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词的社会传播与民意表达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j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选取了2010-2015年间互动百科每年评选出的“年度十大热词”,并结合百度指数对其进行内容分析。通过对这六年内网络热词相关数据的梳理,考察了网络热词的社会传播与受众民意表达之间的关系和特征,并探讨了应如何看待网络热词中所体现的民意表达。
  【关键词】网络热词;网络民意;内容分析
  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热词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社会现象,已经越来越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根据网络搜索结果,网络热词这一概念从2008年开始被大众广泛接受和使用。众所周知,“南方雪灾”、“3·14西藏打砸抢烧”、“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均发生在这一年份,因此该年的网络热词大都与发生的社会事件或者社会现象有关,反映了当时的热点舆论,体现出明显的民意诉求和网络监督特征。2010年以后,网络热词的产生和发展呈现出一种爆炸式增长的态势,数量激增。时至今日,网络热词依旧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与社会热点相依相生。
  虽然目前对于网络热词这一概念还没有一个能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可的权威定义,但根据相关研究者现有的概括和一些约定俗成的理解来看,网络热词可以归纳为与一定时期内的社会事件和社会现象相关的热门词语,既要有广泛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还要能体现普通网民的自创性和民意表达。而从传播学的视角进行分析,网络热词体现了“符号”的功能,具有指代信息的能力,其本身甚至被看做对年度热点话题与热点事件的记录和浓缩。
  一、研究方法
  本文将内容分析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在样本选取上,选择了互动百科2010-2015六年间每年的“年度十大热词”作为样本,共计60个。做出这样的选择,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目前网络热词数量的庞大和繁杂是显而易见的,必须对海量的数据进行选择。其次,由于在2010年之后,网络热词才逐渐发展并为大众接受,因此在此之前的网络热词不仅数量较少,而且比较杂乱,界定模糊,缺乏有代表性的样本。第三,自2010年起,国内多家机构逐步开始进行对“年度网络热词”的梳理和评选等工作,一时间出现了多种版本的“年度十大网络热词”。通过对这些榜单数据的分析和对比,再兼顾政治因素、商业因素和网民参与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考量,最终选择了由互动百科联合多家机构发布的“年度十大热词”。
  结合百度指数对关键词的统计分析能力,本研究对这60个样本分别进行了相关信息的采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类整理和归纳。
  二、研究发现
  (一)网络热词的类型分布
  对于网络热词的分类,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角度和看法。在本文中,主要依据网络热词的来源和其生成所依据的背景进行划分。根据这种分法,可以把网络热词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社会热点事件类,二是社会热点现象类,三是幽默娱乐类。前两类顾名思义,是与社会热点事件和热点现象相关的网络热词,第三类则是指一些相对娱乐化的表达,是对生活中一些状态和动作的描写和自嘲,有些甚至带有一定的讽喻意味。在这三种类型中,以与社会热点事件和热点现象相关的居多。
  而在社会热点事件类和社会热点现象类中,又以与负面事件或社会现象相关的网络热词居多。例如“地沟油”“郭美美”“房姐”“监狱风云”等。这些网络热词的出现有着广泛的社会现实土壤,其产生所依托的负面新闻事件和现象,基本都是能引起普通网民的强烈关注和群体性不满情绪的案例,多与腐败、权力滥用和贫富差距有关。这些矛盾尖锐的话题本身就具有深厚的现实基础,草根网民和普通百姓本就对这种不正常的社会现实和自身既无法监督又无力反抗的现状感到严重不满,因此,一旦爆发就具有“效果轰动”和“影响负面”的鲜明特点。
  (二)网络热词的变化趋势
  通过观察网络热词在百度指数上的相关数据,能够发现网络热词的发展变化趋势主要集中在个体和整体两个方面。
  从个体而言,第一,不同网络热词的搜索指数变化呈现出了不同的波动曲线。根据李彪在2011年提出的网络事件传播的六个阶段理论,在网络事件的场域传播中,网民的关注度变化可以分为潜伏期、爆发期、蔓延期、反复期、缓解期、长尾期这样六个阶段[1]。以2014年的10个网络热词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的数据为例,部分网络热词的受关注程度在短期内就达到了最大值,如“APEC蓝”、“埃博拉病毒”、“冰桶挑战”;而另外一些网络热词则经过了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才从潜伏期达到最大值,比如“小苹果”、“监狱风云”等。第二,从关注度最大值来看,有的网络热词数值非常高,比如“马航”,达到1465733;而有的网络热词,像“玉兔号”,峰值仅有9466,呈现出明显的差异。第三,从搜索指数峰值数来看,突发性的事件大多只有一次峰值,如“APEC蓝”和“冰桶挑战”;而具有连续性的社会热点事件或热点现象,则会出现多次峰值,如“马航”和“监狱风云”。
