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行政部门的指导下,优化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流程是不可缺少的,政府机关、工程单位应共同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监督体制,可以采取参照法律、优化监督、互相配合、质量抽查、周期控制、完善手续等措施规范管理流程。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政府主管;规范化;管理流程
早期因质量管理体制的缺失,我国水利建筑项目的质量水平落后,影响了农田灌溉、水利发电、资源调度等工作的开展。新时期在行政部门的指导下,优化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流程是不可缺少的,政府机关、工程单位应共同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监督体制。
一、当前水利工程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
受到过去工程建设思想的约束,水利施工单位把现场管理中心集中于质量控制,对整个作业流程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这也是降低工程质量的一大因素。新农业政策颁布之后,国家对地方水利改造给予了高度关注,旨在通过农田水利改造项目建造出现代化、高质量的水工建筑设施,以加快地方水资源的综合调度。然而,过度偏向于现场作业进度的控制,使工程单位对水利工作质量监督的力度不够,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
二、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流程的规范化
随着社会产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水利工程不再仅限于水资源的调度利用,而是成为推动农业、工业等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为农田灌溉、水力发电等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针对过去水利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工程单位必须坚持“效益优先”的准则,制定全面性的工程质量监督方案,充分发挥行政机关在工程质量监督中的作用。
(一)参照法律。水利工程建筑物作为现代化设施,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制订相关的法律、规定,做到有法可依,以便更好地加强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利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实施,发挥投资效益。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质量振兴纲要(1996 年~2010 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发挥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对水利工程质量实施全面的质量监督控制。
(二)优化监督。主管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应对监督方案进行优化改进,使水利质量监管规范化。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是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利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的专职机构,对水利工程质量进行强制性的监督管理,这是优化监督管理体制的根本对策。例如,行政主管人员定期到现场对水工建筑进行抽样检测,及时发现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安排人员处理。
(三)配合工作。工程施工单位必须要主动配合质量监督工作。例如,在我国境内新建、扩建、改建、加固各类水利水电工程和城镇供水、滩涂围垦等工程及其技术改造,均必须由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质量监督。在工程建设阶段,工程建设、监理、设计和施工单位必须接受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工程竣工验收前,必须由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进行等级核验。
三、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具体对策
水利工程中的作业流程存在缺陷,主要表现有:首先,流程编制失误,施工单位编制施工工艺的科学性不足,仅凭借工程经验拟定工艺方案,未考虑水工建筑物具体的结构组合要求。其次,方案执行失误,已采用工艺方案执行的难度较大,受到现场人员、设备、技术等条件的限制,水工建筑工艺流程无法正常执行,进而影响到了建筑物使用价值的发挥。监管部门还需根据质量监督规定制定具体的执行方案。
(一)质量抽查。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监督方式以抽查为主,未经工程质量等级核验或者核验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必须有相应质量监督机构签署的工程质量评定意见。大型水利工程应建立质量监督项目站,中、小型水利工程可根据需要建立质量监督项目站(组),或进行巡回监督,全面加强现场作业的质量监督力度。
(二)周期控制。工程质量监督应有具体的周期规定,确保在周期范围内水工建筑的质量达标。从工程开工前办理质量监督手续始,到工程竣工验收委员会同意工程交付使用止,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期(含合同质量保修期)。此阶段内必须按照行业规定采取监管措施,以发挥出最佳的质量监督调控成效,减少因监督失控造成的质量问题。
(三)办理手续。项目法人(或建设单位)应在工程开工前到相应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办理监督手续,签订《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书》,并按规定缴纳质量监督费。质量监督机构根据受监督工程的规模、重要性等,制订质量监督计划,确定质量监督的组织形式。在工程施工中,根据规定对工程项目实施质量监督,维持现场作业流程的有序性。
结 论:为了合理地控制地表水、地下水等资源,国家积极投资水利工程建设,以保证地方水利调度系统改造的完整性。传统工程建设观念中,对水利工程质量缺乏深刻的认识,误导了项目施工阶段的综合控制,耽误了水利设施的竣工时间。工程单位应全面分析水利项目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拟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监督方案,保障水利工程按时、按质地完成。
参考文献:
[1] 陈朝玉.当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现状与对策[J].浙江大学学报.2012,24(3):21-23.
