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沼气甲烷气的认知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d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展开,新型的农村村居、整洁的农村环境、友好的自然生态,都将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对农村“沼气工程”的了解,以期更深层次的认知农村沼气(甲烷气)产生的基本过程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沼气;过程;前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工业、农业、养殖业的协调并进,“大废弃物发酵沼气工程”已经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切实有效方法。近几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我老家豫东平原的大地上蓬勃发展,政府正在积极地推广沼气事业,使之广泛应用于农村家庭的炊事,并将逐渐发展到照明和取暖。对此,鉴于我所学的专业原因,这激发了我对农村“沼气(甲烷气)”应用的浓厚兴趣,迫切地希望更多的了解“沼气(甲烷气)”。
  0.概况
  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种可燃气体,由于这种气体最先是在沼泽中发现的,所以称为沼气。人畜粪便、秸秆、污水等各种有机物在密闭的沼气池内,在厌氧(没有氧气)条件下发酵,即被种类繁多的沼气发酵微生物分解转化,从而产生沼气。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沼气由50%~80%甲烷(CH4)、20%~40%二氧化碳(CO2)、0%~5%氮气(N2)、小于1%的氢气(H2)、小于0.4%的氧气(O2)与0.1%~3%硫化氢(H2S)等气体组成,由于沼气中含有少量硫化氢,所以略带臭味,其特性与天然气相似。空气中如含有8.6~20.8%(按体积计)的沼气时,就会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体。
  沼气中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理想的气体燃料,它无色无味,与适量空气混合后即可燃烧,每立方米纯甲烷的发热最为 34000千焦,每立方米沼气的发热量约为20800-23600千焦,即1立方米沼气完全燃烧后,能产生相当于0.7千克无烟煤提供的热量,与其它燃气相比,其抗爆性能较好,是一种很好的清洁燃料。
  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可以燃烧,它是有机物经微生物厌氧消化而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它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一般含甲烷50~70%,其余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氮、氢和硫化氢等,其特性与天然气相似,空气中如含有8.6~20.8%(按体积计)的沼气时就会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体。沼气除直接燃烧用于炊事、烘干农副产品、供暖、照明和气焊等外,还可作内燃机的燃料以及生产甲醇、福尔马林、四氯化碳等化工原料,经沼气装置发酵后排出的料液和沉渣,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用作肥料和饲料。
  1.沼气产生的基本过程
  1.1液化阶段
  用作沼气发酵原料的有机物种类繁多,如:禽畜粪便、作物秸秆、食品加工废物和废水以及酒精废料等,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糖、蛋白质和脂类,其中,多糖类物质是发酵原料的主要成分,它包括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等,这些复杂有机物大多数在水中不能溶解,必须首先被发酵细菌所分泌的胞外酶水解为可溶性糖、肽、氨基酸和脂肪酸后,才能被微生物所吸收利用,发酵性细菌将上述可溶性物质吸收进入细胞后,经过发酵作用将它们转化为乙酸、丙酸、丁酸等脂肪酸和醇类及一定量的氢、二氧化碳。在沼气发酵测定过程中,发酵液中的乙酸、丙酸、丁酸总量称为中挥发酸(TVA),蛋白质类物质被发酵性细菌分解为氨基酸,又可被细菌合成细胞物质而加以利用,多余时也可以进一步被分解生成脂肪酸、氨和硫化氢等。蛋白质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沼气中氨及硫化氢的含量,而氨基酸分解时所生成的有机酸类,则可继续转化而生成甲烷、二氧化碳和水。脂类物质在细菌脂肪酶的作用下,首先水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甘油可进一步按糖代谢途径被分解,脂肪酸则进一步被微生物分解为多个乙酸。
  1.2产酸阶段
  产氢产乙酸菌:发酵性细菌将复杂有机物分解发酵所产生的有机酸和醇类,除甲酸、乙酸和甲醇外,均不能被产甲烷菌所利用,必须由产氢产乙酸菌将其分解转化为乙酸、氢和二氧化碳。
  耗氢产乙酸菌:耗氢产乙酸菌也称同型乙酸菌,这是一类既能自养生活,又能异养生活的混合营养型细菌。它们既能利用 H2+CO2生成乙酸,也能代谢产生乙酸。通过上述微生物的活动,各种复杂有机物可生成有机酸和H2/CO2等。
  1.3产甲烷阶段
  产甲烷菌的类群:产甲烷菌包括食氢产甲烷菌和食乙酸产甲烷菌两大类群,在沼气发酵过程中,甲烷的形成是由一群生理上高度专业化的古细菌——产甲烷菌所引起的,产甲烷菌包括食氢产甲烷菌和食乙酸产甲烷菌,它们是厌氧消化过程食物链中的最后一组成员,尽管它们具有各种各样的形态,但它们在食物链中的地位使它们具有共同的生理特性。它们在厌氧条件下将前三群细菌代谢终产物,在没有外源受氢体的情况下把乙酸和H2/CO2转化为气体,产生CH4/CO2,使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的分解作用得以顺利完成。目前已知的甲烷产生过程由以上两组不同的产甲烷菌完成。
  (1)由CO2和H2产生甲烷反应为:CO2+4H2—CH4+H2O
  (2)由乙酸或乙酸化合物产生甲烷反应为:CH3C00H—CH4+CO2;CH3COONH4+H20—CH4+NH4 HCO3
  (3)产甲烷菌的生理特性:产甲烷菌的生长要求严格厌氧环境,产甲烷菌广泛存在于水底沉积物和动物消化道等极端厌氧的环境中;产甲烷菌食物简单产甲烷菌,只能代谢少数几种碳素底物生成甲烷;产甲烷菌适宜生存在pH值中性条件下;产甲烷菌生长缓慢。
  2.结束语
  沼气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既可替代秸秆、薪柴等传统生物质能源,也可替代煤炭等商品能源,而且能源效率明显高于秸秆、薪柴、煤炭等。
