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对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启示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405310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十五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设置和实施过程存在课程资源相对贫乏,课程意识不够成熟,缺乏专业师资队伍,教师科研能力薄弱,课程评价形式单一等问题。本文从教师培养即高师课程设置方面提出建议以期能解决上述问题。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问题;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启示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1-0068-0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和特色,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它独特的课程价值和目标追求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然而在实施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在于该门课程的实施者在高师专业设置中没有相对的专业,在这种情况下至今为止没有专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大部分的学校该门课程教师由兼职教师担任,这不能不说是新课程改革中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笔者想通过对近15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做一分析,期望能对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有所启示,从师资培养的源头开始,为培养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新型教师提供建议。
  一 近十五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综述
  进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控制条件中将期刊年限定为2001年1月~2015年1月,内容检索条件采用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共得到检索文献5359篇。其次,确定研究对象。在这5359篇文献中,除去重复发表文献、会议通知等无效文献,共得到有效文献1500篇。
  首先确定关键词。采用Bicomb软件对1500篇文献进行关键词统计,抽取出关键词频大于20的44个关键词作为主要关键词。其次,建立高频关键词共词频矩阵。对于确定的44个关键词,利用Bicomb软件中的共词分析功能。产生出共词矩阵。再次,进行聚类分析,将共词矩阵导入SPSS13.0中,采用样本聚类,得出44个关键词的聚类树图。第四,结合聚类结果对共词矩阵运用SPSS13.0进行多维尺度分析,绘制出关键词知识图谱。最后,结合聚类和知识图谱内容进行解释和分析。
  通过分析得出我国近十五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一条主线和四大领域展开研究。一条主线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四大领域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认识和本质问题厘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的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评价研究。通过对多维尺度图和聚类分析图的进一步归纳分析,还可以归纳出我国近十五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的总趋势是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研究者多,对于课程的评价研究者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理论研究多,课程实施的实证研究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状描述的研究比较多,具体教学指导研究较少;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较多,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的研究较少;宏观常态化的研究较多,对于综合实践课程中本地特色的微观研究较少;对于综合实践课程实施中教师层面的问题质疑者多,能给予操作性的建议较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大领域中的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较多,对于其他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
  从知识图谱中反映出的问题结合相关的资料分析出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与实施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课程资源相对贫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就是基于实践的学习,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着眼于学生的实践和经验,开发各种不同类型、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载体。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习惯于依赖教材开展教学活动,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还有一个转变的过程。许多教师面对教学资源感到十分困惑,很多教师对学校自身的课程资源缺乏科学的调查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效果。
  (2)课程意识不够成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是由问题入手,围绕问题组织教学活动,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育人功能,更注重参与,重过程。在这个非常开放的实施空间中,没有解决问题的唯一标准答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全要转变学习方式成为一名自主的学习者,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教师自身缺乏课程意识和课程指导力,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中局限于停留在活动的表层,缺乏对该门课程的系统开发和建设。
  (3)缺乏专业师资队伍
  从知识图谱中看到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培养问题在整体研究中处于边缘状态,目前学校的师资配备较为单一。有些学校任教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不是单纯由班主任担任,就是单纯由某一门学科教师担任,任教的教师资源比较单一,不能满足活动教学的基本需要。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所涉及的专业领域较广,教师又缺乏综合的专业训练,对应于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教师在短期内仍难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对口”的专业引领,加之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又缺乏课程资源的生成能力,致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知识”,学生的能力发挥也受到限制。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队伍整体不足且不稳定;现有教师的专业素养亟待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不足[1]。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必定是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
  (4)教师科研能力薄弱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主题研究或者案例学习为主要形式,教师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选择研究的问题,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进行活动设计,这就对教师活动设计和整体安排的教育科研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但是中小学教师繁忙的教学工作使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教师需要课题或任务出发,设计出较为灵活的活动方案,而且对于教学设计中的每一个关键性问题都需要有多种可行的措施,而不能仅停留在方案设计的层面。
  (5)课程评价形式单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一直以来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难点和关键点,课程的评价理念在实践操作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学生在活动课程中如何参与、获得了怎样的感受和进步这些都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以此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明确努力的方向,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如何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主体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给予学生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将是研究者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二 对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启示高师院校培养学生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中小学的师资水平,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理念的全面体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高师教育类课程改革提供了思考,必须从开设课程的种类到课程实施中教育科研意识与方法进行调整, 才能真正做到为基础教育改革服务。
  1 增设活动类课程,加大教育实践课程的比重,增加学生综合教育素养
  长期以来,我国高师教育类课程主要是由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加上教育实习组成。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教师综合教育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来看也是需要教师具备综合多样的能力,如课程设计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这些能力的获得不是通过传统的学科学习,而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慢慢培养并形成。高师教育类课程应聚焦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发展增设活动类课程,活动课程的内容可以包括各种学术活动、探究性社会实践活动、文体活动和社团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实践经验,引导学生参与教育热点问题的讨论,培养他们对教育问题的敏感度,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加强课改理念,强化课程理论,提高学生的课程理论素养
