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着让孩子的学习变轻松

来源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典名著《给教师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整本书既有生动的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并且针对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向教师提出诚恳的建议。从头至尾没有生硬的理论概念,没有刻板的说教,读着此书,仿佛与一位和蔼可亲的智者谈话,倍感亲切而且深受启发。
  书中第五十二条建议“为什么学生感到越学越难了”引我深思。现在孩子们获得的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不是变得越来越轻松,而是越来越艰难了。许多教师以为,主要的罪过是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不完善,苏霍姆林斯基却说根源不在此,根本原因在学习过程本身。我们都知道,学习包括两方面内容:记忆和理解。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的,但它们要求的却是不同的脑力活动。有的教师把需要学生理解的和需要深入思考的东西却要求学生背诵它,拼命地使用记忆机器,使得学生记忆负担过重。这样刻板的死记硬背把知识变成不能移动的重物,知识被积累起来似乎是“为了储备”,学习就是一份儿一份儿地储备知识,今天记住了一份儿知识是为了上课时能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为了答卷时能得个好分数,知识仿佛已经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了学生的智力兴趣。
  除了死记硬背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没有使学生已有的知识“活起来”。我认为证明一个人是否有知识,就看他能否利用头脑中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就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且还要用已有的旧知识去掌握新知识,使知识处于运动发展状态,这样才会使学习变得轻松。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对教材内容和学生现有的实际知识有充分的把握,而且尽量使学生看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抽取已有的知识去解决他们的疑问,这种抽取旧知识去解决疑问的办法就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这种学习方法比死记硬背来的更轻松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比如,在教授图形面积的时候,如果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几种图形的面积只让学生死记硬背记住它们的计算方法,不但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而且使数学学习变得枯燥无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采用动手实践(剪、拼、摆)、合作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去自主发现图形之间的关系,教学的重心落在让学生探索理解几种图形之间的联系上。在共同操作中,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从不同角度思考,将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转化成长方形,将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和两个相同的梯形通过组合分别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就是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去探索新知识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
  要想使学习变得轻松,苏霍姆林斯基还建议:“教师要还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而且保证学生有丰富的、多方面的智力生活。学生每天应当有四五个小时,既不用来上课,也不用在家里复习功课,这些时间应当让学生用在多方面的智力生活上。”自由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自由时间并不是无所事事、学生爱干什么干什么、放任自流,而是让学生利用自由时间做让他们入迷的事,这些事不但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又不破坏童年情趣。教会学生利用自由时间,要靠学校有力、科学的组织安排。
  阅读应该成为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重要内容和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出于兴趣、求知愿望去阅读,而不是出于背诵和记忆为目的来阅读。如果我们想减轻学生的负担,那么就应该让他们所阅读的东西比要求记住的东西多两倍。如果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如果学生其他的书读得较多,那么他不仅能学好教科书,而且还会剩下时间去满足其他方面的兴趣。”我认为,学校应成为书籍的王国。在我校,每个班级都设有图书角,除了陈列一批用来扩充教材和大纲知识的书籍以外,还有现代前沿科学著作和科普读物,以及内容好并且学生感兴趣的书籍。同时我校还充分发挥了学校图书室的作用,图书室对全校学生开放,使书籍从沉睡的巨人真正变成学生的挚友,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心爱的、能满足自己精神需要的书,力争使儿童时代的自我教育从学生喜爱的书开始。读书数量有了保障,还从读书的质量上下功夫,读书必须消化理解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我校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学生读完一本书,彼此分享自己的读书收获,展示内容可以背诵精彩片段、概括梗概、分析人物性格、相声、快板、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色彩来展示阅读内容,这样的阅读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如果在儿童时期,孩子的精神生活只有上课、听讲和单单为了识记而死抠书本,只会让孩子的学习变得越来越艰难。可以试着从改变孩子获取知识的方法入手,多阅读、多思考,保持智力生活的丰富性和活跃性,让孩子的学习变得轻松。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专业化是中职学校适应社会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是决定中职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做好职业教育顶层设计,创新办学模式方法,注重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才能够推进中职教育的大发展。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教师专业化 教学质量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补充。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职业教育受到了较大冲击,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在逐渐萎缩,办学也日趋低迷。  就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而言,在实施科教
期刊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有一些来自教科书和老师的经验需要学生熟练地掌握,学生必须做好记录,以备加深记忆之用,学生大多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得很好,但在学习过程中一些来自学生自身的所见、所感、所想,却常常被忽略,而这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也不能忽视的,如果学生能够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所悟写下来,再补充更正,使之成为自己的经验,就会促进学生思想的成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怎样指导学生记好自己的
期刊
我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这门学科感兴趣,学生才能喜欢上化学并学好化学。近几年来,我通过听课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用创设情景实施探究性教学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几点体会:  1.演示实验,创设学习情景,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在最初接触《化学》这门课程时,是一种望而生畏的恐惧心理,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是一门既有趣而又与
期刊
【摘要】许多中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在人际交往中屡屡受挫,不断发出“做人难”的感叹,因而监难而退,把自己封闭起来,最终导致冷漠、孤独,有的甚至走上轻生的道路。本文拟就中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谈点浅见。  【关键词】交往 心理障碍 克服方法  中学生人际交往授挫的原因很多,就心理方面而言,恐惧、自卑、封闭、孤僻、自傲、嫉妒、自我中心、多疑等心理障碍是造成交往受挫的主要因素。  1.心
期刊
合作学习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成为目前中小学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就中学英语教学而言,每位教师面临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积极因素,采用更适合于学习者语言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这样一个关键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收到良好效果。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
期刊
建模相关论述中指出:建立数学模型是学习《解决问题》的关键,根据孩子不同阶段的学习分为四个不同层次的建模:根据公式的直接建模及根据现有的数学模型直接建模、多重建模、假设建模。小标题策略主要针对低段向中段过渡的孩子在“解决问题建模”学习中的方法探讨。小标题是解决问题的引子,所谓“引子”就是引入正题的话。在这个特定的阶段,不同层次的孩子,小标题都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对于已经知道方法的孩子
期刊
【摘要】多年教学证明:只有在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精讲多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还可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兴趣 激发 总结 反思  要想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教师应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积极地进行教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如抓住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和催化
期刊
【摘要】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厌学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已成为困扰老师、家长、学生的一个大问题。本文从学校、家庭、个人、社会等方面对小学生“厌学”的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 厌学  厌学并不是与生具有的,更多的是由于多次或长期受到学习生活的失败和学习压力造成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原因。  1.学生自身原因  1.1 学习动机的缺失和不良的学习习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和学习的积极性
期刊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写好日记是关键。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日记呢?下面说一下我个人的做法:  1.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很多学生写日记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学生纯粹是为了应付差事,日记成了“补记”、“抄记”。为了能让学生坚持写日记,做一个有毅力的人,每个学期初我都要给学生讲苏格拉底布置学生每日甩手臂的故事:开学第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