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法拉滨、阿糖胞苷联合或单用治疗成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效果Meta分析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ding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氯法拉滨和阿糖胞苷联合用药及单独用药对成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以氯法拉滨联合阿糖胞苷为联合组,以单用氯法拉滨或阿糖胞苷为对照组。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ce Library、Embase和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所有关于氯法拉滨、阿糖胞苷的文献,并进行数据提取。比较两组间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

纳入4篇文献,共计593例患者。联合组完全缓解率较对照组高[33.1%(93/281)比18.2%(35/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85,95% CI 1.31~2.60,P<0.01)。联合组总体反应率较对照组高[44.0%(124/282)比23.2%(46/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92,95% CI 1.44~2.56,P<0.01)。联合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38.8%(104/268)比3.1%(6/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7.76,95% CI 3.68~16.38,P<0.01)。

结论

成年MDS和急性白血病患者应用氯法拉滨与阿糖胞苷联合化疗较单药应用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但同时也有更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检测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7月在淮南市东方医院集团总医院住院并确诊的初诊未输血的MDS患者42例,其中难治性贫血(RA)10例,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RARS)4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CMD)8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20例;按国际预后积分系统评估,低危22例,高危20例。以
目前手术仍是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最佳治疗方法。TNM分期是判断手术预后的主要指标,但相同分期患者的预后有很大差异。相关研究显示,NSCLC手术治疗预后影响因素包括肺功能差、患心血管疾病、男性、高龄、有合并疾病、TNM分期较晚、非腺癌、全肺切除等。许多预后因素的研究结果尚存在争议,分子生物学因素、新辅助治疗及辅助治疗对预后的影响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克隆性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异质集合,同时也是最常见的获得性成年人骨髓衰竭综合征。其主要特征为无效造血和易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文章介绍第60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报道的MDS发病、预后的分子机制,以及针对目前已有的MDS疾病预后评分模型改进的最新进展。
急性白血病(AL)是一种以贫血、感染、出血为特征的常见恶性血液疾病。化疗是AL的主要治疗方法,而化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TCP)发生率高,后果严重,故临床中早期对其进行预防及治疗相当重要。文章就AL化疗后TCP的治疗方法及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LC)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NOS)患者中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初治PTCL-NO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ALC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69例患者中,低ALC(<1.0×109/L)23例(33.3%),高ALC(≥1.0×109/L)46例(66.7%)。与高ALC组比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最常见的髓系肿瘤,其存在的克隆造血导致骨髓衰竭。对MDS基因突变谱的了解有助于理解MDS的生物学意义,并可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精确的危度分层、解释发病机制和改进治疗方案。随着MDS病理学特征逐渐得到阐明,个体化高效治疗方案渐趋完善,靶向治疗将可能改善患者预后。文章介绍第60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有关MDS基因突变及靶向治疗进展的内容。
目的提高对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1例以HPS起病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检查、诊断及治疗结果,并复习文献。结果该患者在高度怀疑存在HPS时接受依托泊苷+地塞米松方案化疗,确诊DLBCL合并HPS后继续相同方案治疗获得完全缓解(CR),之后进行淋巴瘤治疗并行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至截稿时移植后8个月,患者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克隆性疾病,其特征是复杂的基因异常的积累,这些异常决定了疾病的表型、预后以及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的风险。不同表型的MDS患者临床表现和预后差异很大,总生存期在数月至数年不等。预后评分系统是重要的分层工具,目前的模型对于预测MDS患者预后非常有效,但这些模型的变量主要集中在骨髓和外周血分析,将基因突变添加到现有模型会提高整体预测能力。探寻将临床和基因组数据合并到一个
目的探讨本妥昔单抗(BV)治疗复发难治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缓解持续时间。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3例复发难治ALCL患者,应用BV 1.8 mg/kg,每21 d为1个周期治疗。化疗后每周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每个周期治疗后观察患者不良反应,每2个周期通过CT评估疗效。结果例1应用BV 2个周期后拒绝继续应用,最佳疗效为疾病稳定,不良反应为Ⅰ度乏力、白细胞减低、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MMBD)是由浆细胞恶性增殖引起的一系列溶骨性改变,包括骨骼疼痛、高钙血症、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起病隐匿、误诊率高,预后差。其核心机制主要是破骨细胞活性增强,成骨细胞被抑制导致的骨模型稳态失衡。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骨细胞是调节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活性的中心,且MMBD的发生受某些因子调控。文章对MMBD的发生机制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