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对传统及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师生关系二元对立的冲突进行了分析,接着阐述了后现代主义以其积极的、肯定的、建设性的内涵对教育观念中师生关系进行了解构与重构,师生关系发生了从对立到对话,从理性制约到非理性因素维系,从"背对背"到"面对面"的变化。最后,本文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提出了建构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解构;重构;策略
20世纪以来,伴随着对现代哲学的彻底反思与激烈批判,后现代主义迅速崛起。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思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文化思潮,它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虽然这一思潮至今仍处于一种纷繁复杂、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根基、传统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批判性反思,从而实现人类自身的解放。"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可以说为观照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了一面新的镜子,在理论界引发了一场反思热潮。我们以这面镜子来反观现代教育以及现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不难发现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所蕴含的积极的、肯定的、建设性的内涵为我们在"民主、自由"的价值观下重构高校民主、平等、尊重、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质疑与反思:二元对立的冲突
(一)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传统的教育思想极力推崇"师道尊严",并有着制度性因素的保障,形成一种教师权威,所谓 "天、 地、 君、亲、 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处于知识的"传授者",处于教育活动中的上位,具有知识上的垄断地位,而作为"接收者"的学生则处于下位,被理所当然地认为应该绝对服从教师权威,而教师也理所当然地可以管束和领导学生。学生往往被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在学习中学到的只有"继承",几乎没有"批判"。师生之间更多的是管与被管的关系,缺乏平等的交流。在这种二元对立的教育活动中,强调教师的主体性,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权威地位不容侵犯,学生必须要无条件地服从于老师。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元,其作用被大大消弱甚至忽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存在意识不断增强,这种不对等的师生关系在悄然发生变化,师生关系从学生完全服从教师发展到师生关系经常处于矛盾与对立之中,教师希望把学生当作材料加以雕塑琢磨,而学生希望依自己的方式自动求知,彼此互相对立。高高在上的教师权威不断受到冲击和挑战,而且如果这种权威处理不当或被过分滥用,学生就会以各种方式来表示他们的不满和反抗,从而引发师生冲突。
总之,传统教育体系中一味强调教师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和顺从,而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如果长期受到压抑,就会产生不满、抱怨、对立等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冲突和不和谐,不仅直接降低了教学效果,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阻碍了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这样一种师生关系中培养出的学生缺乏批判精神,缺乏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师生关系
随着社会的巨大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发生变革。在师生关系领域,理论界开始了对传统教育体系中"教师主体论"进行反思,特别是受到西方主体性教育思潮的影响,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其中也包括提倡"学生主体论"的声音。我国教育界开始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即"生本教育"的教育观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口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地位。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在教育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权利和利益,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利益诉求,突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要改变教学方式以及师生关系,重新认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要求学生从教学的"边缘"角色转变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种教育体系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型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从"要学我"变为"我要学",使学习成为一种享受。这种"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有着其进步的意义,但在这种教育模式中,学生的地位被过度拔高,教师的地位从主导沦为"边缘",教师成为一种全方位为学生服务的工具。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会感觉到自己本身被忽视。与此同时,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教师已经不是学生唯一的信息源,有些信息甚至在老师接收以前学生已经接收,教师的权威意识日渐失落,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得到了严峻的挑战。许多老师认为得不到尊重,没有成就感。这使得高校教师对工作抱有消极的态度,自我期望值和胜任感低,从而影响教师工作的开展,更会影响教师对他人及情境的思考与情绪的反应,并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教育的有效性。
