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拒绝开出一朵花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_sar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求必应,在某些场合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慈善情怀。但更多的时候,我觉得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事实上,很多时候,面对他人的“有求”,你也未必能做到“必应”。有是就有非,有黑就有白,有必须接受的,肯定也有必须拒绝的。
  拒绝,虽说难以避免,但方式却各不相同—有的拒绝似刺,有的拒绝如花。
  A不少人喜欢攀龙附凤,爱依附名家以抬高自己的身价。于是,花钱请名家为自己的“新产品”代言成了一种潮流,部分名家也欣然应允,或作画,或题字,或写序,不分青红皂白,当真是有求必应,自然少不了白花花的银子揣入口袋。当然,也有讲究操守的人,非厚利所能惑。提倡学识与思想自由的吴稚晖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有位画家登门拜访吴稚晖先生,想请他为自己的一幅图画题字,以增加作品价值。吴先生不喜其阿谀逢迎之态,知其造访动机不纯,于是端详画作之后,以写实的笔调题了两行字:“远观一朵花,近看一个疤。”画家以为吴先生看不懂他的“抽象画”,便解释说:“这是一幅风景画,而且好在……”吴先生不慌不忙接着题写了两行字:“原来是幅画?哎呀我的妈!”几行打油诗似的题字彰显了吴稚晖先生的人品,他用“接受”的方式严拒了媚俗的世风。
  这样的拒绝可能会给那些投机取巧的人一些警示,免不了伤人颜面,让人心上结疤。不过,有时以接受的方式拒绝别人的求助,却能将拒绝的疤,变成美丽的花。
  B一天下午,我在书房上网,邻居大嫂来我家借用缝纫机补一床被单。我知道缝纫机前几天就坏了,还没来得及找人修呢,可这些话自有妻子跟她说,我仍旧上我的网。妻子却连连说:“行啊,在房间里空着哪,没关系,你用吧!”说着,她们进了摆放着缝纫机的小书房。我刚想说话,妻子抢着说:“你先到客厅看会儿电视,我们在这儿有点事。”我不好说什么,只好满怀疑惑地走了出去。房间里“叮叮当当”地响了一阵,妻子说,“前些日子还用过,什么时候坏了呢?真是对不住你了。”“这机子也用了有些年头了吧,东西就是这样,说坏就坏了,怎么能怪你呢!就说我家那电瓶车吧,上午还好好的,今天下午就骑不了了。”邻居大嫂宽慰妻子说。
  送走了邻居,我摸了摸妻子的额头,说:“你没发烧吧,这机子坏了好几天了,难道你忘记了?”“不让她试试,她怎么会相信呢?”妻子解释说,“你忘记了上次到老李家借摩托车回来说的话了?人家说车坏了,你还不是说人家不想借给你骑吗?还在家生了半天闷气呢!”
  是啊,上次我到老李家借车回来,脸上写满了不悦;这次邻居大嫂没借成东西,离开的时候臉上却笑意盈盈。是啊,有的难处只有让他人亲自摸到,才能得到他人的理解;有的拒绝,只有让他人自己找出缘由,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
  我终于明白:拒绝并非无情物,只要方式恰当,拒绝的荆棘上同样能开出一朵绚丽的花。
其他文献
在同事和朋友们眼里,小李是那类特别能坐得住的有钻研劲的人,上班认真工作,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业绩和工作激情经常受到部门领导的表扬。业余时间,小李还凭着一支生花妙笔写散文和小说赚些“外快”,每次郵递员给她送来稿费单,都会引来周围无数羡慕的目光。  有人开玩笑说,坐得住的小李,为大家树立了一个榜样。小李也深为自己能坐得住而心生自豪,可是,她没想到,什么事都有两面性,坐久了,居然坐出来一个严重影响心
期刊
苏鲁,年龄比我们大,我们不叫他“苏哥”“苏老师”,却都尊称他为“苏老大”。苏鲁,名字很大气,横跨两大省。人如其名,他心胸也豁达乐观,已届知天命,为人正直,古道热肠,教学和生活经验丰富,当我们遇到难题和苦恼时,他常常如影随形来到我们身边,如大哥哥一般,又是开导,又是安慰,不多时,定会使我们一帮青年豁然开朗,眉头舒展。  每到吃饭时间,大家聚在一起,难免会发发牢骚。这个说:“这叫什么事啊,明明我们年级
期刊
