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地理教材重难点处理的教学设计探究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243775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形势与学情分析
  在教育教学改革日益深化的宏观背景下,当人们因收入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把希冀的目光再度投向教育,注视学校的微妙时刻,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怎样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就成当今学校和教师工作的主旋律!
  作为一名有近三十年一线教学实践经验的地理教师,我也在辗转腾挪扬弃吸纳之中探寻着自己的高效课堂之路。面对一茬又一茬的新生学子,尤其是经过新课程改革洗礼的高一新生,怎样使他们学业达标,学得精彩,单靠传统方法技艺已经远远不够!他们要的不是偶尔一节两节课的精彩。不想单靠自己刻苦努力获取优异成绩,他要的是每一节课堂上都有的欢乐,受益与美轮美奂般愉悦的心情,你若不给,他们的兴趣会义无反顾地转向他方!
  鉴于如些严峻而全新的教学生态环境,撷取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精华,用科学系统、新颖时尚的手法来重塑全新的地理课堂,是我目前正在尝试探索的目标。其中“基于高中地理教材重难点处理的教学设计探究”,是目前重点研究的课题。
  二、高中地理教材重难点梳理
  以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人教版必修Ⅰ为例,全册五章十六节二十二课时。参考教学大纲要求,筛选出的教学重点三十八个,教学难点三十四个。再根据关联分类,重难点完全一致(即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的)有六个课时。重点包含难点,难点只是重点的核心或一部分有十三课时,剩下的就是难点与重点关联不大的为三课时。
  实际上,在日常备课过程中,对教材重难点的完全一致、兼容并包或者关聯不大等关系往往忽略。主要是它对单一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影响较小,只有对全册教材统备时,它才能显示出模式化处理的优势!而正常备课中关注更多的是重难点的属性分类,我校地理教研室,根据多年实践将其分成认知类重难点、理解类重难点和应用类重难点。由于它来源于教学实践,经过多轮应用反馈升华而成,所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设计,效果一般都很好!
  仍以前面的标准为例,全册五章二十二课时中,属认知类重点有二十一个,难点五个;属理解类重点七个, 难点是十二个;属应用类重点九个,难点十六个。
  很明显,这样的划分是基于教学设计对教材重难点的实用性处理,不妥之处肯定存在。但是,在课堂教学设计探索中,在高效课堂应用创新中,性效则果非常明显!
  三、课堂教学设计的处理建议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来分析教学问题,设计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案、检验教学方案有效性并做出想应修改的过程。教学设计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发现、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来提高教学系统的效率,因此教学设计又可称为教学系统设计。一般的教学设计分为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和检测评价设计。其中,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而对教材重难点问题的处理设计又是教学过程设计的核心!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怎样围绕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而设置的情景、问题是否科学合理,是决定这节课成败的关键!因此,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 , 我们将高中地理教材中的重难点分析归类,针对不同类型的重难点,进行不同的材料搜集,问题情境设置,组织不同的学生课堂活动,达成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探索高效堂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以认知类重难点处理为例,其关键是解决学生“知不知”的问题。教学设计中应充分利用材料、媒体优势,扩大学生视野,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情景中感知更多的必备地理基础知识,也可以课前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材料展示,当然也可以上成“地理写生课”(即讨论交流积累地理素材),如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材的重点是①“天体系统的形成和层次;②八颗行星的结构特征和运动特征”。针对性的处理方法只能是:“展示一些天体图片、照片,播放一些天体相关的科教短片,讲述一些天文发现的故事,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成果积累等。”只要紧抓认知重点,通过扩大为生视角解决认知不足的难点,课堂效果一定会更好!
