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老的辽宁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bo3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阳市铁西区街头,一位发白如雪的老奶奶,一边走一边舞着手中的秧歌扇。

  沈阳人都承认,“这座城是大变样了。”
  改革开放以来,南北向的延展,已经把沈阳拉成了椭圆形。沿东西快速干道向西, 驶离和平区后,挂在高楼上的巨大的“铁西新区”格外醒目,似在诉说,作为工业重镇的老铁西已不复存在。如今,连片的工厂已经被新建的商品住宅楼取代,华润、万科、龙湖挤走了老厂房……建筑的改换像一盘推倒重下的棋局,在当年日本人留下的城区格局上反复。
  当然,其他城区也都一样。
  城市看起来是变年轻了,但在日益年轻化的城市外壳下,城里的人却在“变老”。而沈阳也只是辽宁的缩影。

老龄化时代


  “养孩子贵啊。”张庆连一口浓重的东北口音,连带比划着诉说自己的经历。和沈阳城里的万千市民相似,张庆连早年是老国企的一名工人,后来企业破产,他下岗再就业,谋了份司机的差事,每天干十三四个小时,供唯一的女儿读书,这使他累得够呛了。
  再生一个?他没敢想。“过去我爸工资几十元钱,也养大了五个孩子,现在能行吗?车贷、房贷、教育的负担都重,哪个年轻人不靠家里?可生不了第二个了。”
  和张庆连的关注点不同,沈阳人秋叶觉得,现在的人不乐意生二孩,主要是观念变了。以前一定要生孩子传宗接代,头胎生了女孩就要想着再生个男孩,但“现在要是生了女孩开心还来不及呢,省钱又省心,谁愿意再生”。
  “张庆连们”和“秋叶们”,代表了大多辽宁人最朴素也最真实的想法。不愿生育,却成了让政府发愁的一件大事。
  2018年6月25日,辽宁省政府印发《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 《规划》),此前河南、江西、福建、甘肃也已发布各省人口规划,但辽宁率先提出要“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
  “只生一个好”的时代行之未远,现在的姿态已变成“努力营造积极生育二孩的良好舆论氛围”。
  生娃不仅是家事,还是国事。对于辽宁,鼓励生育,看上去已经迫在眉睫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以来,除了2014年数据缺失外,其余年份辽宁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皆为负。也就是说,每年的出生人口还抵不上死亡人口多。即使在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辽宁省统计局测算,2017年的出生率依然走低。
  按照目前通行的标准,一地区的总和生育率应至少2.1,才能达到世代平均更替水平。它的意思是,每个妇女要平均生育2.1个孩子,才能保持人口相对于上一代持平。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给辽宁敲响了警钟,生育率仅仅0.74,甚至还不及全国的一半。
  低迷的生育意愿难以拉高日渐走低的生育率。其实如果仅仅是出生率低迷,还并不足以使鼓励生育变得如此急迫。出生率比辽宁更低的北京,不仅不担心,还在想尽办法疏解过多的人口。
  人的迁移总是随着经济重心走。建国初期,辽宁曾一度是人口净流入地区,转折发生在1980年代的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自那之后,更具经济活力的地带开始将这里的人口一点点抽离老家。2016年2月辽宁省社科院公布的《辽宁蓝皮书:2016年辽宁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对比第五、第六两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认为“辽宁省人口聚集能力明显减弱”。从2014 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来看,北京、广东、上海、天津四地带走了东北地区流出人口的近70%。
辽宁全省14个市除锦州、朝阳外,人口老龄化程度均超过20%,大连、丹东、本溪、沈阳甚至超过24%,意味着在这三个地区,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

