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小学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本刊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檀传宝主任,从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手,探讨其在中小学网络德育中的作用和地位,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行动方向。
记 者: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小学德育建设中应该处在怎样的地位,发挥怎样的效用?
檀教授: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提出由来已久,各界对其都有不同的说法。党的十八大报告用以上24个字对其进行了明确的表述。在我看来,核心价值观具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事实描述性的核心价值观;另一个层面是具有倡导意义的核心价值观。这两个层面要具有一致性,如果两者之间存在脱节或者冲突,那么我们的价值目标将难以实现。
描述性的核心价值观是指任何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核心精神文化。倡导意义的核心价值观是指一个团体或者社会所希望追求的价值。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则是具有倡导意义的价值观,它是中国共产党号召人民在新时期努力追求的核心价值。
当然,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得是中国社会大多数人的共同价值,也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在追求的许多价值观相一致。
也因为这个原因,在我国中小学德育实践中,上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始终存在,并且其形式和途径在不断创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小学德育建设中的地位,我觉得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与明确,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我国中小学德育中的推动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在过去的不同时期,价值观的内容和目标是不同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所追求的所有价值观中的核心标准、最高标准,它是中小学德育建设的指导和引领,应该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结合校园课程、校园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等逐步落实。
记 者:2014年4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出要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对于广大中小学来说,您认为应该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檀教授:在中小学中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我认为可以从三个角度开展。
一是净化网络环境。这也是我们在传统工作中一直在努力的。包括宏观网络环境和微观网络环境。宏观网络环境需要国家、政府部门予以管控;微观网络环境包括校园网、QQ群、论坛等,也需要学校、教师等对其加以引导、管理。
二是我们不仅要控制网络对德育的影响,还应该参与影响因子的建设。如网络夏令营、网络春晚活动等,加强对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的建设。学校应该将日常的德育工作与网络结合在一起,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
三是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已经在学术研究中提出了很长时间,也有人一直在实践。信息技术教育,不仅仅是技术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媒介素养的培养。缺乏媒介素养的信息技术教育,很容易使人在网络中处于“任人宰割”的状态。我经常讲到这样一个案例:曾经有一位香港教授到内地讲学,他在机场随机买了三份报纸,让学生看报纸上的房地产广告。一般人看不出任何问题。但这位教授对学生说:“注意观察房地产广告上幸福生活的人,一般都是白种人。这个广告背后是有陷阱的,它事实上暗示我们所有白种人都是富有的。而事实并不是的……”网络亦是如此,类似于这种隐藏的信息很难被人注意,也很容易误导人。这时就特别需要我们对信息具有辨别、批判的能力,而媒介素养教育则主要就是这些内容。虽然当今社会的媒介不只是网络,但网络是如今最流行的媒介。
记 者: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兴盛,以及网络视频、游戏的泛滥,互联网越来越吸引中小学生的眼球。您认为互联网对中小学生的成长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何影响,社会、学校和家长该如何应对互联网对中小学生的冲击?
檀教授:首先我认为,影响不等于冲击。网络对德育既有积极影响也有负面影响,然而正面影响往往被人忽视。互联网对中小学德育的积极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互联网让价值观教育的环境相对开放,在开放的互联网中经过“风浪”冲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最扎实、最牢固的,有利于产生最扎实的德育效果。其二,网络的开放性也会促使学校的常规德育思考变革。互联网迫使学校告别过去简单的、单向的德育灌输时代,这种告别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所以,我觉得互联网对学校德育将起到促进变革德育模式的作用。
对于网络对学校德育的负面影响,我认为除了以上我们讲到的净化网络、建设影响因子、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等措施,还要加强德育工作者的德育能力。我们一般把德育工作者分为两种,一种是今天学校中的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称之为直接德育工作者;另一种则是普通学科教师。我认为现在无论是所谓的德育工作者还是学科教师,都缺少专业的德育能力,我们应该加强教师德育专业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离不开德育,否则我国的中小学德育现状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变。
记 者:2014年5月26日,北京市委发布《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规划、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同时,实施意见还提出,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传播。其中称,将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以新媒体为依托,充分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和文化样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持续有效地覆盖广大网民。您认为教师在网络德育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与价值?师德建设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有怎么样的意义?