总之,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大力提倡实施创新教育的今天,师生关系的重建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教育理念的冲击,我国传统及现代的师生关系被解构,后现代主义提出了自己的建构性的观念:要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真正民主、平等、尊重、合作的师生关系。
二、解构与重构:从冲突到和谐
(一)从对立到对话
传统教育体系以及现代教育体系中,教师权威或者学生本位的教育理念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处在二元对立的状态,教师与学生之间都是孤立的存在,二者没有沟通没有交流没有对话。后现代主义摒弃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反对权威,主张民主平等。后现代主义者德里达从解构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和主客体之间的等级观念入手,力图恢复主客体双方以平等的地位,并实现师生之间的"对话"。这里有必要强调的是后现代主义所提倡的对话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没有平等,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在这种理念指导下,传统与现代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授-受"的关系转变为一种在"共生"关系中的"对话"。体现在教学中,学生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与教师共同探讨,平等对话,在相互理解、互相尊重的过程中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种平等的"对话"使得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首先是作为"人"而相遇在一起并产生关系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两个交互作用的个体,各自有着自己的特点,却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谁也不是主体,谁也不是客体,谁也不能控制谁操纵谁,或者强行把自己的意志加到另一方身上。只有两者之间相互赋予平等、信任和尊重,进行双向沟通,这两个个体之间才能达到共赢。
事实上,从师生共存共生的"对话者"的角度来看待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既是要求教师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以"角色换位"来理解学生的认识、情感、态度、意向等,并由此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同时也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通过谈话所呈现出来的"真理"的意义,而且也使学生学会了宽容、尊重他人。总而言之,使师生双方均形成了德里达所说的认可与尊重"他人的他人性"的品性。
(二)从理性制约到非理性因素维系
在现代话语中,理性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正如英国哲学家洛克所言,在现代社会中,"理性应是我们最高的法官,应当指导所有事物"。康德认为,个人和社会的行为一旦建立在用理性代替权威的基础之上,旧的社会秩序就会被废止,一种更为合理公正的社会就会逐步形成。康德的这种论断,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一直以来,现代教育思想都认为教育过程是一个预设的、可控的、程式化的连续过程,现代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人的理性来体现和衡量的。现代师生关系最大的特点是理性主义和认知主义,从师生关系的形成到各项规章制度再到社会舆论以及教育的实用性目的都有着极为明显的理性保障。后现代主义却认为,现代教育将理性视为人的普遍本性并以此作为个体发展的基础和去向,其本身的合法性就值得怀疑。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运动将理性绝对化是极其错误的,呼吁人们正视人性当中的非理性成分,理性较之于非理性,并不应当占有更多的话语权力。后现代主义认为把人当做一个纯理性的存在来把握,从而忽视了人的情感、信仰、价值、体验等非理性的特点,使教育缺失了必要的人文关怀和人文意义。因此,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师生关系也必然会走向异化,"理性保障下的师生关系运用一些条条框框只加强了师生之间表面的形式化的联系,而疏远了师生间心灵的实质性的交流。在这种师生关系中,道德、感情等不存在交流的空间。建立如此师生关系的后果就是将本来各具特征的、独一无二的、各种各样的学生被还原成一群原子式的机械的个体,将本来应生气勃勃、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变成了封闭的、孤立的、缺乏情感交流的活动。"
后现代主义者在批判现代教育中理性主义对非理性因素压制的同时,主张建构一种建立在个体的情感、信仰、价值、体验等非理性因素基础上的师生关系。充分利用人类的情感资源,最大限度地释放情感、认知和体验的力量,教师与学生的主观性、情绪性、信仰、价值、体验等所有非理性因素得到全面展示并发挥作用。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分别作为两个主动的个体,源于自我的责任感、认同感等相互对话,排除一切因理性而制约师生关系的成分,不考虑任何外在的制度、规范和功利性、实用性的结果,师生不以规则、规范为取向,以开放的心态直接面对彼此,师生间的距离猛然拉近,一切理性的规则全部消解,师生之间的这种情感约定关系体现了真正的人文关怀,真正把师生当做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有着七情六欲的"人"来对待。
(三)从"背对背"到"面对面"
深受传统文化各方面因素影响的现代教育观将教师与学生放到"教"与"学"的两极,将师生关系简化为知识的授受关系,忽视教师与学生作为生命个体在道德、审美、情感、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的丰富性,被简化的师生关系使得师生之间除了纯粹的传授知识信息,没有任何其他生命个体之间的交流,教学活动成为社会活动中的一种单纯的存在,与生活、与个体生命历程严重脱节。这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在脱离了教学活动本身后成为互不相干的两个个体,两者的生活轨迹以及生命轨迹没有交集,师生之间是一种"背对背"的状态,教师与学生都成为一种孤立的存在。人作为自由自觉的存在,人的能动性才是人的存在的更根本性的力量,而师生之间"背对背"的关系使教师丧失了能动性,把教学看成纯粹的工作,没有多少快乐的生命体验,提不起多少工作的兴趣,而学生因此也产生思想的困惑和人格的分裂,因而大大影响教学效果。
