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品德与生活》课堂活起来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yingp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会常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成了许多课前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因此,我们决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必须独具慧眼,引领对话,善于捕捉对话信息,并即时纳入于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间。这样,教学才能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才能提升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才是对充满灵性和发展的学生生命的尊重。
  一、精心导入,明确学习任务
  一堂课的开始就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悠扬、动听、气势磅礴的前奏,必然能够吸引听众。一个新颖有趣的导入,自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他们的参与热情。导入好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质量。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新授课前,我一般是运用一些故事、趣事或贴近实际生活的事例、社会热点问题等,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例如,在讲“做负责任的公民”一课时,我先用吴菊平、张丽丽、郭明义等模范人物的事迹导入,声情并茂的讲述一下子吸引了学生。这时,我又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榜样?”“我们愿不愿意向他们学习?”“我们如何做才是负责任的公民?”等,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这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睡觉或者走神现象明显减少。事实证明,好的导入能激起涟漪,甚至是浪花;明确的任务,则能牵住学生的神经,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二、转变角色,发展自我
  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执行者。教学活动是程序化了的,由教师领着孩子从一个环节转向另一个环节。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在目前教学新理念的指导下,每一节课,每一位教师都需要转变以前“教书匠”的身份。而这门课程的自身特色在更大程度上引导教师改变自己的做法,改变自己的角色。她不再是单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一位对儿童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支持者和作者。她与学生的关系通过一次次地教学,也不再是一位至高无上、不可侵犯的老师了,而是一位能与孩子一块儿活动、一块儿学习、一块儿游戏的好朋友。上《校外探路》这一课时,结果学生在考察交通路线的过程中却惊异地发现,在学校附近一条200米左右长的街道上,竟开了17家发廊。“这么多发廊都是什么时候开張的?为什么都选择在这条街道上开店?他们的生意是不是很好?”,对此,我并未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新问题置之不理或轻描淡写地议一议,而是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与实践,体验生活。没料到,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丝毫没有觉得这是教材以外的“附加题”,他们从中获得了更多的体验和收获。课堂教学是开放的、更是生成的,所以我们的预设要凸显开放性,要留有发展的空间。这样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促成生成,也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试想,假如我的教学流程没有因此而“变奏”,课堂上又怎会有如此意料之外的收获呢?
  三、结合生活实际,随心所欲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少,但是教学时如果教师能注意引导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唤起他们对生活对周围环境的所见所闻,这时同学们的发言会特别积极,如教学《家乡变了》这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情况,知道“三废”污染的严重性,理解环境为什么亮出了“黄牌”,这时可让学生谈一谈身边看到的污染的情况。这时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争先恐后,抢着回答:“工厂冒的黑烟,污染空气,灰尘非常多,穿一天的衣服,领子就很黑了。”有的说:“工厂排除的污水流入新汴河,河水被污染了,鱼常常被毒死很多”。
  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讲究对知识的体验和感悟,这就要求全体主动参与,克服羞于开口交流的毛病,积极开展教学活动。
  五、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习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媒介也逐渐走入课堂,广泛用于教学中
  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动画、图象、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在讲“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这一章节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好多体现科技发展的图片,播放了神六发射的过程等,让学生有身感觉,让学生感到振奋,认识到祖国科技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起爱国的热情,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境界,从而提高了课堂质量。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有一颗灵动细腻的心,一双善于捕捉智慧的眼睛,时时关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并且真正顾及到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便能引发一段又一段精彩的对话,构建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其他文献
摘 要:创建“美丽校园”,必须关注校园文化。本文主要阐述本校在创建“美丽校园”中,注重智慧育人,优化校园环境;绿美校园,营造育人环境;丰富文化,建设人文校园的路径,并在校园文化视域下对创建“美丽校园”作了理论思考。  关键词:校园文化;视域;“美丽校园”  一位教育家曾痛心疾首地说:现在有些学校很漂亮,有花园式的、有宫殿式的、有宾馆式的,但总觉得缺少些什么东西,缺什么呢?文化!所以,与梅贻琦那句名
期刊
摘 要:培养边疆民族地区幼儿勤俭节约的习惯在提升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培养边疆民族地区幼儿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本文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以边疆民族地区幼儿美术手工教学为例,浅显论述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培养他们良好的勤俭节约习惯的一些有效策略。  关键词:幼儿;勤俭节约习惯;“旧物新用”;美术手工教学  常言道:“成由勤俭败由奢。”勤
期刊
摘 要:幼儿园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的有效组织,对优化一日生活的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当前,过渡环节遭受到忽视,逐步陷入保教分离、形式單一,幼儿消极等待等困境。对此,幼教工作者要重视过渡环节的教育价值,并基于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把握,积极探索与实施优化过渡环节的策略。  关键词:一日生活;过渡环节;消极等待;保教并重  幼儿园一日生活主要有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和集体教学活动,具体包括幼儿的
期刊
山東工艺美术学院教师作品
期刊
摘 要:当今社会,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颇多的社会问题。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培养其积极人格已成为农村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农村学校教育中,语文与留守儿童的关系最为密切,语文教材中隐含大量的感恩素材以及开放灵动的教学过程,为留守儿童的积极人格培养提供了大量契机。所以,笔者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的视觉出发,挖掘、研究小学语文感恩教育素材,探究小学语文教学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感恩教育策略,希望为健
期刊
摘 要:音乐课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美、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享受美的过程。而传统的音乐教学主要以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要作用,使教师仅仅成为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权而忽视了教师应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泉眼”。器乐欣赏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器乐欣赏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对器乐作品的听辨能力、感受和理解。在目前的初中器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着两种倾向。第一种倾向是,教师讲得太多,学生因缺乏探索及挑战的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将其灵活运用于实践中去,而高职院校通过采取校企合作教育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对强化学生岗位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校企合作模式持续推进背景下,高职院校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及机制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影响了校企合作教学优势的充分发挥,为改善这种现状,高职院校就需要采取有效策略,紧紧抓住校
期刊
摘 要:教师要对语文课本着力挖掘,才能发现教材中丰富的艺术之美,精心指导学生感悟课本美的素材,教师本着学生的审美规律,将学生带入美的气氛中,进行愉快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美育教育;策略研究;提高能力  “语文是美的,我们的生命因语文而美丽”,可是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却有太多的学生感受不到语文的美,单调枯燥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厌烦,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让我们的语
期刊
摘 要:中学生逆反心理是非常普遍的,主要表现为对正确观点的怀疑和否定、对正面教育的反感、对榜样的否定和对不良情感的认同。逆反心理的成因很多,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学生所处环境的因素。利用思想政治课,合理转化学生的逆反心理,能够促进中学生身心发展,促进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发展。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逆反心理;中学生;兴趣培养与提升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中学生树立正确的
期刊
摘 要:新课改以来,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全面的、基础性的、科学性的素养教育。因此,在生物教育教学理念中,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生物科学素质为目的来指导教学。本文就对优化初中生物教学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初中生物;优化教学  一、课堂情景型导入方法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情景导入法就是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经验积累,开放性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