提起“紧箍咒”,人们会不由得想起《西游记》中的场景:每次唐僧念起咒语,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就会头痛难忍,无法施展一身的功夫,可见其厉害!这不,今年刚刚步入古稀之年的马老先生,最近也体验到了类似的痛苦:  近半年来,马老爷子总感觉脑袋像被人套了个“紧箍咒”,头部一阵阵地发紧、胀痛,这种疼痛时而出现又时而消失,其程度还时而轻时而重,严重起来甚至可以用“痛起来不要命”形容,这让很少去医院的他慌了神!平素他仅
期刊
做自己就好”,这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一句话,许多人把它当做经典语,当座右铭。可是真的做自己就好吗?就对吗?我看不一定。  人啊,都看自己好,觉得自己像花一样美,如果你真是一个美好的人,内心充盈着无比的正能量,做自己当然很好,没问题。但如果你是一个自私、心胸狭窄、懒惰的人,还坚持做自己,岂不是愚蠢了些?  很多人会伤人于无形中。我的一个朋友,说话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想批评就批评,想抱怨就抱怨,想求人就
期刊
很多年过去了,我记忆里的大春还是那个被同学取笑的沉默少年。  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那天的情景,大春在作文里说,他的理想是做一名慈善家,成立慈善基金会,将来把大部分财产都捐出去,来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人。当语文老师读到这里时,教室里响起一阵吃吃的笑声,有的同学还扭过头戏谑地冲大春做鬼脸,大春窘得脸通红,两手下意识地搓着一支钢笔,尴尬地抿着嘴。  大春是班上最穷的学生,所以,大家才把他的宏伟梦想当成笑话听
期刊
1  上初中了,我在离家很远的县城上学,借宿在县城的小姨家。说是姨,也是隔了云和雾的,她与我外公同属一个村,与外公同姓,按辈分我该叫她小姨,其实,我家与这个小姨走动少,关系疏远。本来说好的,母亲送我去县城,可开学那几天,母亲病了,这个任务落在父亲身上。我没去过县城,但我对父母坚持说,“我自己可以去,可以找到小姨家。”不过,我的“坚持”并没有换来父母的同意,父亲决定送我去县城。  父亲不善表达,对于
期刊
妈妈对不收拾房间的儿子吼:“不要惹我,我更年期!”  儿子直视没敲门直接进屋的母亲道:“不要惹我,我青春期!”  爸爸看着眼前上演的世界大战,只能摇头苦笑。  这熟悉的场景,你们家是否也经常上演?  由于现代社会的晚婚晚育,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母亲刚好步入更年期。在有些家庭,母子俩总是大动干戈,天天上演“世界大战”,感覺家无宁日啊。  “更年期”和“青春期”,从生理学角度说,都是激素惹的祸。体
期刊
电脑里的意外发现  今年是他和她结婚的第七年。人都说“七年之痒”,他们也不例外。按部就班的日子越来越无趣,他觉得婚姻真是个坟墓,才短短七年,就葬送了所有的浪漫和美好。  今天,是他们结婚七年的纪念日,他特意提前几天结束了进修,在外地出差的她也说一定赶回来,却到现在都不见人影。他抬头看看墙上的时钟,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唉……”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点燃一支烟,打开电脑,想玩一会儿游戏。  他点了宽
期刊
那天坐24路车上班,车行至桂林街时上来一个女孩,她本来是想划卡的,可是一摸包,竟然发现卡忘记带了。于是,她掏出10元钱,问周围的乘客谁能够帮忙换成零钱。但是,现在零钱早就像秃顶上的头发那样稀缺,她最终也没有换到零钱。车又到站了,上车的人在挤,女孩进退不是,司机在催,女孩在急……  这时,只见坐在旁边的男乘客掏出了自己的卡:“用我的吧!”终于从难堪的窘境中脱身的女孩,一路上不知道对那个帮助她的人说了
期刊
2015年冬天,我父亲披了一件轻便的蓝灰色羽绒服来到我家。眼前的这个50多岁的男人还是那么英俊。  “皮袄呢,老爸?”我急不迭地问他。  “你媽给我收起来了。人老了,穿不动了,还是换个轻快点的吧!”  后来,我送父亲回老家,特地去看了看“它”—和我同年的皮袄。“它”还是老样子,挂在大衣橱里,被母亲擦得油亮油亮的,里子上的整张羊毛皮也没有丝毫的脱落,还是那么柔软、那么密致,经年累岁之后,羊毛一簇簇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