后现代主义充分尊重个体的主体认识,呼唤人的自由、价值和尊严。在后现代主义者那里,人不再是一种实体的存在,而是一种"关系的存在",每个人都永远处在与他人的关系之中,是关系网络中的一个交汇点,他们称人为"关系中的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认为人的这种"关系的存在"体现在师生关系中就是两者生活以及生命的交集,这种交集建立在教师与学生对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倡导各自的自由、价值和尊严的基础之上。师生互相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通过对生命感觉的体验,把教学本身当做一种生命历程,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对教师来说,其工作的过程就是一种专业成长的过程,是一种生命历程的方式;对学生来说,学习就是生活,同样具有生命意义。"通过教学活动使得知识信息得以传递的同时,师生的人格提升、个性张扬,以达到个体生命质量的提高和情感的满足,由此,教学便不仅仅是教学,其本身便意味着美好、温馨、幸福与和谐,那么教学的目的以及效果便水到渠成。
三、后现代主义对我们的启示: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构建和谐的人际环境。后现代主义告诉我们,教育教学活动是生活这张大网中的一个环节,教师与学生都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那么,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就不能离开教学活动最基本的存在:生活。教师和学生最主要的生活空间是学校,学校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具体环境,是师生因工作和学习需要而重新组建的大家庭。那么,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必须在学校这样一个特殊社会组织机构和组织环境中,利用学校的管理系统宣传和引导,创设和谐的人际环境。学校组织实质上可以理解为一种人际网络组织,它是由领导者之间的关系,领导者与教师、学生、职员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职员间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等组成的。因此,学校的管理与运行,要淡化单纯的制度化模式,注重各种关系的协调与整合,搭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对话的沟通平台,健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激励机制,及时完善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督促机制,深入广泛开展各类和谐教育活动,努力营造"校园文化丰富,学术氛围浓厚,育人环境优越,注重人文关怀"的和谐校园环境,以推进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实效性。
(二)以尊重为前提激发和培育教师的专业意识和角色信念,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创新。后现代教育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他人的尊重,它所提倡的尊重是相互的,这与传统教育中的"师道尊严"是截然相反的。学校为教师施展才华、实现理想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那么,如何让教师自己觉得在教育活动中有地位、有价值就成为现代教育管理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学校只有努力维护教师权益,关心教师生活,听取教师意见,尊重教师权利,科学公正地考评教师劳动,鼓励教师借鉴创新,真正把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发挥出来,才能激发教师的专业意识和角色信念,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另外,后现代主义认为学生与教师一样是完全平等的个体,学生尊重教师,教师同样也要尊重学生,学校要倾听他们的声音,关注他们认识事物的方式,理解他们的叙述。后现代主义认为,只有站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才是真正的对话。因此,后现代教育观尊重每一个学生,包括被"边缘化"或者"异化"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创新。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更直接地依赖于师生之间相互的交往和影响。这是一个比较艰巨的、复杂的潜移默化过程。"后现代主义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维系在情感等诸多非理性的因素基础上的,因此,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必不能跨越这些因素,必须遵循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后现代主义强调个体意识,尊重个体的差异,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是实在的个体,教师应当按照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来正确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激发出教与学双方的自我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知识,使得教师的教学获得满意的结果,形成教学活动的良性循环,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2、"对话"原则。对话原则是建立在师生双方平等交流的基础之上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不仅仅是使他们获得知识。只有师生之间平等亲近的交流才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促进师生间更好地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这种平等亲近的交流不仅指在知识信息方面的交流,也包括融入彼此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沟通;3、相互理解包容的原则。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个体,这就需要双方相互理解与包容,善于换位思考,教师要理解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不同的见解,还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创造力。学生也要理解教师,尊重教师个体的不同以及教学方式的差异,实现师生共存、共生、共发展、共创造、共快乐这样良好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李娜.后现代主义思潮及其启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
[2]陈久奎,胡剑.试述后现代精神观照下师生关系的重新审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3]周思旭.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及其对师生关系的建构[J].河南大学学报,2005,(6).