  为什么留不住人?辽宁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万强认为,虽然历经改革,但辽宁的重、化工业依然是主体经济,而传统重、化工工业对于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人才的吸纳能力不强,导致这部分人流失严重。
  给这一推力加速的,则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口迁入高潮和生育高峰,当时的婴孩,如今恰好步入老年。
  2018年6月辽宁省老龄办发布的《辽宁省2017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末,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总人口22.7%,远远超出联合国所定的10%的老龄化社会标准。辽宁全省14个市除锦州、朝阳外,人口老齡化程度均超过20%,大连、丹东、本溪、沈阳甚至超过24%,意味着在这三个地区,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
  若是要形象地说,到底啥是老龄化呢?当地人讲了个颇像段子的事:有一天值班门诊患者多,都说自己年龄大要先就诊,护士说80岁以上优先,哗啦啦又站出来5、6个,那也排队吧,最大的89岁,最小的83岁。那时候就明白,老龄化真的来了。

不堪重负的养老压力


  “人口减少倒没啥,关键是劳动的人不够了。”一位当地人对《南风窗》记者说。对老龄化的真正问题所在,就是普通市民也一眼就看穿了。
  辽宁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曾在2016年组织研究过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辽宁就业问题。最后成型的报告中提到,“根据2010年全省人口抽样调查,辽宁16岁—29岁的年轻劳动力占比仅为20.55%,低于全国水平约5个百分点,年轻劳动力明显偏少且呈现断崖式下滑。”
  年轻劳动力减少的后果是直接拉高养老保险的制度赡养率。据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研究员金刚测算,2010年,辽宁省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赡养率为46%,相当于 2.17个年轻人供养1个老年人,到2016 年这一比率已提高至61%,相当于1.65个年轻人供养1个老年人。相比之下,广东省的年轻人就轻松多了,同样是2016年,供养一个老人的负担由9.2个年轻人来分担。   据《新京报》援引辽宁省原发改委主任王金笛在的说法,辽宁省人社厅测算,2016年辽宁省当年缺口337亿元,2017年缺口412亿元,2018年预计将达501亿元,2019年将攀升至598亿元,2020年会达到698亿元。
  巨大的支付缺口不得不“压榨”个人账户和地方财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 年辽宁基本养老保险征缴收入减总支出的规模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已经接近三分之一。据金刚的测算,相比于2016年广东55个月的养老金可发放时间,辽宁已降至不到6个月。
  张万强认为,这部分负担一部分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因为由省财政所承担的很大一部分养老保险是央企的离退休职工的,而央企的利润并不交给地方,这相当于地方给国家承担了一部分改革的成本。“要解决,还得国家和地方一起努力。”
  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全看来,东北地区所表现出的养老保险危机,的确并非东北各省自身的问题。
  他对《南风窗》记者分析,养老金、人口结构、地区经济活力实际上处于一根循环链条中。连接链条的纽带是企业在地方需承担的养老金费率。人口年轻意味着养老金缴纳人数多,费率会随之下降。费率越低,企业所需承担的养老金成本也就越低,养老金成本在企业的用工成本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因而对于企业的设厂选址影响不小。
  所以循环的逻辑就是,人口越年轻的地区,企业越愿意设厂,设厂之后带去越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反之,年轻人走了的地方老龄化严重,企业要承担的养老保险费负担就会加重,无法吸引投资,同时经济失去活力,人口进一步外流。
  不过看似严峻的养老金危机在天性乐观的的东北人眼里不算事,“全国统筹嘛”。
  这个来自民间的答案,与辽宁省人社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所给出的一样。这位官员告诉《南风窗》记者,他们在等待2018年8月份起将开始实施的中央调剂金制度。“中央调剂金制度就是为了解决老工业基地养老问题。”
  这一着力于解决不同省份之间调节养老金余缺的制度,被廣泛认为是走向养老金全国统筹的第一步。办法是各个省份按照比例上缴一部分基金,中央再根据各个地方退休人员的数量下拨一部分基金。
  但鲁全认为,调剂金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基金缺口问题,但难以根本解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有一个办法,”他告诉《南风窗》记者,“统一全国的养老金缴费费率。一个厂不管是设在广东还是东北,缴费费率应该一样,只有这样才可能去调整人口的流动。”

