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放手,让孩子自己“选”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6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做选择,曾经有过一个经典案例:你是想洗个淋浴,还是泡个澡?用来对付不肯洗澡的小朋友。但事实上,这当然不是真正的选择,而是情急之下、一时之间用来对付小屁孩的诡计。真正的选择,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真实想法,并听从内心的声音;其次还要对现实状况做出判断和权衡,既不仅考虑到“我想”怎么样,
  还要考虑到“我”之外的其他人想怎么样、其他事物是什么样,这也是孩子走出自我中心、走向广阔世界的重要一步。
  初级阶段:自我认知,确认自己的真实需求从孩子可以自主行动的时候,即从他可以自己伸手去抓东西(大概几个月大)时开始,就可以让他练习做选择了!这一阶段的重点是,不断地通过选择,让孩子自己去发现他真正的喜好,选择也是自我认知的重要方式。聪明的爸爸需要注意的是:不干预,不否决。
  ●从两个选项开始
  刚开始,不要给孩子太多选项,小宝宝的大脑还处理不了复杂的信息,容易不知所措。
  我们先从两个选项开始,而且这两个选择,既要有相似性,属于同一类型,又要有明显的、直接可辨的区别,如颜色、形状、大小、质地的差异。比如:给两个玩具,一是塑料的,一个是毛绒的;或者一个是红色的,一个是蓝色的。再比如:给两种冰淇淋,一个是草莓味的,一个是巧克力味的。这都是简单且特征鲜明的2选1。
  ●不要给出任何建议
  除了给出选项,不要给出任何建议。不要帮孩子分析,给他讲利弊关系。既然给孩子的是两个极简选项,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他在做选择的过程中,去确认自己的偏好、自己考虑问题时会倾向的侧面。
  一定要留给孩子充分的时间,退后一步,让他自己去思考。大部分爸爸都喜欢给建议,但在培养孩子做选择的过程中,尤其是一开始,凭借成年人的思维优势给出建议,其实等于隐藏的命令,孩子要不就跟着爸爸的思维走了,所做的选择无法反映自己的真实想法;要不就下意识地觉得,既然你都已经想好了,那还让我选什么?或爸爸想得总比我周到,我还是听他的吧!
  无条件地尊重孩子的选择
  当孩子已经做好了选择,就要尊重他,不管他选的是什么,尤其当他的选择不合自己的心意时,更要退后一步,一定不可以去否定他。也不要用“我们是不是再想一想”“要不要看看其他的可能性”之类的诱导性语言,小孩子非常敏感,下意识地就能感觉到这些话背后的控制意味:就是你不想让我选我已经选的呗!所以,聪明的爸爸会了解,并不是什么都可以给孩子选。
  
  中级阶段:扩展认知,考虑到更多外部因素
  在3岁之后,孩子就更快地步入社会化的发展,聪明的爸爸还可以借助做选择,引导他离开自我中心,去关注其他人的需求、外部事物的状况,把它们都列为选择项的特点。
  ●要考虑到他人
  除了只跟孩子自己相关的事,还可以把一些家庭活动的安排,也拿出来跟孩子讨论,让他试着做出选择。比如,选择假期去哪里玩,选项包括:科技馆、游乐场、郊区,可以添入外部状况,如游乐场假期会有特别多的人,排长队,也可以添入他人需求,如游乐场里的游戏不太适合同行的外婆,会让她太累。再比如,选择晚饭后玩什么,选项包括:到外面骑自行车、在家里搭积木、在家里玩爵士鼓,在此基础上可以添入外部状况,如今天非常寒冷而且刮大风,所以不太适合骑车,也可以添入他人需求,如爸爸有点累了,需要小睡一会儿,而爵士鼓会吵到他。
  ●逐步添加选项
  孩子稍大一些,可以处理更复杂问题时,聪明的爸爸就可以有意识地逐步增加选择内容。
  有可能是增加选项,比如3选1;还有可能是增加选项的比较维度,之前是只比较一个特点,现在可以多增加一个。比如带孩子到冰淇淋店,有那么多种口味可以选呢,颜色也不同,有些还包含不同的混合物,如果仁、葡萄干等。这时,爸爸的做法还是跟从前一样:只介绍事实,只在孩子提出问题时给予最简单的回答,不提供任何建议,退后一步,等待孩子自己做出选择。
  理性看待4~5岁孩子的“纠结期”
  孩子小的时候喜欢单刀直入,比如某段时间特别喜欢巧克力,蛋糕、冰淇淋、饮料、糖果等什么都要巧克力味道的,其他选项几乎看都不看,做选择速度非常快。可是到了4岁以后,孩子忽然变“纠结”了,比如给他几颗糖,让他选一个,他会看啊看,好半天都没决定要哪个。这时候爸爸可能就会想:他怎么变黏糊了?这可不是好趋势,得催促他快点做选择!其实,这是孩子的思维发展又精进了一层的表现。他开始注意到:除了自己已经了解的、喜欢的那个东西之外,这个世界上还有其他很多有趣的东西。所以他开始观察、权衡。
  高级阶段:创造可能性,可以拥有更多选项
  有不少人认为,选择的同时意味着放弃:选了A,就没有B。在选项确定却又都不理想的状态下,做选择就会变成一件纠结的事,犹豫就会变成常态。可这并不是聪明的爸爸想看到的,事实上,我们要告诉孩子的是:选项越多,自由度越大,因为每个选项都意味着一种可能性。那么,除了可以在现有的选项内做合理权衡外,我们还可以去创造出新的选项。