  中国农业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十分有限,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不能以消耗农业资源、牺牲农业环境为代价,农村沼气把能源建设、生态建设、环境建设、农民增收链接起来,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生活文明。发展农村沼气,优化广大农村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是中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加优质能源供应、缓解国家能源压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金泽芳.实施农村沼气工程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宁夏农林科技》,2010(6).
  [2]陈元晓,欧春霞等.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现代农业,2011(1).
  [3]张士茹,刘胜海.沼气发酵的基本条件.农民致富之友,2012(22).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浅述了一些地方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和组织发展现状,并结合一些有益探索与做法,提出几点的建议,以图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大发展。  【关键词】浅议;基层;水务服务体系;发展  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是为基层水利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各种组织与机构形成的有机整体。笔者亲历基层水利管理体制的多次改革,略知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和组织主要服务于广大农村,然农村水利工作具有点多、面广、量大的特点,管
【摘 要】新形势下,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将其放在“三农”发展的突出位置,同时也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绩效有其经济学理论基础,包括公共产品理论、福利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本文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属性、经济绩效、社会绩效与生态绩效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绩效;经济学  0.引言  当前,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社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商务模式逐渐在各个领域中蓬勃发展起来。而又因为我们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所谓民以食为天,农产品作为我国的经济基础,它俨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子商务的异军突起极大的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也日益的受到人们的关注。但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也出现诸多问题,其中一个就是缺乏良好的交易平台。文章从绿生活果蔬网的需求出发,采用面
我喜爱的小吃很多:牛杂、虾饺、牛肉丸、紫菜卷等食物,但说到最喜欢的,还是牛肉丸。  牛肉丸是用牛肉做的。先拿一块牛肉,然后经过几道家传工序加工,再蒸熟就可以吃了。牛肉丸在我家乡到处可见,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名小吃,是客家人的最爱。如果是宴会的话,牛肉丸绝对是不可缺少的一道菜。牛肉丸还可以和其他食品搭配成小吃,比如:牛肉丸沙河粉、牛肉丸面,它们几乎是我们那里每个人每天的早餐。我每次回到乡下一定要吃一碗美
本文阐述了政治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和做法,具体从用情感激发学习兴趣;用通俗法激发学习兴趣;用实践发展学习兴趣;用学法指导巩固学习兴趣等四个方法来论述。 This
本文主要阐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所面临的问题、所要具备的各种素质以及如何加强信息技术教师的继续再教育问题与岗位适应。 This paper mainly ex
本文从心理学方面着手,阐述了心理氛围对体育课堂的影响。从教学情境、体育教师的心理氛围和适宜的学习目标三个方面入手,浅谈了如何培养和谐的体育课堂心理氛围,从而进一步
【摘 要】为了确保供水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必须规范水费征收使用管理。集中供水工程都要实行有偿供水,计量收费。县级卫生疾控部门应收取的水质水样检测费用改由财政给予补贴的机制,这样才能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水,卫生水。所收取的水费本身难以维持正常运转,因无法承担水质检测费用,造成水质监测难以及时到位。  【关键词】先天不足;水费;供水工程;加强监管  管理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我们要确保
开放性阅读教学是针对传统阅读教学中的封闭性特点提出的,它充分顾及学生在阅读态度上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和阅读方式的探究性。在开放性的阅读教学
目前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均已开展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农产品贸易,许多国家在农业信息化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些国家从本国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国内农业信息化发展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快,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开展了多种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技术性研究,其中包括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专家系统、遥感技术、地