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ju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在语文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于永正老师曾说:“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语文老师要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文课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的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打好朗读基本功
  要读好课文,首先学生读书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其次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打好朗读基本功,还要做到“六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子。学生能正确朗读,也就初步形成读书能力,那么把课文读流利就将水到渠成。
  二、运用多种方法,教学生学会朗读
  1.教师范读与课件朗读。低年级学生记忆力非常强,做到正确而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不难,但是要有感情地朗读,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为小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感悟能力弱,还不理解大部分词语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可能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不可能有感情地朗读。这时老师的示范朗读就起到主要作用。范读能帮助学生了解掌握课文的基调,减少朗读训练的盲目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再加上模仿是儿童的天性,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有的模仿出来的东西,一点不亚于老师。学生模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读的能力就逐步强化。当然,课件朗诵、磁带朗读是一位非常好的范读老师,多给学生听听、跟到、模仿读,可以收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2.利用课文插图或多媒体图像指导朗读。在低年级课文中,有与课文密切联系的插图,适时用插图配合朗读,这样,既对学生进行看图能力的训练,又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乌鸦喝不着水”是朗读指导的难点,朗读前我让学生先仔细观察插图,问:这是一个怎样的瓶子?里边的水怎样?学生马上回答出这是一个瓶身高而瓶口小的瓶子,里边的水不多,继而体会到乌鸦要喝水的艰难和着急的心情,进行朗读时学生急促快速的语气就自然而然地读出来。
  3.情境化的想象朗读。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它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想象,更有利于促使学生感悟文中的情和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一下子带到课文情境中,再启发想象,不仅能激起学生愉悦的情绪,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深层的含义。如教学《雨铃铛》文中开头“沙沙响,沙沙响”时,我先让学生说说下春雨时的情景,从而唤起学生头脑中有关春雨细细、蒙蒙的景象,再趁热打铁问:想想看,这句话应该怎样读才能让人听了好像亲眼看到春雨沙沙下的情景呢?从而学生懂得要读得轻一点儿,柔和一点儿。对于“丁零当啷”,我让学生想象一滴滴的雨珠从屋檐落在地上的情景,学生就懂得要读得轻快一些,响亮一些。如此,学生就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读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朗读。低年级课文有一些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生活经验的迁移,能把学生已有的某些生活经验转移到课文的朗读上。如在教学《一粒种子》这篇课文时,文中有一句:“啊,我要赶快出去!”要求读出渴望、急切的语气。在朗读之前,我问学生:放学后,你待在家里做作业,可是窗外有好几个小朋友在捉迷藏,玩得正高兴。这时候你会怎样呢?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我顺势引导:文中种子的心情和你们是一样的,应该怎么读?这时候学生就水到渠成地读出这句话应有的语气。
  5.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不但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在活跃的气氛中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朗读一篇课文,首先要先弄清楚每个角色的身份、年龄和特点,然后讨论该怎样读才能体现出角色的特点,接着抽人试读,读了大家评,评了再让学生分角色读,最后可以按小组分角色读,这样能带动一些后进生参与进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不断改进、不断进步。如曾听一位老师教学《三个儿子》一课,文中有七个角色:三个妈妈、三个儿子、老爷爷。在指导朗读时,她分为两步:首先是分角色做朗读前的铺垫,在分析课文时,让学生归纳出不同人物的不同特征,再返回到课文中和具体内容一一对应,这一层次的铺设,使七个角色性格特点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进行分角色朗读,先根据人物的个性揣摩出七个人的语言和动作应用什么样的语气和语调,并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角色进行朗读。学生朗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实质上心领神会地读出不同角色不同性格的理解,做到真正的形神一致。
  6.表演朗读。表演朗读既能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还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对课文的了解,更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如教学《小猫钓鱼》一课时,我布置相关的场景,让学生带上头饰进行表演。学生边演边说,再现课文中的场景,同时在表演中掺入自己的言行。这样通过主动参与,学生不但丰富了想象,深化了感情,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明白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而不能三心二意,否则不论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三、加强朗读技巧的指导
  1.注意读准字音。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分清评翘舌音、前后鼻音、多音字及变调、轻声、儿化音等。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着重练习。如《一粒种子》中的“它醒过来,觉得很暖和,就把身子挺一挺”这句中的“暖和”的“和”课后生字标调是huó,但是读的时候却要读轻声。
  2.停顿合理。停顿是语调的组织要素,在朗读中有调节气息,显示句意,突出重点的作用。朗读时在什么地方停顿,应停顿多长,除了标点符号外,还要根据语句结构,感情表达的需要确定。
  3.抑扬顿挫。在朗读中语调高低升降的变化,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气、不同的感情态度。
  总之,朗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朗读是一项技能技巧,是一种艺术再创造的活动。朗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不断地反复训练才能提升。我们要有耐心、要有恒心,采取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和途径,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留白是一种艺术形式,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使用留白艺术更能够展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挖掘学生学习潜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留白作用,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进行探究式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留白艺术 教学运用  留白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各种艺术创作中都有体现,例如,在书法创作中有留白,在绘画过程中有留白,
摘 要: 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每个教师都希望能够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气的语文课堂。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其教学质量、教学有效性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直接关系。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习惯养成阶段,其教学有效性对每个学生都有深远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相应地担负提高语文应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开阔眼界的重要任务。然而现在的教学中,小
With InCl3@4H2O being used as raw materials, the precursor of nano-sized In2O3 powder was prepared by hydrolysis, peptization and gelation of InCl3@4H2O. After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将能力培养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能够学到知识,又能够促进自身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能力培养 培养方法  知识、能力与情感构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三维要素,当前知识型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已经得到了有效贯彻,但是在能力培养上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是开放性的,教师应当是教语文,而非教课文,课堂应当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首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自愿学,而不是单方面地将书本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其次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的积累;最后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兴趣 积累 运用  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小学升初中采取就近
摘 要: 学龄初期的儿童长于形象思维,又比较喜欢动,老师要顺应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进行汉语拼音教学,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让“趣”味弥漫课堂,用“趣”激活汉语拼音教学。  关键词: 汉语拼音教学 情境 游戏 趣  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生的入门课,是语文教学和汉语言文字最基础的知识,怎样把枯燥无味的汉语拼音让孩子们接受,并快乐学习呢?我认为必须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生理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道出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即使离开了教师和课堂,也能获取新知识,发现新问题,从而提高语言理解和运用水平。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尽管花费了教师的不少心血,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得不到很好的提高。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
背景: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种病因不详、成年期发病、进行性累及多个系统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帕金森病样症状、小脑
摘 要: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要解决学生怕作文的问题,就要培养学生对作文的情感,培养学生健康而丰富的感受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而深刻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独特而出众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作文 情感 感受能力 认识能力 创新能力  写作是一个“物—意—文”的过程,也就是客观之物与主观之意相互渗透、融合,最后统一于书面语言的过程。其中“物”即生活,为写作的基础,“意”即作者的情感体验、思想认识
新课改一直强调要减轻学生负担,但是在减负的同时,还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就要求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先导,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技术,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形式多样化,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一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