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文学课程对中学文学教育的启示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IB课程与文学科目简述
  (一)IB课程
  IB的全称是“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意思是国际文凭。IB课程是受到全球教育界认可的高水准教育项目。IB文凭受到全球大学的承认,成为国际学生考取国外大学的理想选择。IB课程与众多的学校和国际组织合作,吸收了许多当代发达国家主流课程体系的优点,开发出了一套国际教育的课程体系。
  (二)文学课程
  大学预科项目的文学课程非常灵活,教师从指定作家名单中选择作家的作品,并根据学生的需要与兴趣安排教学。笔者将其普通课程整理为下表:
  (三)第三部分教学
  第三部分要求学习三部相同体裁的作品,对文学理论知识,分析探究能力与文学评论写作能力的要求最高。笔者在进行大学预科文学课程的教学时选择了鲁迅短篇小说,白先勇《台北人》与沈从文《边城》作为第三部分的学习作品。其中,在对鲁迅小说教学的过程中,认识到IB课程对国内语文学科鲁迅小说的教学有重要启示。
  二、IB课程对中学文学教育的启示——以鲁迅小说教学为例
  (一)教师自主整合篇目
  IB课程中的学习作品均由教师与学生根据指定书目自行設定。单就鲁迅小说的教学而言,因其独特的思想与艺术价值,多部作品可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对内容与形式的学习可相互印证。就以《孔乙己》和《祝福》为例,二者都以一个受到压迫的贫苦民众为主人公,揭露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但在主题以及叙事视角,情节节奏等艺术手法上又有很多差别。如果将两篇作品结合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就会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能够有所补充,适当调整,鲁迅小说教学就会实现更大价值。
  (二)文学批评成为主体
  1.文学批评技巧
  文学课程关注培养学生对文学批评技巧的理解,并提升他们独立做出文学判断的能力。同时对学生的语言应用、分析水平与批判性反思能力提出要求。
  从鲁迅小说的特点来看,早在1923年,茅盾就指出:“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欣然有多数人跟上去实验。”既然鲁迅小说的形式创造具有这样高的成就,这也应是核心的教学价值。学习鲁迅小说的形式技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文学知识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水平与批判反思能力。
  2.专业小说理论
  文学课程第三部分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分析某一体裁文学作品中的惯用手法以及其它文学创作手段,并进行比较探究。与传统的小说教学相比,第三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在具体、深入地探讨小说创作的形式技巧,是从更专业的小说理论层面上去分析小说。从历年“试卷2”的论题中,我们能够发现其主要特点。
  例如:
  “中短篇小说的故事情节向来紧凑,故事常常以跌宕起伏的情节来吸引读者的。”(2009年11月)
  鲁迅擅长短篇小说的写作,也非常善于设计紧凑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来吸引读者,表达主题。其叙事视角的选择,场景的设置,人物的安排,故事的发展,无不经过精心的设计。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多专业的研究结果,如果能够将其引入课堂教学,就能将小说教学提升到专业理论的层次。
  3.文学评论写作
  文学评论写作的过程就是对作品的写作技巧进行深入分析、批判反思的过程,是用分析与批判反思的方式对鲁迅小说的分析水平与批判反思能力进行理性、深入的思考。指导学生写文学评论是引导学生分析、理解鲁迅作品形式技巧,培养反思批判能力的有效方式。
  文学评论写作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阅读者与评价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文本、作者、老师的地位是平等的。因为要自主完成一篇完整的评论文章,学生会获得更大的发挥空间,拥有更多的自由。主动、平等、自由的阅读与评价将会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自然更具成效。
  (三)解读重视同情理解
  “国际文凭组织(IBO)使命宣言”宣扬:“国际文凭组织的目标是培养勤学好问、知识渊博、富有爱心的年轻人,他们通过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为开创更美好、更和平的世界贡献力量。”将培养目标与使命宣言结合起来,培养符合IB标准的人,其最终目的是创造更美好、更和平的世界。
  鲁迅对这些贫苦大众给予了最深切的同情与最深刻的批判。在以往的教学中,批判否定被强调的较多。何止是闰土、杨二嫂、孔乙己、小伙计、祥林嫂、柳妈、华老栓与众人,对于“我”与“夏瑜”,鲁迅也不吝其精准、深刻的批判。也许有人认为,冷峻的批判才是鲁迅最为特别,最有价值之处。但冷峻的批判只有与热切的同情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更美好、更和平的世界。
其他文献
导数是高等数学一部分,为生产、生活及学术研究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高中阶段导数要求较低,部分易错点未作特殊强调说明;例题简单,如果不做深入细致研究,肤浅认识与想当然的局限会对某些问题产生错觉与误解。  曲线的切线问题,是研究曲线性质的重要方面,也是高考常考内容。一部分人对曲线切线的内涵与性质往往把握不够准确,对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不明晰,从而对该问题产生感官和求解方法论的错误。  一、混淆“在一点处
期刊