  ●引导孩子去拓展更多可能性
  聪明的爸爸可以示范给孩子,比如选冰淇淋,想要尝试不止一种口味,怎么办?可以试试看跟爸爸商量:我们各选一种,然后互相分享。比如晚上的活动安排,特别想玩爵士鼓,怎么办?可以试试看跟爸爸商量:你先小睡一会儿,睡醒了我玩爵士鼓;或我只玩5分钟,然后你再睡,行不行?在这个过程中,逐步让孩子体会到:问题不止有一种解决方法,选项不限于已有的几种。耳濡目染,孩子很快就会自己去发明更多的选项,去拓展人生的可能性。
  意见不合时,爸爸的做法非常关键
  孩子的喜好与爸爸不同,这时爸爸的做法尤为重要:是强烈地表达自己的偏好,乃至要求孩子跟随(爸爸认为自己的偏好更优);还是以宽容的态度,表达“我们喜欢的东西不同,但我相信你的选择也是很好的”,乃至尝试转到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喜欢这个选项的原因。后者的做法,不仅能给到孩子足够的尊重,而且爸爸还给出了很好的示范:当意见有差异时,如何接纳多元化,如何表现出自己的风度。
其他文献
14.1 Neuroanatomy, neuropathology 2011120 Meta analysis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parental 5, 10-methylenetrahydrofolate reeducatesC677T polymorphism and the ne
晚上9点钟给女儿洗完澡,我就急急忙忙跑去学生寝室查寝,已经顾不得女儿在身后喊:“妈妈,给我剪指甲。”从学生寝室回家,发现女儿已经睡着了,怀着满心的内疚,我找出工具,想趁她睡着时帮她剪掉长长的指甲。  没想到,轻轻剪完两个指甲,女儿依然被弄醒了,看到我在握着她的手指,迷迷糊糊地问:“妈妈,现在还是晚上吗?”我温柔地摸着她的头说:“宝贝,当然是晚上了,妈妈给你剪指甲。”  趁着和女儿对话的间隙里,我已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经济学是研究别人怎么发财的,管理学则琢磨自己如何发财。经济学老师曾教导我,要想自己发财,首先得研究别人是怎么发财的。经济学的适用及其显学地位,使人着迷、向往。但是,
儿子昊昊1岁左右,我就开始每天给他读绘本,晚上睡前故事也从没落下。所以他从小爱看书,3岁的时候就能自己拿着绘本看了。  现在,他看的绘本五花八门,阅读也给我和儿子的生活带来了莫大的影响。  记得有一次,我从书店买了一堆书,其中有一本书叫做《一片叶子落下来》,主题很好,是关于生命和死亡的,但我考虑到对于幼小的儿子来说,了解这些还太早了。于是买回来后一直束之高阁,没有陪他读过。  直到有一天,昊昊无意
一些人在经历了特殊的“生死时刻”之后,突然感觉自己的意识好像可以远离身体而去,成为独立的存在物。严谨的科学家告诉人们:这完全是人们脑海里出现的—个“美丽的错误”!
《山中访友》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质兼美,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了大自然的美景。本文最大的亮点是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并通过一定的联想
新疆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在金融发展和人才配备上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少数民族金融专业人才的储备,对于地区金融、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高校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方
AIM:To document the 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 (SVR) in rapid virological responders (RVR) of genotype-3 chronic hepatitis C with standard interferon (SdIF)
1.进化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提到它,我们首先会想到达尔文。其实早在达尔文出生那一年,一位生物学家已经系统地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他就是法国的拉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