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德:游艺于大山大水之间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yitian1046906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难以否认,中国山水画经历了上千年的传承演变,直到今人所创作的山水画已经与古人作品中的趣味有了很大的差异。尤其是经历了20世纪初西风东渐,写实主义对中国画的渗入,新中国建立后对中国画的改造,及至写生课程进入每一个美术院校国画教学体制里,这时的中国画已经展现出有别于传统的新面貌。尽管有人对此看法不一,但这已成不可逆转的态势了。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山水画作品就是在前述近一百年对国画改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写生,作为沟通大自然与画家之间的桥梁,始终未被遗弃过。尽管今人对写生的理解未必与古人完全一致,但亦不妨碍一代又一代的画家从中吸取养分,滋笔润墨。
  宋代山水画家和理论家郭熙在其著作《林泉高致集》里曾说过:“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化对象写实之境为自我意象之境,此乃山水画创作中最为理想的境界之一,为历代山水画家所向往追求。然而欲真正达到这一境界,艺术家必须通过对大自然中山水体貌结构的规律和四时、朝暮、风雨、明晦的观察体悟,继而选取动人的景色加工提炼,经过反复酝酿以造成富有理想和生趣的意境。受中国传统思维中“天人合一”的影响,在山水画艺术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画家们始终思考的问题。南朝的姚最曾在《续画品》中提出“心师造化”的主张,指出大自然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唐代张璪则更是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简练的八个字对绘画中主客观关系作了深刻的概括。山水绘画中的造化与心源的互相作用,作品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又融合了艺术家自身的情操和思想。
  
  为了创造动人的意境,画家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做到“立万象于胸怀”,才能创造出精彩的艺术形象。值得我们借鉴的是北宋作为山水画艺术高度发展的时期,当时的画家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极为注意观察自然,师法造化。正如范宽得益于终南。太华、高克明更是“喜游佳山水间,搜奇访古,穷幽探绝,终日忘归”。今天我们所认识的胡明德常常不远千里,多次走访大山名川,为的就是这份对艺术执着的追求。他通过写生认识、感受大自然,并与对社会生活体验之总和酝酿为胸中丘壑,付诸于笔下。他是一位勤于作画的艺术家,曾创下在太行山写生一个月内作画超过一百张的纪录,在画友中传为美谈。太行采风后又马不停蹄地回到广州,不辞旅途的劳累,在这一百多张写生的基础上,创作出一批恢宏大气、散发着清新气息的山水画作品。可贵的是这种对艺术的勤奋与痴迷早在明德年幼时已有崭露,记得他儿时在广州烈士陵园画秋菊,调皮捣蛋的男孩往往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连游客路人都惊叹于这孩子的毅力与专注。早慧加上勤奋,使得他在二十岁出头时已经赴台湾举办个人展览,并受到艺术圈内专家的好评。
  历史上从来没有不勤奋的大师,因为艺术的本能驱使着他不停地向前探索、迈进。明德对待艺术的态度认真勤恳,看过他临摹古代大家名作的“作业”的人,都可了解到他对传统绘画技法研究之深入,但他没有囿于已有的笔墨基础,他追寻的是不断地突破自己,日臻成熟的个人风格。他同时也是一位陶艺家,曾负笈东瀛拜师学艺,把陶艺与山水艺术两者的神髓融合起来,在素雅的陶坯上创作中国传统山水画,陶曾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物,在胡明德手中成为他山水理想的载体,以概括的手段创造出包孕万象的大千宇宙,这无疑是沟通艺术门类以寻求更大发展空间的一项独创。无论是做陶、做画,明德都展现出他个人独特的艺术才情。
  古代传统文人画历来强调画家个人的品德修养和性格趣味,认为绘画作品水平的高下,与之密切相关。凡认识胡明德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豁达豪爽的人,跟他相处聊天,随时都会被他的开朗性格所感染。正如俗语有云:“画如其人”。明德的山水作品体现出来的也是一种清朗大气的风格。他尤喜画北方的大山大川,作品中皴染笔墨兼备,了无雕琢痕迹,描绘出北方山川之壮阔雄伟的气象。与此同时,他的作品又是引人入胜而耐人寻味的。他善于发掘日常生活中种种动人之处,山脚下、桥涵上、石屋边……诸如此类常人觉得再平凡不过的景色都吸引着他的目光,令他忘我流连。透过这些酣畅淋漓、饱满通透的画面,我们仿佛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闻到炊烟升起的温暖气息,生活中真实而又美好的诗意油然而生。
  
  一代国画大师黄宾虹六十岁之前著书立说,六十后付笔丹青。对于一位中年的山水画家来说,胡明德在经历了人生中种种的历练后,此时正是艺术生命力蓬勃进发之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看到他更多更出色的作品。
其他文献