以教育教学信息化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战略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具体体现,是推进质量层面教育均衡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指引下,提升农村学校基础教育,从而促进义务均衡发展。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已不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教育事实中的实际问题。而这一大问题的解决,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  一、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信息化是一个社会过程,
期刊
一、研究依据  篮球运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普及范围之广,影响之大,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篮球运动发展到今天,篮球技术、战术、规则、场地、器材诸方面均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运动员、教练员都具备了良好的专项素质和能力。篮球比赛的特点是素质、技术、战术、智慧、心理、意志谋略的全面较量,双方运动员在极的对抗中拼搏求胜。对一个运动员来说,在比赛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情况,变化往往在瞬息之间,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
期刊
一、选题依据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陈崇高在中学生身体素质特征与体能训练理论研究一文中指出:根据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体能训练学等原理,在前人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体育教学时数和中学生身体特征的实际,分析题能构成要素,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专门性、科学性的体能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增进学生健康,并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体能训练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听是获得信息、摄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说是输出信息,是用口语表达形式表达自己所闻所想。两者相结合,成了语言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也提出:(低年级学生)应能认真听别人的话,了解其主要内容……能简要讲述自己所见所闻……因此,努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成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本人就对此谈点个人看法。  一、学看,引导正确观察  小学生观察事物存在着笼统性、表面性、随意性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多元化已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课程之间需要整合,教材与生活需要关联,幼儿园与社会之间需要交流,师幼之间需要互动,个别差异需要尊重。为此,我们在学习、领会、实践中,不仅碰到了诸多的困惑,而且时常会误入“歧途”。  一、幼儿园探究式活动课程目标的确立和要求  活动课程目标的确立,我们关注以下几方面。  1.体现整
期刊
一、案情介绍  王雪是我以前教过的一名非常优秀的学生。她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有关心、体贴她的妈妈,还有特别疼爱她的爸爸。她是我们班的班长。在同学们的眼里她是一位会关心他人、处处为班集体着想的好班长。在老师的眼里她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她性格开朗、活泼,学校组织的文艺节目表演中有她能歌善舞的精彩演出,篮球比赛中有她矫健的身影。她是那么的自信、快乐。然而正当她在充满阳光的世界里快乐成长时,一场家
期刊
作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要将课标要求具体落实到教学实践中,首先教师要认真研读《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文本,在此基础上,从“阅读态度”“阅读能力”“词句理解能力与学习方法”“文本内容理解”“阅读情感体验”“语文积累”“标点符号知识”等方面对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目标进行分类梳理。并将学段教学目标分解到每一册教材甚至每一篇课文中,转化为具体的课堂阅读教学目标。  为有效落实新课改理念,在研究众多高效课堂操
期刊
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所谓数学方法,是指某一数学活动过程的途径、程序、手段,它具有过程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如何在中学数学教材中体现数学思想方法,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思想逐渐形成的过程。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浅谈如何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
期刊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一)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相互交流欲望  在课堂教学里,学生扮演主体的角色,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里全面挖掘出学生的兴趣,及时地掌握好每位学生的特点与潜在优势,为其创造一个合适的教学环境,使其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以及创造力。对于体育教学而言,应该考虑到各个学生有着不一样的素质结构与发展状况,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能充分体现到自研究者的价值并得到应有的发展,与此同时,教师应该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