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j2002_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58例秋季腹泻患儿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9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29例,给予单纯西医治疗。结果:通过对止泻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总病程的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为79.31%,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确切。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小儿 秋季腹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218
   秋季腹泻是临床上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发病多见于每年秋冬季,临床以频繁发烧、大便次数每日数次至十余次不等、腹泻为蛋花样或水样特征。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但发生此病时如果不及时治疗后果也非常严重,一般会引起营养不良、脱水或酸中毒,严重时会危及患儿生命。2010年7月~2011年7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29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小儿秋季腹泻5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其中男15例,女14例;2个月~1岁11例,1~2岁13例,2~3岁5例;病程3~5天;无脱水16例,轻度脱水9例,中度脱水4例。对照组29例,其中男16例,女13例;2个月~1岁13例,1~2岁12例,2~3岁4例;病程3~6天;无脱水16例,轻度脱水8例,中度脱水5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观察组患儿常规予以病毒唑10~15mg/(kg·日)抗病毒,纠正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调整饮食,同时加用中药口服,中药口服,基本处方:葛根10g,山药10g,白术10g,茯苓10g,炒扁豆10g,乌梅10g,鸡内金6g,山楂10g,车前子10g,薏苡仁10g,藿香10g,木香3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1岁以内小儿量酌减,并以食盐(炒热)热敷脐周。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参照《儿科学》[1]中诊断标准,急性起病,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初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为稀水样或蛋花样,无腥臭味,每日数次至10多次,大便常规检查偶见少许白细胞,无黏液、红细胞及脓细胞。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止泻时间,具体包括粪便性状和便次恢复正常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具体包括失水纠正、精神和胃纳增加时间;以及总病程及总有效率。
   疗效判断标准:根据1993年北京修订的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2]评定,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①显效:治疗72小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②有效:治疗72小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消失;③无效:治疗72小时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均数间的比较和两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结果
   两组治疗后观察组止泻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总病程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为79.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不良反应: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出现。
   讨论
   轮状病毒是西医认为引起小儿秋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之一,轮状病毒能侵犯小肠上皮细胞,导致肠绒毛破坏,使水和其他物质的吸收减少,而导致腹泻。该病具有起病急的特点,发病年龄多为2岁以下,发病群体多为婴幼儿,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及发热,体温多在38~40℃。患者发病的临床表现为发病当日即可排出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带有少量黏液,无腥臭,镜检脓细胞很少见。同时,患儿多伴有严重口渴及明显烦躁、脱水等症状。本病属中医“泄泻”范畴。泄泻是由于脾胃运化失常,引起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如水样。小儿脾常不足,感受外邪,内伤乳食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失调而发生腹泻。小儿运化功能尚未健全,而生长发育所需水谷精气却较成人更为迫切,故易为饮食所伤;由于小儿具有“稚阴稚阳”“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理特点。小儿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知自节,一旦调护失宜,则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均易引起小儿脾胃机能紊乱而致泄泻。加之夏秋季节,湿热内蕴,暑热湿困,以上均引起患儿大便暴注下迫,如水样,量多次頻,小便短赤,神疲乏力,苔黄腻脉滑数。
   临床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单用西医疗法,疗效较差;而祖国医学治疗泄泻以运脾化湿为基本法则,实证以祛邪为主,虚证以扶正为主,分别以健脾益气,补脾温肾为主。近年来,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本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效果显著,这与本方中诸多中药成分的联合施治有关。本方中山药、炒扁豆、薏苡仁健脾化湿;白术、茯苓益气补脾;葛根生津止泻;乌梅涩肠止泻;车前子利尿止泻,所谓利小便实大便也;木香调中宣滞、行气止痛;藿香解表散寒,理气化湿;鸡内金、山楂消食导滞;甘草益气养阴。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渗湿止泻之效,并配合食盐热敷脐周达到温运阳气、解除腹胀、调运气血的功效,从而达到促使胃肠功能恢复的目的。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疗法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有效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充分体现了祖国医学在内外合治、标本同治方面的独特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96.
  2 杜嗣廉,郑明新.小儿胃肠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39.
  3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90-1299.
  
其他文献
研究探讨对进行脊椎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护理效果,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治行脊椎后路手术治疗患者66例,男36例,女30例,年龄30~70岁,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
摘 要 目的:了解颅脑创伤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提高治愈率。方法:收治重症颅脑外伤患者84例,气管切开2天后,1周内送检2次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检出病原菌10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3.07%,革兰阳性菌9.62%,真菌17.31%,通过控制感染的各因素,感染率由2010年的86.54%降至2011年的54.76%。结论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能降低重症颅脑创伤患者的感
清华大学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在校园信息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应用系统、教育教学资源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初步形成了整体化的数字校园系统,实现了教学
期刊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联合应用对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检查的149例急腹症病例,分析超声声像图特点,将超声诊断结果和手术
为更好地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实行弹性排班,现将2010年10~12月与2012年1~3月的护理质量比较情况汇报如下。资料与方法选择除老年及儿童少年精神科以外的8个精神科封闭病房,
IBM将建运算千万亿次每秒超级计算机;全球首款蓝光DV发布;苹果隆重推出全新iMac;显示屏垂直堆叠机房调试终端;垂直写入技术实现2.5寸硬盘容量1.2TB;Intel激光硅芯片带宽高达40Gbps;IB
互联网是一个极不安全的地方,网上很容易发生信息侦听、假冒身份的非法活动。涉及个人隐私的电子邮件、部门之间重要的电子公文传递、园区电子商务的在线支付等应用都要求保证
目的探讨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经皮椎体植骨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闭合
阴虚咽痛  患者,女,32岁,2009年3月10日初诊。主诉:咽部疼痛8年,时轻时重,重时饮、食皆痛,多方就医,未获治愈。诊见:患者咽部色淡,有两块大约0.5cm×0.7cm溃疡,色灰白,两脉寸关洪大。细审其症,咽部虽疼痛较剧,似火毒炽盛,而实为肾水不足,虚火上炎,蚀于咽喉所致。宜用引火归元并解毒法治之。处方:干地黄30g,生山药12g,山茱萸12g,茯苓9g,牡丹皮9g,泽泻9g,麦冬30g,附
本刊讯 2007年11月8日~9日,历时两天的“互联互动·同心同行——教育信息化与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暨2007年赛尔毕博用户会”在南京师范大学落下帷幕,来自全国各类院校的3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