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导向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内容改革创新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ich_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中思政课教学内容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革与创新。目前职业导向已经成为高职教学中重点内容之一,所以应尽快融入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过程中,以达到提升思政教学效率的目的。本篇文章重点分析了目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 职业导向  高职思政教学  改革创新
  高职院校教育本身是带有相当程度的职业导向性的,这也是其自身特性。而思政教育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在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可以有效融入职业导向性,那么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这样一来,高职思政教学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改革与创新,在新的形势下为学生的发展打造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
  一、目前高职思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职业导向性不足
  目前大多数高职思政教学也是将职业导向作为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但是相应的教学效果却并不是十分可观,这很大方面是因为教学内容中有关职业导向性的关键还是没有找到。究其根源,发现问题在于一些高职院校只是将职业导向作为教学口号,而不是将其真正融入到思政教育过程中去,所以才导致了这一结果。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也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高职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究竟是更趋向于职业导向还是思政导向是各个高职院校必须要考虑的一项问题,这决定了今后教学工作开展的大的方向。以湖南来讲,该地区的高职思政教育偏向思政导向的较多,而偏向职业导向的只有一少部分。无论是以思政为导向还是职业为导向,都必须要在一开始便明确这一目标,不要朝令夕改,导致高职思政教学效率低下。
  (三)教学方式落后
  职业导向性要求高职思政教育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带领学生学习相关内容,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以及需要掌握的职业技能。如果只是一味地采取纯教材教学,那么教学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质的提升。
  二、从职业导向出发进行高职思政课教学内容改革创新的策略
  (一)实现教学内容的进一步优化,重点培养职业核心能力
  高职思政教学实施改革创新的重难点就是教学中缺少有关职业导向性的本质内容。针对这一现象与问题,相应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对高职思政教学内容实施进一步的优化。对此,在今后的高职思政教育过程中应当以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做到思政与职业相结合。这样一来,思政教育的专业特色也会展现得更加明显,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思政教学职业导向性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明确教学目标,深度融合思政職业导向
  职业导向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并不是冲突的,职业导向可以作为一种引导方向,指引学生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及政治素养。除此之外,高职院校也需要使学生在接受相应的思政教育的同时将职业导向理念贯彻到底,以满足院校的职业教育要求,提升自己的职业核心竞争力。概括来说,高职思政教学需要在思政导向的前提下把控好职业导向,分别从两个方向来完成教学目标的强化工作。有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就应当受到更高程度的关注与重视,特别是与职业发展相关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从思政导向来看,相应思政内容的教学会使思政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在锻炼自己综合素养的同时也可以对职业能力进行培养与提升。
  (三)改进教学方式,全面提升思政教学质量
  教学方式如果过于单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所以针对教学方式提出的改进与优化一直都是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一项重点内容。职业导向要求思政教学方式改革应当以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重点,无论是对教学方式做出怎样合理的调整,出发点与围绕的中心点必须是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实现思想道德素养与政治素养以及职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提升。因此,高职思政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还需要以更加现代的途径实现教学效果的改善。例如,教师在讲课时可以多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实现与学生的沟通互动,引导学生以职业角度来思考问题,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得到提升。另外,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也会为思政教师的教学提供多种便利,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为学生提供更加详细的思政知识与相关的职业岗位信息,便于学生查阅与阅读。
  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思政教育已经远远不同于以往。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职业导向成为高职院校中的重点内容,为了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具备基本的职业核心能力,思政教学需要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以及改进教学方式等途径进一步实现职业导向的融入,这才是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含春,向立宏.思政课改革与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0):258.
  [2]任梓铭.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探索[D].西部索质教育,2017308):66.
  [3] 肖芸.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探索[D].河南教育(高教),2013(09):46-47.
其他文献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道德,作为一所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示范性重点高中,我们一直牢固树立成人成才的德育理念,努力探索德育育人的新方法和新途径。自1998年,我校逐步尝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工作之中,积极构建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教育理念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一、深入理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  我校
期刊
【摘 要】 小学阶段,是每个人重要的行为养成阶段,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形成是非善恶观念,不断吸收各种观念。小学生模仿能力很强,容易久习成性,在小学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于他们的一生来说,大有裨益。但若是在此阶段接受了不良的心理教育,养成不健康的行为习惯,那么在以后的中学甚至大学阶段都难以改掉。因此,本文着重探讨对于小学生心理教育健康方式的研究。  【关键词】 小学生 心理健康 实践  一、心理健康的
期刊
【摘 要】 在新课改的推进下,给小学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老师一定要重视起小学生们抗挫力的培养。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们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所以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们的抗挫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小学体育教学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抗挫力。所以本文就针对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抗挫力的培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抗挫力培养 分析研究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难题,
期刊
【摘 要】 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对掌握具体学科知识、认识主客观世界、正确表达内心思想意义重大。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可以说就是小学数学思维的教育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数学思维的最佳阶段,只有合理充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才能增强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回答具体数学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笔者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训练培养进行阐述。  【关键词】 小学 数学思维 训练培
期刊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阐明家国情怀素养“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就是说,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除了让学生应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华民族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新课标下为何如此重视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如何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进一步强化
期刊
【摘 要】 现代教育提出:“学生是教育的目标,是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素质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求学生学会知识,更要会学习,学会自我增长知识。在小学教育课程教学中,体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得到锻炼。本文针对小学体育教育专业化与兴趣化教学进行研究探讨,从而达到体育素质教育目标。  【关键词】 小学体育 兴趣化教学 体育教育  引言:在当代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体
期刊
【摘 要】 随着精神文明的发展,影视作为一种有效的娱乐方式逐渐渗透到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作为中職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影视资源对中职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尝试着将影视作品分类应用到德育教育中。在此,笔者仅以自身班级管理经验为例谈谈自身将影视资源应用于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一些理解和看法。  【关键词】 中职学生 影视资源 德育教育 班级管理  近些年来,影视行业的发展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期刊
【摘 要】 在當前“核心素养”引领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教学在数学教学中,要基于儿童视角,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引领学生数学思维的螺旋式发展,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深度发生,促进学生的数学意义建构,实现思维数学化,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儿童视角 思维发展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李镇西先生指出,“教与学”意义上的儿童视角就是“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
期刊
【摘 要】 深入地对初中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进行剖析,会发现最为关键性的因素就在于他们缺乏数学思维能力,比如,数形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归纳推理等。而传统的初中教学模式过于注重学生的僵化性认知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只是类比性模仿,而不是主动性、探究性学习,更不能够抓住数学内在规律,做到灵活运用数学原理知识进行举一反三的学习,致使他们脱离了熟悉的数学情境、例子和现象就束手无策。因此,初中数
期刊
【摘 要】 在人的一生中,挫折会一直伴随着人们成长,中学生由于年纪较小,遭遇过的挫折少,对挫折的抗压能力不够强大,而且学生的好胜心比较强,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产生过激的行为,导致学生出现生理伤害或心理伤害,因此教师需要重视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培养。本文主要讲述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抗挫折心理,提升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关键词】 中学生 抗挫折 心理建设  引言: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还不够完善,当学习中、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