檀教授:这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问题。谈到教师在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进行网络德育应该发挥什么作用与价值,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即德和育。 首先,教师要对“德”的内容具有专业化的了解,而且要对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常识有基本的了解,其中直接德育工作者要有更高的要求。
其次是“育”。“育”即是教育和传播方式的专业化。正如即使你懂得法律知识,但你不能够进行有效的法制教育一样,德育同样如此。教育讲求因材施教,中小学教师要熟知“育”的专业知识,以便选择合适的方法途径对不同的学生实施德育。
再次是师德。网络德育,表面上是网络的问题,而实际上仍然是人的问题。德育终归要走进校园,要走进课堂,如果有真实有效的师德存在,即使不做网络德育,在现实生活中的德育也会非常扎实有效。如果能够在此基础之上再辅之以网络,将会更加行之有效。相反,如果现实中的教师都缺乏师德,那么学生就会怀疑网络上的东西。所以,现实中的问题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将是致命性的。教师的师德建设,对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记 者:近日,北京市教委原主任陶西平撰文指出,世界各国教育出现的一个引人瞩目的新动向是,从能力导向朝着价值观导向转变。价值观导向,归根结底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对待自己、对待他人以及对待社会、国家和世界……尽管各国倡导的价值观的取向并不一定相同,但将价值观教育作为教育的首要功能则越来越趋于一致。从全球化的视野出发,您对德育的发展方向有何评价?
檀教授:从整体上说,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都在通过不同的形式,如课程、活动、项目等逐渐重视并推动中小学道德教育。例如,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强调品德教育运动,也是现在美国最重要的教育思潮之一。日本于2014年通过了一项重要决策,即将中小学德育课程正式设立成为一门学科,安排固定的课程时间以及师资力量等。除此之外,日本规定所有中小学教师在进入教学岗位之前,都必须在大学进修两个学分的道德教育,他们拥有十分健全的教师德育专业化指标,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国家学习。近几年,英国也开设了一门国家课程,即公民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在研讨落实教育优先的倡议,其中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加强全球公民教育。公民教育也是德育的一部分,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与我们所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许多理念也是相同的。比如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多数都是公民教育的目标。从目前的社会现实来看,公民教育的任务也是非常迫切的。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没有理性的维权意识、维护公共利益的意识。这就涉及人们对公民及公民教育的认识。作为一个公民,全面深入明了自己的权利与义务,知道如何履行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到中小学教育,如何让中小学生正确理解、行使这些权利和义务,也是教育的责任所在。中国作为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忘记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
记 者: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小学德育建设中应该处在怎样的地位,发挥怎样的效用?
檀教授: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提出由来已久,各界对其都有不同的说法。党的十八大报告用以上24个字对其进行了明确的表述。在我看来,核心价值观具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事实描述性的核心价值观;另一个层面是具有倡导意义的核心价值观。这两个层面要具有一致性,如果两者之间存在脱节或者冲突,那么我们的价值目标将难以实现。
描述性的核心价值观是指任何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核心精神文化。倡导意义的核心价值观是指一个团体或者社会所希望追求的价值。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则是具有倡导意义的价值观,它是中国共产党号召人民在新时期努力追求的核心价值。
当然,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得是中国社会大多数人的共同价值,也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在追求的许多价值观相一致。
也因为这个原因,在我国中小学德育实践中,上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始终存在,并且其形式和途径在不断创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小学德育建设中的地位,我觉得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与明确,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我国中小学德育中的推动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在过去的不同时期,价值观的内容和目标是不同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所追求的所有价值观中的核心标准、最高标准,它是中小学德育建设的指导和引领,应该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结合校园课程、校园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等逐步落实。
记 者:2014年4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出要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对于广大中小学来说,您认为应该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檀教授:在中小学中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我认为可以从三个角度开展。
一是净化网络环境。这也是我们在传统工作中一直在努力的。包括宏观网络环境和微观网络环境。宏观网络环境需要国家、政府部门予以管控;微观网络环境包括校园网、QQ群、论坛等,也需要学校、教师等对其加以引导、管理。
二是我们不仅要控制网络对德育的影响,还应该参与影响因子的建设。如网络夏令营、网络春晚活动等,加强对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的建设。学校应该将日常的德育工作与网络结合在一起,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
三是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已经在学术研究中提出了很长时间,也有人一直在实践。信息技术教育,不仅仅是技术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媒介素养的培养。缺乏媒介素养的信息技术教育,很容易使人在网络中处于“任人宰割”的状态。我经常讲到这样一个案例:曾经有一位香港教授到内地讲学,他在机场随机买了三份报纸,让学生看报纸上的房地产广告。一般人看不出任何问题。但这位教授对学生说:“注意观察房地产广告上幸福生活的人,一般都是白种人。这个广告背后是有陷阱的,它事实上暗示我们所有白种人都是富有的。而事实并不是的……”网络亦是如此,类似于这种隐藏的信息很难被人注意,也很容易误导人。这时就特别需要我们对信息具有辨别、批判的能力,而媒介素养教育则主要就是这些内容。虽然当今社会的媒介不只是网络,但网络是如今最流行的媒介。
记 者: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兴盛,以及网络视频、游戏的泛滥,互联网越来越吸引中小学生的眼球。您认为互联网对中小学生的成长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何影响,社会、学校和家长该如何应对互联网对中小学生的冲击?