[4]李瑾瑜.论良好师生关系建构的实践策略[J].西北师大学报,2000,(6).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解构;重构;策略
20世纪以来,伴随着对现代哲学的彻底反思与激烈批判,后现代主义迅速崛起。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思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文化思潮,它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虽然这一思潮至今仍处于一种纷繁复杂、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根基、传统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批判性反思,从而实现人类自身的解放。"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可以说为观照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了一面新的镜子,在理论界引发了一场反思热潮。我们以这面镜子来反观现代教育以及现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不难发现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所蕴含的积极的、肯定的、建设性的内涵为我们在"民主、自由"的价值观下重构高校民主、平等、尊重、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质疑与反思:二元对立的冲突
(一)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传统的教育思想极力推崇"师道尊严",并有着制度性因素的保障,形成一种教师权威,所谓 "天、 地、 君、亲、 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处于知识的"传授者",处于教育活动中的上位,具有知识上的垄断地位,而作为"接收者"的学生则处于下位,被理所当然地认为应该绝对服从教师权威,而教师也理所当然地可以管束和领导学生。学生往往被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在学习中学到的只有"继承",几乎没有"批判"。师生之间更多的是管与被管的关系,缺乏平等的交流。在这种二元对立的教育活动中,强调教师的主体性,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权威地位不容侵犯,学生必须要无条件地服从于老师。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元,其作用被大大消弱甚至忽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存在意识不断增强,这种不对等的师生关系在悄然发生变化,师生关系从学生完全服从教师发展到师生关系经常处于矛盾与对立之中,教师希望把学生当作材料加以雕塑琢磨,而学生希望依自己的方式自动求知,彼此互相对立。高高在上的教师权威不断受到冲击和挑战,而且如果这种权威处理不当或被过分滥用,学生就会以各种方式来表示他们的不满和反抗,从而引发师生冲突。
总之,传统教育体系中一味强调教师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和顺从,而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如果长期受到压抑,就会产生不满、抱怨、对立等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冲突和不和谐,不仅直接降低了教学效果,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阻碍了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这样一种师生关系中培养出的学生缺乏批判精神,缺乏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师生关系
随着社会的巨大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发生变革。在师生关系领域,理论界开始了对传统教育体系中"教师主体论"进行反思,特别是受到西方主体性教育思潮的影响,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其中也包括提倡"学生主体论"的声音。我国教育界开始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即"生本教育"的教育观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口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地位。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在教育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权利和利益,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利益诉求,突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要改变教学方式以及师生关系,重新认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要求学生从教学的"边缘"角色转变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种教育体系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型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从"要学我"变为"我要学",使学习成为一种享受。这种"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有着其进步的意义,但在这种教育模式中,学生的地位被过度拔高,教师的地位从主导沦为"边缘",教师成为一种全方位为学生服务的工具。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会感觉到自己本身被忽视。与此同时,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教师已经不是学生唯一的信息源,有些信息甚至在老师接收以前学生已经接收,教师的权威意识日渐失落,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得到了严峻的挑战。许多老师认为得不到尊重,没有成就感。这使得高校教师对工作抱有消极的态度,自我期望值和胜任感低,从而影响教师工作的开展,更会影响教师对他人及情境的思考与情绪的反应,并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教育的有效性。
总之,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大力提倡实施创新教育的今天,师生关系的重建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教育理念的冲击,我国传统及现代的师生关系被解构,后现代主义提出了自己的建构性的观念:要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真正民主、平等、尊重、合作的师生关系。
