传递信息和人际交往是人们日常使用语言最直接的目的,“礼貌”的表达是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布朗和莱文森的“礼貌策略理论”,对汉英日3种语言称谓语的异同进行对比,注意到汉语和日语在亲属称谓中倾向于消极礼貌策略;面对陌生人时汉语倾向于积极礼貌策略,而日语倾向于消极礼貌策略;在职场中汉语和日语都倾向于使用消极礼貌策略;在家庭以外的熟人之间,汉语和日语都倾向于积极礼貌策略;而英语总是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