檀教授:首先我认为,影响不等于冲击。网络对德育既有积极影响也有负面影响,然而正面影响往往被人忽视。互联网对中小学德育的积极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互联网让价值观教育的环境相对开放,在开放的互联网中经过“风浪”冲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最扎实、最牢固的,有利于产生最扎实的德育效果。其二,网络的开放性也会促使学校的常规德育思考变革。互联网迫使学校告别过去简单的、单向的德育灌输时代,这种告别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所以,我觉得互联网对学校德育将起到促进变革德育模式的作用。
对于网络对学校德育的负面影响,我认为除了以上我们讲到的净化网络、建设影响因子、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等措施,还要加强德育工作者的德育能力。我们一般把德育工作者分为两种,一种是今天学校中的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称之为直接德育工作者;另一种则是普通学科教师。我认为现在无论是所谓的德育工作者还是学科教师,都缺少专业的德育能力,我们应该加强教师德育专业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离不开德育,否则我国的中小学德育现状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变。
记 者:2014年5月26日,北京市委发布《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规划、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同时,实施意见还提出,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传播。其中称,将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以新媒体为依托,充分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和文化样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持续有效地覆盖广大网民。您认为教师在网络德育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与价值?师德建设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有怎么样的意义?
檀教授:这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问题。谈到教师在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进行网络德育应该发挥什么作用与价值,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即德和育。 首先,教师要对“德”的内容具有专业化的了解,而且要对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常识有基本的了解,其中直接德育工作者要有更高的要求。
其次是“育”。“育”即是教育和传播方式的专业化。正如即使你懂得法律知识,但你不能够进行有效的法制教育一样,德育同样如此。教育讲求因材施教,中小学教师要熟知“育”的专业知识,以便选择合适的方法途径对不同的学生实施德育。
再次是师德。网络德育,表面上是网络的问题,而实际上仍然是人的问题。德育终归要走进校园,要走进课堂,如果有真实有效的师德存在,即使不做网络德育,在现实生活中的德育也会非常扎实有效。如果能够在此基础之上再辅之以网络,将会更加行之有效。相反,如果现实中的教师都缺乏师德,那么学生就会怀疑网络上的东西。所以,现实中的问题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将是致命性的。教师的师德建设,对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记 者:近日,北京市教委原主任陶西平撰文指出,世界各国教育出现的一个引人瞩目的新动向是,从能力导向朝着价值观导向转变。价值观导向,归根结底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对待自己、对待他人以及对待社会、国家和世界……尽管各国倡导的价值观的取向并不一定相同,但将价值观教育作为教育的首要功能则越来越趋于一致。从全球化的视野出发,您对德育的发展方向有何评价?
檀教授:从整体上说,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都在通过不同的形式,如课程、活动、项目等逐渐重视并推动中小学道德教育。例如,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强调品德教育运动,也是现在美国最重要的教育思潮之一。日本于2014年通过了一项重要决策,即将中小学德育课程正式设立成为一门学科,安排固定的课程时间以及师资力量等。除此之外,日本规定所有中小学教师在进入教学岗位之前,都必须在大学进修两个学分的道德教育,他们拥有十分健全的教师德育专业化指标,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国家学习。近几年,英国也开设了一门国家课程,即公民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在研讨落实教育优先的倡议,其中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加强全球公民教育。公民教育也是德育的一部分,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与我们所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许多理念也是相同的。比如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多数都是公民教育的目标。从目前的社会现实来看,公民教育的任务也是非常迫切的。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没有理性的维权意识、维护公共利益的意识。这就涉及人们对公民及公民教育的认识。作为一个公民,全面深入明了自己的权利与义务,知道如何履行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到中小学教育,如何让中小学生正确理解、行使这些权利和义务,也是教育的责任所在。中国作为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忘记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