开启转变


  应对老龄化的努力并非此次才启动。2007年以来,辽宁省老龄办开始对全省人口状况进行监测,并定期发布报告。便利生育的政策也有,2015年,辽宁省卫计委出台《关于简化下放生育手续的通知》,要求从2015年7月1日起,放宽生育登记、审批时间,下放登记审核权限,简化生育手段。次年,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对《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做出修订,免去了生二孩的审批环节,放宽准生资格,流动人口也可以在现居住地办理二孩生育登记。
养老金、人口结构、地区经济活力实际上处于一根循环链条中。连接链条的纽带是企业在地方需承担的养老金费率。

  但不可遏制的老龄化与社保危机并未见缓解,更毋谈逆转。遂有了此次辽宁省政府印发的《规划》,将人口问题的重视提到空前高度。
  在《规划》中,辽宁省政府将本省的人口问题定性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长期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认为“人口结构非均衡性问题日益凸显”,相比于此前几省发布的《规划》,措辞更重。
  改变的力度也超出以往。为了实现提升生育率、改善人口结构、加强人口集聚能力的主要目标,《规划》不仅提出要探索鼓励生育的配套政策,还在鼓励大龄劳动力重新进入劳动市场、人才引进、放宽户籍准入、延迟退休、完善养老机构与养老体系等方方面面做出了努力改变的姿态。
  比如,二孩配套政策中包含了税收、教育、社会保障、住房、妇幼医疗保健福利等多方面安排,要求探索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这是一个整套的工程,教育、人社、财政,都要配合。”辽宁省计生委的一位官员说。政策制定者希望,以此扭转辽宁人口不断减少的趋势,争取到2030年,将生育率提升到1.8,总人口增加至4500万。
  《规划》并单列“大龄劳动力人力资本开发行动”专栏,提出一系列旨在鼓励老年人重返就业、创业市场的政策意向,以“充分发挥老年人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作用”,并“有效挖掘开发老年人力资源”。
  “鼓励那些身体好的、学历高的、愿意进入就业市场的大龄劳动力重新就业不失为一种办法,”张万强认为,“毕竟闲置也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不过政策带来的生育激励总是辅助式的,人口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问题,激发地区经济活力或许才是解决人口结构失衡的根本出路。辽宁的人口问题也不过是因为经济困境才加剧、凸显出来。
  只不过谁也没想到,变化会来得这么快。
其他文献
严歌苓的新作《芳华》,以独特的视角打量青春,将读者带入那“缤纷”的年代 。  写自己是文学创作的一个“套路”。丹麦学者勃兰兑斯强调文学批评要“知人论世”,即评论一部作品一定要结合作家的出身。这本《芳华》有浓厚的自传色彩,她在《芳华》里化身为主人公之一的萧穗子。她以萧穗子的眼睛感受生活,讲述了自己亲历的往事—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某部队文工团的故事。  严歌苓当过兵。她从1971年13岁入伍直到25
在世人都在“移”、人人都可以被称为“移民”、人人渴望“移民”国外的时代,因工程建设而搬迁的“移民”的历史正在被忘却;在农村代表保守、稳定和落后的时代,他们正被从“移民”的概念中洗去。移民村远景。  建国以后,中华大地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彼时,为了快速发展农业、 工业,形成了大建水库、发电站的热潮,1950到1957年间,我国建立了 90多座水库,产生移 民70万之多;1958到1978年间,我国建