  再从整体上来说,根据2010-2015这六年间每年的10个网络热词样本分别的搜索指数平均值数据,得出全年网络热词的搜索指数年度均值,不难发现网络热词的总体搜索指数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同时搜索指数最大值的数字也在不断攀升。此外,在网络热词的内容上,呈现出越来越与社会热点事件和热点现象紧密相关的态势。
  三、网络热词的特征
  (一)内容上更具有现实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交媒体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草根网民阶层逐步走向成熟。这些普通网民开始利用网络来表达自己对于社会事件和社会现象的看法和观点,并借用网络的手段开展舆论监督。在此背景下,网络成为表达民意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网络热词,也逐渐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更多的着眼于社会热点事件和热点现象,慢慢成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一种网络文化现象。
  网络热词对社会现实的不断深入,使其在内容上更加具有现实性,而对娱乐性话题的关注则相应的削弱和减少。不再简单的停留于对热度的追求,更加注重民意的表达和对于舆论的监督。   (二)传播上更具有自下而上性
  网络热词多为草根网民创造,并在传播过程上走自下而上的路径。传统热词体现的一般是官方意愿,建立在对官方话语权的认同之上,带有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和强制性意味。而网络热词所表现出的则是草根网民或者说普通民众的所想所感,体现出了一种平民化的情感趋向,更具有接近性,因此便于理解和接受。
  大多数情况下,网络热词都是先在普通网民中进行传播,具有一定的流行度和社会认可度之后,再被传统媒体和主流社会接纳和运用。但是不难发现,目前这种自下而上流动的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正在变得越来越短。
  网络热词在生产和传播中体现出的这种自下而上性,有力的推动了民间话语表达和民间舆论场的建立。
  四、网络热词中的民意表达
  首先,网络热词的产生本身就是网络民意的体现。尤其在一些负面的社会热点事件和社会热点现象出现时,网民通过对信息的对抗性解码和创造性编码,实现了对官方话语的解构和重组。这种再造以网络热词的形式呈现出来,能够产生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效果,进而对整个事态的发展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走向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其次,网络热词搜索指数的变化体现了网络民意的变化。搜索指数的大小代表了受关注程度的高低,而关注度是考察民意的重要指标之一。
  这两者共同说明了网络热词与网络民意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也证明网络热词的社会传播离不开网络民意的推动。每一个网络热词的产生和发展,背后都有着数量庞大的网民作为催化剂和动力。
  一方面,网络热词是对社会情绪的折射,是对社会心理和民众意愿的直观反映。网络的发展,为广大公众提供了表达个人看法甚至是宣泄个人情绪的平台,在这种大环境下形成和传播的网络热词,不可避免的会反映出当事人所带有的情绪,并在持续的传播过程中不断地聚集。
  另一方面,网络热词是对公民意志的表达。对普通网民而言,公民意志更多的体现在对社会热点事件和热点现象的参与和监督。因此,网络热词就包含了民众对这些热点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每一个网络热词的背后都是曲线式的意见表达,普通网民正是通过这些鲜活的词语,表现了自己的意愿,也体现出了强烈的舆论监督意识。
  结语
  网络热词与民意表达之间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网络民意是网络热词产生、发展和持续传播的基础,而网络热词是对网络民意的映照。本文通过对2010-2015六年间“网络十大热词”的分析,探寻并观察出了这样一种关系。曾有学者这样描述道:“读懂一个时代需要读懂那个时代的关键词,记住一个年份不妨从记住那一年的热词开始。”[2]
  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要正视这样一点,民众把对民意表达的期待和形成民间舆论监督的希望更多的寄托于网络,而不是与社会或政府的正面交流,这本身是不健全的。网络作为民意表达的工具之一,可以起到非常大的辅助作用,但绝不应该是全部。网络民意和传统民意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实质相同,都是对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热点现象和难点问题的反映。民意是民主政治的起点和归宿,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作为行使公权力的主体,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对民意给予充分的关注,并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
  注释:
  [1]李彪.网络事件传播阶段及阈值研究——以2010年34个热点网络舆情事件为例[J].国际新闻界, 2011(10).
  [2]徐迅雷、五岳散人、秦平.2010年度网络热词后的法治元素[J].法治资讯,2011(1):58.