  对理解类的重难点,重要的是创设特定的问题情景,酝酿一定的场景氛围,让学生从中体味过程、感悟生成、发现新知,从而收到“举一反三、由浅入深”理想效果,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冷热不匀引起大气运动”的重点,①大气的受热过程 ②热力环流原理;难点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②热力环流的原理。将此节的重点难点归为理解类毋容置疑!重点①好象是实践应用型的,其实不是!从重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到难点中的“大气保温作用原理”都属于典型的“理解类问题”只有认准这一点,教学设计才具有针对性。学生一般不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看了书本上的介绍,仍然难以理解,后边的大气保温作用原理也就弄不明白。这就要求老师用心创设情景,巧妙提出日常生活中熟知的问题,让学生去领会感悟教材中的语言表述。如:夏日午后你会感觉非常热是怎么回事?是太阳辐射!那早上也有太阳辐射,为什么不那么热?还有夏日午后是空气热,还是阳光直接照射的水泥地面热?当然是水泥地面热!此时,再给学生讲解“地气系统中热量传递的顺序关系,再配以多媒体图文材料”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应用性重难点的处理,我们的观点是尽可能还原事物的本质状态,让学生面对现实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知去发现问题,去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思考解答问题的方法与措施!在具体安排上,我们常常是结合教学进度适时组织学生参加地理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一次活动,处理一到两个课时中的应用性重难点。例如:《高中地理》教材必修Ⅰ第三节第三课时,教学重点有①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②正午太阳及昼夜长短的变化;③阅读和描画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我们会安排学生进行一次系统的天文观测与画图作业。由每届天文学社成员组织各班天文小组骨干指导各学习小组进行至少一周的日影观测、正午太阳高度观测、昼夜长短观测,然后,将观测记录数据与往届不同时期观测数据比对,总结发现,印证原理,最后再将典型发现和画图作业中的优秀作品以展板的形式展出供大家欣赏。这样下来,不仅培养了学生们学习地理的学科兴趣,极大的激发了同学们的探索未知的精神和思考发现的科研品质!与此同时,由现实问题转变而成的试卷考题,对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说,解决起来驾轻就熟,根本不成为难题!
其他文献
该文介绍了多维粗差同时定位定值的方法,该法不仅能确定多维粗关的位置,同时还可求出其数值大小。此外,阐述了有关粗差图相差而产生多组等价解的问题。
该文针对带格值真值的多维多重推理模式给出了基于格值命题逻辑系统L〈,vpl〉的一类近似推理方法。这类近似推理方法在L〈,vpl〉中不仅有严格的语义解释,而且有严密的语法论证,因而它是一
通过近1个月的网上研修学习,我聆听了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领略了他们幽默风趣的教育风格、先进的教育理论;也与班上的各位优秀的教师一起进行了交流,不但加强了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又和本班的教师一起进行了问题探讨。通过这次骨干教师培训,我更明确了做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理想,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  这次培训让我了解到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趋势;深刻领会了
会议
摘 要: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 领会文章思想,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阅读质量的好坏, 关系到其它学科的学习。我主要从培养兴趣、认知学习、创设情境等环节谈起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从而为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有力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生 阅读能力 培养 教学  小学生年龄尚小, 注意力持续时间短, 做事全凭兴趣, 自主阅读能力相对较弱。要想
该文详细介绍了设计用于神光III中,高灵敏度空间分布多维伺服反射镜调整技术并以1:5缩小模型机构阐述其设计原理、精度指标和达到该指标所采取的技术途径,通过实验结果分析了该机构的
我们经常能听到 一些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常常会为之激动,为之兴奋,为之喝彩。能上一节充满激情的课,是许多语文老师的追求,但如何去激情,如何才能让情感成为课堂中一曲动听的旋律,又是许多语文老师感到困扰的问题。笔者通过听课,并结合自己的一些感受,概括出以下一些策略,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师动情情始生  我认为要想感动学生,教师首先自己要是一位动情之人,能够对每篇课文“情深似海”,能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知识、获得的感悟体验,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逐渐内化为个人的知识结构,并使自己的语文应用能力最终得以顺利地生成和发展。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更加科学的实施教学,如何使教学更加有效,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导学案”作为实施学案教学的载体,对高效课堂的形成起到了催化作用。开展“导学案” 教学十分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