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这个强调素质教育的新时代,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关系在教学中极其重要,而师生的有效沟通有决定性作用。本文重点阐述了师生间沟通的意义和地位,怎样将沟通变成一种有效的沟通。特别强调了沟通过程中的积极聆听的艺术、表达的艺术、提问的艺术和反馈的艺术。
[关键词]师生 教学 沟通 有效
[引言]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也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信任的重要方式。有效的沟通,是通过听、说、读、写等载体,通过演讲、会见、对话、讨论、信件等方式将思维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来,以促使对方接受。师生间的沟通,是一种双向交流,不是单方向的填塞式教育。成功的沟通就像是我们的双手在击掌,在一只手上我们想要陈述我们的观点,同时在另一只手上我们需要倾听别人的观点。
[正文]
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项因素,但在所有的因素中最重要的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而拉近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是沟通质量,即有效的沟通。师生之间有成功的沟通,学生就会喜欢这个老师,进而会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这门学科,如果师生之间的沟通是不成功的,教师就算学识渊博,学生可能也不接受你。所以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怎样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加有效而成功呢?
一、师生沟通的基本条件。
1、(一)同理心是与师生沟通的前提。
同理心要求师生能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教师要设身处地地了解学生面对事情时所产生的反应。例如,学生在考试失误时的自责。同理心是建立师生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师生之间建立良好沟通的首要条件。
2、(二)真诚是师生沟通的基础。
真诚是真心实意,坦诚相待以从心底感动他人而最终获得他人的信任。教师通过真诚才能读懂学生的内心,进而实现更有效的沟通。真诚是教师在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品质,你真诚地对待学生,学生才会尊重你,信任你。
3、(三)接纳与尊重学生。
接纳与尊重学生是教师对学生爱的表现,也是教师对学生爱的能力体现。每一位学生都是不同的,都拥有各自的性格特色,教师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要求学生,应该尊重接纳他们,因人而异,采取相对的教育方式。
二、有效沟通的环节
1、(一)有效沟通的基础是倾听。
倾听是教师的基本职业准则,要求教师学会倾听学生的问题与回答,从而使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好有效。只有积极倾听学生的诉说,教师才能捕捉到他的需要和愿望,准确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走进学生的内心,用他接受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倾听要求教师愿意聆听及接纳对方,专心地与对方同在,促进对方与自己建立信任感。
2、(二)沟通是信息交流的过程,而表达就是发送信息的过程。
教师在倾听学生的过程中也要向学生表达一种接纳,表达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学生会更加积极地与教师沟通,产生更有效的沟通。表达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体态语的使用。语言从声音的角度去可把它分成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无声的语言就是指体态语,适当的体态语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体态语的使用艺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要读懂学生的体态语;二是教师要会运用体态语。如:小明不小心撞到了小红,站在小红身边不知所谓,十分自责。教师要能通过小明的体态语知道小明是知道自己不对的,而不是指责他。
3、(三)提问是教师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发展的一种促进方式。
要善于提问,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加全面的角度去了解学生,给学生一个思考与表达自己的机会。如:在课后可以给予学生一个相对开放的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答案,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有不同的答案,也能促进教师的思考。通过提问,学生可以自我了解和内省,这样可以使教师的回应和学生的感受、经验更加接近,促使教师对学生更加准确的了解,同时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不足。合理的提问可以使师生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有效和成功。
4、(四)反馈可以促进师生的反思,使下一次的沟通更加有效。
每一次的沟通都会有不一样的效果,通过反馈可以找到一种更有效的沟通方式,使以后的沟通更简单成功。师生之间的反馈可以促进教师的反思,加强自身职业能力的提升。反馈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了解与信任,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积极。没有反馈的沟通是不完整的沟通,也是不良的沟通。
三、加强沟通的策略。
1、(一)沟通方式的多样性。
在现代社会,沟通不仅仅是口语表达,它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1)一是面对面式谈话。:面对面谈话是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种沟通方式。在这种沟通方式中,教师应给予学生一种平等安全的沟通环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并用相对积极的表达方式,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二是。(2)书信或日记。:有些学生不善于与人沟通,不喜欢面对面谈话,教师应鼓励他们采取书信或者日记的方式與教师沟通。在教师收到学生的书信与日记时也可用相同方式给予学生反馈,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3);三是网络或电话。:部分学生会在课后遇见比较紧急的问题,教师可以鼓励他们通过网络或者电话的方式与教师加强沟通。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网络与电话沟通的方式无疑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了沟通的可行性。沟通的方式还有很多种,教师通过不同的沟通方式与学生建立了更和谐的关系,加强了有效的沟通。
2、(二)对话的技巧。
说话也是一门艺术,而师生之间的对话也需要艺术。在与学生的交流中,通过“我”或者“我们”的表达方式比带有批评和指责的“你”更让学生容易接受。学生更希望从教师这得到表扬和鼓励而不是批评与指责,正确的表扬和鼓励可以让学生不产生抵触心理,却又能明白自己的错误,并认识到改正自己错误的必要性,在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的同时又让学生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在与学生的沟通中,适当的口语修辞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使教育效果更佳。
[结论]
在这个发展迅速的时代,良好的师生沟通是进行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保证。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对于教育是及其重要的,而怎样使师生之间的沟通更行之有效是需要我们不断去学习和探索的。教师必须懂得和善于使用沟通的艺术,建立与学生的和谐关系,取得更加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李正云《谈理解性师生沟通的意义及要素》;《思想.理论.教育》;2002年11期
刘淑萍《师生沟通要有质量》;《北京教育》;2003年10期
张丽萍《“积极聆听”在师生沟通中的作用——师生沟通技巧谈》;《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年10期
屠荣生《师生沟通的语言艺术》;《教育评论》;2001年02期
[关键词]师生 教学 沟通 有效
[引言]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也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信任的重要方式。有效的沟通,是通过听、说、读、写等载体,通过演讲、会见、对话、讨论、信件等方式将思维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来,以促使对方接受。师生间的沟通,是一种双向交流,不是单方向的填塞式教育。成功的沟通就像是我们的双手在击掌,在一只手上我们想要陈述我们的观点,同时在另一只手上我们需要倾听别人的观点。
[正文]
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项因素,但在所有的因素中最重要的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而拉近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是沟通质量,即有效的沟通。师生之间有成功的沟通,学生就会喜欢这个老师,进而会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这门学科,如果师生之间的沟通是不成功的,教师就算学识渊博,学生可能也不接受你。所以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怎样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加有效而成功呢?