[2] 孟庆如.水利工程施工期间质量监督体制的管理创新[J].四川建材.2011,20(10):17-19.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政府主管;规范化;管理流程
早期因质量管理体制的缺失,我国水利建筑项目的质量水平落后,影响了农田灌溉、水利发电、资源调度等工作的开展。新时期在行政部门的指导下,优化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流程是不可缺少的,政府机关、工程单位应共同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监督体制。
一、当前水利工程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
受到过去工程建设思想的约束,水利施工单位把现场管理中心集中于质量控制,对整个作业流程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这也是降低工程质量的一大因素。新农业政策颁布之后,国家对地方水利改造给予了高度关注,旨在通过农田水利改造项目建造出现代化、高质量的水工建筑设施,以加快地方水资源的综合调度。然而,过度偏向于现场作业进度的控制,使工程单位对水利工作质量监督的力度不够,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
二、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流程的规范化
随着社会产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水利工程不再仅限于水资源的调度利用,而是成为推动农业、工业等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为农田灌溉、水力发电等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针对过去水利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工程单位必须坚持“效益优先”的准则,制定全面性的工程质量监督方案,充分发挥行政机关在工程质量监督中的作用。
(一)参照法律。水利工程建筑物作为现代化设施,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制订相关的法律、规定,做到有法可依,以便更好地加强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利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实施,发挥投资效益。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质量振兴纲要(1996 年~2010 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发挥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对水利工程质量实施全面的质量监督控制。
(二)优化监督。主管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应对监督方案进行优化改进,使水利质量监管规范化。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是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利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的专职机构,对水利工程质量进行强制性的监督管理,这是优化监督管理体制的根本对策。例如,行政主管人员定期到现场对水工建筑进行抽样检测,及时发现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安排人员处理。
(三)配合工作。工程施工单位必须要主动配合质量监督工作。例如,在我国境内新建、扩建、改建、加固各类水利水电工程和城镇供水、滩涂围垦等工程及其技术改造,均必须由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质量监督。在工程建设阶段,工程建设、监理、设计和施工单位必须接受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工程竣工验收前,必须由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进行等级核验。
三、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具体对策
水利工程中的作业流程存在缺陷,主要表现有:首先,流程编制失误,施工单位编制施工工艺的科学性不足,仅凭借工程经验拟定工艺方案,未考虑水工建筑物具体的结构组合要求。其次,方案执行失误,已采用工艺方案执行的难度较大,受到现场人员、设备、技术等条件的限制,水工建筑工艺流程无法正常执行,进而影响到了建筑物使用价值的发挥。监管部门还需根据质量监督规定制定具体的执行方案。
(一)质量抽查。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监督方式以抽查为主,未经工程质量等级核验或者核验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必须有相应质量监督机构签署的工程质量评定意见。大型水利工程应建立质量监督项目站,中、小型水利工程可根据需要建立质量监督项目站(组),或进行巡回监督,全面加强现场作业的质量监督力度。
(二)周期控制。工程质量监督应有具体的周期规定,确保在周期范围内水工建筑的质量达标。从工程开工前办理质量监督手续始,到工程竣工验收委员会同意工程交付使用止,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期(含合同质量保修期)。此阶段内必须按照行业规定采取监管措施,以发挥出最佳的质量监督调控成效,减少因监督失控造成的质量问题。
(三)办理手续。项目法人(或建设单位)应在工程开工前到相应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办理监督手续,签订《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书》,并按规定缴纳质量监督费。质量监督机构根据受监督工程的规模、重要性等,制订质量监督计划,确定质量监督的组织形式。在工程施工中,根据规定对工程项目实施质量监督,维持现场作业流程的有序性。
结 论:为了合理地控制地表水、地下水等资源,国家积极投资水利工程建设,以保证地方水利调度系统改造的完整性。传统工程建设观念中,对水利工程质量缺乏深刻的认识,误导了项目施工阶段的综合控制,耽误了水利设施的竣工时间。工程单位应全面分析水利项目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拟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监督方案,保障水利工程按时、按质地完成。
参考文献:
[1] 陈朝玉.当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现状与对策[J].浙江大学学报.2012,24(3):21-23.
[2] 孟庆如.水利工程施工期间质量监督体制的管理创新[J].四川建材.2011,20(1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