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超广角双雄,FE 12—24mm F4 G、FE 16—35mm F2.8 GM发布会专访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29801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相机系统专业与否,不仅要看机身是否具备足够强大的专业性能,也要看该系列的镜头群是否完善。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随着各焦段新镜头的不断补充,索尼全画幅E卡口镜头已逐渐完善,可遗憾的是,由于超广角镜头的缺失,专业用户在使用微单时只能通过转接的方式获得超广的视野。
  不过,随着两只索尼全画幅E卡口超广角镜头在5月17日的到来,这一局面彻底改变了。这一天,索尼发布了两款重量级超广角镜头,分别是FE 12-24mm F4 G和FE 16-35mm F2.8 GM。
  這两只镜头的推出,除了将索尼G大师镜头的数量提升至5只,FE 16-35mmF2.8 GM还和之前已发布的FE 24-70mmF2.8 GM、FE 70-200mm F2.8 GM一起组成了索尼FE“大三元”。而FE 12-24mmF4 G镜头的推出,让索尼用户也有了自己的12毫米焦距超广角镜头选择。另外,这只镜头的重量只有市面上同规格产品的近一半,更符合“微单”的概念。
  至此,索尼E卡口镜头数量已达到44款(包含增距镜和转换器),覆盖了12~800毫米焦距(转接增距镜)焦段范围。
  发布会后,我们有幸参加了专访,受访者包括索尼日本数码影像镜头事业部高级总监长田康行、镜头事业部设计研发工程师黑田大介、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消费电子营业本部数码影像产品部总监李暾,以及数码影像产品部高级经理佐仓德彦。
  采访中,我们针对新品镜头的市场定位、技术规格等方面发起了提问。首先,关于两只镜头的定位,相信不少用户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两只镜头焦段接近,会不会相互冲突?长田康行表示,两只镜头焦段有所重叠,之所以同时推出是出于满足用户不同需求。部分用户需要更广的视野,而部分用户需要更大的光圈,所以两只镜头的定位并不冲突,而是能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那么如果忽略焦距的区别,两只镜头在成像表现上有何区别?长田康行这么说:“两款产品都具备非常好的技术,在画质方面完全可以满足大家的需求。FE 16-35mm F2.8 GM具备更大的F2.8光圈,适合需要更高画质的专业级摄影师。它具备出色的高分辨率及背景柔美的虚化,可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诉求。”
  关于两款镜头的重量,我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相同的参数,却只有竞品的一半重量,是如何做到的?长田康行表示,在微单系列镜头的研发中,索尼考虑的第一要素就是小型化、轻量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这次发布的两只镜头采用了包括XA极致非球面镜在内的多项技术。
  经过此次采访,除了一些具体的答案,索尼还给我们透露出了一条重要信息:对索尼而言,新品的推出从来不受技术门槛限制,索尼更多考虑的是用户的实际需求。或许就像一位索尼技术人员所说:“对索尼而言,技术从来不是问题。”
其他文献
尽管世事变迁,科技进步一日千里,但在人类视觉感知领域,摄影的吸引力和作用还是凭借诸多优势而雄踞前列。其实,人的视觉器官并不总是适合观看活动影像。相比视频传播,有时摄影所产生的固定影像画面更加富有价值与吸引力,如果再加上历史条件,摄影的力量更是不可替代。  在反映中国社会面貌的历史照片中,外国人觉得最珍贵的大概要属两个阶段:一个是清朝末年,再一个就是文革至改革开放前这段时期。在这两段时期中,虽然摄影
期刊