一、师生沟通的基本条件。
1、(一)同理心是与师生沟通的前提。
同理心要求师生能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教师要设身处地地了解学生面对事情时所产生的反应。例如,学生在考试失误时的自责。同理心是建立师生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师生之间建立良好沟通的首要条件。
2、(二)真诚是师生沟通的基础。
真诚是真心实意,坦诚相待以从心底感动他人而最终获得他人的信任。教师通过真诚才能读懂学生的内心,进而实现更有效的沟通。真诚是教师在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品质,你真诚地对待学生,学生才会尊重你,信任你。
3、(三)接纳与尊重学生。
接纳与尊重学生是教师对学生爱的表现,也是教师对学生爱的能力体现。每一位学生都是不同的,都拥有各自的性格特色,教师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要求学生,应该尊重接纳他们,因人而异,采取相对的教育方式。
二、有效沟通的环节
1、(一)有效沟通的基础是倾听。
倾听是教师的基本职业准则,要求教师学会倾听学生的问题与回答,从而使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好有效。只有积极倾听学生的诉说,教师才能捕捉到他的需要和愿望,准确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走进学生的内心,用他接受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倾听要求教师愿意聆听及接纳对方,专心地与对方同在,促进对方与自己建立信任感。
2、(二)沟通是信息交流的过程,而表达就是发送信息的过程。
教师在倾听学生的过程中也要向学生表达一种接纳,表达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学生会更加积极地与教师沟通,产生更有效的沟通。表达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体态语的使用。语言从声音的角度去可把它分成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无声的语言就是指体态语,适当的体态语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体态语的使用艺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要读懂学生的体态语;二是教师要会运用体态语。如:小明不小心撞到了小红,站在小红身边不知所谓,十分自责。教师要能通过小明的体态语知道小明是知道自己不对的,而不是指责他。
3、(三)提问是教师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发展的一种促进方式。
要善于提问,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加全面的角度去了解学生,给学生一个思考与表达自己的机会。如:在课后可以给予学生一个相对开放的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答案,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有不同的答案,也能促进教师的思考。通过提问,学生可以自我了解和内省,这样可以使教师的回应和学生的感受、经验更加接近,促使教师对学生更加准确的了解,同时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不足。合理的提问可以使师生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有效和成功。
4、(四)反馈可以促进师生的反思,使下一次的沟通更加有效。
每一次的沟通都会有不一样的效果,通过反馈可以找到一种更有效的沟通方式,使以后的沟通更简单成功。师生之间的反馈可以促进教师的反思,加强自身职业能力的提升。反馈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了解与信任,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积极。没有反馈的沟通是不完整的沟通,也是不良的沟通。
三、加强沟通的策略。
1、(一)沟通方式的多样性。
在现代社会,沟通不仅仅是口语表达,它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1)一是面对面式谈话。:面对面谈话是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种沟通方式。在这种沟通方式中,教师应给予学生一种平等安全的沟通环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并用相对积极的表达方式,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二是。(2)书信或日记。:有些学生不善于与人沟通,不喜欢面对面谈话,教师应鼓励他们采取书信或者日记的方式與教师沟通。在教师收到学生的书信与日记时也可用相同方式给予学生反馈,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3);三是网络或电话。:部分学生会在课后遇见比较紧急的问题,教师可以鼓励他们通过网络或者电话的方式与教师加强沟通。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网络与电话沟通的方式无疑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了沟通的可行性。沟通的方式还有很多种,教师通过不同的沟通方式与学生建立了更和谐的关系,加强了有效的沟通。
2、(二)对话的技巧。
说话也是一门艺术,而师生之间的对话也需要艺术。在与学生的交流中,通过“我”或者“我们”的表达方式比带有批评和指责的“你”更让学生容易接受。学生更希望从教师这得到表扬和鼓励而不是批评与指责,正确的表扬和鼓励可以让学生不产生抵触心理,却又能明白自己的错误,并认识到改正自己错误的必要性,在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的同时又让学生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在与学生的沟通中,适当的口语修辞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使教育效果更佳。
[结论]
在这个发展迅速的时代,良好的师生沟通是进行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保证。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对于教育是及其重要的,而怎样使师生之间的沟通更行之有效是需要我们不断去学习和探索的。教师必须懂得和善于使用沟通的艺术,建立与学生的和谐关系,取得更加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李正云《谈理解性师生沟通的意义及要素》;《思想.理论.教育》;2002年11期
刘淑萍《师生沟通要有质量》;《北京教育》;2003年10期
张丽萍《“积极聆听”在师生沟通中的作用——师生沟通技巧谈》;《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年10期
屠荣生《师生沟通的语言艺术》;《教育评论》;2001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