  课程政策的变化表现尤为明显的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必须在国家统一规定之下,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开发设计课程,这对教师的课程理论素养提出了要求。作为职前培训的源头,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中强化相关课程理论,增强学生的课程理论素养,使学生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开发学习中对课程系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内化的课程观和课程方法论的基础上,通过教育见习和实习环节中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开发等方面的实践活动,学会关注身边的现实,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
  3 重视教育科研课程,提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课题研究要求高师课程设置重视教育科研课程,强化教育科研类培养与训练;意识的培养和科研方法的学习;教育调研活动的开展;教育类论文的撰写与指导。这就需要高师教育在培养师范生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利用课内外的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教育基础知识和方法,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对教育科研的兴趣;利用各种实习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调研活动,在调研活动中强化学生的教育科研意识,通过活动将实践活动和理性的思考有机的结合起来,为未来教学中做好铺垫。
  4 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高师教育类课程需要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过去学生对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在问题解决中主动地建构知识框架体系。新课程背景下各科的教学都强调开放性,要求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通过多渠道主动运用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获得新的知识。这对高师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师,要打破讲授法一统天下的局面,使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对话教学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能够落实到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2]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愈来愈高,高师教育类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现状考量教师职前教育的需求,高师教育类课程的改革应着眼于教师专业化发展,从课程的设置、课程观的培养、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着手,才能培养出符合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的教师队伍。参考文献
  [1]刘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专业化问题与对策[J].基础教育课程,2014(06).
  [2]杨倩.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新课程下师生发展的视点[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4(5).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分析通信工程以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DSP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CDIO教育理念基础上提出针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依据CDIO教育理念對“DSP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并在整个教学实施中贯穿CDIO教育理念。  [关键词] DSP;CDIO;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2-007
期刊
[摘 要]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高校从教的教学实践经验,研究和探讨了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将微课、慕课、优课平台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并以无机化学为例,详细论述了当今高校如何切合实际推进微课、慕课、优课等网络教学模式,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线开放课程;无机化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2-
期刊
[摘 要] 生命教育在当代大学生这一群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针对高校生命教育这一领域的研究我们做得既不全面也不深入。生命教育这一命题被我国学术界所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并逐渐地发展起来,但是我国对于生命教育的实践还不完善,尤其是针对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命教育。我们应该积极地研究其事理逻辑,判断其教育演变,并指导高校生命教育实践。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逻辑起点;演变展
期刊
[摘 要] 随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备受关注。本文以潍坊学院、滨州学院、德州学院为例,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六方面的就业数据,论述了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结构杂、规模大、就业率略有增高,就业层次主要面向本省中微企业、薪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就业专业的相关度不高,满意度不低等三个特点,提出了加强校企互动的培养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素质教育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 新建
期刊
[摘 要]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构成包括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基本工作能力、求职技能。从用人单位角度分析,制约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是毕业生整体素质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求职信心不足、就业市场管理不规范等。要整体上提高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要从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强化核心竞争力培养、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转变社会用人观念等
期刊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现有导师制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不足。从完善导师组制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双导师组”制构建的内涵,探讨了“双导师组制”在四川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实践情况和运行优势。该“双导师组制”对丰富高校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实践具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 专业硕士学位;全日制;导师组制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
期刊
[摘 要] 国家已经提出了全民创业的理念,高校需要积极应对目前人才市场竞争压力加剧的问题,不断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高校党建工作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本文重点分析了高校党建和创新创业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前提条件和重要意义,从重视程度,教学内容,实践活动等方面提出了两项高校教育任务融合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高校党建;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 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是高等院校内涵建设的重点和相互促进的两大要素,精品课程建设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专业发展提供了有效平台和良好载体,同时教师的专业发展又为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提升了人才培养的水平。本文介绍我院精品课程建设对青年教师培养的重要影响,以期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精品课程;青年教师;能力提升  [中
期刊
[摘 要] 诚信教育是贯彻党的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在大学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诚信教育是价值观教育,必须将其提高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来认识,诚信是爱国、敬业的道德基础,其主旨就是对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深刻理解和衷心信仰,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忠于职守和诚意尽责。诚信教育是世界观教育和人生观教育,是要正确对待外在的客观世界和自己的主观世界,实事求是,坚持真
期刊
[摘 要] 本文通过梳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进而提出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途径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观点。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相结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进行一些有益思考。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中图分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