如果以1993年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立并举行第一场拍卖会为标志,2008年是中国艺术市场发展的第十五个年头,也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第30年!人们对艺术市场的看法与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看法颇为一致:成绩多多问题也多多。就一个占国民经济比重完全微不足道的艺术品市场而言,(2007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GDP为近25万亿元,雅昌艺术网统计的国内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为236亿元,勉强约占近千分之一)得到的
期刊
2009年5月24日,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将举办“春季艺术品拍卖会”。此次拍品每件都是细腻而又大气的明代瓷器,它们背后都包含丰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气息:  3240号拍品(图三),明永乐甜白釉暗刻龙纹棱口洗,口微外撇,作棱状凸起,底心微凹,暗刻一龙纹,若隐若现,釉色洁白肥润,体现出永乐甜白的质感。外壁暗刻小龙纹十只,底心暗刻“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这件文房器具可谓柔中见刚,把文人含蓄的气质用帝王
期刊
古董商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商人群体,他们不仅仅在鉴定方面有特别的专长,而且大都通晓某一门类的专业知识,也有些商人原本就是世家子弟,所以亦通儒学和诗文。当他们在与士大夫和缙绅阶层交往或交易时有着一些共同的语言,亦商亦儒的双重身份并不会使人感到突兀或做作。  由于他们在徽州有极深的人脉渊源和乡情关系,在其他地方又有良好的商业信誉,所以在当时的艺术品市场中,徽州古董商人确实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当我们在
期刊
继佳士得2008年1月公布2007业绩报告后,拍卖业的另一巨头苏富比选择在2月26日公布了其第四季度及2007年销售业绩报告,在当下次贷风波引发全球金融震荡的大环境下,苏富比2007年的业绩报告无疑引起各方关注。  “当我们战略性减少42%的低端拍卖品之后,为业绩做贡献的主要是高端拍卖品,今年拍卖品中排前4位的分别是抽象表现主义画派大师马克·罗斯科的《白色中心》7280万美元成交(该藏品之前一直由
期刊
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希勒在2000年,以一本《非理性繁荣》准确预测了美国科技股股灾而名震世界;2005年起,他开始频频发出警告:美国房产市场处于非理性繁荣,不久后美国楼市面上应声下落,直至酿成了今天横扫全球的次级债金融风波。全球经济自2007年以来因美国次贷的影响产生了较大的波动,这场危机也使全球经济在2008年的发展受到拖累,美国财长保尔森曾警告说,次级债危机在信贷币场引发的信心危机,可能
期刊
4月16日至20日,第六届上海春季艺术沙龙即将再次开幕。此次沙龙最终选定了25家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德国、日本、韩国、印尼等国家的海外艺术机构,70家国内机构参展,本届沙龙主推艺术的实验性、当下性、未来性和经典性,以此汇聚海内外精品。    (一)专题展依然是今年沙龙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上海春季艺术沙龙上由各大艺术机构推出的八大专题展览仍将成为本届沙龙的最大看点。  本届沙龙
期刊
青花青,色彩淡雅、幽青,华而不艳,明快悦目。青花瓷始创于唐代,盛于元,明、清达到顶峰。历代各个窑口的青花瓷器烧制最完美的唯属景德镇窑。唐代的青花瓷为形成萌芽状态,纹饰色彩很不稳定,不管是从胎、釉、彩都可以感受唐代初期青花水平的特点,而且数量极少;元代青花已经达到成熟、精美的程度,胎体有厚重、轻薄,大、中、小器形都有,釉色白中泛青,青花纹饰极富特色,青花发色苍翠浓艳,层次多,画面主、次分明,浑然一体
期刊
清代广州外销画,又称贸易画,在照相术出现以前,是记录中国风土人情的主要图像载体,在当时受到话方人的热情追捧,远销欧美各国,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媒介,由广州本土画工绘制。广州外销画品种之一的外销水彩画,是中国水彩画萌芽时期的丰硕成果,在中国水彩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清代广州外销水彩画虽然谈不上什么高艺术水准,其商品性大干艺术性,但作为中国西画早期发展历程之一,其历史地位理应予以重视,对其研究也应
期刊
2008年3月5日,英国举行了一场关于经典电影海报的专拍,将电影爱好者的目光从刚结束不久的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上再次吸引到20世纪的老电影身上,令全球影迷得以从另一个角度体会这些沉淀在电影历史中的经典作品。这次拍卖总共成交24.6万英镑左右,而此次拍卖中成交价最高的拍品,则是第686号,电影《复仇女巨人》(Attack of The 50ft woman)的海报,以11875英镑被拍出。而一些广为
期刊
西方首次举办中国丝织品专题拍卖会    佳士得将于2008年3月19日,在纽约拍卖著名中国丝织品收藏家Linda wrigglesworth私人珍藏。Wrigglesworth多年来致力于推动中国丝绣品的发展,尤其专注于清朝(1644—1911年)服饰的收藏。这次拍卖是西方首次举办中国丝织品专题拍卖会,其中拍品共150余件,总估价约为300万至500万美元。其中几件珍品曾著录于Wrigglesw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