  参考文献:
  [1]曹华.网络热词传播下的受众民意[J].新闻爱好者,2011(11).
  [2]李铁锤.网络热词传播现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其他文献
[摘要]重大突发事件因其发生的突然性、受众的关注度、抢险救灾行动的进展变化等因素而给舆论引导带来极大挑战。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传播方式的变化对舆论引导的时效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新的考验。本文以天津港爆炸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为例,探索提高重大突发事件中军队应急救灾行动的网络舆情引导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救灾;舆论引导  2015年8月12日晚,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摘 要】在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处于主流文化边缘地带的、相对弱势的古老生活形态正在消失。影像对这些难以再现、复制的文化,具有无以伦比的保存优势。《最后的马帮》是一部还原这种特定族群生存变迁轨迹的影像文献,对留住记忆,保存和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族文化 定格 传承 《最后的马帮》  一、《最后的马帮》简介  在滇西北被称为“死亡河谷”的独龙江流域,每年12月到第二年6月,长达半年的
【摘 要】非公经济不仅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最具潜力、最具创造力的积极因素。如何为非公经济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宣传工作:一是加大典型宣传;二是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三是为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关键词】非公经济 宣传工作 舆论氛围  当下非公经济不仅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摘 要】会议新闻往往涉及重大的方针和政策,经常跃居版面的重要位置,它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往往是其他类别的新闻无法比拟的。新媒体的发展为会议新闻报道提供了新契机,“大数据”开发了会议新闻报道的资源,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多种平台拓展了会议新闻报道的渠道。基于Web2.0技术的UGC、UCC内容丰富了会议新闻报道的消息源,让会议新闻报道的互动变得即时、交互。2014年人民网“两会”的大数据解析、搭
【摘 要】互联网正在深入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三网融合、三屏融合的形势下,网络新媒体已经成为主流媒体发展的方向。构建网络广播电视台,进军网络市场是地方广播电视台作为主流媒体不可错失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网络广播电视台 网络媒体 构想  互联网正在深入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三网融合、三屏融合的形势下,网络新媒体已经成为主流媒体发展的方向。  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总局出台的文件《关于促进主流
【摘 要】传统媒体广泛建立新型媒体之一“微信公众号”,是受众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合力结果。公众号的建立,将从盈利、内容生产和供应、组织三个模式,影响传统新闻媒体的发展,继而影响传统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对技术、市场、内容的理解,从而推动传统新闻媒体的发展创造。  【关键词】微信 公众号 传统媒体 业态  2013年下半年,微信使用量迅速攀升至4亿,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传统新闻媒体,相继推出“微信公共账号”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可视化新闻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目前,国外一些主流媒体的可视化新闻发展与国内相比,无论是从观点理念、技术手段还是制作团队上都要更加成熟和完善。本文从英国《卫报》中可视化新闻的一些特点出发,分析国内可视化新闻报道存在的差距,初步地对新媒介环境下可视化新闻报道路径进行探究,以期为这一新的报道样式持续发展留下有益注脚。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可视化
【摘 要】全球市场化背景下,民众对于经济的关注度空前提高。大到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中到股市、楼市、投资理财市场,小到菜价波动,各类经济信息牵动着政府、企业以及个人的神经。然而,一头是以普通百姓为主的目标阅读群体,一边是充斥着数字与专业术语的财经新闻事件,都市类报纸需要做好“桥梁”,在二者中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和合适的报道方式,做到深入而浅出。作为安徽发行量最大的都市报,新安晚报近年来的品牌栏目《一周
【摘要】近年来,面对网络信息时代新变化新变革,淮北日报社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主动作为、锐意进取、大胆实践,以完善媒体平台建设、巩固壮大主流舆论、改革体制机制为抓手,扎实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有效融合,努力在纷繁复杂的传播新格局中开拓生存发展空间。  【关键词】媒体融合;淮北日报;实践;思考  “媒体融合”如今已成为传媒界的热门话题,也是许多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近年来,淮北日报社应声而动,顺势
恶心的道具  现在是午餐时间,莫西湖小学的食堂里人满为患,柯贝西和老咪正排着队准备打饭,忽然,柯贝西的手机响了起来。  “你好,这里是柯贝西和老咪侦探事务所,请问有什么事吗?”  “我是艾小静,柯贝西,你和老咪快回班级来看看吧!我……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简直太恶心了!太可怕了!糟糕透了!”电话里传来一个女生尖锐的声音,听起来气急败坏的。  艾小静是班级的卫生委员,她是个爱干净的姑娘,衣服总是一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