在全民娱乐时代,有什么方法能保证自己的照片快速占据媒体头条?  拍摄电影明星肯定是一个好主意。有两类摄影师和电影明星离得很近,一是剧照摄影师—有机会与大牌明星朝夕相处;二是奔走在各大电影节拍摄明星的名人摄影师(Celebrity Photographer)。  每年5月,全世界媒体的目光都会聚焦在法国戛纳,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明星都会来参加戛纳电影节,专门以拍摄名人为业的摄影师们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个盛会
期刊
谈到胶片衰落,不得不提2006年。  那一年,佳能公司宣布停止EOS胶片相机的研发(非停售);尼康公司宣布停止生产FM10和F6以外的所有胶片相机;柯尼卡美能达宣布退出相机市场,并在第二年停止了胶卷和相纸生产。其中,作为主力相机生产厂家,佳能和尼康的动作尤其引人关注,加之2004年柯达已经宣布停产所有胶片相机,让人们感到胶片摄影时代的大幕即将落下,数码时代当真已经来到。  以下,我们从2007年开
期刊
动物园中被“囚禁”的动物,一直是不少摄影师关注的主题,在摄影史上也不乏经典作品。1960年代美国摄影师盖里·维诺格兰特(Garry Winogrand)所拍摄的美国动物园中荒诞的瞬间,至今依然震撼着人们的视觉神经。  大学就读于兰州理工大学的李子锋也将镜头聚焦于動物园,拍摄了作品《被囚禁的自由》。他试图呈现动物失去自由后的内心世界,呼吁人与动物问的平等关系。在他的照片中,关在笼子里的动物们眼神绝望
期刊
汉茨·冯·佩克哈默(Heinz von Perckhammer)于1895年出生在当时奥匈帝国一个风景如画的小镇梅拉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里成了意大利的一部分。佩克哈默的父亲开设了一个照相馆,父亲去世后由母亲接管。不过,他虽然从小受到摄影的熏陶,但并没有从事这一行业,而是到慕尼黑攻读美术专业。直到来到中国,在他拍摄的《百美影》(The Culture of the Nude in China)、
期刊
南非女摄影师普姆齐莱·泽尔达·努科西(Phumzile Zelda Nkosi)出生于南非林波波省(Limpopo)的莱博瓦科莫(Lebowakgomo),在约翰内斯堡福斯卢勒斯区长大,是商业摄影工作坊(The Market Photo Workshop,由一所著名摄影师大卫·戈德布拉特创办的摄影学校,坐落于约翰被斯堡纽敦区的中心——编者注)培养出的优秀摄影师之一。  虽然努科西从2012年才开始
期刊
用胶片拍摄照片的年轻人多了,大概也是“胶片复兴”的表现之一吧。  这里有三位90后年轻人的故事,他们选择用胶片记录自己的生活轨迹和正在经历的青春岁月。在他们刚接触摄影的时代,数码相机已经高度普及,因而对他们来说用胶片拍照片并不是在追忆往昔的情怀。胶片的色彩表现、等待冲洗结果时的期待,或者同龄人使用胶片相机拍出照片的独特“味道”,才是他们入“胶片坑”的理由。  把日子变得有趣  1993年出生的宏赟
期刊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国曾绽放过太过耀眼的光芒,时光流逝,日不落帝国虽已荣光不再,千年时光依然沉淀下了诸多遗迹可供世人回望它曾经的辉煌。虽然历史是沉重的,但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选择以不那么沉重的心情去面对它。  此次伦敦之旅正值SWPA 2017颁奖典礼期间,这次行程我不仅带着轻松的心情,随身相机也力求轻量化。  既要便携,还要保证画质,微单成为了我的选择。根据拍摄需要,我携带了索尼全画幅微单A7R11
期刊
这一年,带着我家孩子去了一些地方,香港、澳门、缅甸、上海、杭州、三亚、新西兰、马来西亚、泰国,加上年初的日本追樱、韩国血拼,他的成长历程基本是跟旅行串在了一起。其间,我拍了数不清的照片,留下许多美好的瞬间!但是,回忆很美,背包很重,背着各种镜头和至少两个机身,拖着娃走四方的感觉绝对“酸爽”!  所以岁末海岛之旅,千挑万选,带了一个索尼黑卡RX10Ⅲ。在此,分享一下千挑万选的理由,理性消费是必须的,
期刊
“科尔沁杯”读者园地摄影月賽入选作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