最近,我认识的一个社会学研究者以70后的身份,作为一个“入门级玩家”,加入了“王者荣耀”的游戏,试图观察这个属于90后、00后的游戏世界。  最终,他完成了《一个社会学者关于王者荣耀的体验式观察》一文。文章很快成为朋友圈的热文。我的一个学生看了,迫不及待告诉我,她发现社会学真是个有趣的学科,可以从生活里找到那么多的研究话题。她说,感觉这才是真正的理解中国啊 。  这个学生的感触让我有深深的共鸣。事
当欧盟开始分崩离析之际,谁能拿出领导力来拯救它?人们普遍认为,德国总理默克尔终于回答了亨利·基辛格所提出的著名的西方联盟之问:“欧洲电话号码是多少?”然而,如果欧洲电话号码加上了德国区号,自动应答就会响起:“什么都不行。”  “什么都不行”—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最近经常用这句话来描述德国对一切旨在强化欧洲经济措施所带来的反应。一个经典案例是:默克尔否决了意大利总理伦齐所提出的通过发行欧盟债券资助欧洲
两汉之际,佛法初流东土。魏晋之后,西巡求法者,代有其人,不绝如缕。其中的法显(337~420)、玄奘(602~664)、义净(635~713)是三位功业最为卓著的大师。正如唐代著名西巡求法高僧义净所说:“观夫自古神州之地,轻生殉法之宾,显法师(法显)则创辟荒途,奘法师(玄奘)乃中开王路。”法显并不仅是西行求法的创辟者,而且从陆上丝路“西越紫塞”而往,从海上丝路“南渡沧溟”而归的求法僧,取得成功的,
成都安順廊桥  西安永兴坊的摔碗酒、回坊的美食,重庆的洪崖洞,成都的宽窄巷子等,在抖音上突然走红,游客接踵而至。这些现象级的城市营销事件折射出的是城市间争先发展的紧迫感。在西安、成都、重庆这三个西部明星城市,利用“抖音”等互联网工具,被主政者视为重要的城市推广方式。  今年以来,西成渝三城的城市营销和人才政策颁布的步调几乎一致,在全国城市中显得有些忙碌和耀眼。虽然这三座城市给大众的印象并不相同,但
在中国这样的13亿人口大市场,拥有一个驰名数十年的功能饮料商标,无疑会和拥有阿里、腾讯的大额股权一样激动人心。但是,这不容易。  围绕红牛商标的争夺,已持续多时。红牛的泰国“生父”和中国“养父”因商标问题交锋数次,最新的争议点则在于,红牛中国的经营期限究竟为20年还是50年。  红牛中国发公告称,1995年公司设立之际,曾与泰国天丝签署协议,明确约定红牛中国经营期限为50年。泰国天丝则予以反驳,称
回顾过去一段时间,发生了几件有意义的事情,包括:中美贸易冲突、拼多多的上市、关于娱乐明星纳税的讨论、个税起征点将提高、房租飙升和电影《我不是药神》的上映。  看似不相关,但它们都可以统一在一个逻辑框架之下。  1.中美贸易冲突告诉我们,“中国生产—国外消费”这个长期分工模式,已经不可持续,如何能够让中国人多消费,是未来不再陷于被动的要求。  2.拼多多上市引发关注,让主流社会在日常的自信中发现了另
与西藏的情义,像金子一样坠在他的胸前,他弯下腰,扎进土地深处。  看得见的分水岭在2011年。种子其实早已种下。  2011年以前,他是吴雨初,援藏、赴京任职。2011年他辞职回西藏,从一份PPT开始,在拉萨的乱石堆上筹建了西藏牦牛博物馆。他演讲、写作、接受采访,推广牦牛博物馆的概念。  吴雨初的名字在城里听着光鲜,但是不符合藏文化中关于名字的规律。他开始对人称:我叫亚格博,做牦牛博物馆的那个亚格
2018年7月6日龙岗区第五届运动会开幕式节目表演  2018年11月14日晚,大型交响组歌《我们就是河流》在深圳大剧院成功首演,这是龙岗经过多年沉淀文艺精品创作成果的集大成之作,被视为文艺精品深圳质量的龙岗新标杆。  据悉,《我们就是河流》是由龙岗区组织创作的众多歌曲中精挑细选出来的16首原创歌曲形成的气势磅磗的交响组歌,是一部代表深圳水平融思想性、艺术性、哲理性和可听性为一体的艺术精品。深圳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