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律知识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p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科学,也是学做人。”各个学科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通过学科教学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日常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教材,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结合实际、学科渗透,巧妙地融爱国主义教育、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行为规范等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让学生从小就有法制观念。知道法律可以保护自己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同时也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能超越法律的界限;触犯法律,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大有裨益的。
  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当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适度渗透,从而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法制教育。那么学科教学结合法律常识应该注意哪些呢?
  
  一、适时渗透。
  
  既不能把学科教学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各科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凭借学科教材,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在初中语文《羚羊木雕》一文中,“我”把家里的贵重物品(羚羊木雕)在未得到家长同意的情况下送给了“我”的朋友万芳,以此来表示小伙伴之间的友谊。家长则因为物品的贵重而要求索回,这就形成了一个从道德与伦理角度都不容易讲清楚的问题。究竟是顾及孩子们之间的友谊重要,还是孩子应该听大人的话重要?事实上,如果仅仅从道德伦理的角度讲,这确实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孩子与家长双方似乎都有自己的理由,似乎谁都没错。怎样才能对此给出较有说服力的解释呢?只能从法律的角度寻求答案。 我国的《民法通则》对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有明确的规定。《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18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第十六条则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由此可见,课文中的“我”把羚羊木雕在未得到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就送给别人这件事究竟是否正确,首先应该看是否符合有关的法律规定。根据课文内容,“我”的年龄应该是在16岁以下,因此“我”的行为应该得到法定监护人(即家长)的同意。课文中的“我”在并没有取得法定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就把家里的贵重物品羚羊木雕送给别人显然是不对的。因此,对课文中提出的“我”究意应该怎么办的问题,正确的回答是首先应该按法律办。
  
  二、贴近教材。
  
  学科教学的法制教育渗透,必须依据教材的内容去进行,法制教育的内容应是教材中所应有的,绝不是外加或牵强附会的,应切实地使学科法制教育与双基教学、双基训练融为一体,而不应“穿靴戴帽”、“两张皮式”的。学科教学法制教育的渗透,应是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之中,而不应是支离破碎。如在教学《食物从何处来》一文时,可以让学生明白自然界存在着一个食物链,破坏了这个食物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将使整个生物界遭到灭顶之灾。又如在教学《向沙漠进军》、《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等课文时,课前让学生先收集有关资料,了解我国沙漠、湖泊的状况,课堂上让学生讨论思考:①如何防止土地的沙漠化、湖泊面积的锐减?②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能有效地预防我国北方的沙尘暴天气,改善我国湖泊的水质?③我们中学生能为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做些什么切实可行的工作?针对上述问题,引导学生要积极参与植树造林,不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精心保护好我们周围的环境。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认识到了破坏环境的危害性,体会到了人类生存环境遭破坏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了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联系实际。
  
  在法制内容渗透时,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法制,体现“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来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在学完课文《我家门前的小河》后,同学们都对小河一年四季的美景由衷的喜爱。再联系现实,看看现在我们周边的河流没有一条是清澈的,和二十几年前完全不一样,以前小河中有小孩在游泳、打水仗,河里的鱼鲜美能吃,妇女在河里洗衣服,现在河里的鱼已不能吃,就连河的颜色有时泛黑,发出怪味,这是为什么?让学生讲讲原因 ,通过讨论回答全班学生不约而同发出感叹“保护环境多么重要啊!”教师适时介绍《保护环境法》,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国都很重视这个问题,把六月十五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这样联系实际渗透法制知识,使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自然认同。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它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负担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自学能力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41 -01    语文阅读自学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学习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养成品质的快慢。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感到,要培养学
创造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编拟数学习题是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活动的基本功。教师在备课、教学、考试命题和从事教学研究的过程中。经常需要改造旧题创造新题,编制出各种习题。  数学试题的编制过程,其实质就是安排考查内容和考查目标,设计考查方法,预测考查的效果。数学试题的编制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编制数学习题要遵循三条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数学是非常严谨的学科,稍有疏忽就会产生错误
摘 要:语文课结尾的巧妙关系到授课的完整性,对整个讲课效果至关重要,富有艺术性的结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结尾;能力;创新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4 -01     一堂课的完整性、完美性仅仅靠好的开头和精彩的授课过程是不行的,还有一个艺术性的结尾。结尾的好坏关系到整堂课的完整性
摘 要:新课程的实施使得我们必须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不只是要考虑学生的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有利于要学生的将来发展。  关键词:教学模式;有效教学;情景预设和生成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9 -01   很多地区和学校近一段时期正在大力推进课堂的有效教学。新课程的实施就是想改变目前中学教学
一、题目:以“源泉”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    二、讲评要点:    1.文体方面:文体不限不是不要文体,要么记叙文,要么议论文,要么抒情类的散文等。那种自认为“夹叙夹议”的文章其实就是无文体。有的先说两句源泉再讲母爱的重要,接着说小学五年级的事情的文章其实就是文体不分明的表现。  (1)记叙文要有一件具体的中心事件,注意是中心事情,不是闲扯,从熊猫扯到汶川地震再扯到母亲的
摘 要:由于生物科学史往往是在中学生物课本“回眸历史”和“积极思维” 中出现的,所以,教师对这部分内容在教学中容易忽视。而事实上生物科学史同样蕴含巨大的教育功能,已经受到教育界的普遍重视。作为中学生物教师,注重科学史教育责无旁贷。  关键词:生物科学史;教育功能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09 -01    生物科学史蕴含巨大的教育功能
摘 要:高中课堂学生沉默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本文从社会、学生、教师、环境等四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变此现象的一些做法和注意点。  关键词:高中课堂;沉默;学生;教师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9 -01    课堂沉默成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传统文化我们国家历史悠久,一些传统观念也被沿袭下来,有些观念深深影响我们的学生
摘 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强烈情感,热爱每一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境,鼓励学生认真钻研,刻苦努力,主动学习是学好初中数学的关键所在。  关键字:初中数学;学习情感;培养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56 -01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阵地,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
走过初中,跨入高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困难期”,数学成绩滑坡严重。渐渐产生畏惧数学的心理,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分析其原因:有教材的变化影响。有学生学习心态的变化,也有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的原因。这些,都要求我们寻求对策,积极应对:  1.研究初中数学内容,实现初中到高中教学的平稳对接  很多高中教师不熟悉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只是想当然地凭着自己
摘 要:本文对新课程改革下教学评价的理念,教学评价的要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索,对新课程的评价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17 -01     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相应的方式方法对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应如何来评价?  一、构建新理念  生物新课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