二、解构与重构:从冲突到和谐
(一)从对立到对话
传统教育体系以及现代教育体系中,教师权威或者学生本位的教育理念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处在二元对立的状态,教师与学生之间都是孤立的存在,二者没有沟通没有交流没有对话。后现代主义摒弃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反对权威,主张民主平等。后现代主义者德里达从解构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和主客体之间的等级观念入手,力图恢复主客体双方以平等的地位,并实现师生之间的"对话"。这里有必要强调的是后现代主义所提倡的对话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没有平等,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在这种理念指导下,传统与现代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授-受"的关系转变为一种在"共生"关系中的"对话"。体现在教学中,学生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与教师共同探讨,平等对话,在相互理解、互相尊重的过程中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种平等的"对话"使得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首先是作为"人"而相遇在一起并产生关系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两个交互作用的个体,各自有着自己的特点,却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谁也不是主体,谁也不是客体,谁也不能控制谁操纵谁,或者强行把自己的意志加到另一方身上。只有两者之间相互赋予平等、信任和尊重,进行双向沟通,这两个个体之间才能达到共赢。
事实上,从师生共存共生的"对话者"的角度来看待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既是要求教师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以"角色换位"来理解学生的认识、情感、态度、意向等,并由此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同时也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通过谈话所呈现出来的"真理"的意义,而且也使学生学会了宽容、尊重他人。总而言之,使师生双方均形成了德里达所说的认可与尊重"他人的他人性"的品性。
(二)从理性制约到非理性因素维系
在现代话语中,理性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正如英国哲学家洛克所言,在现代社会中,"理性应是我们最高的法官,应当指导所有事物"。康德认为,个人和社会的行为一旦建立在用理性代替权威的基础之上,旧的社会秩序就会被废止,一种更为合理公正的社会就会逐步形成。康德的这种论断,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一直以来,现代教育思想都认为教育过程是一个预设的、可控的、程式化的连续过程,现代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人的理性来体现和衡量的。现代师生关系最大的特点是理性主义和认知主义,从师生关系的形成到各项规章制度再到社会舆论以及教育的实用性目的都有着极为明显的理性保障。后现代主义却认为,现代教育将理性视为人的普遍本性并以此作为个体发展的基础和去向,其本身的合法性就值得怀疑。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运动将理性绝对化是极其错误的,呼吁人们正视人性当中的非理性成分,理性较之于非理性,并不应当占有更多的话语权力。后现代主义认为把人当做一个纯理性的存在来把握,从而忽视了人的情感、信仰、价值、体验等非理性的特点,使教育缺失了必要的人文关怀和人文意义。因此,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师生关系也必然会走向异化,"理性保障下的师生关系运用一些条条框框只加强了师生之间表面的形式化的联系,而疏远了师生间心灵的实质性的交流。在这种师生关系中,道德、感情等不存在交流的空间。建立如此师生关系的后果就是将本来各具特征的、独一无二的、各种各样的学生被还原成一群原子式的机械的个体,将本来应生气勃勃、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变成了封闭的、孤立的、缺乏情感交流的活动。"
后现代主义者在批判现代教育中理性主义对非理性因素压制的同时,主张建构一种建立在个体的情感、信仰、价值、体验等非理性因素基础上的师生关系。充分利用人类的情感资源,最大限度地释放情感、认知和体验的力量,教师与学生的主观性、情绪性、信仰、价值、体验等所有非理性因素得到全面展示并发挥作用。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分别作为两个主动的个体,源于自我的责任感、认同感等相互对话,排除一切因理性而制约师生关系的成分,不考虑任何外在的制度、规范和功利性、实用性的结果,师生不以规则、规范为取向,以开放的心态直接面对彼此,师生间的距离猛然拉近,一切理性的规则全部消解,师生之间的这种情感约定关系体现了真正的人文关怀,真正把师生当做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有着七情六欲的"人"来对待。
(三)从"背对背"到"面对面"
深受传统文化各方面因素影响的现代教育观将教师与学生放到"教"与"学"的两极,将师生关系简化为知识的授受关系,忽视教师与学生作为生命个体在道德、审美、情感、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的丰富性,被简化的师生关系使得师生之间除了纯粹的传授知识信息,没有任何其他生命个体之间的交流,教学活动成为社会活动中的一种单纯的存在,与生活、与个体生命历程严重脱节。这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在脱离了教学活动本身后成为互不相干的两个个体,两者的生活轨迹以及生命轨迹没有交集,师生之间是一种"背对背"的状态,教师与学生都成为一种孤立的存在。人作为自由自觉的存在,人的能动性才是人的存在的更根本性的力量,而师生之间"背对背"的关系使教师丧失了能动性,把教学看成纯粹的工作,没有多少快乐的生命体验,提不起多少工作的兴趣,而学生因此也产生思想的困惑和人格的分裂,因而大大影响教学效果。
后现代主义充分尊重个体的主体认识,呼唤人的自由、价值和尊严。在后现代主义者那里,人不再是一种实体的存在,而是一种"关系的存在",每个人都永远处在与他人的关系之中,是关系网络中的一个交汇点,他们称人为"关系中的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认为人的这种"关系的存在"体现在师生关系中就是两者生活以及生命的交集,这种交集建立在教师与学生对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倡导各自的自由、价值和尊严的基础之上。师生互相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通过对生命感觉的体验,把教学本身当做一种生命历程,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对教师来说,其工作的过程就是一种专业成长的过程,是一种生命历程的方式;对学生来说,学习就是生活,同样具有生命意义。"通过教学活动使得知识信息得以传递的同时,师生的人格提升、个性张扬,以达到个体生命质量的提高和情感的满足,由此,教学便不仅仅是教学,其本身便意味着美好、温馨、幸福与和谐,那么教学的目的以及效果便水到渠成。
