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互动疏导教学在高校思政课中的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enny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解决思政课吸引力缺乏问题迫在眉睫。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互动疏导教学在高校思政课当中,让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到教学效果的应用和追踪,实现师生间意见交换、情感交流和思想共鸣,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思政课教学效果,提高师生思想政治水平。
  【关键词】思政课 互动疏导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080-0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大学生思想引导的主课堂、主阵地。加强思政课建设,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是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责任和使命,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保障的重要支撑。探讨运用互动疏导教学在高校思政课,优化思政课教育,丰富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让思政课“活”起来,让学生关注思政课,在思政课中获益。
  一、互动疏导教学的内涵
  互动疏导教学是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师生通过“教”、“学”双方思想情感沟通交流,潜移默化影响行为的思想教育形式。
  目前,思政课教学多拘泥以“教”为主的灌输式教学,填鸭式、说教式的模式让学生被动的吸取知识,理论强调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少,枯燥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疲于上课,多于应付,更谈不上将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虽说高校辅以“第二课堂”强化思政课效果,起到一定的作用,形式却较为零散,未形成“教”、“学”、“用”系统的教学模式,思政课总是难以“火”起来。特别是要将宣传思想工作要求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时候,在内容的解读过程中,把要点像子弹一样射向学生的“魔弹” 式教学,容易让学生囫囵吞枣,难以消化,难以抓住学生的“心”。
  现今,“互联网+”浪潮来袭,“慕课”等形式网络课程在冲击着现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大学生又是互联网使用的主体,他们每天都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思政课的内容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思政课教学受到了更加强烈的冲击。如何让思政课“叫好又叫坐”,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求,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思政课教学效果,积极探索教学新模式。
  通过探讨“课程设计-主题选议-小组讨论-分组汇报-网上互动”的互动疏导教学模式,化零为整,化分散为集中,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入心、入脑。
  二、互动疏导教学的特点
  1.互动性。互动疏导教学强调对单一教学的改进,不仅在课堂上的互动,还有课堂下的互动。实现大学生的社会化,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政课教师在师传道授业解惑中,需通过师生互动、了解、交流,因情感人,以情动人,逐渐引导趋向价值认同。互动性通过互动的教学方式,体现在师生之前情感的互动,人和人之间潜移默化的影响。
  2.时移性。不同年代对思政政治教育要求不同,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随时代改变。互动疏导教学不能悖于主思想、主潮流,要紧跟发展形势制定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与时代和学生发展特点相适应。
  3.系统性。教学互动的方式很多,翻转课堂、讨论、辩论、实践活动等数不胜数。探讨“课程设计-主题选议-小组讨论-分组汇报-网上互动”的互动疏导教学运用于高校思政课,从课程设计到教学效果进行系统的分析、应用、追踪,循序渐进疏导、引导学生思想。
  三、运用互动疏导教学的原则
  1.人本理念原则。思政课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首要义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知识灌输的被动客体,教师教学要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和学习特点,运用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内心,引起学生情感上的互动共鸣。
  2.差异发展原则。大学生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爱好、兴趣和关注力都有所差异。教师要根据差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教学,寓教于乐,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互动的积极性。
  3.学习共同体原则。思政课通过互动疏导教学,对学生思想的引导,也是对教师自身思想和素质的提高。“教”、“学”不是“接与受”的单一关系,而是交往互动关系。教师运用自己的知识、教学经验、表达方式,实现师生的思想碰撞、意见交换、情感交流,在教学互动疏导的和谐教学环境当中,共同促进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杨燕蓉.建构思想政治互动式教学的原则与途径.读与写杂志.2013,(10):39-40.
  [2]牛变秀.吸引力缺乏的机制性反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究.社科纵横.2016,(1):152-155.
  [3]武春芳.发挥心理疏导的“催化剂”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J].高等农业教育.2013(3):48-49
其他文献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OMA) makes multiple users to overload the same wireless resources by utilizing the superposition coding principle,so that it ca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这一时期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对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期,作为小学班主任,应认识到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利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德育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072-01  小学
【摘要】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是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一线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二元制”视野下,思政课堂教育需要从教学设计、课堂教育、课后提升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创新,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二元制”教育 思政课堂创新 现代学徒制 思想政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二元制”视野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路径研
【摘要】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公共选修课,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一门公共课程,在其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从探究式教学模式下的自然辩证法课堂角度出发,阐释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改善目前的课堂教学的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自然辩证法课程 教学模式研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以高校社团文化建设为依托,注重突出高校社团文化的载体功能 ,实现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创新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的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方法选择。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  【关键词】社团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载体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校社团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X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076-01  无论是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科技发展、民众幸福,纵观历史发展的足迹,都无不印证了以人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而教育作为直接体现、影响、塑造人与人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和道德观念的系统性持续性活动,正在逐步体现这一特征,但由于缺乏全面设计和系统推进。再加上多年来教育体制上积累的弊端和体制瓶颈。因而也在
【摘要】在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理念指导下,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是农村中学有待突破的课题,也是我们在农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的教师深思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探索,探究其原因,寻求问题解决的办法,在教学中实施与反思,让学生动起来,以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努力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关键词】农村生源 课堂主体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晋冀鲁豫边区的精兵简政崔艳明1942年前后,晋冀鲁豫边区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精兵简政”的伟大号召,努力精简机构和勤杂人员,大力提倡节约人力物力,加强基层,提高效能,有效地增强了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