三、后现代主义对我们的启示: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构建和谐的人际环境。后现代主义告诉我们,教育教学活动是生活这张大网中的一个环节,教师与学生都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那么,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就不能离开教学活动最基本的存在:生活。教师和学生最主要的生活空间是学校,学校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具体环境,是师生因工作和学习需要而重新组建的大家庭。那么,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必须在学校这样一个特殊社会组织机构和组织环境中,利用学校的管理系统宣传和引导,创设和谐的人际环境。学校组织实质上可以理解为一种人际网络组织,它是由领导者之间的关系,领导者与教师、学生、职员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职员间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等组成的。因此,学校的管理与运行,要淡化单纯的制度化模式,注重各种关系的协调与整合,搭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对话的沟通平台,健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激励机制,及时完善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督促机制,深入广泛开展各类和谐教育活动,努力营造"校园文化丰富,学术氛围浓厚,育人环境优越,注重人文关怀"的和谐校园环境,以推进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实效性。
(二)以尊重为前提激发和培育教师的专业意识和角色信念,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创新。后现代教育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他人的尊重,它所提倡的尊重是相互的,这与传统教育中的"师道尊严"是截然相反的。学校为教师施展才华、实现理想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那么,如何让教师自己觉得在教育活动中有地位、有价值就成为现代教育管理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学校只有努力维护教师权益,关心教师生活,听取教师意见,尊重教师权利,科学公正地考评教师劳动,鼓励教师借鉴创新,真正把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发挥出来,才能激发教师的专业意识和角色信念,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另外,后现代主义认为学生与教师一样是完全平等的个体,学生尊重教师,教师同样也要尊重学生,学校要倾听他们的声音,关注他们认识事物的方式,理解他们的叙述。后现代主义认为,只有站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才是真正的对话。因此,后现代教育观尊重每一个学生,包括被"边缘化"或者"异化"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创新。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更直接地依赖于师生之间相互的交往和影响。这是一个比较艰巨的、复杂的潜移默化过程。"后现代主义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维系在情感等诸多非理性的因素基础上的,因此,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必不能跨越这些因素,必须遵循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后现代主义强调个体意识,尊重个体的差异,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是实在的个体,教师应当按照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来正确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激发出教与学双方的自我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知识,使得教师的教学获得满意的结果,形成教学活动的良性循环,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2、"对话"原则。对话原则是建立在师生双方平等交流的基础之上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不仅仅是使他们获得知识。只有师生之间平等亲近的交流才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促进师生间更好地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这种平等亲近的交流不仅指在知识信息方面的交流,也包括融入彼此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沟通;3、相互理解包容的原则。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个体,这就需要双方相互理解与包容,善于换位思考,教师要理解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不同的见解,还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创造力。学生也要理解教师,尊重教师个体的不同以及教学方式的差异,实现师生共存、共生、共发展、共创造、共快乐这样良好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李娜.后现代主义思潮及其启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
[2]陈久奎,胡剑.试述后现代精神观照下师生关系的重新审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3]周思旭.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及其对师生关系的建构[J].河南大学学报,2005,(6).
[4]李瑾瑜.论良好师生关系建构的实践策略[J].西北师大学报,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